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37|回复: 1

张志坤:面对缅甸局势,中国如何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 09: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缅甸北部地区又一次战火纷飞,地方民族武装与缅甸政府军展开了新一轮的战场拼杀。对此,中国媒体大叫大嚷缅北中国伐木工人的安全,据说外交部门已经派出联络组前往。其实,中国伐木工人的安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缅北地区的事变不过是近年来缅甸整体战略变化的一角。

  近年来,缅甸的政治角色与战略面貌一直在变,具体地表现为两个进程,一是所谓的开放,向西方国家开放;一是所谓的民主。在结束军人统治走向民主化的招牌下,缅甸政坛重新洗牌,越来越多的亲西方人物粉墨登场开始操持权柄。而上述这两个进程,都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与鼓励,或者毋宁说,这就是美国及西方极力推动的结果,他们不仅要推动缅甸政治、经济转向,而且还要推动缅甸战略转向,要将缅甸打造成西方战略体系框架内的一个新高地。

  缅甸发生这样的变化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这是普世大潮下颜色革命的一部分,西方要在缅甸上演一场西式民主的盛宴,这一盛宴的政治意义不可估量;这还是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大背景下的产物,是其中的一个前进项目,这一项目对于加强美国的亚太战略地位,强化美国的优势作用显著。正是因为有这等诸般好处,所以曾经的美国的国务卿希拉里及美国总统奥巴马才先后不远万里来到缅甸,高度重视,现场办公。前几天,美国的一个高级代表团又访问了缅甸,据说是为了加强缅美的人权对话和推动缅甸的民主改革,但令人侧目的是,其中居然有美军太平洋总部副司令和美国国防部副助理国防部长等军方高官,并且这些高官还深入缅北对这里的形势与武装部队进行了“评估”,也许是“评估”结束,也许还正在“评估”,也许是为了更好地“评估”,总之是紧接着就爆发了缅甸政府军的大规模进攻,这其中的关联不是很耐人寻味吗?

  说到这里,有人不仅要问:这一切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吗?

  从地缘战略的角度上看,缅甸历来都与中国休戚相关。历史上,缅甸曾经是艰苦抗战中国的唯一路上通道,为此日本不惜重兵侵占;现实中,缅甸仍然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路径,这同样具有极大的战略吸引力。缅甸的这一战略地位从来都不会为高明的战略家所忽视,也可以说,缅甸在战略上魅力全在于此。有鉴于缅甸的向背对中国的关联是如此中国大,所以,中国如何应变,这应该成为战略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救出伐木工人是必要的,但战略上总不能再上演一番撒腿就跑的把戏吧。

  但是,好像缅甸的魅力一直都没有怎么打动中国,或者说,至少没有打动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因为缅甸这些年来益发对中国不利的变化非但没有让他们感到担忧,相反还得到其中某些人的欢呼与欢迎,这有文字为证。为此,笔者分别把自己在2011年、2012年描述中国一些人这等状态的两篇文章附后,以此求教于达人。因为对于中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为什么会如此这般,笔者实在打破脑袋也想不通。真所谓“朽木不可雕也”,既然这样,那也只好恭请别人来“雕”上一“雕”了,也算是就教之意吧。

  附文一:中国可以满不在乎吗——评希拉里访缅及其所产生的影响(2011年11月)

  “希拉里使劲地挖中国的墙角”——这是12月2日《环球时报》头版大字标题,并且副题中点明说这“令世界开眼”。既然都能“令世界开眼”,那么令中国怎么样呢?

  据说,中国对此事满不在乎的。近些天来,不断有“学者”、“专家”出面发表意见,都非常肯定地说,中缅关系不会发生倒退。各大媒体也以这个基调进行了报道,似乎希拉里此访与中国无甚关联一般。其中,有代表性的言论见诸于《环球时报》11月30日的社评文章,其题曰《缅甸开放与尊重中国利益不应对立》。

  这篇文章首先对缅甸接纳希拉里的访问一事做了定性,认为此举标志着缅甸的“开放”,并说中国欢迎这样的开放之举。

  该文判断说,这是“缅甸从西方寻找发展机会”,并认定“任何国家都不会因为对外开放而成为中国的敌人”,因而“中国对缅甸向西方开放无任何心理上的抵触”,并且“中国祝愿开放后的缅甸好运气”。也就是说,中国支持缅甸政府的这一开放举措。

