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1|回复: 0

井底望天:美对华三种战略思维点评(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6 08: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对华三种战略思维点评(一)
  美对华三种战略思维点评(二)

  井大点评:

  前面我点评了两个美国对华的战略,就是海空一体战和里岸控制。那么这里就是最后美国战略学家对上面两个战略都不太满意的情况下,提议的第三种方法。

  就是代理人战争,或者更加大白话,就是炮灰战争。

  那么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国家里面,哪个有资格、有能力、有愿望,要出来做这个炮灰?

  别说是炮灰,就是美军自己出马,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有没有捞到好处?

  说白了,今天可以做炮灰,满足上面两点的(最后有愿望这点,还是持怀疑态度),大概只有一个国家,就是日本。

  但是日本如果有能力和中国对抗,那么首先担心的就是美国,因为你要被人踢出局了。

  而且诡异的是,当美国纽约的世贸中心被撞掉的时候,有不少中国人是同情美国的,但是大部分的日本人是出去喝酒庆祝的,呵呵。

  那么在南海,除了新加坡,也看不出谁有当炮灰的意愿。当然就算有意愿,也没有本钱。

  三、中美代理人战争

  一个关于美国的中国战略公开讨论是非常适宜的,与此同时美国的安全部门也应该讨论如何威慑中国的扩张,并且当威慑不再有效的时候,如何采取有效的行动,。

  或许在十数年前这种讨论还是很多余,当时美国国防部还对中国的军力不屑一顾,美国认为只要加强威慑和保证就足以对付中国的威胁,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中国军方早就在思考与美国作战了。

  在与中国的接触与战略平衡中,华盛顿的官员们应该考虑好两手准备,包括接触和对抗,在这个过程中国防部发展出一个新的概念叫ASB海空战。现阶段的ASB是属于机密,但我们有足够的细节来看懂这个概念,在操作上,ASB要求美军可以做到以下:1)中国的网络战力、反卫星能力和电子战力是针对美军的所依赖的C4ISR系统,而美军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作战能力。2)海空军必须有更强的协同效应来对抗中国的反介入能力。3)打击大陆腹地的重要目标,以促使中国失去挑战美国的能力。

  ASB是典型来源于冷战的陆空一体战思维,当时的国防官员们担心苏联可以快速的打败西欧,所以陆空一体战的思维是以更强大的力量来打击苏联,利用陆空联合攻击华约国,并在苏联的有生力量开始攻击之前就将其消灭。

  ASB也是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回应,那就是中国建立了强大的防空力量来阻止美军介入其传统的防卫区域,并利用自身强大的力量来迫使邻国屈服。

  对于各方的困扰是,陆空战是在当时的围堵战略下的战术,而ASB却是一个没有战略思想指导的实际战术,而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是通过接触、平衡与对抗来促使中国变成一个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stakeholder”(参与者),但美国能强迫中国做出如此的转变吗?这听起来好像有点为难。那么美国与中国冲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把Hammes(离岸控制一文的作者)和Elbridge Colby(海空一体战的作者)都纳入讨论。Hammes反对海空一体战,并正确的指出直接打击中国内地将会导致核升级,也指出了海空战缺乏战略指导,中国的核战略和意图都是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并增加了构建一个防卫大纲的难度。感谢Phil Karber,的贡献,关于中国核弹头的数量稍微有了明确的共识。他们没有理由不增加核武的数量,当美国人开始讨论打击中国本土的时候,如果你是中国的防卫计划者,你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加强核武。

  Hammes更进一步提供了OC(离岸控制),一种以远距离封锁中国经济手段来截断中国战时的经济,并开展针对中国的战区,其重点就是经济是GCD政权合法性的来源。

  Colby支持ASB(海空战),并认为“经济摩擦战”,将对美国来说是高昂的代价而且无法有效遏制中国。

  James Holmes 也指出了离岸控制的缺点,中国的制海权是陆基武器,移动导弹可以击中移动目标和在日本的港口,而放弃对中国内陆目标的打击等于放任中国的制海力量可以随意攻击。

  我要指出的是,经济绞杀会比定点打击更不容易引起战争升级吗?ASB和 OC都对GCD的统治构成了致命威胁,而GCD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以达到生存的目的。

  而且人们也忽略了陆基力量。大家应该都记得在二战中为了打败日本所动用的陆面部队,而中国是个陆上强权,并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与自给自足的能力。

  但中国在沿海也有脆弱的一面,美国不想派出陆面部队进入中国,但是可以和周边国家来合作以实施这样的威胁。亚洲的军力是陆地力量主导的,而美国也可以把这个变为美国的优势,在战场的外围,美军的陆战队也可以围绕中国周边夺取并建立机场。

  我曾提倡美国的首要目标是重建美国在这个地区的主导势态(Colby看起来也赞词这一点),这样子的话总统就有更多的选择来应对了。与中国的冲突将是力量密集型的较量,一旦美国主导权确立,那么美国的目标就是彻底打败中国挑战美国的图谋,并使再也不敢挑战美国。 

  如果结局是重建美国主导,那么美国除了要打败中国的军力外,也要能够惩罚中国,而这当中涉及到了核武的话题。美国必须要让别人相信,美国有使用核武器的决心,这是赢得对中国作战胜利的要素。

  Gen. H.R. McMaster,一位美军学者提到,在战争中一些隐性的要素,比如情绪、政治、理性等造成战争中的作用,任何与中国的冲突都是血腥的、长期的,而且无法单靠海空力量决胜负,就像McMaster说的,我们不应该像伊拉克自由行动之前那样盲目的崇拜科技的作用,中国的统治层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可以忍受痛苦,打掉一个空中打击目标不可能让中国领导人哭喊,如果双方的关系差到要用战争来解决,那一场所谓的“有限度战争”是很难想象的。

  持续增涨的威胁性,促使中美间的战争可能向别的方向发展,可能的结局是双方都认为直接与对方冲突有太高的风险了,而促使大家转向代理人战争,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美国盟友的质量与美军的数量都同等重要。

  这意味着美国需要倾注更多的资源来培养在这地区的盟友。在东亚这意味着美国要帮助盟友发展他们自己的防卫力量来保卫他们自己的领海和领空,这也更加意味着需要帮助围绕中国的盟友保持强大的陆基力量,并确保美军在东海和南中国海的行驶畅通。最后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增加中国对抗美国的成本,以及双方在世界各地的间接对抗。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更多强力的盟友,如伊朗,这样的考验对抗美国的代理并保护中国的既得利益。对中国来说,扶持代理人比建设环球性的军事投放力量更加实际,而美国也需要构建环球联盟来平衡中国的扩张,并可以减少核扩散的可能。

  这是一个并不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Hammes和Colby以及开始了这样的探讨。我们如果不做最坏的打算并不代表最坏的可能性不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1 02:49 , Processed in 0.2031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