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881|回复: 2

昊天经纬:《国际博弈分析框架03》20150730 简洁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1 11: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际博弈分析框架03》20150730简洁版:
-------“历史的脉络”续2

  标题一:金汇兑本位制的概念:
  标题二、黄金价格的历史变迁:
  标题三、近70年来,黄金价格变化的本质是:国际博弈内核的外在体现:

  正文:

  标题一:金汇兑本位制的概念:

  一、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一)、金币本位制:

  1、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同时包括金币(固定的计量单位)和纸币,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纸币和金币的兑换价值是固定死的,并且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兑换。

  2、主权国家之间货币(纸币或金币)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此时,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相对比较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展开。

  纸币和金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纸币可以随时、方便、自由的兑换成等价值的金币。同时黄金(金币)可以自由流通,出入某个国家而不受限制。

  3、金币本位制是的核心还是“黄金”,纸币不过是为了携带和流通方便而发明一种辅币。所以此时的“本位货币”仍然是“黄金——金币”。

  (二)、金汇兑本位制: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中央银行承认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可以兑换成黄金),但并不铸造金币,黄金不可以自由出入、流通——即黄金的流通受限,不再自由兑换;

  其他国家的货币可以兑换成上述该国的货币(双方货币汇率是固定的)——称之为“外汇”,需要时,持有外汇的国家可以按规定的限制数量向“外汇货币发行国”兑换成黄金。

  核心:此时“本位货币”已经由原先的“黄金——金币”变成了“外汇(美元)”;比起金币本位制,此时黄金的“输入输出”已大大受限。

  事实上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系确立的美元本位制就是上述这种“金汇兑本位制”。

  (三)、请大家仔细理解上面两种“本位制”的概念:“金币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纸币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金币)——黄金(金币)可以自由的流进流出;后者的纸币无法随时兑换成黄金——黄金的输入输出受限。

  标题二、黄金价格的历史变迁:

  一、自布雷登森林体系确立“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官价”以来,美联储尽管在不断偷偷摸摸的印钞票,但总体上还能维持一昂是黄金兑35美元的比价;直至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脱钩后,黄金价格就想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一路飞涨:

  1973年末黄金价格正式突破100美元大关;80年达到850美元历史新高;之后一路下跌到300美元,并在300到500美元之间徘徊了近25年,直至2005年后,黄金价格一路飞涨直至1912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

  标题三、近70年来,黄金价格变化的本质是:国际博弈内核的外在体现:

  一、黄金的美元比价是二战颠覆世界格局的结果:

  1、1945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欧洲资本转移到美国并与美国本土资本合流后的杰作:它直接从老欧洲(英国)手中夺取了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话语权和制定规则的权利”。

  2、二战的本质是:二战之前,欧洲资本利益不断的受到欧洲各国国家利益的牵制和绑架——各政治利益团体之间经常爆发的战争严重损害了资本的利益,最后这些跨国界的资本利益集团携带资金、人才、技术转移到美国,二战的本质就是“欧洲资本转移美国平台的过程”。

  注释:其中的犹太资本被欧洲资本利益通过希特勒之手瓜分的一干二净。

  这些转移到美国本土的欧洲资本利益协助美国取得了二战的顺利——将欧洲诸列强打垮、肢解。从而从欧洲(英国)手中夺取了“货币本位制”。

  3、这个刚刚建立的“货币本位制”沿袭并改进了欧洲的金融传统:与黄金挂钩但摈弃了金本位制,改用“金汇兑本位制”。

  二、美苏争霸之“美攻苏守”时代:二战后,世界格局迅速进入了“两级博弈”的时代,“美国——北约集团”和“苏联——华约集团”之间的博弈将成为主宰这个星球未来近40年的命运。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说明:

  (一)、美国的发动的两场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失利最终迫使美国资本利益的全球战略由“全面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守”。

  1、1950年6月25日,朝鲜在苏联的怂恿下对韩国发动统一国家的战争。随后引爆了中国与联合国军之间长达3年之久是“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本质是:苏联推进亚洲的战略纵深,而美国遏制苏联亚洲战略。属于地缘政治斗争的范畴。

  注释:客观上讲,朝鲜战争中,苏联成功的利用中国来持续不断的消耗“美国——北约集团”的力量,从而给“苏联弥补与北约之间力量上的不足争取了时间”,事实上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苏联就组建了与北约针锋相对的“华约”。

