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671|回复: 0

清湖渔夫:市场信息论(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8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场信息论(四)

清湖渔夫

  信息流动与社会分工

  因为认知域归于某个人的自然个体特征而产生的封闭性以及信息循着人际联系或者关系流动的现实,不仅为信息的私人占有与控制提供天然的条件或者可能性,而且信息的这种特性还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起源。在人们的通常的认识中,某一种新的社会分工的出现,是与专门劳动技能或者职业技能的形成为标志的,然而问题的逻辑溯源似乎还可以进一步。就初始的人类的脑力和体力而言,似乎并不能有力地证明某个人适合与从事某个职业,而专门技能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训练,从而使人的身体能力逐渐适应某个经常性反复性的劳动过程,使得他的脑力和体力适应于这种劳动类型,在这种不断的劳动训练同时获得产出物的过程中,劳动者不仅观察它们的劳动对象的特点、劳动工具的锐钝和对劳动过程进行体验的难易,反复不断地积累有关这种类型的劳动过程的信息,从而不断改进他的劳动方式或者行为方式,从而信息的积累、寻求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成果而导致的最有效的劳动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发现与发明,进而发展成职业技能。一类专门的以某种特定劳动过程为生的劳动者,他们不仅积累信息(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劳动工具并且最适当地使用劳动工具以形成劳动诀窍,而且逐步形成最起码的职业劳动技巧以及相应的劳动模式,并且师传徒受和代代相传。换言之,一种新的社会分工的出现,背后是以这种劳动过程为依托的人的信息与行为的反复长期的作用过程,一个职业劳动者在专门的信息积累和专门技能的劳动训练中成熟。

  信息交流作为人类活动的天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人类社会分工体系的发展与丰富,而且也推动自身从一种专门的人类活动逐渐发展成一项新的社会分工门类。信息业的从业者们不断发展他们的技术和社会自组织方式,使得信息的人际传递不断突破他们相互的时间、空间和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限制,信息的人际流动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丰富。从人类最初的信使、驿站传递到近现代的邮政、电信,报纸广播和电视传媒,再到当代的卫星通信和互联网,人类信息流动的样式和组织方式不断发生跃迁;以信息获得与传递为基本内容的新的职业劳动种类,也就从既有的社会分工体系中逐步孽生出来。

  信息业中的资本循环

  从商业和资本产生以来,资本循环与运动将越来越大地域上的越来越多的人群卷入市场这个社会化的人类生存体系,迄今为止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本循环不仅推动信息业不仅从社会分工体系中孽生出来,而且随着社会产业体系的资本化。在市场环境下,因应资本循环需要的信息流动不仅在资本获取利润的欲望下成为普遍现象,而且作为资本主体的人也不断构造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流方式与途径,循着资本循环与运动推动人与人的关系维度的丰富和体系的孽变。随着信息的商品化,信息作为资本投机与循环的对象同时资本化,不同的信息流动模式与方式被占有资本的人创造出来,而且信息流动的样式和具体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而推动了社会与经济的信息化发展。

  在市场环境下,信息业中的任何业态创新,都是一种以信息或者信息束及其流动为对象的资本循环模式或者资本盈利模式的建立。随着这种循环模式的确立,原本不相干的人们之间的信息流动同时建立,两者互相促动。比如报纸的产生源于近代,作为资本循环主体的是报社这个企业或者组织。在一份报纸上,报社的从业者们根据人们获得信息的渴望或者心理,将一则则不同的信息集成到一份报纸上,形成一个信息束。作为信息载体的新闻纸,对于人们而言并无重大意义,对于人们有意义的是新闻纸片上记录的某一则甚至几则信息,哪些信息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有用或者重要,取决于这个人根据他的价值标准对信息如何解读,不同的人从报纸上获得不同的有用信息并且明确或者潜意识地作为未来行为的依据,或者娱乐,或者深思,或者在即将采取行动的某件事情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方法。就报社而言,他是以信息商品为对象的资本的社会个体形态或者载体;其资本预付部分来自于场地的租赁费用,各种技术和印刷设备购置费、采编人员的工资、付给爆料者的费用或者某一篇文章的稿费,新闻纸的采购费用等等;其资本回流部分则是报纸的批发销售收入、某些新闻或者文章的版权转让收入等等。购买报纸的人们因此知道在远方不相识的人们身上发生的事情或者一些评论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与分析。

