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90|回复: 0

云石:俄罗斯为何不阻扰中国靠经营中亚?【地缘政治4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4 15: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火热推进,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不可避免的对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构成冲击。作为中亚五国的昔日旧主,俄罗斯虽已不再直接管辖,但依然凭借庞大身躯,以及相对紧密的地缘关系,维持着对这个亚欧大陆交通岛的事实控制。

  就中俄而言,虽然两国关系日趋紧密,但对中国进入自家后院,俄罗斯依然保持高度警惕。

  只是,今日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综合国力已在俄罗斯之上;而且俄罗斯受美欧挤压,国运堪忧,急需中国的分担和支持。有此两点,决定了俄罗斯不可能对中国西进中亚的战略直接出手破坏。

  但这并不代表俄罗斯全无办法。作为中亚地区的事实掌控者,俄罗斯完全可以通过对中亚五国施压影响,迫使它们与中国保持距离。

  不能说俄罗斯没有这样的想法,但至少到现在为止,中亚五国政府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加欢迎,这间接表明,俄罗斯的压力似乎并未取得明显成效——或者说,它并没有强力阻止。

  中亚五国的热枕自不待言,对俄罗斯而言,是什么束缚了他的手脚,让他不愿强力干涉?而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成,又会对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云石君在此做个简单分析。
  要谈俄罗斯的顾虑,首当其冲的便是中亚国家的反对。俄罗斯毕竟已不是苏联,中亚五国虽仍属其势力范围,但其控制力已大幅衰落。对新丝绸之路这种明显有利中亚长远发展的战略横下阻扰,必然引发中亚五国的强烈反弹。在俄罗斯欧洲势力范围丧失几近的情况下,中亚已经是他最后的后院,俄罗斯必须考虑阻止所引发的严重政治后果。

  而中国与中亚的关系,也决定了俄罗斯难以阻止。

  传统上,中亚由于远离中、欧、伊斯兰等各大地缘势力的本部核心区,加上身居内陆,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故一向就是各方势力你争我夺的边缘板块,缺乏稳定的归属。

  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北亚这块原本不适合人类大规模活动的地区被逐渐开发。云石微信公众号:yunshi911虽然严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北亚的开发程度依然有限,但至少在乌尔山以东,依然形成了俄罗斯在北亚最大的核心地缘板块——乌拉尔工业区。

  以乌拉尔工业区为支撑,再辅之以近现代发达的交通工具,俄罗斯得以向中亚投射地缘影响力。

  此时世界主要文明中,欧美与中亚八竿子打不着;伊斯兰文明不仅没落,而且政治上四分五裂;至于中国,虽然大致保持统一,但也同样孱弱不堪,而且中国的本部核心区在东亚大陆中东部,新疆已是极边缘板块,再想翻越帕米尔高原向中亚投射影响力,根本毫无可能。

  只有俄罗斯,与中亚大面积接壤,二者之间的地缘阻断也相对较弱,再加上自身整体实力强大,乌拉尔工业区又与中亚毗邻,这诸多优势,使中亚落入俄罗斯之手。

  但要指出的是,俄罗斯的这种优势只是相对的。乌拉尔工业区并不是什么高质量的工业区,规模也不是太大;俄与中亚在地缘关系上的紧密,也只是相对其他主要文明体系而言,从绝对的角度看,二者间依然存在很大疏离。说白了,只是因为中亚极端封闭落后,其他主要文明体系难以进入,这才让俄罗斯捡了个便宜。

  但进入21世纪后,形势逐渐起了变化。一方面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已坐稳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位;另一方面,俄罗斯却江河日下,工业体系更是严重萎缩。
  这种此消彼长,使二国对中亚的地缘影响力发生了微妙变化。

  虽然从地缘关系上讲,中国与中亚的地缘关系仍远不如俄罗斯,但中国更加强大的综合国力——尤其是远超俄国的经济实力,却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这一劣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交通条件大为改善,这也对地缘关系的评判产生影响,中国与中亚之间的联系被大幅拉近。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中亚的地缘价值,在中俄手中有不同的体现:

  对俄罗斯而言,中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层面,亚欧大陆十字路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俄罗斯可以以此为基,对东亚、西亚、南亚三大板块施加影响。