  这样的定性非常重要,因为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不可忽视:其一,过去缅甸一直与中国关系密切,但在该文看来,这不是开放,与中国关系密切大概只能称之为“闭关锁国”吧,而只有与西方特别是美国联系起来才能叫“开放”。这很可能是迄今为止对“开放”最清晰的诠释,也让笔者开大茅塞;其二,因为中国也“开放”,现如今缅甸也“开放”,二家“同好”,所以中国“无任何心理上的抵触”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定性之后,该文又对美国方面的举措进行了评论,并据此得出结论说,中国必须得服气才行。

  该文说,“美国有力量把自己的影响力在一夜之间‘空降’回缅甸。这一点我们得服气。即使在巴基斯坦那样中国苦心经营的国家,也很难说美国的影响力就比中国的差。我们对任何国家的影响都不应被认为可以是长期主导性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中国是没法与美国争夺对周边国家影响力的,就算是巴基斯坦也不行,不但巴基斯坦不行,从长远来看,中国对“任何国家的影响”都难做到“主导性”,这就意味将来连朝鲜将来都要不行了。对于这一点,中国“得服气”,不服气是不行的。于是,认可认同美国在缅甸的行为自然就意在其中了,用该文的话说就是,“今后的中缅关系也不需要用人为‘争夺’来塑造”,大概是说,中国是不准备同美国争夺缅甸的。

  这不指导这是不是代表官方的意见不得而知。如果有官方意见的色彩,这里面隐涵着惊人的败退;如果只是这家报纸的意见,那么这简直就是卖国。因为不要说美国人,任何人都可以从上面的表述意识到:中国在思想上已经放弃了周边任何国家,如果美国想“空降”它的战略影响,中国是准备一概“服气”并拱手相让的。虽然该文还问出“能认为中国在蒙古、中亚、东南亚等地区都输给美国了吗?”,但答案只能是“能”,因为该文已经判定“中国不具备搞‘价值观外交’的能力”。

  最后,该文终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就是,应该“尊重”中国的利益。

  谁应该呢?缅甸应该,用该文的话说就是“中国不会接受这样的开放同时是对中国利益动剪刀的粗鲁转身”。大概美国也应该。因为中国都服气了,不和美国争了,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难道美国还会拿中国过不去吗?这不应该呀!所以文章号召,“缅甸的事情中国要做得大气”。

  当然,该文也说要反对“针对中国利益的具体触犯”,可是既然欢迎缅甸这样的开放,又对美国行为服气,中国又怎么反对得了呢?

  所以,中国也只能是“满不在乎”了。

  但是,中国真的能做到“满不在乎”吗?须知,希拉里可是前来“挖中国墙角”的啊!

  要说开眼的事情还真天天都有,不但美国的希拉里让我们大开“眼界”,中国大名鼎鼎的《环球时报》也让我们大开眼界。头一天还社评什么《缅甸开放与尊重中国利益不应对立》,表示满不在乎,紧接着就又发表社评指责《希拉里的挑拨很失风度》(见该报12月2日社评),并很失望地表示说,“这和我们印象中的那个美国落差很大”。

  我们说,这真是未免有无赖之嫌了。

  尽人皆知,希拉里访问缅甸,与其说冲着缅甸而来,还不说就是冲着中国来的。这次访问,根本不是什么缅甸改革开放,也不只是寻求美缅关系的突破性进展,更重要的是,这是美国“重返亚洲”的最新攻势,也是美国战略重点转移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对于这一点,世界上恐怕连傻瓜都知道。缅甸的国家定位因此将发生重大变化,中缅关系的性质将因此出现实质性的改变,这简直如同秃头上的虱子,是明摆着的事。在这样重大格局变化的大前提、大背景下,还喋喋不休地空谈什么“尊重”中国的利益,这不是胡扯淡又能是什么呢?表面上装出一幅爱国的模样,实际骨子里在想什么?还不是要继续“韬光养晦”、继续装“满不在乎”那一套吗?还什么“中缅关系”“自然形成”,哪一种国家关系不需要人为地努力呢?

