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37|回复: 0

大山人:中国的金融体制正在摆脱美国束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6 10: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10日,央行宣布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9省(市)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在美国加息预期和中国外汇占款下降的背景下,传统的以外汇为抵押向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方式必须加以改革创新,此时,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总量上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为中国式刺激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最近国家发改委批发的部分省市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目的就是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完全弥补进出口贸易下降带来的通缩风险,也避免央行采取全面宽松量化货币造成产能过剩的担忧,因此,推广信贷资产抵押既可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可避免货币泛滥造成的经济危害。

  央行周末一招大棋,普遍认为是中国版的QE,也就是说中国进入了量化宽松时代。未来会逐渐显现量化宽松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一政策却绝非局限于所谓的量化宽松那么简单。这次金融改革,绝非单一的QE量化宽松刺激经济,而是中国的发钞模式,作出的一场金融机制彻底革命,也是摆脱美国金融束缚的又一把利剑。

  也许很多人会问,这不就是个“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吗?怎么能是一次金融革命?言过其实了吧?不错,虽然只是“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看似轻描淡写一笔,但的的确确将对中国未来的金融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过去,中国央行发钞主要是靠出口结汇,即商品出口换成外汇后由央行发行相应的人民币,为此金融市场还做了强制结汇的规定。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将中国的实体经济与西方的市场对接,将我国的央行与西方央行(主要是美联储)的对接。这种接轨,对于中国经济必然会丧失一定的主动权,而且国家经济利益完全掌控在美联储和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于是乎中国的金融货币政策必须充分考量美联储的一举一动,然后再才能结合自身条件去调整应对。但也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充分利用西方强大的市场需求,来推动我国各行业资本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加入WTO后成效的确显著,这十多年我国工业发展和资本积累速度都非常之快。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西方市场的疲软,通过创汇来发行人民币已越来越不合时宜。一方面,这种模式在货币政策上会受掣肘,譬如之前的发钞模式,经常受到美联储加息对我国造成很大的流动性压力,在外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对我国经济影响将会更大,虽然央行有政策和金融货币手段,采取对冲的方法可以缓解部分压力,但终究不是权宜之计,因此,中国货币发行方式改革已势在必行。

  而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以及目前与世界各国本币互换的数量增加,再加“一带一路”步伐的加快,亚投行、金砖银行成立等等,我国央行需要无限的发钞权变得尤为重要,不适合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就必须调整改革。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正由外向型经济转化为内外平衡型经济,此时如果发钞依然受制于外需,显然会让金融货币政策受到掣肘,影响内需经济、内生经济的发展。由依靠外向经济发钞到依托于内向经济发钞,总得有对应发钞的标底。拿什么做标底?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丰富,贷款余额大,资产优质,是不可多得的优质标底。商业银行把这些资产拿到央行换成货币,再把货币放到市场中去。如此意味着,中国央行在金融货币的控制权上与美联储等西方央行作了切割,重新回到了自我主导的格局。

  中国央行未来发行货币完全可以根据中国经济自身的需求,哪个领域缺钱,就用哪个领域的资产做抵押发流动性,或者支持哪个领域、行业发展,就向商业银行收购哪个领域或行业的资产一样。如此,中国央行按需发钞,想怎么发就怎么发。美联储不是要加息吗?流动性不是紧缺吗?好吧,商业银行的贷款都拿过来,钞票拿走,完全不再受制于人,流动性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这种政策对商业银行也是利好,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有了批发钞票的新业务,将原来的资产根据需要变成流动性再增加一部分业务。

  央行发钞的逻辑彻底改变了,发钞的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由此开始,中国央行看美联储发行钞票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拥有了发钞权,过去美国通过消耗中国外汇来导致中国流动性紧缺,从而引发中国金融危机的逻辑就彻底结束了,中国经济流动性的资金流,将完全由中国央行掌控。这也就是中国政府大量抛售美元的真正原因。

  中国政府正是基于这种主导权,才有了国庆后股市连续上涨的动能,中国股市阶段性的回暖信心才基本确立。这就是周小川说股市大致调整到位的理论基础。同时,中国央行人民发行币模式的改变,将会给中国整体经济带来如下四大好处:

