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49|回复: 0

珺沧海:央行1.5万亿PSL 或剑指地方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 17: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传言,中国央行展开新一轮PSL定向操作,向银行注入1.5万亿资金。有机构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政府为了拉动经济而采取的手段,手法无非是注入资金、降低利率。但是珺沧海认为,央行新一轮PSL或许是剑指地方债,目的是保障地方债顺利发行。地方债对股会构成利好,具体会利好哪些板块呢,我们沿着脉络做一简要分析。

  央行PSL注入1.5万亿——6月1日,消息人士称:“中国央行近期针对特定银行进行了PSL操作,以提供基础货币,同时调降本次PSL利率至3.1%,目的是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注入资金、降低利率)。”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新一轮PSL期限可能为3~5年,规模可能扩至1.5万亿元以上。市场认为符合预期: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国开行进行拟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央行可以通过对国开行定向注入流动性来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再平衡的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不必像2009年那样大幅降准和降息。但本次PSL已经起到了类似降准降息的作用。

  什么是PSL,目的是什么——所谓PSL,是指中央银行以抵押方式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合格抵押品可能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其从根本上说,PSL一种基础货币投放工具,我们可以简称它为抵押补充贷款。中国央行的PSL应该是借鉴了美国的TAF(通过贷款拍卖向同业市场注入流动性)和英国的FLS(融资换贷款计划)。PSL的作用可以分为两部分:1、投放基础货币,增加相关领域的流动性;2、引导市场利率,降低融资成本。注入流动性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引导降低市场利率的作用似乎有限,因为银行融资端成本(降低)在向贷款端传导过程中,会产生(降低)效应流失,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截留了利润,将蛋糕大部分自己吃掉了。

  增加流动性,引导降低利率——2014年7月获得信息,1万亿元PSL贷款在2014年4月份通过“同业往来”从央行“转移”到国开行,有消息人士称,去年PSL的利率是4.5%,期限为三年。今年5月初,有媒体报道称,新一轮PSL的期限可能为3~5年,规模可能扩大至1.5万亿元以上,利率为3.1%。如此看,资金成本呈现大幅降低趋势,所以央行大手笔PSL或许根本目的,一是为了给市场注入流动性,解决企业资金难问题,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端利率,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说到底,央行PSL是为了提振经济。实体企业会不会从中受益,只能过一段时间才能有效果显现。有分析认为,注入1.5万亿元PSL的效果,相当于降准两次以上。

  根本目的或是“剑指地方债”——2015年5月8日,财政部、央行和银监会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2015年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以及《2015年采取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操作流程》,将地方债纳入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和试点地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抵(质)押品范围,纳入央行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的抵(质)押品范围,纳入商业银行质押贷款的抵(质)押品范围,并按照规定在交易场所开展回购交易。前一段时间,外媒认为,中国正在推出“中国版QE”,方式为商业银行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但官方予以否认,说不会逼迫商业银行购买地方债。既然地方债可以作为再贷款的抵押品,既然央行为银行定向注入流动性,那么地方政府债券有理由吸引商业银行进行购买。

  若地方债券发行,究竟利好谁——如果中国地方债能否顺利大规模发行,这无异于中国版的QE,不仅极大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而且为地方政府再投入和拉动经济提供了资金保障。1、银行股最先受益,因为银行得到钱了,而且成本很低,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另外,地方债发行不知道自然人可不可以买卖,如果可以,或许应该是通过银行买卖,而不是象资本市场债券那样通过交易所买卖,如此更加利好银行。2、如果地方债大规模发行,那么无异于中国版的QE;政府获得资金后,一部分用于还贷,另一部分估计要继续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这将利好基建、交通、有色、钢铁、水泥、房地产等板块和个股(想想2008年4万亿的受益板块)。

  当然 ,中国政府所做的这一切,估计都是为了应对美元收缩流动性。中国首先启动股市,应该也是应对美国出招的先手招数。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关于股市走牛的逻辑,周末有时间我们再聊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03:24 , Processed in 0.0937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