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41|回复: 0

王家国:央行定向降准违背市场公平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7 08: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以来,央行面对不断升温的通缩问题,开始了又一波救市行动。这次行动,明显不同于去年的印钱“放水行动” ,而是采取了一个“内部挖潜”的方案,即把货币调控的着力点放到了货币存量上,而不是新增货币量。换言之,央行正在不断降低各银行的准备金率,通过普降加定向降准的办法,来针对性地缓解各地、各金融机构的资金压力。这一做法,尤其是定向降准的做法,确实有针对性地缓解了部分金融机构与地方的金融压力,且巧妙地回避了降息,艰难地行走在货币通胀与经济通缩之间。

  客观地讲,虽然上述做法可以有针对性地缓解部分金融机构的资金紧张压力,对缓解(非化解)金融风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不因此就具有了正当性与合法性。我们一直认为,今天的货币困局与经济通缩,都是央行为主的决策者错误决策所一手造成的,所以今天的一切努力都只是赎罪。并且,定向降准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市场公平原则,理论上应当坚决予以反对和批判。这一做法,说到底就是以人为的力量或权力干预市场、打破市场规律,公然违背市场公平原则,制造了一种新式的不公平。

  有几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比如为什么是这几家银行得到降准的“优惠”政策而不是其它银行,凭什么给资金困难的银行给予特别的优惠与照顾,如此做法是否真地可以化解掉金融困局,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金融风险与通货膨胀?换言之,这一定向降准的做法,主要是针对那些有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与经济通缩、企业倒闭潮的地方,而一些经营良好、团队优良的金融机构则得不到此次优惠和照顾,一些经济发展平稳、决策科学的地方则同样也得不到优惠和照顾,如此看来,则定向降准的做法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是“奖恶惩优”的做法,无论在道德上还是法律上,都是应当受到谴责的。

  定向降准的做法,打破了市场的公平原则,人为制造了一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而聪明乖巧的孩子反而无奶的尴尬局面。这一做法,究竟是鼓励人们积极向善、努力向上呢,还是纵容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决策者继续大胆为恶,任意用屁股决策呢? 任意地经营与决策,有好的政绩则个人升迁发达,有恶的后果就交给央行喂奶抢救,那么,这个市场还是市场吗,这个市场是否还有公平,人间公道在哪里?

  央行之所以会采取这种奇妙的做法(其实其它国家的央行也会这样做),一种重要的原因是,在此类国家,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大到不能倒、不敢倒的程度。说白了,此类金融机构表面上是企业或公司,实际上已成半个官府或官企,《破产法》根本治不了它。同样此类地方政府,无论把地方治理得如何之差,后果如何之重,但不会像施瓦辛格那样不幸运,不会走入地方政府破产程序,个人职务也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此类金融机构完全依照公司法与破产法进行治理,达到破产就直接破产,那么就不会如此任性地大胆妄为,在过去十年的房地产泡沫浪潮中为非作歹,不计后果地为所欲为。如果地方政府达到破产的程度则进入破产,则全部本届政府官员一概免职为民,则自然不会有过去十年的土地财政与楼市泡沫疯狂。

  为什么不让市场主体依照市场规律与规则进入破产?誰才有权力打破法律、有资格从国家(央行)获得特别的超国民待遇?准予施行特别照顾的标准又是什么?市场在权力面前算什么?市场公平体现在哪里?破产法是否只针对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而不针对大企国企?

  一切困局,来源于为恶者不必负责!而央行这种定向施救、个案降准的做法,恰恰是在纵容为恶者继续为恶,让坏孩子继续装哭讨奶喝,同时让好孩子也渐渐地开始学坏,不敢再学乖,因为只有学坏,才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难道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19:44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