  2、就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1955年,美越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75年才结束。

  美越战争的本质与朝鲜战争一样:美国遏制苏联亚洲战略的一部分,属于地缘政治斗争的范畴。

  这场战争让美军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战略泥潭”,美国的综合国力就这样被一天天的消耗、折磨。

  (二)、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争霸”开始出现“攻守相易”的的情形:美国资本利益的全球战略因为两场战争的不断消耗开始逐步收缩,此消彼长,苏联全球战略开始逐步扩张。

  60年代末,70年底初,美军在越南战争的泥潭的苦苦挣扎,综合国力已经被消耗的七零八落。美国全球战略“疲态尽显”,而苏联全球战略的攻击性已经“初露锋芒”。

  (三)、美国全球战略收缩的结果导致“美国不得不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

  1、核心原因:美国资本利益因为两场战争的消耗,综合实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终导致美国资本利益全球战略转变为“全面收缩”,从而使得美国资本利益不得不暂时放弃“维护美元的信用”——用透支美元(本位制货币)的未来潜力来抵抗苏联的攻势。美国资本利益除了使用美元武器,受众已经没有多少可用的筹码了。

  全面收缩的后果是要么等死,要么积蓄力量来反击。美国资本利益选择后者。

  2、美国资本利益因为两场战争的消耗,综合实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终导致欧洲的那些不安分的小弟们不断的对美国主导的“美元本位制”发起挑战:法国的戴高乐就不断的叫嚣准备将所有的美元兑换成黄金,并直言不讳的指出美国资本偷偷摸摸的印钞票。

  注释,事实上,自从欧洲资本利益成功的转移美国,从而导致欧洲从世界的中心沦落为美国的小弟,欧洲的政治利益团体意识到了自己窝里斗的错误,欧洲煤钢共同体于1951年成立,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欧盟和欧元区。这是欧洲在丧失政治经济金融层面的话语权后开始尝试联合力量来参与并争夺自己失去的东西的努力。

  3、美国资本利益因为两场战争的消耗,综合实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国家利益开始不断的试图控制美国资本利益: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签署了一份鲜为人知的11110号总统令,着令美国财政部“以财政部所拥有的任何形式的白银作为支撑来发行“白银券”,并立刻进入货币流通。肯尼迪的意图十分明显,美国资本利益控制的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

  三、该阶段中国全球战略综述:

  (一)、主席全球战略的核心:始终保持两极博弈的“力量均衡”——两级博弈中,联合弱方对抗强者。目的是:

  1、平衡世界两大力量集团,从而保证“世界不出现‘统一’”的局面,进而给中华民族预留“再次崛起”的战略空间——争取发展壮大的时间。

  如果“美国——北约”或“苏联——华约”中的任何一方打败另外一方从而完成“统一地球”,华夏一族将可能彻底失去“再次崛起”的机会。

  注释: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基础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2、在平衡两级力量的过程中“不断抬高太高自己的身价”,从而获得超额的利益: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激烈对抗中不落下风,让苏联看到了中国的潜在价值。

  此时,两极博弈的态势是“北约集团”的综合实力要强于“华约集团”。苏联急需注入一股力量来平衡“北约与华越”之间的这种“力量失衡”。中国恰到充当了这个“力量失衡”的平衡器。

  中国获得的好处是“苏联援助中国156项工程”——即全套的工业体系,正是这套工业体系让中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蜕变”。

  注释: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苏联对中国恩赐,苏联援助中国156项工程本身就是苏联力量失衡时拉拢中国“平衡北约力量”的举动——它是出于自身战略考量而做出的选择,而绝不是什么恩赐。

  3、如果当时中国完全倒向“美国——北约”,则意味着本来实力稍逊一筹的“华约集团”将很快(不出15年)会被“北约集团+中国”给吃掉。

  北约肢解掉“华约集团”后,那么接下来的7、8年之内,中国一定会被这个无比强大的“美国——北约集团”以地球之王的身份肢解掉。这点毋庸置疑的——在绝对力量失衡的面前,任何的人为因素都将显得“苍白无力”。

  注释:1991年的苏东剧变后的中国尽管生活贫穷,但已经建立了两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国防体系非常完备(从洲际弹道核导弹到普通的枪械都能生成),改革开放后基本是生产生活资料能自给自足。这比80年代以前不知道强到那里去了。但即使这样,89年到整个90年代,中国的战略处境依然处于非常“艰难、甚至危险”的状态。