  希拉里就是来“挖中国墙角”的。既然挖人家墙角,就要卖力,就要甩开膀子大干,这个时候,谁还会将究什么“风度”呢?既然知道人家来“挖墙角”,不赶紧修补加固自己的“墙”,而像一个旁观者那样,评价挖墙者风度如何,在一边发酸吃醋嫉妒说风凉话,难道就不担心,人家挖完墙角接着挖大墙,决不罢手,要一直挖到长城脚下吗?

  希拉里现在正撅着屁股使劲在挖,而《环球时报》则评论说,“谁更累,谁能坚持得长久一些,是不难预见的”。我们说,这很成问题。显然,撅着屁股的希拉里的确很累,站在一旁品头论足的人显然不累,但问题是,站在希拉里后面的还有奥巴马,奥巴马后面还有别人,如果他们接二连三一直不停地挖下去,究竟是挖的人先累倒还是墙先倒,这还真是很难说。

  所以,中国人,请不要那么“满不在乎”,小心一点自己的长城吧。

  《环球时报》原文一:缅甸开放与尊重中国利益不应对立
(2011年11月30日)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天访问缅甸,舆论对美国同中国争夺“在缅甸的影响力”议论颇多,中国在亚洲的墙角似乎正被美国一个个“挖掉”。

  美国同中国做影响力的博弈是肯定的,它的很多优势中国不具备。在缅美关系几乎“断绝”很久之后,美国有力量把自己的影响力在一夜之间“空降”回缅甸。这一点我们得服气。即使在巴基斯坦那样中国苦心经营的国家,也很难说美国的影响力就比中国的差。我们对任何国家的影响都不应被认为可以是长期主导性的。

  前几年“有些特殊的”中缅关系本来对中国就是利弊参半的,今后“更正常些的”中缅关系未必就不是。之前的中缅关系是在缅甸当代政治变迁中“自然形成”的,今后的中缅关系也不需要用人为“争夺”来塑造。

  但中国不是毫无力量的国家,亚洲有很多小国在中美之间搞平衡,无论朝中国还是朝美国“一边倒”,都非亚洲的流行选项。缅甸的未来大概也跳不出这个逻辑。

  现在的问题是,缅甸在密松水电站的毁约,让中国公司损失惨重,西方舆论则对此齐声叫好。在缅甸改善对西方关系时,很多中国人把密松水电站的事看成了对中国的伤害。

  缅甸必须在缓和对美关系时,采取同样有力度的措施弥补中方损失。中国对缅甸向西方开放无任何心理上的抵触,但中国不会接受这样的开放同时是对中国利益动剪刀的粗鲁转身。

  中国祝愿开放后的缅甸好运气。我们深知,中国一国没有能力让缅甸走上繁荣稳定的道路,其实美国也同样做不到。中国不想做缅甸从西方寻找发展机会的拦路者。对别的小国也是一样。带着这样的心态,中国在亚洲就永远谈不上“输”,任何国家都不会因为对外开放而成为中国的敌人。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过去只注意了同缅甸官方搞关系,忽视了缅甸民间的态度。这还被一些人看成中国对外关系的普遍问题。中国确需在对外官民外交的平衡上想办法突破,但就缅甸来说,它以往的政治现实使得同时交好它的官民几乎不可能。事实上也的确没有一个国家对缅甸做到了这一点。

  中国不具备搞“价值观外交”的能力,但也未必就会被美国搞的那一套压倒。能认为中国在蒙古、中亚、东南亚等地区都输给美国了吗?

  在有过阿尔巴尼亚和越南反目的教训后,中国一直避免营造特殊化的国家友谊。对中国来说,缅甸从未“阿尔巴尼亚化”。即使今天的朝鲜,其与美国的对抗也是出于它自身利益,而非为了迎合中国的战略需要。中国今天的国力,以及外交的自保特点,决定了我们同友好国家的关系大体就是这样。

  不过高期望,就不会有失望。缅甸的事情中国要做得大气,包括欢迎它的对外开放,也坚决反对它针对中国利益的具体触犯。我们用不着过分顾及自己想象中的那个“形象”。中国最重要的形象是不能让别国对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逐渐增加战略自信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对周围的一些平衡游戏,我们应当多一些满不在乎。我们切不可用自己的过度敏感,反而让一些国家把搞平衡变成调控中国对其态度的魔棒

  《环球时报》原文二:希拉里的挑拨很失风度
(2011年12月2日)