  而在中国这里,中亚除了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意义外,还有极高的地缘经济价值。通过横穿中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大大拉近中欧、以及中国和中东的陆上联系,这其间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可以极大的降低地缘影响力拓展、维持过程中所需支付的政治经济成本——这是俄罗斯无法做到的。

  以上三点,导致俄罗斯与中亚联系上的天然优势被大幅削弱,对中国地缘影响力的拓展,俄罗斯缺乏强有力的反制手段。

  同时,俄罗斯的现实国情,也从内部制约了俄罗斯的阻扰欲望。

  随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俄罗斯与欧美的地缘政治对抗愈演愈烈。对抗带来的交流阻断和经济制裁,使本就已算不上强大的俄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油价下跌,更让俄罗斯的财政捉襟见肘。

  油价下跌的宏观背景是全球经济放缓,这在短期内难以扭转;而俄罗斯与欧美的地缘政治矛盾更是结构性的,很难从根本上缓和。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将不得不面对外部政治孤立,内部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艰难局面。

  政治且不说。就经济角度而言,如何缓解这场长期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俄罗斯不得不考虑的事。

  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拉动俄罗斯经济是有益的。因为在规划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布局中,虽然经西亚、土耳其到巴尔干半岛的部分与俄罗斯并无关联,但途径乌拉尔、莫斯科以及南俄工业区的北部部分,对提振俄罗斯经济大有裨益。

  当然,从俄罗斯的角度出发,他们也颇有顾虑:首先,这种以中亚为枢纽的东西向经济带,尤其是经中亚向西亚的南线布局,会严重削弱俄罗斯对中亚的掌控——中国、甚至欧洲、土耳其的影响力都会因此进入中亚;中亚五国经济上也会脱离俄罗斯的影响。

  就算是北线,由于相当部分不在自己掌控,也会存在极大的风险:哈萨克斯坦一直试图修建里海——黑海间的运河。一旦建成,它将大幅缩短中亚到欧洲的运输距离,可以在相当程度实现对俄罗斯陆上通道的替换。

  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还是纯粹的经济角度,中、欧和哈萨克斯坦,都会对这条运河投入极大的兴趣。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很难保证此举不成为现实。

  而且,丝绸之路经济带,还会对西伯利亚铁路为主轴的亚欧第一大陆桥构成冲击。

  西伯利亚铁路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大动脉。但这只是就俄罗斯内部而言的。将视野放宽到整个欧亚大陆,这条动脉实在过于靠北,不仅维护成本较高,而且由于途径地区环境恶劣,经济带动价值不高。更重要的是,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与铁路线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因此它对促进中西经济交流的作用十分有限。

  但经中亚构建的亚欧第二大陆桥,直接将中欧联系到一起,而且沿线的中亚、西亚资源丰富,开发难度较低,这在节省了交流成本的同时,能更好的发挥他的经济价值,其效用远在西伯利亚铁路之上。

  但如此一来,西伯利亚铁路就将被边缘化。第二大陆桥的明显优势,决定了它将成为欧亚陆上交流的最主要渠道,甚至俄罗斯内部的经济布局,也不可避免的会以此为主轴,这意味着本就控制力薄弱的北亚板块地区将更加边缘化。这种局面,不仅会削弱俄罗斯对本国经济的掌控,更对北亚的长期稳定构成极大威胁。

  如果就俄罗斯本意,它多半不愿意看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出现。但整体衰落的现实,和欧美的步步紧逼,使俄罗斯急需新鲜血液补充。丝绸之路经济带,从长远看或许存在隐患,但至少在中短期内,不失为补血良剂。基于这种考虑,已经腰包见底的俄罗斯人,也实在难以对这份诱惑横下心来拒绝——更何况,打造这个经济带的,还是唯一能给自己实质性支持的中国。

  中亚的反对,现实的诱惑,以及抵御手段的匮乏,决定了俄罗斯虽对中国心怀警惕,但真要出手掣肘,却又顾虑多多。

  而这正是中国所需要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虽然注定充满波折,但只要俄罗斯不铁了心强力阻扰,那中国所面临的风险也就消除大半。即便有一天俄罗斯恢复元气,但那时候经济带已大功告成,成效大显,届时俄罗斯纵然心有不满,也只有无可奈何了。

  下一篇开始,云石君将分析阿富汗帝国坟场的成因。以及美国开打阿富汗战争的地缘政治考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 11:47 , Processed in 0.2813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