  广告也是一种的信息业态,它们的资本主体同样是广告公司或者其他诸如报纸、电视台等等。就广告公司而言,它的资本预付来自于广告公司驻地的租赁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广告制作费用、人员工资费用、对广告载体(报纸、电视台、公用汽车车身、人流密集地点)的租赁费用,而其资本回流则是对要求发布广告者收取的广告费用收入。

  西方的信息传播理论始于斯蒂格勒关于广告作为一种信息源的作用的开创性研究。斯蒂格勒将广告定义为:“提供关于一种产品的可用性和质量状况的信息”。广告的作用主要在于提供关于企业产品的买或者卖的信息,传播广告者实际上是在贯彻要求发布广告者的意志,对潜在的市场买方的行为进行影响或者劝导。纳尔逊(P.Nelson)区分了两类商品的广告信息,并指出了广告对于这两种商品的不同功能:一类是购买时就可以判断其质量的商品,即事前检验商品;另一类是只能在使用之后才能对其质量进行判断的商品,即事后检验商品。前者的广告重信息、轻劝说,而后者的广告,除非销售厂商提供了间接的证据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否则只能被看作是图谋私利的表达。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发布广告者所支付的广告费用不过是他的资本预付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广告传播者的相应的资本回流部分,广告架起了买卖双方交流的桥梁作用,但是纳尔逊(P.Nelson)对两类商品的广告信息的区分,实际上不过是说明在信息传递与交流过程中,因为对信息内容的剪辑、信息传递表达方式的不同,从而试图对发布广告者的潜在对手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互联网同样是信息业中的一种较新的业态。目前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美国公司手中。在互联网中,供一些特定组织使用的顶级域,以其组织英文名称的头几个英文字母代表,通用顶级域名包括以.COM、.NET、.ORG结尾的常用域名等。顶级域名又与根服务器(root-servers.org)有非常大的关系,后者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根域名服务器是互联网域名解析系统(DNS)中最高级别的域名服务器,全球仅有13台根服务器。另外借由任播(Anycast)技术,部分根域名服务器在全球设有多个镜像服务器(mirror),可以抵抗针对其所进行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全世界所有的网络信息,都要传送到美国的根服务器,才返回各国。

  美国提供互联网技术服务的公司同样在进行它们的资本循环或者构造了一种盈利模式。这些公司的资本预付部分,包括场地租赁费、技术研发费用、人工工资和对相应的技术运用的维护费用,而且资本回流则是收取网费(用户的租用费用)收入和其他专利使用收入等等。随着互联网的分布逐渐向全球蔓延,在推动所谓信息全球化的同时,这些公司对互联网业的控制随着网络的全球蔓延而向电脑互联的所到之处延伸,同时通过网络终端,将全球各地的人们的信息交流现实化。

  信息业作为社会分工或者产业门类中一种,人们在信息业中的劳动也是一种专门的人类劳动。随着信息的商品化和同时资本化,以信息及其流动为对象的资本循环,因为使用了雇佣劳动,所以信息业中的资本循环归属产业资本循环范畴,从而成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种。虽然信息作为劳动成果被商品化,但是因为它们对人或者社会组织的行为的特殊意义,随着围绕着信息的资本循环在人类市场体系中的越来越广泛充分发展,更因为信息与行为反应的互动模式在所有的产业资本循环和金融资本循环过程中普遍存在和不可或缺,成为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基础,提升了人与人之间在生存上的相互依赖性或者社会性,信息产业也就成为其他所有产业的基础支撑;而在具体的细节上,围绕着信息的资本循环,通过种种人或者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途径达成,信息业因此也诞生出形形色色的业态或者将信息作为商品买卖的资本现实形态。不仅如此,而且通过更多样的关系路径,加入其他产业的资本循环过程,或是成为其他产业资本循环的资本预付部分,比如企业支付广告费;或者成为其他产业资本循环的资本回流部分,比如为电台电视台生产广播电视设备的企业,为报社供应新闻纸的企业;从而融入产业资本的社会循环与运动体系。

  信息业中的产业资本,一方面通过人或者社会组织的联系或者关系途径,从他们中间获得信息或者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另一方面,他们又作为信息传递者,将信息传递、交流或者释放到对相应的信息除此之外无从得知的人或者社会组织。信息既在整个社会体系和市场体系中流动,教育、科学、文化是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和传承的过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传媒是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时又被占有它们的人用以推动人与社会组织的行为变化和社会性过程的持续。比如企业如今面对TMI信息的时候,需要将信息进行过滤,有选择性的关注微博、微信、朋友圈、新闻网站等信息平台,可选择订阅相关频道以及关键词设置,选择搜索引擎以及新闻客户端,通过控制信息流动的路径和流动方式,更快更有效地接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企业在信息传递和释放上,通过对频道设置、跟从地域性的新闻流进行广告投放,尽快而且精准地找到目标客户群。在当代因为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的信息业在外国资本的主导下获得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生成与生活的信息化,而且因为这个基础产业被外资控制,给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安全带来威胁。

