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080|回复: 0

龙之声国际观察第107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6 18: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声国际观察
107期 2014 11 16

【开篇视点】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美国政府跛脚,普京大帝受制,欧洲英国闹离婚,中东一片狼藉,非洲埃博拉,南美经济急,看我中华APEC,雍容现大气。

本期视点,当然离不开APEC,众国云集,首脑齐聚。北京一时间成为世界焦点。在两度缺席APEC非正式首脑会议之后,在历经关门和跛脚之后,奥巴马终于迈出家门,开始了亚太之旅。精打细算的他最低程度的降低了他的这次亚太之旅的费用,先北京,次缅甸,再澳大利亚。可谓行程紧凑,议题丰富。但最为值得说道的还是北京之行。

自2008年经融危机以来,美国是最早得到金融复苏的国家,这是在奥巴马一手努力下造成的,但美国上至精英阶层,下至平民百姓似乎对他的成绩视而不见,他的支持率持续下滑,各种批评的声音纷涌而至。以至于在本次中期选举中,奥巴马也成了票房毒药,导致民主党铩羽而归,参众两院全部落入共和党手中,奥巴马也成了跛脚总统。这固然是党争的结果,也是奥巴马不容于美国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在引领世界一百多年后,美国人特别是精英阶层已经见不得美国有一个和他体量相当的国家存在,谁存在,谁就是敌人。俄罗斯如是,中国亦如是。日本和欧洲之所以被美国所接纳,那是因为他们都是被阉割的繁华,日本固然不用说,就是作为美国发源始祖的欧洲,只要稍有不服,就有可能遭到打击,当年的欧元被一场科索沃战争弄得差点咽气,2008金融危机,美国在无处剪羊毛的窘迫下,也是毫不犹豫的向欧洲下了剪刀。这两年德法逐渐露出联盟的态势后,乌克兰危机适时爆发,虽然我们不能说美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但添油加醋的绝对是他,最终导致欧洲再一次受到冲击。“最大是美国”这一观念已经深深的植入了美国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所以,当美国经济复苏和失业率创出新低的时候,美国人并没有感激奥巴马这几年的修生养息,而是归功于石油美元的强大。(不管持什么观点,我们都不能否认,奥巴马确实任期内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唯一较大的对外行动—利比亚,还是在法国的主导下)。也就说,美国人认为,这种经济复苏,换做任何一个领导人,也可以得到,只要石油美元还保持强大,而奥巴马对外行动的犹豫和畏缩,却动摇了石油美元的根基。这是奥巴马不受待见的主因。

但奥巴马的脑瓜显然不像他的肤色那么黑,他是聪明的,一个黑人且不是世家子弟当上美国总统,你要说他是一团浆糊显然是不现实的。美国受不了再一次的大规模对外战争,小布什的两场战争已经让美国伤痕累累,再一次战争只会让中俄得利,甚至让欧洲脱离美国的控制,这一点奥巴马应该是明白的。唯有修生养息,利用经济手段剪羊毛让美国慢慢恢复才是正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巴马硬生生的自打耳光,没有在叙利亚采取行动的原因。

白宫的安保屡次被突破,应该是美国军工集团的警告,因为只有战争或挑起战争他们的日子才好过,现在他们的日子不好过,那么奥巴马的日子也应该不好过。所以,奥巴马急于在今后的两年任期内寻求稳妥的执政方针,让自己平安下台,这需要外部力量的配合,特别是中国。

APEC的出访让奥巴马有了这样的机会。完全不带火药味的APEC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希望中美共治的需求。瀛台五个小时的私人谈话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奥巴马事后的总结语来看,(今晚,我这辈子最全面、深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执政理念以及您的思想。)这次谈话显然是深入而家常的,要不是奥巴马注定不会对美国政治有太大影响的话,那么,这次谈话甚至可以载入史册。但习总的一番谈话还是不会白费。即便从各取所需的角度,中美之间的合作前景也是广阔的,奥巴马需要这样的支持,我们也需要奥巴马政府有限度的让步,不管是在亚太还是在全球。东方渐明的情况下,逐步步入黑暗的西方需要这把火炬的光亮,在这一点上,欧洲已经走在了美国的前面,但美国拥有更多的交换筹码,虽然奥巴马不能掌握全部筹码,一部分的家还是当得起的。观察员认为,在今后两年的执政生涯中,奥巴马或许还会在嘴上对中国进行攻击,这是必然的。但在实际步伐中,他会逐步减小对中国的压力,以期得到中国的支持。一直会到选举年,这种让步才会结束。当然,军火石油资本控制的军方不会那么消停,这也考验着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智慧。

