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2|回复: 1

皮海洲:“内幕交易门”里不只有内幕交易嫌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5 08: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南北车高管及家属成员互买对方股票涉嫌内幕交易一事在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为此,1月13日晚,两家公司同时发布澄清公告,双双否认高管存在内幕交易行为。中国南车称其公司人员买卖南北车股票“纯属个人投资行为”,中国北车称是“根据股票投资价值的分析和判断进行的”,均与本次重组不存在关联关系。

  南北车作出这样的澄清并不出人意料之外。实际上,从证监会对内幕交易案的查处来看,在证监会认定内幕交易案之前,很少有上市公司或当事人承认自己是内幕交易的。更何况南北车都是大央企,此次南北车合并又是国资委操刀,因此,证监会是否敢动南北车的奶酪都是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南北车及进行股票交易的当事人自然不会不打自招了。

  应该说,南北车高管及家属成员相互买卖对方公司股票,这其中的内幕交易嫌疑还是很大的。虽然南北车“合并预案”中列出名单的25人不能都认定为是内幕交易,但其中有些人还是存在内幕交易嫌疑的。当然,是不是内幕交易最终需要监管部门去核实。而认定内幕交易的关键在于,买进股票的高管在买入股票的时候是否知情。

  这其中有一个消息是至关重要的。据有关媒体报道,国资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该报记者透露,国资委做出南北车合并重组的决定是在2014年7月底,南北车两家企业的董事长都被叫去国资委开会,是最早一批知情人。随后南北车双方各自聘请中介机构进场,起草各自的重组方案。据悉,中金证券和长城证券均是2014年8月份入场,开始筹备重组事宜。9月初双方已向国资委提交各自的重组方案。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在买卖股票的两家公司高管中,难免有人就难逃内幕交易的嫌疑了。

  如按股票买卖的价格来推算,中国北车董事长崔殿国以5.14元均价买进15,000股中国南车股票的时间当在去年7月底或之后,而以5.96元均价卖出50,000股中国南车的时间当在南车股票停牌前一、两天。这其中的嫌疑就很大了。因此,只要监管部门对相关消息以及南北车高管与家属们买进股票的时间予以核实,南北车“内幕交易门”也就可以弄它个一清二楚了。

  不仅如此,透过南北车“内幕交易门”,暴露出来的还不只是南北车高管的内幕交易嫌疑,同时还有其他三个问题同样是值得关注的。

  首先是对高管增持并未进行信息披露。“内幕交易门”中的双方高管及家属虽然以互买对方公司股票为主,但也存在买自家公司的情况。如中国南车企业文化部部长曹钢材买入中国南车A股422,500股;中国北车劳资部部长郭法娥买入中国北车A股5,300股;中国北车办公厅副主任陈建强买入中国北车A股9,600股等,各自所在公司都没有发布高管增持公告。

  其次是南北车高管买卖股票操作违规。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其持有的该公司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不得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不得买入。但曹钢材、郭法娥、陈建强三人买入本公司股票后卖出股票的时间明显没有六个月。

  其三是南北车涉嫌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当然这一问题须建立在国资委于去年7月底做出南北车合并重组的决定且南北车董事长参与开会的基础上。因为如果有关媒体的报道属实,那么去年9月4日晚两家公司发布的澄清公告就不属实。当时的市场传闻是:国资委目前正在力推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整合为一家公司,合并一事目前正在国资委改革局内部讨论,方案还在制定之中,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都上报了各自方案供国资委参考。从后来的事实看,当时的传闻基本属实。如果南北车在明知内情的情况下发布澄清公告,就是对投资者的误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17: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15,000股也叫内幕交易?

而赶在停牌前卖出,当是为了避嫌,要不我都知道该买入了,有内幕的人还会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2 17:21 , Processed in 0.0937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