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09|回复: 1

祁连狼:QQ数据被泄露,为何引发舆论热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2 09: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网友举报,在某网站输入QQ号可查的个人所有QQ群号、群内所有成员、群内备注昵称、群资料等,并已将该网址发私信给@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官方微博。

  中国青年网称,根据查询的结果可以清晰看到个人的好友圈、同学圈、生活圈、工作圈等大量个人隐私信息,并可查开房记录、QQ密码、QQ资料等,并且上传了改网址的截图以及查询到的大量QQ号信息。

  当QQ越来越具有网络身份证意义的时候,“QQ数据大泄密”无疑成为一场公共私隐安全事件。犹记得2013年11月,知名网络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发布消息称,QQ群关系数据被泄露。腾讯随即回应称,该漏洞为2011年的问题,当时已及时修复;面对9日晚间的举报,腾讯公司客服官微“腾讯用户服务”依然回应称,该网站为钓鱼欺诈网站,用于套取和诱骗用户账号信息。

  也许是虚惊一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有关用户数据失窃现象并不鲜见:最著名的是2011年底,在继程序员网站CSDN用户数据库被泄露之后,天涯也被曝出4000万用户密码遭泄露,同时,人人网、多玩网、猫扑、17173等网站相继传出被盗用的消息,涉及用户账号安全的数据总量达数亿。就在QQ数据疑似泄露遭网友举报的当天,腾讯雷霆行动联合南京、徐州、重庆三地警方以及国内知名安全公司,在京首次披露了扫黑成果,数据称,最近12周,江苏遭遇的黑客攻击源共计3亿9648万次,在全国仅次于上海。而国内钓鱼欺诈网站,则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加上这几天,“QQ大盗:5个月盗400多万个QQ号”的新闻流传甚广,硬说QQ安全防护“万夫莫开”恐怕也实在牵强。

  数据泄密,犹如在网络世界打开了潘多拉的黑子。

  这些年,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及大数据等与经济社会互通互联,电子政务、金融、军工、电力等行业对信息安全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棱镜门”的风波未曾走远,QQ虽然不是办公必备软件,但数据泄密引发的涟漪效应同样不容小觑。以英国为例,由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委托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进行的“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显示,2013年,英国企业因网络攻击遭受的经济损失较2012年增加了1倍。大、小企业平均每次遭受入侵的损失分别上升60万~115万英镑和6.5万~11.5万英镑。或因如此,网络信息安全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

  “QQ泄密”究竟是乌龙还是事实,真相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但于公共利益而言,仍有三点警示:一者,身为互联网服务企业,尤其是掌控诸多民生数据的龙头企业,一切社会责任的基础,恐怕还是“安全”二字。这不是道义责任,而是秉持的法律义务。二者,对于互联网使用者来说,网络不过是现实世界的投射,一样有风险与不堪,掌控好私人信息、捍卫私隐权益与安全,既要火眼金睛,更要“武装到牙齿”。三者,尽管《刑法》253条等规定了信息犯罪的情形,也尽管工信等部门颁布了多个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定和办法,但操作起来仍有概念不清、责罚不明的困扰,因此,加快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推动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的顶层设计,这是迫在眉睫的事。

  网络数据,关乎权益自由,关乎国计民生,捍卫网络信息安全,决不能东窗事发后再查漏补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2 11: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求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8 06:36 , Processed in 0.1563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