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69|回复: 1

云石:奥运政治(2)——举国体制和奥运争金,中国究竟图个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9 11: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8月19日,里约奥运已近尾声。而围绕奥运的种种话题,依然在舆论场上如火如荼。尤其是关于“举国体制”和“奥运夺金”的话题,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其实这也是个老话题了。近些年,每逢奥运会,关于举国体制的争议就会被拿出来热炒一番,而且热度一届比一届高。在许多读者看来,奥运金牌不当吃不当喝,无助于国计民生,朝廷却设计出一套“举国体制”投入大量国家资源在这上头,这实在有些“靡费公帑”的意思。而西方列强,特别是美国,官方从不直接包办竞技体育,运动员训练开销皆由自己操办,最后却依然能够笑傲群雄,这种对比,更加剧了许多民众对“举国体制”的不满。

  那么,朝廷为什么要搞“举国体制”?又为什么痴迷于奥运夺金呢?在这一篇中,云石君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朝廷在竞技体育方面投入大量资源的目的何在?

  在之前的《一号首长的足球政治学》一文中,云石君说过,政府发展竞技体育的目的主要有三:

  最基础的,满足大众的观赏性精神需要。观赏竞技体育,自古就是民众娱乐的一大方式,而满足公民的正常娱乐需求,向来就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早在古罗马时代,政府便组织大量的角斗士比赛,以满足罗马公民的娱乐需求。

  当然,现代社会,角斗这种反人类的竞技方式已被全世界抛弃。但民众对竞技的需求并没有消除。既然如此,政府对此加以投入,也是情理之中。

  而在观赏需求之上,推动全民健身,也是其目的之一。竞技体育的高趣味性和刺激性,有利于吸引大众,进而可以引导民众出于喜爱,主动投入到相关体育项目中,起到提高人口素质的效果。

  而最高级的,就是可以通过竞技体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民众的国家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竞技体育是和平年代的战争,当竞技体育与国家、民族相关联后,这种国与国之间的体育较量,便被贴上了国家、民族角力的标签。国际赛场上的胜利,都可以对国民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起到相应的提振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国际竞技才会进入政府的法眼,不惜重金投入,让选手为国争光!

  当然,这三个目的,是有轻重缓急之分的,而这个区分,也与所处阶段的国情大有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打开国门,国内外巨大的物质差距,给了国人巨大的心理冲击。见识了帝国主义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竞技体育,通过赛场上的胜利来提振人心,对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我认同感的维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这个阶段,凝聚人心,就成为发展竞技体育的最重要目标,而奥运作为全球最大、关注度最高的体育盛会,在这里夺金,自然也就成了检验这个目标是否达成的主要标准。

  但是,如何发展竞技体育呢?按照西方的套路,是培育大众体育的土壤,只要国民的整体运动素质提高,自然会有优秀运动员脱颖而出——这也算是水到渠成。

  可问题是,发展大众体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海量的资源投入。可当时的中国,急需成绩来提振人心——没时间,又穷的叮当乱响——没钱。这种情况下,西方模式肯定是不行的。举国体制,就成了唯一之选。

  只有通过举国体制,才有可能用相对较小的成本,尽快的培养出一批竞技体育人才,让他们在赛场夺金,以凝聚国民,提振人心。而如果效仿西方模式,完全依靠运动员自己成长,以此阶段的中国的贫弱大环境,就算有一些天才苗子,他们也不可能有训练成长所必须的环境和资金,最终堙没无闻。

  当然,中国的这种举国体制,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首先,受发展水平和资金的限制,中国一时半会儿很难在足球、篮球等全球广泛普及,民众参与程度高的大项目上取得成功,而只能选择举重、跳水、女排等冷门项目突破——这种金牌的含金量,其实是有限的。

  其次,相较于在大众体育基础上脱颖而出的西方运动员,举国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中国运动员,并不能反映这个国家的真实国民身体素质。

  不过这在当时,并不是问题:首先,这一阶段的中国竞技体育,其最主要目的是提振人心,而非推广全民健身,所以是否体现国民真实体育素质,并不是那么重要;其次,虽然这些金牌含金量其实有限,但鉴于这一阶段中国环境依然整体比较封闭,国民眼界有限,思想也比较简单,所以只要有了奥运夺金这个素材,再配合以一定的舆论引导(你也可以理解为包装炒作),便足以激励国人,凝聚人心。

  基于这种逻辑,举国体制下的中国竞技体育蓬勃发展,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达到鼎盛。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历史性的在金牌榜上压倒美国,成为第一。

  而也正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开始,举国体制开始遭受非议,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非议也越来越多。

  在云石君看来,这是很正常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国民认知水平已较往日有了很大提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冷门项目金牌的低含金量,认识到举国体制下取得的金牌,并不能代表自己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而建立这种金牌上的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自信心,也就自然在他们心中崩塌。甚至,还有许多国民,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提变化,已经超越了被体育激励的段位,在他们的认知体系中,体育与民族大义、爱国主义之类,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

  既然有了这种认识,那么回头再看举国体制,自然是很荒谬的:拿着纳税人的钱,却干一些没有意义的事,这不是靡费公帑又是什么?

