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34|回复: 0

刘义杰:“哲学选修物理”关键在教育多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6 08: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哲学选修物理”,这个可以有

  2月3日,上海37所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类)公布了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其中,复旦大学的哲学类专业,把物理、化学、历史三门作为选考科目——哲学与物理、化学的搭配一亮相便引发热议。(2月5日《中国青年报》)

  哲学学生必须选修物理、化学、历史三门中的一门,无疑很具有爆炸性,尤其是对文理分科根深蒂固的我们,文科生、理科生长期以来被对立起来,乃至于形成了“嫁人要嫁理工男”,“令人恐怖的不是女博士,而是理工女博士”之类的网络段子,文理的不相干也就成了网友反对“哲学选修物理”的关键理由。

  其实,笔者还是赞成这样的课程设计的。因为从科学史来说,在很早以前,人类的学术分科还很不完善,于是将凡是探寻世界本源、世界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学科都叫哲学。直到后来,随着科学实验方式的建立,学科得以细化,具象化可以用科学手段研究的问题就被归类到物理学,形而上学的抽象化的问题归为了哲学。

  正如复旦教授说,物理本身就是追求万物本源的一门学科,而哲学追求的同为万物本源,两者相结合,并无不妥之处。历史上,往往很多巨人式的人物既是物理学家,也是哲学家。如,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既是数学家也是物理学家;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也是哲学家。而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开普勒呢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一提的一个趣事是,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宏观来说,学科之间是联系紧密,不分你我的。

  对于这样的课程设计,学校也并非只是因为哲学和自然科学密切的历史就决定了的。正如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说,复旦大学此前花了两个多月时间邀请学科专家、高中校长等一起讨论、研究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现有的方案。由此来说,这样的学科设计还是严谨的,而哲学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好的培养等的科学论据,才是“哲学选修物理”的根本原因。

  在笔者看来,“哲学选修物理”值得提倡的关键在教育的多元。众所周知,我国长期来的文理分科,让学生们普遍偏科,从而导致很多选文科的学生,不是因为文科好,而是因为理科不好。而纵观欧美的教育中学不仅不分科,而且在大学也往往先不分细分专业,用大学科制保证学生素养的全面。可以说,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为高校教育改革很有必要,很大程度上它也起着教育纠偏的作用。

  如今我国的教育方式十分僵化,大学的自主办学能力也有待加强,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复旦大学的对教育学科建设的这种多元化探索,就显得弥足珍贵。总的来说,“哲学选修物理”,这个可以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8 04:0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