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13|回复: 0

云石:昂山素季访华意味着中国对缅战略发生重大改变【地缘政治3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3 1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凌晨4点半,云石君发完《军演是对缅甸军政府的最后警告》一篇,里面分析认为缅甸执迷不悟的话,中国有可能会和昂山素季接触。不想预测成真的如此之快。昨日上午,缅甸军政府发言人表示,将不受外国压力,继续果敢战事;下午,中共邀昂山素季访华的新闻便已出街。

  因着预测准确,云石君也收获了一些读者朋友的赞誉。不过究其实,并非云石君料事如神,除了机缘巧合外,更是政治逻辑本就如此。尤其是,中缅政治关系基于地缘关系而生。中国对缅甸的强大地缘影响力,决定了任何一方缅甸势力,都不可能无视中国的利益而活,所以中缅的政治举动更加有章可循。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也并不一定非得将利益吊死在缅甸军政府一棵树上。在这里,云石君就继续运用政治逻辑,对中缅关系接下来的走向做个分析。

  关于为什么邀请昂山素季访华,大家观察时局和阅读云石君上一篇的分析后,基本已有了解,这里不加累述。但中国之前为什么不愿和昂山素季打交道,值得我们做一个解读。

  通常看来,中国之所以不愿和昂山素季打交道,主要是因为其一贯秉承的民主理念。

  如果从意识形态为划分敌我的标准,这种看法当然是正确的。

  但实际上,中国早已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意识形态早已不是处理对外关系时的准绳。

  中国之所以迟迟不愿意接触昂山素季,一方面固然因为其民主女神的光环太过耀眼,但最主要的,其实是出于利益的权衡。

  首先,昂山素季作为军政府的心腹大患,如果中国政府与其接触,必将引起军政府强烈不满。在与军政府合作顺畅的情况下,中国没必要支付这个额外的政治成本。

  其次,现在在缅甸推行民主制,也确实跟中国的需要不太合拍。不过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不合拍,绝不是因为体制和意识形态跟中国不一致,而是在现阶段,民主化的缅甸有碍于中国利益的实现。

  这是什么意思?

  这要从中美博弈的角度分析。

  虽然地缘关系决定了,中国对缅甸的影响力远在美国之上。但毕竟迄今为止,美国仍是东亚秩序的主导者,中国破局尚有待时日。

  具体到缅甸,虽然中国影响力占据上风,但也远未强大到能驱逐美国等其他外来势力的地步。这种优势的不稳固,使中国在经营缅甸时,不得不面对巨大的潜在威胁:如果缅甸政局出现动荡,甚至政权更迭,中国的利益有可能受到严重冲击。因此,降低风险,成为中国自然而然的选择。

  威权制下,政府由单一政治势力长期把持,可以更好的保证政策的一贯性和稳定性;而且专制政府推行政策时也较少受到其他势力阻扰。

  而民主制政府就不行了。民主制下,政党轮番上台,政策稳定性天然不足。而且民选政府受民众和外来势力的影响较大,考虑到美国影响依然不小,缅族又有强烈的民族沙文主义情绪,如果美系势力以主权受威胁等借口,煽动民众反对中国影响力进入,民选政府很难坚持自己的主张。
  所以,在军政府合作的情况下,与他打交道,简单!痛快!中国实在没有与昂山素季合作的必要。

  但现在,军政府为一己之私,置中国利益于不顾,这种情况下,昂山素季 的价值便就凸显出来。

  既然专制体制下的军政府,已与中国利益严重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不至于将他直接推翻,扶植国内反对派政治势力对其进行制约,也是必须要做的了。

  实话实说,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等于提前支持缅甸进入真正的民主化阶段。

  中国并非不支持缅甸民主化,但这必须是要在中缅战略通道建成,中国驱逐美国影响,成为缅甸唯一太上皇之后。那时候不管谁上位,都摆不脱中国控制,而且多元化的整个格局,也有利于中国对缅甸政局施加影响:谁不听话,就让另一股势力取代他就是了——反正大家头上就只有中国一个爹。

  但现在,缅甸仍处于中美博弈的当口,中国虽略占上风,但美国势力依然颇有影响,现在进入民主化,中国将不得不面对美系势力煽动的民粹思潮——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不可控性的大幅增加。

  但这却是不得不为的。在上一篇《军演是中国对缅甸军政府的最后警告》一文中,云石君已经说过,等到中缅战略通道建成,中国为更好掌控缅甸,将放弃对专制政府的支持,转而认可缅甸民主化。军政府由于治国无能,不得民心,届时必将被历史淘汰。因此他们必须在这之前,通过武力统一全国,捞取足够了政治资本——即便严重影响中缅战略通道也在所不惜。

  虽然现阶段的民主化,对中缅战略通道建设有不少隐患,但若非如此,中国国家战略将被军政府的私利毁的一干二净!

