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21|回复: 0

邱林:日本人的优越感被中国打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3 07: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政府12月20日公布的外交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不抱亲近感”的日本人比率为83.1%,较去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有66.4%的受访者对韩国不抱亲近感,比率上升8.4个百分点。两项数据均创下历来最差纪录,凸显出恶化的日中、日韩关系持续影响着日本人的意识。

  日本每年12月公布的“与外交相关的舆论调查”,已有33年了。观察家注意到,在这30多年里曲折远远多于平稳,而且还时常剧烈变动。中国和韩国是日本最重要的两个邻国,日本人却谁都不喜欢。即使存在人为偏见之处,调查结果总体上仍可以被视作日本社会的一种趋势。

  其实,日本国民对中国厌恶情绪屡创新高有很多因素:调查期间恰逢两国出现外交纠纷,关系持续紧张。日本民众有“领土悲情”,自认为战后在领土问题上损失惨重,如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被前苏联占据,以及与中国的钓鱼岛争端,成为压在胸口的大石。此外,中日国力出现逆转且差距明显拉大,与两国在纠纷的同时发生,这种力量对比变化给日本国民带来极大刺激。

  这也许就是日本人对中国“不抱亲近感”占到83.1%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日本的优越感被动摇。因在亚洲率先实现工业化并发展成为经济强国,日本人心中“日本是亚洲大国”的意识很强。但在遭遇“失去的10年”后,日本经济陷于停滞,而中国经济则在快速增长,这使日本的优越感受到威胁。

  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认识的出现偏颇。日本有“集体主义”文化,从小就被教育不能影响集体和睦和氛围。虽然目前日本国内“嫌中”声音很多,但有人也能理解并客观看待中国。不过,由于日本人重视氛围,他们虽有客观看法也不愿积极表露出来。而且即使表露,也很可能会被忽视和淹没,这使日本对华认识的偏颇一直存在。

  如今,整个日本媒体营造的就是这样一种气氛。现代的日本人并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敬重中国人。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太快了,快得让日本人失去了在亚洲的优越感,不由得产生种种醋意。从地缘政治角度,“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中国的崛起让日本人感到了竞争的威胁。

  2010年,法国学者克劳德·迈耶出了一本书《谁是亚洲领袖,中国还是日本?》,引起轰动。他认为,当今中国与日本是两个强扭在一起的合作伙伴,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对抗与不信任的情绪,而且还有相同的野心,即成为亚洲的领袖——全球经济重心如今正迅速向这个地区偏移。

  克劳德·迈耶对中日关系的现状的分析是到位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在亚洲“一山不容二虎”的格局必然会存在。从本质上来说,中日在争夺亚洲主导权地位之争,将是带有冲突性的。

  日本是个小心眼儿的民族,这些东西他们都很在意,用放大镜放到报纸上,就制造了一种对于中国人“不抱亲近感”的情绪。尽管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日本人依然潜藏着优越感,这种自负决定了很多人对于中国科学技术、生活质量等的看法——这些都被认为比不上日本。很常见的是,日本人通常忽视中国可能在这些方面取得的优势。

  这种扭曲的心态的产生,告知人们一个事实,日本人的优越感被中国打破了。其实,产生过优越的国家都有过优越感,不要说过去中国了,因为日本人也是如此。最不愿意相信中国崛起的国家就是日本,倒不是说他们不愿意相信中国在崛起的事实,而是日本人对自己的优越感让他们不愿意把它打破。

  关键还因为打破日本这种优越感的恰恰是中国,日本人对中国绝对不会像对其他国家比如印度崛起那样感情简单,这还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历史问题那么简单。中日两国做任何事,例如日本此次进行“舆论调查”,如果无视对方的存在而追求自己的单赢,都不会有利于改善两国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2:49 , Processed in 0.1094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