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52|回复: 4

橡谷智库:中国农村报告-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0 08: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转给我一篇关于农村的报告,我看到他描述了很多现象,得出一些结论,提到一些方法,我个人并不认同。尽管我上次写过一篇农村的报告,但也不够详细,今天我接着写一篇。

  上一篇关于橡胶的文章,我举得例子完全照搬了朋友的讲述,没有仔细考虑其中的数据矛盾,被一个经常挑我刺的妞质疑了半天。我因为对她经常的质疑产生了心理抵抗反应,跟她扯了半天。不过在她拿出莫老师的一幅图之后,我意识到这里面可能有问题,打电话到云南,问了当事人和另外一个业内大佬,证明她是对的。08-09年的胶开割,目前的量不会那么多,实际上是已经开割了四五年。虽然侧面也证明未来量能反而是增加的,但我的治学态度有问题。和群友一聊,大家都认为我应该感谢这个妞,有这样的诤“不友”,才能够帮助自己时刻清醒,做事更严谨。

  所以,还是感谢,希望大家来挑错。

  话说回到农村,我会谨慎的说这些话题。

  我每年都会回到乡下,有时候是为了旅游,去一些风景优美的穷乡僻壤,无意中都会发现不错的风景。有时候则会省亲,和乡邻深谈。现在住在乡镇,又更能够近距离接触农民的生活。

  那篇报告很显然写的也是山区,我正好不久前去过山区。山区的景象,正如他的文章描述的,天、田地荒芜,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树林慢慢侵蚀了田,野生动物开始繁衍,野猪四处逡巡。但是,有一点我并不认可他的说法。实际上农民所拥有的山林和经济作物,能够帮助当地一些老农养老。可能地区不同,经济作物的价值不同而已。

  农二代和农三代是最大的问题。农二代四五十岁左右的,早年间在城市打工,积攒一些钱财,在县镇买了房子,或在农村建了大屋,想要回来养老,这是普遍现象。其实回到乡镇后,才发现制造业败落,没有事做,回到城里,制造业也在转移,除非是有手艺的装修业、汽车维修业、适合妇女的家政业才能生存。这些行业,没有手艺不能做,年轻人觉得辛苦不肯学。

  接着就是农三代的巨大问题,这些孩子有的读了大学,与成堆的扩招学生们竞争,寻找白领工作,蜗居在城市的群租房,开始漫长的职业生涯,这算是好的;因在乡村跟随祖辈,或者父母疏于照顾的,读书不成,瞎混且不学手艺又嫌工作辛苦的,游荡在城镇和大中城市,成为边缘人。

  这是微观的状况,大格局看去,经济周期和经济架构的变革洪流,驱动着人们的生存轨迹。大城市群以明显的群集效应,服务业的就业机会,效率成本比较高的医疗、教育福利,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涌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地区,少数去了厦门、武汉、青岛等沿海、沿江的区域城市。

  三四线城市大多数在走向衰败的路途,或十年、数十年就注定会沦为鬼城、鬼镇,建筑物在风蚀中沦为遗迹。

  在城市群的边缘相交处,比如我住的金泽附近,镇区的本地上海人,早就向大镇和市中心迁徙,最近的也去了朱家角,或者青浦,或者徐泾,或者市中心。于是这里的房租极低,大量外来的河南人、安徽人居住于此,因为房租只有一百多元人民币,街铺也才三四百元。生活成本低,同时周边的服装厂、电梯厂提供了就业。虽然只有二千多元,但以这样低的生活成本,也足以生活无忧。小孩在附近的学校就读。

  大城市户籍和居住证政策日益严格,在对外来人员的子女入学围追堵截,即使如此,就像这些学校,人口的老化、生育不足和外迁到海外,还是使得生源缺乏的学校,吸取了大量外来子弟。

  上海本地的统计报表,已经表明有四成多的生源来自外来子弟,没有户籍;一半的医疗就诊是外来人员。

  这样的趋势是经济规律,无法堵住。

  带来的变化,就是环外的租房市场异常繁荣,郊环外的本地农民房,被外来农民塞满。许多拥挤的农民房区域甚至衍生出了类似一百年前上海棚户区的结构,或者说是孟买、巴西贫民窟的结构,里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就业机会,大量作坊存在其中,各种饮食、美发、澡堂、棋牌室等等,从衣食住行到底层娱乐,全部存在,形成了小社会。乡土的黑社会社团也在其中诞生,与海外的贫民窟并无区别。

  回到农村的视野,你会明白,农民安身立命的核心,是就业,其次才是围绕着生存方式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教育和医疗、养老和埋葬等等。众多的三四线城市是无法存续的,除非父母官能够制造产业来满足就业,问题是哪一个官员能够左右经济规律呢?

  对于农村土地,平原地带的土地易于集中,即使庙堂不做土地流转的私权确认,也会以某种方式集中去生产,否则就会荒芜,只是因为缺少私权,这些承租者不会做长期打算,短期行为会导致其压榨土壤到枯竭为止。

  山区丘陵地带的农村土地,完全取决于这个地方是否适合种植某些经济作物,换得更多利益,否则就会荒芜,人们逃离乡村,彻底废掉整个村庄。

  在政策的犹疑中,土地正在荒芜或者被压榨,或者成为农村强力人士骗取农业补贴的标的物。人们的宅基地和承包地正日益失去价值。

  城市里有些人因为雾霾和拥挤,希望回归乡野。但他们并没有办法拿到土地。农民希望卖掉没有希望的土地,到城市生存,并在大量就业机会中赚钱钱财,养活一家老小,但他们的土地被束缚了。

  于是他们都抛荒了土地,并以某种方式继续占有,让土地浪费,直至价值丧失。

  我们在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拨开所谓的同情和人文关怀,看到背后真实的经济规律和趋势,就会明白房地产业的去库存,会面对巨大的麻烦,那就是农民消费能力的丧失和就业机会偏离三四线城市;也会明白土地产权迟迟不能确权和自由流转,大量荒芜或被承包者榨取污染到无用;同时也看到农村土地不能变现,带给农民的价值丧失,也失去了他们在大城市的购买力。

  失去了身份确定的农二代和农三代,正成为边缘化,继续挣扎在城市与乡村的困窘里,变得没有方向和归属。

  事实上,所有的趋势都会自然发生,只是浪费了许多效率,制造了更多社会成本。

  这个时间段,就是我们共输的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4: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农村出身,通过考学走出来,现在生活在北京,心里一直认为自己是农村人(我交的税比很多自称为...d的人多多了),心里也时常关注着农村,对农村的话题很是关注,可是通读了作者的文章,觉得很杂乱,既没有说清楚农村的现状(中国的农村非常广泛、用千差万别来形容一点都不过),也没有说清楚农村面临的问题,更没有说出农村的解决策略,这篇文章很让我失望,如果您真的关注农村,希望真的深入进去,写清楚点农村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 03:3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一向感性多于理性,习惯就好。我想,作者真正想说的话是:土地私有化有利于解决他描述的问题,只不过呢,不方便直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 20:1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社会现状,真实存在的问题,如果不搞好农村的就业,什么新农村,城镇化,都是扯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 23:1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兴趣共同探讨中国面临各类问题的朋友,欢迎加我Qq7753370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0 05:1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