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08|回复: 3

碧翰烽:政绩优秀的大学生镇长为何贷款买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8 15: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新华社电,近期,在数十名违法官员被刑事处理、锒铛入狱之后,广东省委向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公布了对茂名领导干部系列违纪违法案件中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的组织处理结果:降职8人,免职63人,调整岗位71人,提前退休1人,诫勉谈话16人。这一结果,再次彰显了中央反腐“无禁区”、反腐“无时限”的决心和力度。

  在这场触目惊心的腐败窝案当中,其中的买官卖官令人沉思。其中有两个例子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熬了8年的副处官员买官。为能提拔为茂港区区长而“跑官”的茂港区常务副区长谭某,刚刚给罗荫国送上约30万美金的贿金。信封里赫然附着谭某的简历和名片。他已经在副处位置待了8年。于是,谭某成为最后一个给罗荫国送钱买官的人,也成为罗荫国案第一个证据确凿的涉案人。

  再一个就是政绩优秀的大学生镇长贷款买官。信宜有个镇长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但多年没有提拔。为了升任镇党委书记,他抵押贷款5万元,凑了20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却也因此受到处理。

  熬了8年副处级,终究抵挡不住再度升官的诱惑,不惜铤而走险,大步迈上了买官之路。同样的现象依然发生在一个大学生镇长身上,本应是年轻有为,却也栽倒在腐败的买官之路上。

  为什么本应是年轻有为的官员,却也不惜贷款去行贿买官?这里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

  第一,最为重要的当属卖官潜规则的大行其道,以及“一把手”在干部任用中的特殊作用。在“上梁不正”的腐败之风下,茂名“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调动”的官场潜规则大行其道,进而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干部任用“逆淘汰”现象。茂名原市委书记周镇宏和其继任者罗荫国、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原副市长陈亚春、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育英、原市委政法委书记倪俊雄等人“落马”,涉案人员包括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茂名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负责人无一幸免,波及党政部门105个,其中159人涉嫌行贿买官。

  当“人事权”被掌握在“一把手”手里的时候,没有了约束、没有了监督,官位就成了商品一样可以标价。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有一些官员当然也是被逼迫而参与其中的。

  第二,说明了当前吏治腐败的严峻性,尤其是干部任用制度不完善和对买官的法律震慑不够,依法治吏刻不容缓。买官卖官、任人唯亲、小圈子选人等等,都是吏治腐败的突出表现。而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为其是一切腐败的根源所在。

  之所以买官卖官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除了当前干部任用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之外,还在于当前法律对于“买官卖官”方面的震慑不够,尤其是买官往往还“网开一面”,认为买官者是无辜的、是被逼的,有的甚至是买官者会成为反腐败案件的“立功者或检举者”,往往使得买官者没有什么损失,依然可以继续当官。

  其三,还得来说说,当官究竟是为了谁?为了什么?那些优秀的政绩究竟是给谁的?如果说政绩优秀,应该是为了老百姓,是为老百姓服务的,那么就不应该在乎其功名利禄。可是现实却并非如此,一个被视为政绩优秀的官员,也逃不了功名利禄。

  那么我们就得问问,这样的当官究竟是为了谁?是为了个人地位和利益,还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可是一个花钱买来的官,其内心深处真正是为了老百姓吗?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这位大学生的政绩还算得上优秀吗?至少在他的修为、道德、法律层面,起码是不合格的,更谈不上优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8 16: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刺激信贷,你懂不懂啊!房地产不行了,买官卖官成了优质信贷的良好去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8 18: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被逼无赖,情有可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8 20: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特色,先富带动后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22:4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