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76|回复: 1

公方彬:中国,弱势文化怎样才能转向强势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1 09: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国崛起于文化创造,不能立身于人类文明的制高点起引领作用,中国就不会崛起于世界。于是,文化创造或者说由弱势文化转向强势文化,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如果将问题再聚焦,那么,厘清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与指向,就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前提和关键。要找准文化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首先要明确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社会主义文化强调的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形态、内容和发展方向,还是着眼于党的执政及其特有的话语系统?这关系到政治元素在文化中的存在方式与存在程度,进而决定着文化形态。从目前情况看,后者更突出,因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此是否有利于党的根本目的,需要深入研究和辨析。

  第二,社会主义文化突出的是与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的切割,还是表明与中华民族文化、人类文化之关系?这影响到我国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着力点。从目前情况看,前者是重点,因为我们一再强调的是抵御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侵蚀,这已经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目的和基本任务。如此与“人类共有的文明”、“政治文明”的认识是否吻合,值得思考。

  第三,社会主义文化追求的是以政治制度来标识文化,还是以政治制度来规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这关系到文化建设的空间、范围和内容。目前看后者是重点,因为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如此是否可以做到张扬主流,包容多元,也就是达成“百花齐放”的目的,进而实现文化繁荣,同样需要研究。

  第四,社会主义文化解决的是大陆中国的精神家园,还是为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子孙提供精神家园,为整个人类的前进提供新的精神高地?这关系的是我们的文化的高度和普遍价值。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果以社会主义制度来标定这个精神家园,就意味着满足的是共产党执政权力所及的范围,也就是中国大陆,无法包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因而也就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对于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显然是不利的,这不能不需要作逻辑上的延伸。

  第五,社会主义文化突显的是制度博弈,也就是以社会主义文化征服世界,还是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丰富世界,推进世界?这决定着中国在世界大国的道路上怎样在走和走到哪里,同时决定着能不能被接受和接受到什么程度。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突出的是前者。这是否有一个与相关思想理念相吻合的问题。十二大党章修改内容已经表明,我们党已经不再承担国际共运的使命任务,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再向世界表明我们追求的世界和谐,“既不输出革命,也不输出贫穷”。尤其是随着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世界出现了“意识形态终结”和文明冲突的思潮,我们如何回答,影响重大,如果回答不好,一方面不能塑造出“世界胸怀”,“世界的眼光看问题”的大国国民,形成全民认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因而不能支持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另一方面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威胁论”,让世界认同中国是世界的和平力量,这显然也是文化建设无法回避的命题。

  存在矛盾就需要解决矛盾,回避或绕道走不行,只能迎难而上,找到化解方式,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世界的眼光看问题,要了解世界的规则。中国要崛起,如果搞的是民族主义,而没有世界的眼光和胸怀,没有引领世界文明的能力,即使GDP世界第一,也无法赢得世界的尊重,进而实现中国崛起于世界。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主流引导与包容多元缺一不可,没有主流无尽找到方向,只强调主流而不允许多元碰撞,在碰撞中接近真理。还是十八大报告讲得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这实际已经说明,改革由浅水区进入深水区后,要保证不溺水,就需要测量仪也就是理论,理论突破的前提和条件是解放思想,允许讨论,甚至允许犯错误,惟此才有可能获得接近真理的东西。

  第二,更大的包容和更优良的体制机制。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十八大报告都特别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们缺少大思想家、文化巨人及其大的思想成果、文化精品,肯定不是智商的制约,而是之外的原因,什么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包容度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体制机制,所以改革改善体制制度一定是文化创造的重要条件和途径。

  第三,知识界以更大的勇气和担当精神支创造。目前我们体制内的理论工作者在责任和职能定位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忘记了创造的责任和职能,更多地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事实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能创造,马克思主义就僵化了,就失去了生命力。现在党中央和社会的包容度越来越高,相反理论工作者却越来越保守,为什么出现了反向运动,就是因为缺少牺牲精神。梁启超说过一句话:“中国人缺少高尚之目的”,这一点用在知识分子身上似乎更恰当。为什么强调知识分子要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原因在于任何阶级和执政党都不会给予思想者无限的空间,因为社会和平衡赶得过快会让社会失衡,而历史发展又决定着思想引路人的存在,召引平衡的结果就是先行者在必要情况下必须作出牺牲。到这里笔者强调的是,要保证文化繁荣,我们需要大批有高尚追求的担当者、思想者,非此不足以达成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09:2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五千年厚重文化底蕴的名族,一个在历史上一直引领着世界呢中华文明,居然是是弱势文化?西方就是强势文化?一个历史都不足两百多年的国家,何来文化~你是有多自卑的奴才心态,才能说出这么卑微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3 13:20 , Processed in 0.1093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