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19|回复: 0

云石:苏联是怎样被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拖垮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0 13: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次大战后,沙俄帝国瓦解,苏联政权成为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新任主宰。在夺取政权后,苏联建立起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使之成为俄罗斯国家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并贯穿苏联这个朝代始终。

  对于苏联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世人有着很多的诟病;尤其是苏联灭亡后,后人更是对这种经济模式大加抨击,将其归咎为导致苏联衰落瓦解的主因之一。

  这种看法当然没错。但如果因着苏联最后的失败,而将公有制与计划经济本身全盘否定,这未免显得有些太过。

  虽然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在苏联晚期的弊端尽显无疑,但至少在苏联早期,这套经济模式,还是展现出了极为强盛的生命力的:苏联开国后,仅仅用了一二十年功夫,便迅速将俄罗斯带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苏俄、白俄内战的泥潭,从“帝国主义中的薄弱环节”,一跃超越英、法、德等欧洲传统列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国。并在二战后,成长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而在冷战的前期,苏联工业依然高速发展,国力稳步上升,是全球当之无愧的两极之一——而这,都是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模式下实现的。

  这也就是说,公有制本身并不带有原罪。或者说,它并不是天生自带失败基因。公有制、计划经济模式等等,与其他经济乃至政治、文化层面机制一样,都是有利有弊——唯看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而已。公有制对早期苏联的巨大推动,以及晚期对它的巨大伤害,这种不同的遭遇,归根结底是与环境变化有关。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苏联国情中与公有制相契合的因素逐渐消退,相冲突的矛盾却在不断增长,而苏联却未有及时调整,最终才导致了自身的衰落与崩溃。

  关于苏联早期采取公有制的必要性,云石君在之前的《地缘政治:苏联为什么要搞公有制》中已有解释,此处不加累述。这一节中,云石君想分析的,是曾经一手推动苏联崛起的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为什么到后来却成为拖垮苏联的罪魁祸首?

  在云石君看来,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

  在之前的《地缘政治:俄罗斯帝国为何土崩瓦解中》云石君曾经说过,俄罗斯所在的东欧与北亚板块,由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所以文明发展水平一向较低。俄罗斯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国,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其庞大的体量优势,弥补了文明质量上的相对不足。

  只不过,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西方世界的文明质量在短期内突飞猛进,这意味着苏联与世界主流文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当然,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规律,虽然在工业革命发展的早期,西方因着优越地缘条件的关系,会取得一定时期的先发优势,但随着工业革命成果的走向成熟,推广和普及成本大幅下降,效率和实用性大大提高,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也会逐渐跟上,将这些革命成果运用在自己的广袤国土上,将其变为现实国力,并凭着庞大的规模优势,再次崛起——当年苏联就是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广泛利用,得以将那些原本无法利用的北亚冻土带和中亚荒漠初步开发,进而积蓄出了支撑其超级大国地位的强大国力。

  不过,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功套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却并没有继续适用于苏联。这次革命中,西方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苏联却并没有亦步亦趋,而是踟蹰不前,最终疲态尽显。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本质上是一场知识革命,其最重要的价值体现,不在于工业实体的简单升级和规模扩大,而在于工业科技含量的大幅提升,甚至许多经济模式,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实体承载(比如互联网),是一种典型的知识驱动型革命。

  这是一种侧重于内涵而非外在,轻实体而重知识的全新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下,知识技术的突破式乃至颠覆式创新,成为文明发展的最大动力。而这种发展模式,高度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意识。

  而苏联的计划经济与公有制,与这股发展浪潮出现了严重的不匹配。

  这是计划经济与公有制的先天局限性决定的。

  计划经济是基于既有现实条件所做的一种规划布置。由于整套经济发展模式都以现实中的客观存在为基础,提前规划完成,所以对新经济模式的前瞻性布局受到严重遏制。而公有制条件下,资源的分配又被以既定计划为纲的政府高度垄断,使得新经济模式无法得到足够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同时,公有制条件下,社会财富与各种资源的所有者皆为国家,所有个人,无论职位多高,皆为向国家负责,而非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打工者。这种打工者的身份和心态,使得他们缺乏冒险意识,也无法承担冒险失败的后果——如果老板是自己,那失败的后果完全可以自己一力承担——哪怕是破产跳楼,也不过是自己的事;但当资源所有者为国家,个人是无法承担失败后果的,就算想承担,也无法摆脱体制的桎梏。

  苏联的公有制与计划经济模式,意味着它很难凭自身之力,跟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而在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拿来主义借鉴方面,由于这次革命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所以破解其革命成果的难度,和花费的时间也大大增长——以往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是工业机器,把它引进后拆解研究一番就可以了,这次革命的成果许多都是脱离了实体存在的高科技,这个破解难度和时间明显要大大增加。

  而最要命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内涵层层推进的特点,而且每一次次级层面的推进,都会引发经济模式和形态的巨变。这种代际差距的拉大,以及更新的高频率高密度,更使得苏联的公有制与计划经济模式出现明显的不适应——这套基于既定现实成果而做规划布局的模式,使得它在这个创新发展、迭新换代十分迅速的时代中,显得越来越落伍,越来越跟不上趟。当这种与外部的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不仅苏联自我催发能力无法具备,就是对外部创新成果借鉴运用,都因为二者相差太远,而很难跟上。最终,到苏联晚期,除了举全国之力发展的军工行业,苏联在各个物质文明领域的发展水平,都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主流。