  希拉里·克林顿在前往缅甸的路上说了一席话:“发展中国家要做一个聪明的受援国”,“警惕那些只对挖掘你们的资源更感兴趣的援助国,它们不会想着去构建你们的能力”,“它们提供的某些资金也许有助于填补短期预算缺口,但我们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这些权宜之计不会产生可持续的结果。”

  世界媒体无一例外地认为,希拉里这番话是冲中国来的。作为美国的国务卿,她有点口不择言了。美国以往的霸气和自信没有了踪影,国务卿开始靠说“坏话”诋毁中国。这和我们印象中的那个美国落差很大。希拉里在破掉美国的神话,现出它小肚鸡肠的真身。

  中国的对外援助不能说没有缺点,但至少比美国的外援纯粹,援助就是援助。美国外援通常以军事援助为主,附加严苛的政治条件,很少触及受援国的民生。换句话说,美国的外援通常就是它的政治武器。“构建受援国的能力”,这种话恰恰美国没资格说。

  美国的援助还经常变卦,受援国的行为稍让美国不满,援助就可能中断。希拉里所说的“不可持续”也很像在说美国自己。

  相比之下,中国的外援大多投向受援国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并且围绕民生展开,广泛涉及工业、交通、农业开发、医疗、教育等。它们既是输血,也是对造血功能的培育。根本原因是,中国对外援助以尊重受援国的意愿为前提,美国援助则是“胡萝卜加大棒”里面的“胡萝卜”。

  希拉里的这种挑拨恰恰像是在把受援国都当成傻子,而非把它们都当成“聪明的”。她或许以为“巧实力外交”威力无边,她只要动动嘴,就可以代替美国为巩固影响力必须付出的真金白银。

  希拉里这番话在大国外交中,缺风度的程度几乎相当于“爆粗口”,以及“羡慕嫉妒恨”的大吵大叫。自她担任国务卿以来,她已经不止一次这样针对中国失态。

  希拉里或许是在努力填补美国现实手段之不足。美国的财政赤字已是天文数字,贸易竞争也很乏力,被迫到处借钱。它现在增加一美元的外援,就意味着多一块钱赤字的压力。仅从预算能力来看,它作为超级大国的一些特权肯定要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希拉里正把她的“巧实力外交”做到极致。但这意味着美国要越来越踮起脚来,像耍杂技一样忽悠亚洲。美国的亚洲外交在失去由内向外的厚重和一言九鼎,它现在靠长袖善舞试图稳住亚洲各国的心。

  不会有哪个发展中国家会认为美国的援助比中国的援助“更诚心”,美国如果增加对亚洲、非洲的援助,各国会巴不得。但美国想因此把中国“排挤走”,这完全不可能。如果美国对亚非的援助光说不练,口惠而实不至,那么它今天对中国的声誉抹了多少黑,用不了多久这些脏东西都会一点不少地转贴到它自己的脸上。

  希拉里应当清楚,中国今天所做的一切很少有什么是专门针对美国设计的,而美国重回亚洲尽是些专门针对中国的动作。中国在自然行事,美国在刻意求之,谁更累,谁能坚持得长久一些,是不难预见的。

  附文二:奥巴马的东南亚之行真是在做无用功吗?

  ——也说奥巴马对泰柬缅三国的访问

  (2012年11月25日)

  自美国当局喊出“重返亚太”的战略口号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就不厌其烦地教导中国对此要“淡定”、“不要太当一回事”,他们中有人论证说,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并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还有的人信誓旦旦地保证说这其实只不过是一句时髦口号,并无实际内容,更还有知名学者断定这将是最大的烂尾工程,云云。正是出于这样的的逻辑,所以他们认为,美国大张旗鼓地重组亚太的战略格局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等要人频繁地在亚太穿梭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奥巴马此次大张旗鼓地访问泰国、缅甸、柬埔寨三国,也“英雄回归”气势有些虚,甚至还是“自作多情”地在做一场无用功。结论总归还是要中国不必放在心上。

  事实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吗?或者换句话说,中国是不是应该继续“淡定”、浑然不把奥巴马的访问当做一回事呢?

