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05|回复: 0

姚树洁:公车是特权难以摆脱的尴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6 08: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2014年国家发改委推动中央国家机关公车制度改革以来,在中央层面的公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全面取消,官员出差只有用公务车。

  到了2015年9月16日,中央国家机关车改已全面完成,共封存车辆3868辆,并向社会公开拍卖,2000多名司勤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同时,中国至少有16个省份已经成立了省级公车改革领导小组,并设置办公室。小组组长一般由省长或副省长担纲,办公室领导成员一般包括省级发改委、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厅、审计厅等部门负责人。

  其实,公车制度改革涉及到几百万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全面推行改革,在中央相对容易,在各级地方机关和国家单位,这样的改革却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

  公车制度存在四大问题: 成本高,公车私用,严重浪费,以及滋生腐败等。平均养一辆公车,国家财政要支付6到10万元,等于一个高收入工作人员的工资。中国的厅局级、科处级官员,不计其数,导致每年有2000亿以上的财政开支用在专车上,这还没有包括学校、医院等国家事业单位。如果把这笔费用省下来,那么,中国的贫困地区教育问题,肯定不出三年就得到彻底解决。

  不过,车改不是零成本的。每一个官位级别,在车改之后,都必须有适当的车补,才能够让官员放弃专车而不感到心情很不舒服。这样一来,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有的地方,车贴给了,而官员却通过另一种方式,继续使用专车。

  政府在车改过程中,如果没有适当的措施,就成了冤大头。财政开支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在专车的费用这一项是减少了,而车补的开支增加了。为了避免一边拿补贴,一边开公车的现象,政府部门用起了北斗卫星,对公车的出入进行导航监控。

  另外的问题,就是如何补贴才算合理?各地的补贴情况不一样。例如,深圳正厅级的补贴是每月4000元,而广州只有1690元。处级、科级和科员的补贴,也出现了巨大的地区落差。

  记得40年前,一个公社书记,用的是一辆凤凰自行车就很不错了。一个县委书记开的是吉普车。今天,中国经济搞大了,官员的身价也大了,官员是经济改革的最大得利群体,这些从考公务员的热度就可见一斑。

  原来一个县,整合一下就成了一个地级市,一个公社,整合一下就成为一个县区。从一个处级单位,变为一个地厅级单位,县处级官员,成数十倍增长,科级单位的官员,成数百倍的级数增长。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公车也是中国的政府管理特色。全球很难找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公车使用,有如此之庞大和烧钱。光广州市,就有数千辆专车,深圳的情况也一样。

  老百姓,还是那些老百姓。所不同的,是他们干同样的活,付出同样的辛苦劳动,可是现在却要养活更多的官员。他们工资高,开车的标准也越来越高。

  中国在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同时,官僚队伍也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习近平和王岐山在反腐斗争的过程中,对“八项规定”也进行深度的解读并不断提高其执行力度。他们把改革的方向,直接瞄准“三公消费”, 也就是公车、出国和公款三项,都是官员的特权。

  公款吃喝确实少了,那是因为官员也看到了少吃的好处,最少“三高”低下来了,对身体有利。他们也有时间陪老婆孩子了,真是何乐而不为。不过,政府要他们不开专车,第一是特权少了,气派小了,第二是自己要花钱开车了,很不习惯。

  中国的公车改革,可想而知,就是触及既得利益的改革,这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不过,再难啃,习李两位领导人,也不会却步。巧妙的是,公车改革,先由民革中央提出方案。民革中央,不是中共中央。不过,民革的方案,应该是中共中央的“授权”,才如此直截了当。

  民革中央提交了《如何破解公车改革之困局》的提案。提案提出了“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车管理体系”、“电子监控公务用车”、“公务用车社会化和公车保养社会公开招标”、“强化政策执行和监督环节”四大措施,建议严格控制公车购置数量。

  提案详细描述了民革中央认为的公车改革优化方案。具体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控制公车总量和配备,厅局级以下官员全部取消专车,只有公务用车;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电子监控所有公务用车,监控机构不受当地政府领导,直接向上级负责,网上公开查询记录;大规模用车社会化;对不配备专车的公务员按照一定标准实行适当交通补贴,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公务员购买私车,私车公用。

  其次,明确公车的弊端。民革的提案指出,目前我国公务车存在四大弊病,首先是公务用车费用高。其次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存在三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同时,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最后是公车使用效率低,浪费惊人。

  国家发改委表示,国务院印发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要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民革中央提出的有关建议,对于积极稳妥推进公车改革、增强改革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车改方案研制过程中,发改委将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

  发改委能够这样接受民革的意见,是党和政府走的一步亮棋。首先,民革是民主监督的象征,说明执政党的干部必须接受民主监督。车改,不是干部愿不愿意的问题,它代表的是一种民意,代表是政府走廉政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

  至于如何车补,如何监督,那都是技术问题。民众希望本届政府,不仅在反腐斗争中大有作为,而且要在削弱特权方面,敢于拿出真家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4 16:4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