  而苏联国力的不足,以及红色意识形态的衰落,也加剧了公有制模式的危机。

  苏联自成立起,就面临西方列强的一致围堵,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二战后,苏联成长为超级大国,但由于冷战,苏联依然面临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强大威胁。这种情况下,苏联一方面通过公有制,将社会资源尽可能多的控制到政府手中;另一方面,将国家创造的财富大幅投入到军工以及与其相配套的重工业中。而相应的,给予劳动者的物质报酬,以及用以发展民生的轻工业就会受到限制。

  这种模式下,全民都为国家打工,国家却又不能给予自己满意的物质回报,反而要不断的高强度劳动,将大量的剩余价值上交国家,然后再投入到与民生无关的军工、重工行业中——这当然会引发民众的不满。

  对此,苏联用两大手段加以对冲:其一是政治高压——当给不了胡萝卜时,就只能用大棒了;

  其二,则是红色意识形态支撑。通过红色意识形态,在法理上赋予劳动者国家主人的政治地位。凭着这种国家主人翁意识的支撑,激发劳动者的为国奉献意识。

  但是,红色意识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革命意识形态,当革命结束,国家进入正常的发展阶段时,这种意识形态的淡化是很难避免的。而且云石君在《地缘政治:国际共运为什么会走向衰落》中曾经说过,随着苏共的成为俄罗斯的国家掌控者。这时候它的角色定位就发生了变化,它不仅再代表它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同时代表了俄罗斯这个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且鉴于国家这个实体才能给政治势力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所以后者对苏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随着苏共角色转换与红色意识形态的淡化,激励劳动者无偿奉献或者低报酬工作的意识形态支撑逐渐消褪,劳动者越来越在乎自己所得的实际利益,而非虚拟的国家主人感觉。而苏联由于要将国家主要资源投入冷战,又无法满足国民提高报酬,改善物质生活的诉求,这种情况下,公有制这种为国家打工的模式,不仅无法激励民众努力工作,反倒因为民众对国家长期过度剥夺自身剩余价值的不满,引发严重的消极怠工。

  最后,公有制的政治因素拖累。在上一节《地缘政治:苏联为什么要搞公有制》中,云石君曾说过,俄罗斯自然环境恶劣,俄罗斯工业化开发和运输的难度和成本太高,这会抬高俄罗斯的工业体系运行成本。

  如果在私有制环境下,俄罗斯的资本家和企业主面对这种情况,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两种选择:一,从国外购进相对廉价的资源,二,直接迁出俄罗斯。

  这哪一种都不是俄罗斯所能接受的。迁出自不必说;从国外购买资源,资金大量流向国外,这不仅意味着俄罗斯的国土开发无以为继,国力无法增长,而且会使自己的工业命脉系于其他列强之手——这将使俄罗斯丧失与其他大国博弈的能力,最终使俄罗斯这个国家整体受到损害。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必须向经济中注入足够多的政治元素,也就是采取公有制,政治权力直接控制经济。当经济运行掺杂了足够的政治因素后,价格,性价比等就不再是经济决策的最主要考量标准。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俄罗斯工业体系得以维持。但坏处就是,当政治因素掺杂过多,这套工业体系的效率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世人对俄罗斯工业品的傻大黑粗印象,也由此而成。

  这在早期,还问题不大。苏联的蓬勃发展,工业的大规模扩张,使得其能够通过规模优势,掩盖工业体系成色较差的不足。

  但随着传统工业技术成果充分利用,工业规模扩张达到阶段性极限,新经济模式又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这套运营模式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它根本就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由于公有制下的苏联工业体系质量成色太低,受非经济的政治因素影响太多,所以根本不足以支持体系的自我进化和升级改造。这就使得俄罗斯的工业体系越来越显得陈旧落伍;再加上苏联与后来的中国不同,它的经济体系因为政治的因素,与世界高度隔绝;内部又全盘公有制,缺乏私营经济与之竞争,这使得公有制下的工业体系没有外部倒闭其改造升级的压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苏联红色意识形态支撑的消退,以及苏联公有制经济体系高度封闭且掺杂过多政治元素的影响,这三大因素共同汇聚,最终导致了苏联经济体系在外部世界急速进步的同时,自己却逐渐走向僵化。

  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西方的整体实力不断攀升,而苏联的经济发展却陷入停滞。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受到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其维护国家利益所需要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多,而它又不能通过推动工业体系质级飞跃的办法来增强国力,传统的工业规模扩张也因为既有技术手段的用尽,而触及阶段性的天花板。

  这种情况下,苏联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在现有经济架构下,通过对社会资源变本加厉的盘剥,通过这种方法,攫取更多的冷战资源——这意味着内部矛盾不断加剧。这种局面不断恶化下去,最终就是苏共民心丧尽,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苏联也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土崩瓦解。

  苏联解体后,新生的俄罗斯联邦成为其遗产主要继承者。针对苏联解体的教训,俄罗斯联邦在政治经济上都进行了一番颠覆式调整和改造,希望由此逆转衰颓的国运。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政治上的西式民主化,以及经济上的“休克疗法”。

  那么,这些调整的出发点和现实依据何在?为什么这种改造,不仅没有让俄罗斯止损,还造成了90年代长达十年的动荡与衰退?云石君下一节继续分析。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126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4 06:33 , Processed in 0.0937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