本届APEC会议,中国在规划着一个庞大的布局。不仅在硬件细节上做到尽善尽美,(雁栖湖的美丽和水立方的奢华让所有亲身参与和在电视上目睹的人们看到了一个与所在国媒体报道中完全不一样的中国,这是一次立体的展示,这是一次成功的广告。)也在软件细节上精益求精。我们知道,中国要想走向世界之巅,立足必然是亚洲。没有这个立足点,再大的雄心壮志也是枉然。所以,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是一个横跨太平洋的会议,而“加强互联互通对话会”则是一个事关我们陆上邻国的沟通会。在APEC之前搞了这么一个会议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我们整合亚太和中国周边的步伐已经正式走起。这是一种态度,也是决心的显露。通过这份表态,我们希望在之后的APEC,东盟峰会乃至G20峰会上占得更多的先手。在这三个接踵而至的峰会上,中国已经展现出一个王者的风范,虽然老王没有退位。

如何整合周边乃至亚太,是这三次峰会中国所要完成的艰难任务。而高铁毫无疑问的成了我们手中的利剑。当下的高铁四处出击,让美日顾此失彼,只要我们能够突破一方,树立榜样,那么高铁真正的走出国门也就指日可待了。墨西哥虽然失利,但两大洋高铁又呼之欲出,这样的招式让美日风声鹤唳,而其实大家都明白,中国现阶段高铁布局的着眼点是东南亚和中亚。在东南亚和中亚的选项中,中亚的战略意义更大,东南亚的战术意义更高。我们知道,开发中亚的最终目的是欧亚大陆桥的沟通,这毫无疑问的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但在这一节点上,困难也是巨大的,不管是技术难度和是政治难度都有着很艰难的操作性。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必须要假以时日。但东南亚高铁却具备着相对容易的操作性,老挝、缅甸、柬埔寨和越南乃至泰国,作为东盟的整体,我们对于他们的可控性相对来说要高一点,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互融性也多一点,最主要的是这也和我们立足亚洲,走向世界的大布局更契合一些。只有整合好这些周边邻国,我们才可以安心的走向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要把互联互通对话会和APEC峰会放到一个时间段来开。

在互联互通对话会上,我们看到老挝和缅甸都已经对习总发出访问邀请,而这两个国家,正是泰国联通中国铁路分出的两条线的所在国,这无疑非常具有想象空间。观察员认为,在缅甸大选尘埃落定之后,习总将开启他的东南亚之旅,为中国这棵大树的树根培上厚厚的一层土。到了那个时候,日本的政局估计也会明朗化了,即便不会明朗化,我们也可以依托东南亚风风火火的高铁建设,专心致力于一带一路开发。这是本次APEC的深层意义。也是本时间窗口的最重要事件。

在风景这边独好的大背景下,虽然杂音众多,叫嚣不绝于耳,但世界的目光已经彻底的注意到中国的黄钟大吕,雍容繁华。我们前进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孟子有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美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一直在寻找敌人,中国更知道这个道理,但我们不需要寻找敌人,因为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敌人一直存在且一直强大。所以,我们只有发愤图强,自勉自励。有着一支优秀的领导团队再加上有着一个一直亡我之心不死的强大的敌人,我们没有理由会输。本届APEC确定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剩下的我们只有进取、进取、再进取,直到那一天的来临。我们在东方,我们行路早,我们这边风景独好!!!

【新闻链接】国际在线报道: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北京雁栖湖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

习近平在致辞中提到,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亚太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如何破解区域经济合作碎片化风险?如何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谋求新的增长动力?如何解决互联互通建设面临的融资瓶颈?这些都需要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深入思考,积极地应对。他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

“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来亚太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要在推进茂物目标的同时,大力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明确目标、方向、路线图,尽早将愿景变成现实,实现横跨太平洋两岸高度开放的一体化安排。”

习近平说,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增长动力只能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从调整中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要推动科技创新,带动能源革命、消费革命,推动亚太地区在全球率先实现新技术革命。而实现亚太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就是要让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联通太平洋两岸的全体成员。

“互联互通是一条脚下之路,无论是公路、铁路、航路还是网络,路通到哪里,我们的合作就在哪里。互联互通是一条规则之路,多一些协调合作、少一些规则障碍,我们的物流就会更畅通,交通就会更便捷;互联互通是一条心灵之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也就会越办越好办。”

习近平强调,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符合亚太经合组织所有成员共同利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习近平提议要共同规划发展愿景。

“亚太未来发展攸关每个成员利益,我们已经在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推进互联互通、谋求创新发展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要将共识转化为行动,规划今后五年、十年甚至二十五年的发展蓝图,一步步扎实地向前推进。”

习近平还提出,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妥善应对流行性疾病、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将亚太经合组织打造成推动一体化的制度平台,加强经验交流的政策平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开放平台,深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平台,推进互联互通的联接平台。中方将捐款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和能力建设,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

