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90|回复: 5

风青杨:起征点太高缴个税将成有钱人特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3 08: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距2011年个税起征点上调到3500元刚好三周年,社会上关于上调起征点的呼声再起,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近期就公开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表示,个税起征点越高,缴税的人越少,税收收入也就越少,所以不是越高越好。如实行万元起征点,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将只是高收入者的“特权”,这不利于纳税人意识、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与提升。(中国新闻网)

  对此,崔永元在微博上这样评论:“今天看到的最好笑的段子!”中国人关于纳税人的认识,大多是关于“纳税光荣”的宣传。我国自上而下强制征收的税收制度,让纳税人几乎忘记了自己的“主题意识”,在这样的逻辑下专家如此说话并不奇怪。我们不关心时政建设,多数公共项目没有参与权,投票权,决定权。政府把路挖开了埋,埋好了挖,任意花着大把大把的银子,可是从来没有为给我们造成的不便道过歉,他们更不认为在用着纳税人的钱。大部分人谈起纳税人的权利,都感到纳税的是孙子,收税的才是爷,还敢奢谈什么权利?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死亡,一是纳税。在中国,你也许什么都不是,但你肯定是一个纳税人。但大多数公民对自己是不是纳税人都是糊涂的,他们甚至以为只有去了税务局交税才算是纳税人。我们很多民众,甚至都没有底气称自己是纳税人。但事实上只要你消费了,就可以理直气壮称为纳税人,比如从工资中纳了个人所得税,从储蓄存款中纳了储蓄利息税,从买房中纳了房产交易税……

  外国电影上常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公民可以底气十足地指责某警察工作不认真:我是纳税人,你的薪水是我们支付的,我有权监督你的行为!但现在,中国公民还找不到这种纳税人的感觉。中国的纳税者虽然交了税,但却既不知道自己交了税,也不知道自己交了多少税。因此,很容易处于“植物人状态”,不关心自己财富的去向,也不会有意识地去监督税权,追问政府对税款的实际用途与效率。

  中国人的税负有多重?如果你的税前月薪10000元,除去四金和个税,实际拿到手7052元。公司为了给你支付10000元钱的税前薪水,公司要支出14150元,基本上你到手薪水的2倍。如果你买了总价100万的新房,有50-70万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政府的腰包。你平时的任何消费都要交近15%的税,这就是中国的税负!《福布斯》杂志2009年推出“税负痛苦指数”,中国内地位居全球第二的排名。

  中国人一年要为税工作161天,其中,11天是为个税工作,150天是为增值税、消费税等这些以间接税为主的税种工作。即从1月1日到6月10日是为税工作,6月11日到12月31日才是为自己工作。我们每年的财政收入的37%-38%是用来养活政府的,政府公布的数据是20%多。但实际算上预算外是不会低于37%-38%的。我们每年的GDP至少有三分之一被政府拿走了。一方面,高税率使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堪重负,导致“民营企业的利润比纸还薄”。另一方面,高税负并没有让民众享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普罗大众读不起书,看不起病,养不起老依然是普遍现象。

  政府的“钱袋子”里装的是谁的钱?是纳税人的钱。政府是靠纳税人的钱来支撑的,政府官员是靠纳税人的钱在供养。所以政府顶多只能算作为纳税人的“管家”,虽然事实上管家经常乱花主人的钱。既如此,政府与纳税人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各级官员的所作所为应能让纳税人感受得出,不是让钱打了水漂,更不是花钱买了罪受,请人来高踞于自己头上逞凶扬威。

  但到目前为止,许多官员所能理解的政府与纳税人的关系,还是“支配”与“被支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只强调纳税的义务,不纳税就处分——“皇粮国税”时期这么做,土匪拦路抢劫也这么做。因为管家就是权大一些,掌权者总是在高看自己的权力,纳税人总是在低看自己的权利。这样就形成了公职人员用税款去为民服务,还是去搞腐败,或是用于给自己涂脂抹粉的面子工程,从来不向纳税人“请示”,事后也不向纳税人“汇报”的习惯。

