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45|回复: 0

张志坤:中欧关系:这个战略伙伴靠得住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4 09: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和平发展的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战略伙伴关系。最新的进展是,中国与欧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
  
  据报道,第八届中欧工商峰会和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热热闹闹地开场,也热热闹闹地结束了。只要稍微留意一下这些高层次会晤前面的序数,任何人都能得出中欧关系空前密切的结论。事实也正是这样,在此次峰会上,中国领导人温家宝做了高屋建瓴的讲话,中欧双方联合发布了《进一步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闻公报,明确宣布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伙伴关系之一,并且发誓要把这一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继续予以深化,使之得到“最稳定、最持久的”发展,并且还颇具感情地说,要“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大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味道。
  
  所有这些都充满了美好的祝福与祝愿,我们也真诚地希望中欧双方能一帆风顺直达彼岸,因为这毕竟是对谁都有好处的事情。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很少有一帆风顺的,中欧关系也不能例外。过去,中欧关系就不是一帆风顺,今后大概也只能是照旧。正如温家宝在讲话中所言,“目前,中欧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都是巨大的。”既然这样,“机遇”固然需要充分阐析,以增强信心、加快行动,但同时“挑战”也必须予以足够说明,非如此则不足以趋利避害、躲避陷阱。当然,无论“机遇”也好,还是“挑战”也好,都是一些非常深刻的问题,非主流“专家”、“学者”进行高深的长篇大论不足以这里,笔者对此无能为力。所能做的,仅仅想从草根老百姓的角度提出一个相当肤浅的问题:这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真的靠得住吗?
  
  一、欧洲的确与美国有所不同
  
  坦率地说,欧洲的确与美国有所不同,虽然他们都是西方世界的核心力量,具有相同的文化传承,都奉行一样的价值观念,但比较而言,欧洲并不像美国那样霸道。美国是具有相当野蛮特征的霸权国家,在推行普世价值和维护美国利益的过程中,基本上以“大棒”为主要手段。动不动就抡起武器的大棒进行军事打击,是美国的突出特征。欧洲与此有些不同,除个别国家外,欧洲既没能力、也没意愿到世界各地轮大棒,让人感受到的,不过是明显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很多时候目中无人。不管这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多么令人讨厌,但毕竟与霸权还是有所差别的。
  
  二、欧洲是中国的伙伴,但更是美国的盟友
  
  中欧领导人对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给予了厚望,这大概是真的,从他们的讲话和联合新闻公报中开列出的大串发展合作项目就可见一斑。中国领导人温家宝在讲话中说:“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伙伴关系之一”。请注意,按照中国的语言逻辑,“最重要”才是这句话的中心词,“之一”只不过是留有余地的谨慎起见。更让人不得不张大眼球的是,温家宝对中欧关系“最重要“的定位,还不只是在中国对外关系的范畴内,而是将其放到了“世界”的范围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伙伴关系之一”。这大概折射出了中国领导人对这种关系的骄傲、自豪与自信吧。
  
  但问题是,欧洲是一个很多国家的集合体。其中大多数国家是美国的盟友,对美国有严重的战略依赖,其中几个主要国家还是北约的骨干成员。在中国人的心中,也许与他们的关系感觉上要好过与美国的关系,但是不是他们的心中也有同感呢?在他们的心中,是不是会认为只有与美国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关系呢?“全面战略伙伴”与“盟友”究竟孰轻孰重呢?
  
  三、一旦发生重大战略危机,欧洲将怎样选择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战略上也是这样,中欧关系也说不定哪天就要直面重大的挑战。我们可以列举如下几种可能:
  
  其一、再一次发生“六四”那样的事件
  
  欧洲也好,美国也好,他们无不热切盼望中国也能发生东欧那样的“颜色革命”或者“阿拉伯之春”之类的民众运动,不仅仅是盼望,他们还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欧洲的努力虽不明显,但授予中国异见人士诺贝尔奖、接见达赖等刺激中国人神经的事也是没少干。其用意都是想推动中国发生他们所希望的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中国再一次发生“六四”那样的事情,中国“全面的战略伙伴”欧洲会采取怎样的立场与态度呢?上一次他们就与美国坚定地站在了一起制裁中国,这次会有什么不同吗?
  
  其二、中美爆发全面的贸易战
  
  中美之间的经济冲突正越演越烈,如果有一天双方爆发全面的贸易战,美国针对中国出口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的制裁,并要求欧洲也照此办理,欧洲能顶住美国的压力以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重吗?
  
  认真说来,目前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还真有点滑稽,因为欧洲迄今为止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没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当然,这些东西并不值得什么,比如对华武器禁运,笔者就认为禁得好禁得妙,不然的话,买办主义势必要葬送中国的民族军工业,但象征意义不能低估。欧洲大概也知道这两项禁运对中国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就是不想撕下这个标签,其中的战略寓意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这样一种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经得起来自霸权狂风暴雨的冲击吗?
  
  其三,中美爆发军事冲突
  
  现在,中美关系正在危险地发展,谁都不能保证中美能够避免直接的冲突。如果有朝一日中美在南海、台海、东海钓鱼岛或者朝鲜半岛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因为军事冲突美国对中国实行战略封锁并要求其盟国也照此办理,欧洲会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呢?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还会“最持久、最稳定”地发展下去吗?
  
  提出上述这些疑问并不是无聊之谈。笔者以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所谓“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看似美轮美奂,其实并没有坚实的基础,不过是沙滩上楼阁而已。这些年来,迅速发展的中国战略伙伴多多,但靠不住的伙伴也为数不少,为此中国没少挨涮。笔者在这里对中欧关系泼一点冷水,无非是想让国人能不为浮云遮望眼,多一点思想上的准备,有一点更长远的打算。须知,快速发展的中国,什么人造产品都质量难保,难免许多泡沫,林林总总的战略伙伴关系是这样,和平发展的理论逻辑也未尝不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2:44 , Processed in 0.1250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