  一、金融安全性大幅提高。

  货币流动性就是经济的血液,健康的经济体需要合适的货币流动性,但如果这个流量由别人控制,当别人抽血时,自己就容易因失血导致流动性不足而引发金融危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美联储仅仅制造了加息预期,就让一些承受力不强的国家陷入了窘境。事实上,在过去两年中国也受到一些负面影响。随着金融机制改革,中国发钞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美联储抽血时,中国央行只要根据需求释放出对冲流动性,则美联储的加息副作用就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当然,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我国实体经济整体强劲的基础之上。

  现如今,中国经济虽然增长遇到困难,但整体经济基本面还是向好发展,只要流动性正常,一旦转型升级进入正轨,则经济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只要中国央行对冲掉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副作用,中国经济就能稳定转型升级。所以,这次改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金融可靠性和经济安全性。而且,既然央行可以定向增炒,那么当某一个领域的流动性遇到问题时适当补充,当某个领域积累过多资本时就可以宏观调控消化,这是一个适合现阶段的政策改革,可以起到宏观调控避免局部危机的一石二鸟作用。

  二、流动性实体经济按需支配

  央行发钞不再受外部政策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可根据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去合理分配流动性,这对我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是重大利好。过去我国资本市场的分配不够合理,更缺乏科学性,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与央行政策的掣肘有很大关系。未来,中国深化体制改革需要一轮大牛市,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定向输血。因此,央行的这种发钞模式的改革,对保证经济安全运行,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输血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地方债务风险和压力变为发展动力。

  虽然我国依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实际上由于地方债务平台和房地产市场库存的压力交织,积极的财政政策事实上早已名存实亡。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靠中央财政推动,而地方财政则缺乏前进的动力。但现在,央行可以通过定向发钞的方式,在合适的时候将部分地方债务以资产的形式纳入到央行的资产当中,由央行来进行资产背书,那么地方债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这些压力就能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地方产能升级改造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一带一路”大的宏观战略推开,亚投行53个创始成员国签字成行。中国实体经济、资本双输出进程将会大踏步向前。而央行可通过资本和工业输出向境外市场输出人民币,将人民币的流动性由国内主导世界市场。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地方债就不再是完全由国内经济发展消化,而是拿到了世界范围内、由国内和国际市场共同承担。伴随着“一带一路”给周边国家带来的经济发展动力,这些地方债的负担就会在区域发展中逐步消化。因此地方债务的风险和压力自然就大大降低,反而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发行人民币受制于人,人民币国际化自然就很难成行。前几天,中国自己的跨境人民币结算系统上线,这意味着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性大幅增加,成本大幅降低,预示着中国金融投资市场开放已是木已成舟。而人民币未来的国际市场需求必然会大幅增加,在这何种情况下,央行又改革了发钞模式,人民币国际化将会进入快车道。过不了几年,中国就会成为继美元和欧元之后的第三大国际货币。而人民币国际化的技术细节基本完成,与此同时中国央行的发钞自我主导权也有了,只要中国军事跨上一个新台阶,中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日子那就为期不远了,而是真真切切的中国巨将屹立在世界之巅,中国梦不再是遥远的梦!

  总之,一旦人民币具有主导权,美联储制造加息预期不但对中国影响会大大减弱,反而有利于人民币稳定。同时,人民币必然会在“一带一路”战略引导下,中国资本、工业双输出必然加快,这样人民币以投资的方式马上占领美元撤离留下的国际货币流动性空缺。也就是说,今后美联储刚刚可能把火点上想玩猫腻,中国央行一桶水就能给其浇灭。特别是美联储未来再想剪中国羊毛,关键要取决于中国羊毛是否坚硬了。如此,未来美联储加息必然会更加纠结,货币政策更难确定。一方面美国是制造了两年的加息预期和股市高位、美元指数虚高假象,另一方面是流入美国市场的国际流动性对美国资本市场的补给不足,美联储如何是好?随着股市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避免美资产负债因股市大跌而恶化,为了维护美国资本市场的霸主地位和稳定,美联储完全有可能在2016年不加息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结果,世界完全可能再来一轮各国货币贬值潮,到那时只有一个中国笑傲群雄,坦然面对世界经济危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2 18:28 , Processed in 0.1094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