  (二)、主席全球战略的具体推进过程:

  1、建国后,面对“美国——北约集团”和苏联的力量对比态势,主席选择了力量较弱的“苏联”来平衡“美国——北约集团”的力量,从而保证了“地球力量暂时均衡(这是给中国预留战略缝隙的最佳选择)”的同时从苏联捞到了巨大的好处——全套的工业体系。

  2、中国平衡“两级博弈”的过程直接伴随着“朝鲜和越南”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直接将“美国——北约集团”拖入“战略疲态”,最显著的标志就是1971年美国宣布放弃“美元兑换黄金官价”的承诺,从而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无法有效掌控“这种形式的美元本位制”了。

  3、美国全球战略即将收缩的态势主席看在眼里:在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的前一个月,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从而开启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中美蜜月期、中美联合搞垮苏联等”后来的一系列动作。

  4、可以说,从1971年开始,中国正式开始酝酿“外交彻底转向”。事实上中国这次外交转向的苗头在在1969年的“珍宝岛战争”中已经显露无疑。

  当时的战略背景是: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而无法自拔,全球战略疲态已经显露无疑,接下来的战略收缩已经可以预期。而苏联“全球战略转向全面进攻”的态势已非常明显,此时苏联已经不需要、也不满足中国充当“平衡器”的角色。它想主导中国(失去外交自主性的倒向苏联)来为自己下一步的全球战略服务。

  注释1:60年代中苏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两级博弈的力量对比不断的发生变化,最终完成“逆转”后的结果:

  注释2:70年代中期,美苏完成了“战略相易和角色转换”——美国开始转向全面防守,苏联开始转向全面进攻。

  5、60年代末,主席看到了这种力量变化的过程,从而开始考虑“重置‘两极化博弈’力量均衡”——将中国这个“力量平衡器”往美国——北约集团倾斜,从而再次完成地球的“力量均衡”,防止“苏联——华约集团“完成对“美国——北约集团”综合实力的“压倒性失衡”,从而完成“统一地球”。

  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发生的国内事件都与本轮“两级战略态势相易”后主席准备做出“外交彻底转向”有关——苏联在部署在中国国内的势力与主席斗争的结果:苏联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主席做出“这样巨大的战略调整”从而平衡“两极博弈的‘力量均衡’”。

  四、美苏争霸之“苏攻美守”时代:

  (一)、1975年4月23日,以“美国宣布结束越南战争”为标志,美国全球战略彻底转向“被动防守”的局面,而苏联正式转向“战略进攻”的态势。

  1、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元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此时的美元就像是一个没娘孩子一样。

  2、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让美国资本利益完成了“中东安全框架”的构建,1974年美国资本利益顺利的将美元锚定在中东安全框架上——石油美元。美元终于结束了“风雨飘摇”的日子——美元再次拥有了“根”。

  注释:第四次中东战争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宗教、地缘矛盾。本质是:美苏争夺中东主导权的游戏。

  就在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框架”出现端倪之时,黄金价格第一次试探性的突破了100美元大关,美国正式开始使用它的“美元武器”来积蓄力量。

  3、1974年美元与石油挂钩意味着美国彻底完成“战略收缩前”的准备工作,1975年从越南撤军,从而顺理成章的将全球战略调整为“全面被动防守的态势”。

  从1974年开始,黄金价格进入了第一个“大牛市”,从而100美元一路上扬到1980年的850美元。期间只是在伊朗伊斯兰革命期间“大幅回调过一次”。

  (二)、中美建交

  1、7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历了曲折的“领导人”交替后,终于于1979年完成了“中美建交”。此时中国将“两极博弈力量均衡”的筹码彻底倒向了“美国——北约集团”,从而再次重置了“两级博弈的力量均衡”。

  注释1:发生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是中国完成“力量再平衡”的标志性事件。

  注释2:主席之所以迟迟没有与美国建交的根本原因有两点:其一可能是70年代美苏力量尽管处于“此消彼长”的阶段,但力量差距并未大规模拉开;其二可能性中美之间的“利益让渡”没有谈妥(主席想要美国提供‘像苏联提供给中国的156个项目工程’一样分量的筹码,美国人一直不肯给,所以才拖拖拉拉),主席的态度是“如果不给够分量的援助,中国坐等苏联干掉美国”,孰轻孰重自己掂量。