  信息流动、垄断和市场价格机制:利润的秘密之二

  企业在市场的垄断地位的形成,缘于企业作为市场的一方,垄断了与另一方的交易关系,垄断的一方不仅对另一方设定成交的价格上限或者下限,而且根据对方的报价状况选择交易对手,按照有利于垄断者的价格成交,从而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利润。企业本身是资本的社会形态,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企业联盟,在这里都控制和主导了市场交易关系的形成过程和操纵了价格的变动过程,从而在市场中处于对另一方的支配地位,成为市场的主导资本。

  一个普通企业发展成垄断企业的过程,也是对其他企业的残酷排挤过程,将其他企业排挤出市场领域。在市场交易关系链或者产业链的某个环节,这个企业作为卖方,与其他同行一样,都在设法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同时完成自己的资本循环。此时的单位产品成本对企业选择卖方报价的高低具有基础性作用。在其他条件类似的情况下,如果它能够得知其他同行的卖方报价,或者同行之间对其他各方的报价的变化实时跟踪,那么它就能够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降低报价,同时将自己的产品与报价信息向共同的客户群释放。在信息交流顺畅的前提下,某个买方面对多个卖方的行为方式必然是经常性地优先选择报价低的卖方作为交易对手,同时建立双方的交易关系。作为卖方的这个企业,更低的成本意味着即使降低卖方报价,依然有利可图,同时因为买方的优先选择它作为交易对手,其他的同行的资本循环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要么它们跟随这个企业同样降价,即使能够与买方成交也会获利微薄甚至亏损;要么不降低报价,就可能被买方在交易对手的选择排队中靠后,甚至会卖不出去而商品积压。这个普通企业因为在低报价上资本循环完成并且获利,同样会扩大生产,从而逐步替代其他同行,并且将与越来愈多的买方的交易关系确立下来,其他同行因为单位产品成本相对较高,最终被低成本的这个企业挤出市场。而且随着这个企业面对买方的交易关系维数的扩展,相对于其他同行,这个企业逐步省却了大规模和频繁的相互寻找过程,并且随着交易次数增加,与各个交易对手信息交流越来越充分,双方交易活动的完成更加迅捷和简便,客观上也就降低了单位产品的销售费用,从而使得这个企业的单位产品的资本预付部分相对于其他同行更加具有优势。

  在同行企业的相互淘汰过程中,我们假定了顺畅的信息交流情境,实际上,同行企业在发展之初,因为所处的天然地理位置以及信息传递技术条件的差异,它们面临的信息交流环境同样迥异,首先是在某个区域市场和某一个或者几个买方形成交易,随着企业的资本循环的扩展,逐渐的地将交易关系的触角向其它地域的市场渗透,最终面向整个统一市场,这些企业也就以不同的单位成本水平,在信息交流相对充分和顺畅的环境下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相互淘汰。因为行为和信息交流过程简化与繁杂的分野,同行之间相互淘汰过程的马太效应特征明显。

