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63|回复: 0

右而左:自选集(第四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9 0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前言

  1、一点杂感

  2、社会腐败何时变得严重起来?

  3、钱云会案本质:替老百姓办事,还是替党办事

  4、钱云会案何以变得如此敏感?

  5、良知、真相与法庭判决

  6、自以为清醒的麻木或“帮忙帮闲”

  7、对李庄漏罪案公诉人撤诉的政治解读

  8、只怕是强盗结义:李庄案的案外思考

  9、要人民情怀,不要“亲民秀”

  10、政治焰火照亮了共和国黑黑的夜空,哪一束将亮到最后?

  11、江山啼血二三月

  12、郎朗的面子,大清国的脸皮

  13、强大的虚弱

  14、略论我国社会的撕裂——兼释当前频发的群杀妇幼犯罪

  后记


前言

右而左 2013-2-18

  这组文字从另一个经纬度提供了关于改开以来我国社会演变的诸多信息,它由一个极短篇《一点杂感》引出大家关注的社会腐败问题,进而深入到大家关心的政治腐败和我国社会的政治走向问题。直笔,曲笔,散文,杂文,议论文,风格不一。有投枪,有匕首,有加农炮,有带着瞄准镜的狙击步枪,也有混斗罗用的霰弹枪,装备齐全。

  《社会腐败何时变得严重起来》是2005年写的,是回应当时强国论坛一个反毛小人物的。通过这篇文字,我回顾了改开以来腐败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和各个阶段滋生腐败的特别重要的事件,为认清当下社会的腐败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线索。其他文字——这里提供的是原始版——都是见于我前一个博客,但不是每个曾来我博客访问的人都见过的。大部分文字涉及的都是当时的社会热点,最大的热点当然是“重庆模式”及其“主官”。这个“热点”其实还没有完结。关心热点,不免要对热点的后续演变作出一些预测。我无意于标榜自己的先见之明,炫耀自己有一张好的“乌鸦嘴”,因此这些文字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种种“落空的预测”。即使有这些落空的预测,这些文字也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甚至可以作为一份珍存,伴随读者的未来,帮助读者在未来某个时候,激活各自的记忆,回顾这几年来的某些重大事件。

  万一读者要问我自己最喜欢哪篇文字,那我直言相告,我最喜欢《只怕是强盗结义:李庄案的案外思考》这一篇。这篇文字主要关注的是并没有浮现在社会表层的问题,但我坚信文字表述的内容,比其他文字都更要发人深思。例如以下这一段,就足以让人毛骨悚然,不幸的是所描述的情形正在现实中发生:

  “试想,除了讼棍们为了金钱而去夜以继日研究以至于精通法律条文,还会有谁——包括法官、检察官——会那样精通文本、精通程序吗?不会。这将意味着,随着法制建设的深化,一个黑社会化、帮会化的律师队伍(现在业已达到20万人),将可以随心所欲,说你程序公正,你就程序公正,说你程序不公正,你就程序不公正,随心所欲叫停一个判案,推翻一个判案,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把任何一个人,包括重庆方面这样的政治家,送上法庭,送进监狱(注:我说这话的时候,重庆主官正踌躇满志奔“常”)。政治家们对此做好了准备了吗?提倡并致力于法制建设成为共识的中国,最后可能毁于一个帮会化的律师团伙。这是不是太讽刺了?至少李庄案透出了这个苗头。”

  我也很喜欢《良知、真相和法庭判决》这篇文字。我早就说过,不再写《远逝的钟声和逼近的贫困》那样的文字,要写就写冷峻的文字,催人思考。如果这组文字能发挥那么一点催人思考的作用,我就很满意了。

  右而左
  2013-2-18


后记

右而左 2013-02-18

  【改革,并没有兑现它早先的承诺。改革到今天,社会虽然有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楼更高了,路更宽了,城市更大了,人穿的更漂亮了——当然不是一切地方,一切人,但同时也变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没有安全感,人人自危起来。有人自危工作,有人自危读书,有人自危活不起,有人自危死不起,有人自危走在街上会被车撞死,坐在家里会被打劫者杀死,有人自危自己漂亮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老婆会死在市委书记的床上,有人自危活蹦乱跳的儿子女儿会被绑架者撕票而失去花咕嘟一样的生命。还有,今天煤矿爆炸,明天水中毒,后天假药治死人,大后天奶粉送了几十个孩子的命。这下该太平了吧,却忽一日,回到家里,住了几十年的楼被人强行铲平了,长势正好的庄稼被人推了,土地成了房产商的】。

  以上这段话是我2006年在强国论坛写帖文时回应一位网友的。7、8年过去了,从整体来看,这段文字表述的人人自危感不仅没有缓和,而且又增加了许多新的自危的内容。这大概是“重庆模式”即使不是社会主义的,却因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解决人人自危问题的心理需要和政治诉求,也取得一定的社会效果而广受社会底层人民群众好评的主要原因。

  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我标记为B1)所使用的传统意识形态的语言,被排挤出了当下社会的各个领域,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这样的概念得不到认可了,取而代之的是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大众和精英一类的概念,它们明显的模糊了阶级界限,并含有政治歧视的色彩,体现了“人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封建传统观念,为全社会所共同接纳——包括“弱势群体”自身自觉的和无奈的默认。这是改开以来的一个极大的全局性的政治悲剧。

  “弱势群体”/“大众”的政治出路到底在哪里?这一组文字如同前面的几组一样,也在思索这一问题。这组文字社会批判的色彩更浓。哲学的“批判”,不是简单的反对或者否定,而是对思考对象进行深度的分析,为其他人进一步的思考提供参考,让大家的思想集合起来,然后帮助社会找出解决困难的优选方案。批判的过程,是一个优选的过程,因此也是一个建设的过程。但不幸的是,有些“批判”是假批判,其本质在于获取个人的好处,为自己和自己的小集团,窃取各级权力,包括国家最高权力,鸣锣开道。陈有西、斯伟江们的社会批判就属于这一种,它是以牺牲底层老百姓为基本目标的。如果我的这一组批判的文字,在我的读者群里,对于陈有西、斯伟江们的批判起到一定的消解作用,那就善莫大焉。

  社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困惑,我们就一同在社会批判中消解一个一个的困惑吧。

  右而左
  2013-02-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9 00:30 , Processed in 0.1719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