另外,还要加大对发展中成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发挥亚太经济体多样性突出的特点,优势互补,扩大联动效应,实现共同发展。未来三年,中国政府将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提供1500个培训名额,用于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能力建设项目。

本次APEC会议的举办地雁栖湖,是因每年的春秋两季,都有成群的大雁飞到这里而得名。习近平在致辞最后说,期待以北京雁栖湖为新的起点,引领世界经济的雁阵飞向更加蔚蓝而辽阔的天空。

【时事点评】本观察期的第一新闻链接很简单,但也很复杂。简单的是本新闻窗口期在中国乃至亚太有这一场重要的峰会---APEC,无论是之前还是之后的亚太事件,都是围绕着这一场盛会而展开的,所以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完成本窗口期的新闻评论。而复杂的是,虽然只是一场峰会,其前其中其后的博弈和影响都是宏大而深远的,相比较2001年上海APEC峰会,十三年前的我们那个时候正在努力融入这个世界,获得认可,争取机会是我们的主旋律,仰人鼻息的做法曾经让很多热血男儿失望,之后几年流传在坊间的“中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几乎成了一句网络笑话,动辄被人拿出来讽刺那些一腔热血的爱国者。观察员也曾苦闷过,长将以往,国将不国!!!,2008年以后,大布局初现端倪,只要稍具慧眼的普罗大众都可以看得出大棋局的确存在了,但也就是那前后,关于中国失败论的各种奇谈怪论也达到了巅峰,那个时候,也是我们这些对国家充满信心,对民族充满自豪的所谓自干五们最为艰难的时刻。各种辩论、辟谣、打脸、被打脸可谓不眠不休。那是一个艰难的时代。

十三年弹指一瞬,那些艰苦委屈苦涩的日子虽然仿佛还在眼前,但当年的坚持被最终证明是值得的欢愉还是冲淡了所有的一切,心里面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本届的APEC也给出了我们想要的答案!本届APEC不单单是亚太的盛会,也是全球的盛会,更是中国华丽登场的聚光秀!中国在这一场峰会上确定了自己在亚太的位置,虽然后期还需要确认,但无疑,亚太已经开始接受中国作为这一地区领导者的概念。这就是本届峰会的最大收获。引用习总的谈话并不是要看习总说了什么,而是他说了这些话的底气,以及所有相关者对于这一切的态度。世界并不会因为这一届峰会而改变既有的对华态度,但一届圆满的峰会所带来的后期影响却是不可小觑的。我们不指望一会成名,但通过这次会议达成的成果用来整合今后的亚太却是必然的。下面进入分章解读。

【新闻链接】环球军事报道  美国《政治杂志》网站11月6日文章,原题:是时候对中国全新开放--与布热津斯基的问答 今年85岁的布热津斯基仍然是美国民主党内媲美基辛格的最佳人选。作为一名全球战略家,他早在冷战初期便以深刻的洞察和先见享有盛誉。

现在,布热津斯基再一次展望未来。他警告称,由于普京入侵东欧以及中东的血腥漩涡,世界体系将陷入比此前更加深刻的混乱之中。唯一能够阻止的力量是,地球上的两个大国--美国和中国--能够意识到,它们必须携手应对这一切。因此,他呼吁美中签署《太平洋宪章》,效仿1941年8月英美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新闻链接】中国日报网: APEC会议周期间,中美双方宣布,将为前往对方国家从事商务、旅游活动的另一方公民颁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多次入境签证,为从事留学活动的公民颁发有效期最长为5年的多次入境签证。

【新闻链接】中新网11月14日电 据美国媒体13日报道,美中11月12日在北京发布美中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12日均刊登社论对美中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加以评论。

【新闻链接】人民网华盛顿11月12日电普萨基说,美中两国领导人会晤不仅产生了尤其重要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并且扩大了《信息技术协定》的产品范围,这是我们所认为的双边在经济上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此外,双方增强军事交流信心的举措将提升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并将减少不愉快的摩擦。另外,双边达成了延长商务和学生签证的协议,克里国务卿已经亲自在美国驻华使馆向第一批商业人士和学生发放了有效期为10年和5年的签证,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仪式。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双方领导人都公布了各自国家在2020年以后的气候减排目标。

【新闻链接】 美国众议院长、共和党人约翰•博纳(John Boehner)和即将出任共和党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麦康奈尔(Mcconnell)齐齐发声,批评中美减排协议,称这可能拉高美国中产阶级依赖的廉价、清洁的能源的价格,并冲击美国人民的就业。

