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环球时报》报道,“瑞士手表成为越南和中国海洋冲突的最新武器”——“美国之音”28日以此为题报道称,由一家瑞士公司定制的限量版手表成为越南人展示爱国热情的最新产品。据越南媒体报道,今年1月17日,越南海明(HaiMinh)公司从瑞士手表制造商卡天龙(Candino)定制的“爱国手表”在越南开始展示销售,定价400美元,共发售1888只。“爱国主义在越南已经成为一种商品”,“美国之音”引述学者的话评论称,而一向标榜政治中立的瑞士的企业为了利润涉入他国领土纠纷,令人惊异。
据报道,该款手表正面上方印有越南国旗,刻度盘上写着“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即中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属于越南”,手表背面是包含南海岛屿的越南地图。瑞士公司为了利益,不惜在南海争端中公开为越南量身打造“爱国手表”,资本家惟利是图的本性显露无疑,但这背后人们禁不止要问的可能是,这些商家为何在南海争端中不顾及中国的感受,甚至公开与中国作对,那么中国又该怎么办呢?
近年来,除进行军事、民事、油气开发等非法活动外,越南加大了对南海问题的舆论宣传力度,借助媒体、法律、民间活动等广泛表达国家立场,以博取国际同情、对华侧面施压,并试图通过"搅浑水"将南海争端国际化、复杂化、多边化。
越南是一个十分重视海洋的国家,越南曾提出到2020年,努力使国家成为海洋强国、海洋富国,牢固捍卫国家海洋、海岛主权和主权权益,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的海洋战略总目标。其中,非法占有中国西沙、南沙岛屿、岛礁、渔场及领海一直是越南海洋发展与安全战略中的最主要目的。
但是,越南提出对整个西沙群岛及部分南沙群岛的主权诉求却毫无道理与信誉可言。对于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这一点,越南前外交部副部长雍文谦、总理范文同曾分别于1956年、1958年公开承认过,1965年的政府声明中也曾明确承认过。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越南实施海洋战略,越南号召国民维护南海“主权”,同时加强了对南海的舆论宣传活动。
随着南海岛礁争端的不断升级,越南在国内舆论、对外交往及国际活动中不断声明和强化其主权诉求,试图通过动员国内民众力量、联合地区相关国家和依靠域外大国介入等方式,使事态向着有利于越南的方向发展。如鼓动民众发起抵制来自中国的商品、支持“越南制造”运动,并筹集资金捐赠给争议岛屿上居住的渔民和其他人;与菲律宾、美国、日本加强军事合作,对中国进行战略施压。如今,越南一些精英利用越南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企图“先声夺人”,在国际舆论方面争取主动。
2012年,中国宣布在南海的油气招标,越南国内爆发了大规模“反华游行”;2014年5月,中国南海“981”钻井平台在西沙正常作业,越南方面随即出动了包括武装船只在内的大批船只冲撞中国政府公务船,还向该海域派出“蛙人”等水下特工,大量布放渔网、漂浮物等障碍物。5月中旬,数千越南不法分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在越企业进行打砸抢烧,残酷杀害4名并打伤300多名中国在越公民,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越南政府对此不仅没有及时阻止,反而在媒体上进行大篇幅的与事实不符的报道,实际上起到了纵容与煽动的作用。越南政府就是试图利用人民的力量,来表达民众一心保卫海岛主权的意志,以达到为外交造势的目的。
事实上,无论是越南也好,瑞士公司也罢,他们敢于介入南海争端,与中国国民对海洋权益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尽管安倍政府不断在否定“南京大屠杀”、否定“慰安妇”等历史事实,严重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在安保领域公开以中国为“假想敌”,并不断加强在其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但是,中国人却依然可以“买光”日本公司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而这正是瑞士公司不惜得罪中国,并无所顾忌介入南海争端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此类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首先中国要善于利用经济手段,诸如对相关公司进行制裁,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同时,我们要加强在南海问题上的国际舆论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对南海主权权益。另外,提高国民对海洋问题的认知水平,了解海洋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战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与海洋争端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早日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