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2790|回复: 1

黎亚彬:以毛泽东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7 09: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与制度。明确中国即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道路,也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这是新中国60多年来社会主义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唯一能够取得社会共识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问题显然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现在的中国仍然处在大变革的前夜,既存在着改旗易帜的可能,也存在着回到过去老路的可能。现实问题不会因为我们仅仅在口头或文件上说上几句“既不”、“也不”的话语就得到了解决。

  共识网12月14日发布草云的文章:《荐<旧制度与大革命>是破局还是警示?》中就说道:“兴奋的是,很可能刚刚宣示的‘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过是‘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的陪衬,不过是一句应付马教原教旨主义者的门面话,并不能当真,可以理解为说归说做归做,这就是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诠释”。

  显然,中国必须实实在在地找到一条比“老路”和“邪路”都更加正确有效的“新路”才行。如果找不到这条“新路”,那中国就会在一些人所谓“说归说做归做”的“精神”指导下,被迫踏上那已知是灾难和深渊的“改旗易帜”邪路,所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个笑话!

  就目前来看,通过党的十八大,中国只是在十字路口上停了下来而已,顾左右而言它,不知所措;问题多多却不知何处下手;身居湍流之中,危机重重却不知何处是石头!“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许真的只是“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的陪衬,或许当不得真?

  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只是一个空荡荡的筐,不能什么都能往里装,不能原地踏步走,不能只是和稀泥。不论走什么路,都必须得是一条路,要向前走,不能停留;要切实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才行。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就等于是在制造问题,就会阻止中国社会的发展,阻碍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大敌!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因为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才引致今天这种危险困局。拓展出一条新路,解决当前中国的一系列问题,确保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最为迫切和紧急的事情。

  实际上,或许是被迫,但党的十八大毕竟已经为这一条“新路”指明了原理、目标、方法和方向,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所揭示的真理。欠缺的只是一种把真理付诸实施的勇气和意愿而已。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已深知“老路”行不通的根源和关键所在。只要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全可以轻松为实现共产主义探索出一条“新路”、“正路”来,完全只是狭隘私人利益束缚下的剥削思想意识在阻碍着这一“新路”和“正路”的实践。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实践证明其是错误、行不通的。其实,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践过的,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只是马克思个人的一些必然存在不足的设想和措施。那种国有计划经济的做法远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而只是对马克思本人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占有和管理社会生产”的设想的一种简单而粗疏的翻版。马克思以后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显然都没有突破这一基本设想和框架。显然,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失败而行不通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只是马克思个人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存在不足的简单设想。

  只要我们秉持无产阶级的最初理想和事业,突破过去国有计划经济的做法和制度框架,依据过去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设想、不是措施),承上启下、继往开来,重新创建一整套可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目标的制度框架、做法措施,开拓出一条可以通达彼岸之路的正确方法和道路,是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关键。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盘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棋局。否则,所谓中华民族复兴也就是个银样蜡枪头而已。

  为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都不能少。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揭示了基本的原理、目标和方向;列宁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是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可以在任何一个国家建成的;毛泽东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彻底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理想的方法和道路,即在无产阶级专政前提下,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继续进行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斗争!显然,当前中国最欠缺的就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那种继续革命的精神、思想和内容。

  在涉及利益纷争的人类,在根本和关键的社会财富生产与分配上,你不争,别人在争;你不维护自己的利益,别人就会侵犯你的利益;你的力量薄弱,你就争不过别人,从而你的利益就会受到消弱或侵害,你就会变为弱势群体!这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事情。人民群众只有在毛泽东思想的武装与指导之下,为争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展开不懈的努力和斗争,才不会沦落为今天这种弱势群体的悲惨地位,社会的发展才能保持一种公平正义的发展道路,才能维持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虽然中国已经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早已是国家法定的行动指南,但执政官员们、掌握权力者明显还存在容易腐败变质的问题。当今中国的执政官员们明显已有相当大的腐败变质现象,在30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官僚腐败现象越演越烈,完全遏制不住。至今,这种腐败变质现象已演化到要“改旗易帜”,企图颠覆共产党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程度。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党和人民经过很大的争取和努力才初步抑制住这种“改旗易帜”的可能和趋势。显然,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只有以毛泽东思想中继续革命的理论思想和方法、方式,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督、检查和推动,对社会上的一切负面、反动现象做斗争,才能有效遏制官员腐败变质等的问题,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实现无产阶级真正解放的共产主义目标理想。

  在无产阶级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中,官员们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个人或团体、政党成为执政者,一旦有机会掌握巨大的权力和财富,会不会保持本色,还愿不愿意为人民服务,是否脱离人民群众,还真就很难说,无法确定。因此,根本的问题还是利益斗争与博弈的问题。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只有依靠毛泽东思想继续进行革命和斗争,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正是在改革开放中,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没有进行足够有效的继续革命、努力和斗争,才导致官员们普遍腐败变质,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但没有找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出路,反而有改旗易帜的趋势和可能。