  因为交易关系向某个企业集中,在交易关系的架构中这个企业开始占据整个的产业链或者交易关系链的某个环节,因此在市场中具有垄断地位,从而成为这种商品市场的主导资本。主导资本是通过低买高卖完成投机或者资本循环过程的,要将自己的报价让交易对手接受,就有必要给予交易对手在某个价格成交的“理由”,从而让交易对手配合自己的愿望与行动。就高卖方报价而言,在商品涨价过程之初,企业会根据市场历史经验和已经塑造完成的市场理念或者市场价值,释放相关消息或者理由,这些消息和理由如果在市场参与者人群中已经熟识,那么随着消息和理由的发布,涨价就会被市场再次证明“合理”而自然而然。这种既有的市场理念,是一个奇妙而包罗万象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中可能包括各种观念和想法,甚至还有某些复杂逻辑的理论体系,这是垄断企业或者同盟在市场中意见领导性的发展。价格上涨的消息和理由也就是新传输的市场理念,并且使既有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新的市场理念能否建立,并且被广大消费者认可,要通过涨价或者跌价过程来证明,如果发布一次新理念的消息和理由并且价格随之上涨还不够,那么多发布几次消息或者理由,通过垄断企业的主动买入提价以及有其他市场参与者追随成交,就“证明”了,跌价过程与此类似。垄断企业的理念和价格变动的社会联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价格变动是与垄断企业传播的理念相对应的,各种理念对应于价格涨跌类似于生物学中的条件反射。垄断企业因为成为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参与者的交易对手,而且因为交易关系网络的稳定性,他还掌握了信息交流的基本途径,对信息交流的内容与流动方式进行控制和选择,也就具备了给予人们价格涨跌理由的基本条件,一批与涨价相关的因素及其背后的逻辑对应于涨价,同时另一批与跌价相关的因素及其背后的逻辑对应于跌价。重要的不是这些有利于资本投机的理念或者逻辑是否科学合理,而是市场人群在被灌输的经验和理念基础上的买卖行为能否如垄断企业所期望地那样发生,也就是信息行为互动反应模式,为主导资本提供在适当的价格水平上必要的交易对手,从而完成投机。这些因素背后的逻辑向市场的灌输,与价格涨跌也就建立了映射关系,进入市场人群的经验和思维,从而影响这些人群的行为方式,使得市场人群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具有倾向性。这就是题材价格模式,题材原意是指文学作品的材料,在这里则是推动价格涨落的由头或者噱头,是市场理念的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形态。

  在题材价格模式中,这些主导资本试图灌输和影响市场人群的理念或者逻辑,也就具体体现在一个个题材或者一组消息当中;由此形成信息的选择性释放。因为题材在市场人群的基于理念的倾向性行为的推动下,与价格发生的变动相对应,那么久而久之这些题材背后的逻辑或者理论的“科学性”就被证明了,而且因为理论多多,外壳就花样翻新;题材-价格自我验证的反复发生,也就一次次强化和巩固了既有的信息-行为互动反应过程,从而确定市场价值形成和市场交易关系体系运行的基本内容。

  题材影响市场大众的过程是被主导资本不同程度地加以控制的,资本的积累和联合能够为信息流动支付其他人难以承担的成本是这种控制形成的根源。这种控制体现在对信息传播渠道的控制,这一方面表现在诸如培养和包装著名机构或者著名专家,给专家套上种种头衔和神秘光环,专家的研究报告和预测分析在背后的资本势力的授意下纷纷出笼,营造市场的倾向性舆论;或者对既有的知名学者的言论加以利用,掀起反对或者赞同的媒体舆论浪潮,对合意的信息进行渲染,而对于相反的信息进行封杀和屏蔽,形成倾向性市场信息交流过程。有倾向性的题材连绵出现,对市场大众持续轰炸,市场大众对此别无选择,只能被动接受,相反的信息根本无从获得;市场大众只能知道主导资本想要让他们知道的!由于选择性的信息传播,信息在传播中又被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接收、过滤和加工,看多或者看空的情绪和气氛开始笼罩市场。在这种被塑造的市场理念的支配下,市场大众在思维上已经落入某种社会化的控制或者欺骗性观念陷阱或者信息流动陷阱之中。这是市场从众心理和羊群行为的根源。主导资本通过控制和引导市场大众的思维和观念形成过程,从而引导市场中的大众行为过程,从而市场机制得以存续和运行。

  因为资本控制了信息交流的技术和工具,同时将信息业资本化而控制了信息业中从业者们的生存,因此越来越深入地控制信息交流的人际联系或者关系,资本对市场大众进行观念灌输和价值塑造的过程,也就是资本的价值观在市场中确立并且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诱导甚至误导的过程。主导资本的市场理念,一方面会推动市场价值和价格的形成,另一方面会促进交易行为的反复和频繁发生,从而使市场人群的联系更加紧密和稳固;这些市场理念,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行动依据,不接受这种理念的人们,会被市场冷落或者抛弃,从而脱离这种社会性生存体系。信息业资本化是市场话语权的起源。目前在全球各国的市场体系中,西方经济理论和体系占据观念的主流,其概念、逻辑和结论对资本价值观进行阐释,并被西方资本操纵者进入社会文化过程,这种文化过程在市场体系运行之中反复发生,从而资本的价值观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主流。(待续)

参考文献:
《产业组织中的垄断》,清湖渔夫;
《资本化:从产业网状结构到经济结构》,清湖渔夫;
《市场原理与西方经济学批判》,清湖渔夫;
《市场价值与货币》,清湖渔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9 05:08 , Processed in 0.0937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