  所以,昂山素季的价值便凸显出来。

  也许很多人认为,昂山素季一直以亲美面目示人,不大可能会跟中国合作。但这其实是杞人忧天。

  固然,中国之前一直忽视昂山素季,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军政府愿意与中国合作,且专制体制有利于战略通道建设。既然被中国无视,昂山素季要想在缅甸政坛生存,就不得不紧靠美国。

  现在中国与军政府合作基础既然严重受损,且难以完全修复,那与昂山素季的合作,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而就昂山素季一方而言,它也有争取中国支持的必要。

  毕竟,地缘关系决定了,在缅甸这块土地上,中国才是最有影响力的外国势力。缅甸要想发展经济,改变国家贫弱面貌,与中国合作是最关键的途径;而要遏制边缘势力的分裂倾向,维护国家统一,更离不开中国的首肯——这是本土远在西半球的美国做不到的。

  尽管昂山素季在缅甸民众心中有着巨大的威望,但要是在这两点上不能过关,那她即便上台,用不了多久也会因治国无方,成为缅甸民众心目中的无能之徒。她要想避免这种命运,只能和中国合作。

  之前亲美,是因为要靠美国支持来维持生存。现在,中国已经打开了大门,她和他的民主派要想夺取政权,自然要有所调整。

  而军政府的态度转换,也从侧面印证了昂山素季这种变化的合理性。军政府之所以敢大着胆子损害中国利益,自身利益需要当然是主要动因,但美国的撺掇也功不可没。
  2014年10月13日,缅甸首次主办东亚峰会,奥巴马时隔两年再度访缅。不久,缅军便向边缘势力再度开火,战事持续扩大至今。

  这种时间上的巧合绝不是偶然。

  缅军武统全缅,必然会对中国战略造成极大破坏;而若不武统,军政府又无法获得足够的统治合法性,将来会在民主化过程中被选民抛弃。

  正是看出这一点,奥巴马才会在这个节骨眼访缅。而奥巴马访缅后军政府的表现,证明二者间肯定在这一问题上形成了某种交易——军政府执行统一大业,美国则在背后予以支持。

  既然军政府都能和美国勾搭,那昂山素季跟中国合作更是没任何顾忌。

  中国有情,昂山有意,两者一拍即合,这次访华也就水到渠成。

  以昂山素季访华为标志,中国对缅战略发生重大改变,默认、甚至一定程度上支持民主化,将成为中国维护在缅利益的重要思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将抛弃缅甸军政府,毕竟中国在军政府身上投下巨大的本钱,现在换人,损失必将十分惨重。

  而就军政府而言,他与美国勾搭,也只不过是想借其势牵制中国,以完成自己的武统大业。要说彻底反水,他还没那个胆子。

  没有中国的支持,军政府的统治根本无法维持;甚至,如果真逼的中国发飙,缅军在缅北的战事必将以惨败收场——在缅甸这块土地上,中国的影响力还是远在美国之上的。

  所以,中国与缅甸军政府的冲突,依然是有限度的。属于一种斗而不破的状态。不到万不得一,双方不会直接撕破脸。

  但与此同时,双方也都要引入外力,对对方形成制约。缅甸军政府的外力是美国,中国引入的外力则是昂山素季。

  至于缅甸未来走向,则存在几种可能:

  第一、得到中国支持的昂山素季,依然无法扳倒军政府,缅军持续战事,最后一统全缅。接下来,军政府再回头与中国合作。尽管这必大大拖延中缅战略通道建设的进度,但木已成舟之下,中国也只能默认。

  不过这种可能性较小。毕竟中国对缅甸的影响力太大,且不说一旦中国断绝支持,军政府将无以为继;就算军政府依旧强自支撑,真要把中国逼急,索性支持边缘势力重挫缅军,届时军政府外遭军事惨败,内受昂山紧逼,必然垮台收场。

  还有第二种可能,就是军政府获得美国强力支持,一意孤行到底。

  这也是美国的如意算盘。因为这样一来,中国与军政府的矛盾将急剧激化,二者彻底翻脸,中缅战略通道彻底崩盘。

  不过如此一来,缅甸军政府必将遭受中国的残酷报复。

  虽然军政府有美国的支持,但中国巨大的地缘优势,决定了美国很难在这块土地上与中国匹敌。

  当然,美国对此倒也无所谓。只要能毁掉中缅战略通道,进而毁掉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就算最后黯然退场也是值得的。至于缅甸乱成什么样,他也不在乎。

  但军政府就不行了。美国大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中国也奈何他不得;军政府可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必将被中国血洗。所以,除非军政府没被美国彻底控制,否则不可能做这等傻事。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另外两种:

  其一,支持昂山素季,一举取代军政府。其二,军政府服软,中国依旧与其合作。

  由于转换代理人会支付高昂的成本,而且昂山毕竟与西方颇有渊源,所以并不是最佳选择。对于中国而言,最希望看到的,还是第二种,军政府服软,二者依旧保持合作。

  不过,即便军政府服软,中国依旧与其合作,但二者的关系必将大不如前。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次的裂痕,更是因为,中国与军政府的利益冲突是结构性的,很难弥合。

  所以,中国会继续支持昂山素季,借其牵制军政府。甚至,为了让这种牵制更加制度化,更加有效,中国将放弃对缅甸专制体制的维护,转而支持民主化。利用军政府和昂山素季之间的政治博弈,以最高仲裁者的角色,来维护自身在缅利益。

  这种提前民主化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中国将不得不支付更多的成本,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但在当前时局下,这是最不坏的结果。

  不得不佩服美国的算计。如果放在以前,这种局面几乎意味着中国的彻底失败。不过好在中国已非当年。以中国现在的实力,虽然损失仍不可避免,但只要操作得当,应该也能控制的住——只是需要多支付些成本。

  最让人无语的,就是缅甸的民主化进程了。闹了几十年,没想到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实现。云石君想想也是醉了。(云石微信公众号:yunshi91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2:45 , Processed in 0.1563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