  今日中国,各种客观现实无不凸现出毛泽东思想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巨大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没有博弈就没有一切;人民群众要不组织起来,为自己争取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人民群众就只能是弱势群体!我们要想确保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人民群众就得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的理论、角度和方式进行不懈的争取和斗争。唯其如此,才能有一个人民群众的最好结局和存在,才能有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和崛起!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不是出于狭隘的单纯维护某一个团体、阶层的特殊利益的目的,而是维护人民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的。因为这种阶级斗争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消灭阶级,即消灭任何一种特殊利益,而实现一种普遍的社会大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的实质是一种争取人的自由的革命,是要实现一种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和生产力的解放,是让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和自己劳动的主人。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科学、切实、有效的,它预示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本表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利用,是顺应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客观需要,是对现实社会问题最实际有效的解决方式。因此,阶级斗争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一切矛盾、问题和危机的根本出路和唯一选择,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的关键。

  没有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中国就找不到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的正确方法和道路,中国社会就可能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和方向,就可能出现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和趋势,中国就只能在改革与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徘徊不前,摇摆不定,动荡不安。

  只有阶级斗争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争取自身利益的积极性,才能确保中国社会发展因符合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而走上正确的轨道,才能有力地克服和打击既得利益集团的阴谋阻碍与破坏行为,才能取得中国改革攻坚战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充实、完善和发展,涉及既得利益集团的今后利益,没有人民群众的现实力量的支持与争取是不可能实现的。解决当今中国的根本问题,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发展道路,不是理论上几个论证那么简单,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力量和大力推动为前提、基础和动力的!

  有许多人害怕阶级斗争,害怕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毛泽东设计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历史伤痛在一些人们的心目中依然历历在目。但其实,文革的失败,及其所造成的一些不必要严重伤害,完全根源于错误的国有计划经济的基本社会生产方式。无论革命热情高涨的人民群众,还是掌握一切的毛主席和党中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都是不够科学的,都简单笼统地把“公有制”当做共产主义的本质,否定私有财产,否定个人对消费品的争取和占有,否定市场交换的和商品货币的正当合理性,甚至不能有一点这方面的想法。这种不够科学的认识和做法,当然会在革命斗争的方向、目标和内容上产生严重的错误,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伤害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知识分子和普通人民,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失败,导致中国不得不进行改革开放。显然,并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与做法错误,而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解和认识的错误,而导致革命与建设的目标、方向、内容、方法、方式和措施上的错误。

  在今天,我们显然不能因噎废食;在倒洗澡水的时候不能连同洗澡的孩子也一同倒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思想,至今并未有什么人能够证明其是错误的。只要我们的目标依然是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是共产主义的实现,那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就得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武装与指导下,组织和团结起来,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阶级的消亡,为人和生产力的解放,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革命和斗争。

  当然,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下,暴力革命已无必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一致的,是基于人道主义的一种理论科学,是用人道主义完善资本主义的结果。暴力革命,只在于资产阶级准备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革命事业时,才被迫的适用。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合理,共产主义的目标没有实现,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有效实现的情况下,与人民自己、与社会的权力阶层、管理者进行的一种革命斗争。这时的革命,当然不是暴力革命,而是社会革命,以及以此为目标的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工业革命、农业革命等等。革命的理论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革命的目标方向依然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只不过这时革命的对象主要不再是资本家及其利益的代言人,而主要是人民群众自己!是包括掌权者、管理者在内的一切人民。

  在无产阶级已经取得政权的情况下,无产阶级还不能获得解放,还不能实现共产主义,完全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自己的原因和责任。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只有在思想与文化上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差距、找原因、深入地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思想,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找到和发现无产阶级无法获得解放,共产主义不能得以实现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和出路才行。显然,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的关键、目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实现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在思想和文化水平上有一个革命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足以让人民认识到什么是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怎样才能最好的实现共产主义。

  而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在思想文化上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无法获得解放的根源,没有认识到共产主义不能得以实现的原因,恰恰就是当前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是文化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改革开放的根源,是当前中国有可能改旗易帜的根源,同时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难以得到完善和发展的根源。

  当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质就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不够,按原先的方式没有实现共产主义,准备走新的道路,探讨新的共产主义实现方式的结果。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没有找到新的共产主义实现方式,却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广大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不但没有获得革命性的进步,反而自身权利地位受到实际破坏,达致一种无产阶级专政要垮台的局面。当今中国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没有认识倒继续革命的重要目标、作用和意义,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无产阶级继续革命和斗争的结果。

  因此,在当前中国,只有以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充分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在争取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同时,号召人民群众广泛深入地究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探讨出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和制度,探讨出可以解决当前中国社会一系列矛盾、问题和危机的方法出路,才能科学而有效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制度,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才是可能和现实的。

  中华民族有14亿人口,能人异士多的是,只要我们的官员或先锋队真的肯为人民服务,真的愿为广大无产阶级人民争得解放,那一种切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邓小平论理、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共产主义就是可以被发现,并现在即可实行的。

  阶级斗争的实质是利益之争;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表现为一种民主斗争;但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只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和团结起来,才具有现实意义,才有足够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才能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共产主义目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7 14: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皆人为划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3 20:45 , Processed in 0.2344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