  2、我们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平衡两级博弈力量均衡方面”继承了主席的衣钵。

  (三)、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从而开启了长达10年的消耗战,这场战争直接葬送了苏联称霸全球的梦想。

  注释: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目的:从阿富汗方向打通往印度洋的通道,从而在地缘上完成对“中国”和美国主导“中东安全框架”的合围的第一步。

  (四)、此阶段、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进方式:

  1、用经济金融手段来迅速恢复国力:从1972年末开始,美联储开始实行“积极的货币扩展政策”,将宽松出来的美元定向流入拉美地区,从而使得这个地区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该地区的很多经济体一度接近“发达经济体”的行列。

  2、从80年代初开始,美联储开始“货币政策彻底转向——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天量的美元从拉美地区疯狂涌出,并持续不断的进入美国股市(蓄水池的原理,如果这部分美元进入美国实体经济,必将引发持续的恶性通货膨胀)。拉美地区迅速陷入了“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金融危机”,美国资本利益完成了对拉美的“全面收割——剪羊毛”。

  此役使得美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恢复”,并为下一阶段“美元攻势打垮苏联”建立的雄厚的资本。

  注释:此役还完成了“对美洲大陆的收割和整合”,消灭了潜在的地缘政治对手。

  3、此役,黄金价格的走势真实的反应了“美联储的行动”:美联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说白了就是偷偷摸摸的印钞票)期间,黄金价格一路上扬(从1972年到1980年),直至美联储开始实施“紧缩政策”,黄金价格也从80年最高点(850美元/盎司)一路下滑至300美元/盎司。

  五、苏东剧变后的美元的主要任务变成为“美国资本利益实现‘单级化’”目标服务:

  1、苏东剧变后,美国资本利益力量达到了空前强大的地步,此时“单级化”已经是美国资本利益唯一追求的目标了,黄金价格的主要作用就变成了“维护美元币值的稳定”,从而保证“美金”成色十足。

  2、此时,美国资本利益用其他力量可以摆平它遇到的麻烦——不用动用货币本位制。

  六、2005年开始,美国资本利益的“单级化”目标收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伊朗核问题,与上世纪70、80年代类似,美国资本利益又开始动用“美元本位制”这个武器。

  1、从2005年伊朗问题成型以来,美国资本利益的大中东计划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伊朗核问题的背后是“中俄欧”三家联合)。

  2、从2006年开始美国资本利益又开始动用“美元本位制”这个武器,尤其是2007年到2011期间(南亚战略失败)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疯狂程度。

  七、我们看到:当美国力量强大的时候,其一般不会动用“美元本位制”这个武器;当美国力量衰弱时,其会毫不犹豫的动用“美元本位制”:

  1、美国力量强大的时候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直至上世纪70初的全球战略收缩”期间;“苏东剧变到伊朗核问题正式阻断美国‘大中东计划’”期间。美元对黄金价格基本稳定的背后是:美联储没有偷偷摸摸的印纸钞(小规模的印钞还是存在)来填补综合国力的空虚。

  2、美国力量衰退的时候如:“从上世纪70年代美国全球战略收缩到苏东剧变”期间;“伊朗核问题正式阻断美国‘大中东计划’到今时今日”期间。黄金价格“暴涨暴跌”背后是:美联储一定在偷偷摸摸(或者公开)的大规模印纸钞来填补其综合国力。

  此时,它要用货币“本位制”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实现自己的全球战略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1 17:5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作者,为我们简略地讲述历史 ,非常长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1 19: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框架的主要不足是撇开政治纯粹谈经济的博弈——毛主席的平衡原理是在以政治为统帅和灵魂的前提下的平衡(如果硬要这样说的话),平衡的目的是中华民族的崛起,本质是为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争取教育人民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世界的这会主义大同。美苏争霸维持的时间越长,平衡越充分,中国崛起的准备就越充分。中国和苏联的决裂是政治背离,是苏联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应有要义,已经沦落为变质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两大阵营之间的平衡器作用的主宰权在自己,邓的失误在于彻底倒向了欧美阵营,丢失了自己平衡器的作用,导致了现在的局面。主席的智慧是无人能与比肩的。——但这并不能否认作者以“现实存在”为基础的博弈智慧。但邓的失误毕竟让中华民族的崛起增加了许多变量和不确定因素,希望作者在详细阐述时能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段历史,不要为假象或实用主义所左右。——谨此作为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3 00:0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