  那么,这种认识正确吗?完全正确!毕竟官方搞举国体制,夺奥运金牌,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既然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方法已经不再有效,那又何必再花这个钱呢?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这种认识正确,但这并不代表举国体制,就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涉及到中国的阶级分层问题。

  作为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人的阶层差异,知识结构差异是非常大的。对于受过一定教育,或者有一定认知水平的国人来说,他确实已经超越了被奥运金牌激励的层次,但仍有相当多的国人,其眼界和知识水平,还不足以超越。所以,奥运金牌之于他们,依然有着足够的精神感染力。

  何况,由于这部分国民通常所处的阶层不高,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兴趣爱好之类,也都有很大局限性,所以国家和民族概念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其实是比较模糊的,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宣教方式,很难深入到这个群体。所以,奥运这个具备一定刺激性和观赏性,又能够直观展现国家竞争排名的体育盛事,就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够有效深入基层群体的工具。

  那么,大家肯定会问,这部分人,究竟有多少呢?关于这一点,相信没有谁能拿出一个准确的数据。但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是——10%多一点!

  虽然就个体而言,学历与知识、认知水平并不一定挂钩,但从整体来看,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分明的。所以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知道,国内低知识群体的规模,大概有多么恐怖了!

  当然,很多读者朋友可能会奇怪,这与我们的日常感知不符啊!网络舆论场的倾向,明显是偏向于认为“举国体制过时”!

  这就涉及到一个民间舆论场的话语权问题。

  咋一看,以网络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都是国民感受和认知的真实反映。

  但实际上,这是片面的。

  网络舆论场,确实反映了国民的声音,但它只是反映了一部分国民声音而已。通常来说,在网络上积极就时事问题发声的,大多是受过一定教育的知识群体——这些人因为受过教育,所以有发声的欲望,也有发声的能力;而且因为大多属于中层,有一定的资本和积累,所以生活也通常没有那么艰辛,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对社会问题的讨论。

  但是,知识群体不能代表全部国民!毕竟之前已经说了,中国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才区区百分之十而已。其实占国民总数更多的,是文化水平低,见识有限的下层群体。

  这部分下层群体,大多没有看新闻,读文章的习惯。他们消耗闲暇时光的主要方式,一般是打麻将、斗地主、跳广场舞;很多人甚至都不会上网——截止2015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为7亿,也就是刚刚超过50%。

  鉴于网络是普通人向社会发声的几乎唯一渠道,这也就是说,有将近五成国民,根本就不可能在舆论场中发声——而这部分绝大部分都属于较低阶层。

  而就是上网的人,因为知识结构,欣赏品味等关系,其中大部分(主要依然是中低层)也多局限于看电影、打游戏、看直播,而不是浏览时事、社会新闻,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再加上知识水平的限制,即便他们真想发声,很多也没有能力组织出逻辑性强且有说服力的语言和文字。这种种局限,导致这个群体,自然而然的在民间舆论场中被边缘化,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但是,虽然在民间舆论场上被漠视,但这部分群体在现实中却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规模上还占绝大多数。最重要的是,尽管他们社会分层中大多处于较低区间,人均占有的社会资源有限,但同样是中国的一份子,是这个国家发展前进所不可或缺的力量!

  所以,虽然举国体制下的奥运夺金,对部分知识群体的激励作用已经日趋削弱,但只要对大部分国民依然有用,那它就仍不失为凝聚人心的良方,值得继续投入。

  当然,事务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随着国民整体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不断升级,举国体制和奥运金牌的意识形态作用会越来越小。而朝廷也不是棒槌,自然也会随着这种变化,相应减少对举国体制的投入(其实这种减少,在这届奥运会中已经表现出来了,甚至表现的有点过火。如果还像08年那样砸钱,金牌数纵有减少,但肯定不会下降的这么快)。但是,这种减少肯定是渐进的,国民整体认识变化不可能一触而就,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举国体制依然有生存的必要和空间。

  只有当国家整体发展水平达到今日西方这种程度,大众体育的土壤也已成型,届时别说朝廷未必再看重奥运金牌,就算看重,凭着全民体育的坚实基础,也能够自然而然的涌现出大量优秀竞技选手,届时朝廷自然也没必要再去维护那个费力还不见得讨好的举国体制了。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举国体制和关于奥运争金的争议中,反感它的民众自有道理,但维护它的朝廷也谈不上什么过错。之所以会存在这种分歧,无非是二者视角不同,作为民众这样的个体,当然是从一己之感受出发;而作为社会治理者的朝廷,则是基于全局的统筹考量。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大致便是如此吧!

  本文为云石奥运特辑之第二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9 14: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奥运体制是西方主导下开展的,在中国强大后,成立一个国际组织运动会,按照我们的规则制定,可以把西方玩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6 14:10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