  一些官员骨子里对纳税人毫无尊重,比如两会上叫嚣“我凭什么要公开财产”、“老百姓为什么不先公开”的那位。如果有纳税人权利的观念,根本不会问这么无知的问题。明确了纳税人权利,纳税人以后就可以此为依据,向政府要权利。但权利从来都不是恩赐的,不是等着别人送给你的,而要纳税人积极去争取。财政面前人人平等!一年近6000亿元的公车消费、吃喝、出国考察费,都是纳税人的钱,请给纳税人一个理由。

  纳税人为支撑这一切付出了多大代价?纳税人付出的代价购买到了什么样的服务?作为一名纳税人,无论交纳了多少税金,都有权利要求我们的政府公布“账单”。如果,有的公务员,拿了我们纳税人的钱去“浪吃浪喝”,或“公车私用”,或“公费旅游”,或“公款泡妞”,对不起,我们就有权利进行问责。如果,作为地方政府,拿了我们纳税人的钱去搞“形象工程”,去捞政绩,对不起,我们就有权利加以监督。

  比如有这样一个政府。这个政府要建一座桥,建一个什么样的桥,交给谁来建,政府都不认为市民有权过问,市民只要知道,政府要给他们造一个“彩虹桥”就可以了;桥建起来之后,市民有表态感谢政府的义务;桥塌了,死伤了行人,市民有服从政府不许过问、不许议论、尤其不许对外人乱说的义务。这大概就是当前纳税人的现状,他们成了政府的自动提款机。

  我们,每一个共和国的公民,都不应该忘记一件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那个表面上看来威严、强大的国家,那些政府机关大楼坐着的每一个或严肃或冷淡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从根本上说,是你用你的辛勤劳作和血汗换取的财富支撑着的、养活着的。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脑子里深深地刻印下这样的观念,并且要把这种税收观念或者说文化告诉每一位中国人:只有人民才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只有人民授权才是国家征税唯一的合法性源泉;请别忘了,你是“纳税人”!(文/风青杨微信号:风青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 12: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人民才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只有人民授权才是国家征税唯一的合法性源泉;请别忘了,你是“纳税人”!----------我是知道的,也没有忘,但没有用,问题是政府官员不认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把权利还给人民,难道起来造反?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少缴税不交税,饿死这帮狗日的。
大部分人谈起纳税人的权利,都感到纳税的是孙子,收税的才是爷,还敢奢谈什么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 16: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地区        企业        个人        薪俸税        增值税 / GST / 销售
 阿根廷        35%        9-35%                21%
 奥地利        25%        21-50%                20% (GST)
 巴巴多斯[6]        40%        25%-40%                15% (酒店住宿7.5%)
 白俄罗斯[2]        24%        12-30%        0.35        10/18%
 比利时        34%        25-50%                21% (对于基本的商品 6%)
 巴西        34%        0-27.5%        0.31        17-25%
 中华人民共和国        25%        3-45%                3/6/11/13/17%
 法国        33%        21% (社会费用)        0.45        19.6%/对某些特定商品是5.5%(例如食物)
 德国        29.8% (平均)        0-45%                19%/对某些特定商品是7%(例如食物)
 希腊        22/25%        0-40%                23% - 13%(食物) - 6,5%(书籍) [2]
 日本        30%        5-40%                8% (消费)
 韩国[2]        13/25%        9%-21.375%                10%
 墨西哥        28%        3-29%                15%
 俄罗斯        20%        13%                18%, 10%和0%
 英国 [29]        23%        0-50%        无数据        0%/5%/20%
 美国[30][31][32][33][34]        15-39% (联邦)        0-35% (联邦)        15.3% (联邦)        0-10.25% (州和地方)
        0-12% (州)        0-10.3% (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随便粘贴几个国家的税率,可以自己对比,中国的税负到底是不是全球第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09: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仔细研究过税收的门门道道,但仅看彷徨的夏天提供数据,则本文颇为“高明”:将移花接木、八分真两分假的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17:03 , Processed in 0.14073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