  笔者历来胆小如鼠,从来也不敢对美国的举动做有益无害解,总是战战兢兢地看待这个霸权大国的一举一动,为此2010年初就写下《不要低估美国的战略企图》一文,提出警告说低估美国的战略企图十分危险。时至今日,笔者仍然冥顽不化,仍觉奥巴马此次东南亚之行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中国非但不要以为是在做无用功,相反还应从中得到足够的警讯。

  其一,不要低估奥巴马的战略运筹能力

  奥巴马及其团队在战略上到底有多高水准多大能力,笔者以为,从出访泰柬缅这一举措上就可见一斑。谁都知道,泰柬缅这类小国历来都屈居末流,很难招徕美国的瞩目,更不用说劳驾总统大人亲自出马了。但现在,连任后的第一次出访奥巴马就选择了这几个国家,不嫌其小,不嫌其弱,奥巴马因何有此雅兴呢?这说明不了别的,只能说明以奥巴马为头子的霸权团伙所谋甚大,同时也显示出奥巴马及其团队有非同一般的视野、胸怀与气度,见人所不及见,想人所不及想。笔者早在美越密切接触的时候就预计美国将进一步向纵深挺近,但也没敢断定其动作是如此之快。

  其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几天来,国内一些媒体有意无意地在贬低奥巴马此次行动的价值与影响,什么缅甸方面的欢迎平淡了啦,什么时间短暂如同旋风啦,什么两手空空没有实际啦,等等。即使是客观一点的,也只是将其描绘成美国的一种战略宣示,普遍报道的不过引用一下美国政客们有关美国“重返亚太”“是认真的”、“持久可信的”之类表述,给人一种波澜不惊清风拂面的感觉。其实,这都不过是表面文章表面现象,霸权的总舵主亲自出面,决不会就带来一点问候或者相互之间聊聊天气如何身体如何,他们之间背后会不会有交易,如果有交易,这些交易又是什么内容,与中国有什么关系,等等,这才是问题之所在,也是真正需要警惕的方面。须知,谁要是只看到或者只相信外交场面上冠冕堂皇的词句,谁就是十足的政治与战略白痴。

  其三,不可忽视小地方出现大危险

  现在看来,美国“重返亚太”不仅是大张旗鼓,而且是大动干戈,连奥巴马都亲自出马远征大荒,这说明在新的形势下,即使如泰柬缅这类小国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现在人们能看到的只是有关中国的市场空间与战略通道,但美国所瞄准的目标仅仅是到此为止吗?

  谁都知道,奥巴马的访问只是一次拓荒之旅,所做的一切还都还只是播种,美国人是要收获的。在“重返亚太”的战略大背景下,美国在东南亚的目标究竟何在,其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还将有哪些重大举措,走到哪里搞到什么程度是终点……这一系列问题无一不关乎中国的利钝成败。可以预计的是,美国人来到泰柬缅这等国度,绝不是想当慈善大使,而是将全力挖掘他们的战略潜力,使之成为美国战略大棋盘上的有用之卒,不达到这个目的,奥巴马不会善罢甘休,奥巴马的后来者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所以,不要把奥巴马贬低得只会做无用功,精明的美国战略家们是不可能甘心劳而无功的。对此,中国不能任何不且实际的幻想,既不能满足于自己的经济优势,沉醉于包括泰柬缅等东南亚各国经济上离不开自己的梦想之中,也不能幻想美国人浅尝辄止、到此打住。战略上有句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也就是说,不但要知道自己的优势,还要知道自己的劣势;不但要知道对手的劣势,还要知道对手的优势。现在看来,中国的一些人有过于看重自己优势而看不到对手优势的危险。现在,奥巴马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设置了又一个战略擂台,迫切需要中国的呼应配合,这大概也是最近一个时期来自美国方面有关“中美合作”呼声甚高的原因之一。窃以为,中国不可对此无动于衷,而应积极拿出实际行动来,以体现中美“战略合作”之精神,否则难免就是对人家奥巴马的藐视与不敬。

  据说,国内有人信奉“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则,这一法则尤其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青睐,对奥巴马此次东南亚三国之行,他们也许又一次书写“不变”的大字高挂起来了。笔者认为,如果这样,最后在战略上烂尾的,很可能就不是美国而是中国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20:2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主是错,米帝民主更错。不能让近邻犯错,不能忍受承受近邻的错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3 10:27 , Processed in 0.0937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