【时事点评】无疑,本届APEC最大的看点还是中美之间的博弈,无论亚太发生多么大的变化,无论中国做出多么光鲜的动作,美国始终是一座大山,矗立在那里,我们绕不过去。在亚太问题上,美国是自始始终都是带着主角光环的那一位,虽然奥巴马在峰会之前不出意外的当了跛脚鸭,但并不影响美国作为世界老大的威严和自信(最起码看上去很美)。

值得欣慰的是美国最终还是承认了中美距离的拉近。延长签证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虽然延长签证的目的是为了中国更方便的去美国花钱,更便利的去美国投资,但由此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却是巨大的。对于那些整日里拿着中国签证不平等说事儿的JY打击也是巨大的。这是一种对中国国力的承认,对中国国民的尊敬。但要是把这件事说成是一个我们争取到的很大成果却有点言过其实,当今的中国人民早已经不是当年变着法儿想要留居美国的偷渡者了,这是我们应得的权益。只不过因为美国的高傲和偏见而延迟至今罢了。

承认中国亚太地位的这一点还体现在布热津斯基的《太平洋宪章》,这虽然还是停留在西方为主的思维上,可这个话题的重提,还是表明了美国战略收缩的意图,当作为美国根基的欧洲不能稳定的情况下,在亚太的战略收缩已经成为必然,所谓的重返亚太也只是用“巧实力”包裹着的一块遮羞布罢了。这个不但是布热津斯基和基辛格之类的高级智库可以看得到,即便是当下碌碌无为的奥巴马也是有着深切的感受,那么,作为民主、共和两党的政治精英们岂能看不见?所反对的不过是政治的博弈和利益的杯葛而已,再有就是作为一个王者,承认另一个王者的崛起无疑是困难的、难以接受的。不管两党的博弈如何激烈,对待中国的崛起,他们的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尽量遏制,最不济也是尽量拖延。

观察员认为,其实本届峰会中美之间最大的看点不是签证的达成,也不是节能减排目标的公布,实质性让步的是《信息技术协定》,这可以看做一个真正的成果。现代科技的差距我们要承认,这个协定的达成无疑有助于我们对于美国市场的开发,更有利于我们对于美国高科技技术的渴求。当年日本逆袭了美国的汽车产业,而现在,我们能否在信息技术产业复制这一逆袭,美国的态度很重要。虽然我们的自强更重要。

两党制的优点是相互监督,缺点是相互扯皮。本届的奥巴马政府从政府关门到今天的总统跛脚,我们在两年不到的时间看尽了这种体制的笑话。这个笑话之于奥巴马那就是一种无尽的痛苦,这种痛苦必将延续到他走出白宫的那一刻。不过奥巴马也不是毫无反击。

连任后的奥巴马是想为自己的八年留下一份政治遗产的,这是所有美国总统的渴望。但真正留下万民仰慕的遗产的总统并不多。即便奥巴马不指望赢得林肯、罗斯福、肯尼迪之类的成功,但八年的白宫生涯总要为自己留下一笔可以为后人说道的政治遗产。所以,第二任期之初,奥巴马拉开了巴以再和谈的序幕。也正如所有想要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政治家或政客们一样,不谈还好,一谈就炸。最终这次和谈有疾而终。奥巴马在这件事上可以说灰头土脸。紧接着伊核谈判又被奥巴马提上日程。这其实也是一次没有结果的和谈。在外交上几无建树的奥巴马对于这方面的政治遗产几乎已经失去信心。而国内的禁枪法案和医保法案也步履艰难。虽然国内失业率创出近年来新低,但没有人感谢奥巴马。奥巴马自己对于这份荣耀也毫无归属感。政治遗产这件东西对于现在的奥巴马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了。但跛脚之后的奥巴马实际上也有着自己能够主动的地方。那就是他可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可以利用总统的又是开出一些近乎情理但却违背政治利益的支票,然后让掌握参众两院的共和党来否定,最终为下一届大选的共和党制造麻烦,中美节能减排目标的达成即是如此。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奥巴马还是会制造这样的机会,特别是在针对中国的方面。但凡可以降低国内民众消费支出,增加国内就业机会的事情,奥巴马都可以做文章,让参众两院否定。而作为美国经济的紧密关系国,中国无疑会得到比较多的机会,虽然这些机会大部分会成为镜花水月,但有机会总比没有机会要好。这一点要看我国的高层如何把握这些机会,尽量把不可能的机会变成可以变通实行的。这一点,我很期待。这也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机会。

中南海波光潋滟,瀛台岛绿树环绕。五小时彻谈的奥巴马吐出一句话“今晚,我这辈子最全面、深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执政理念以及您的思想。”接受了习总思想改造的奥巴马是否能汲取到中共丰富的斗争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值得期待。

【新闻链接】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记者汤一亮 邢斯嘉)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备受关注的中日关系昨天释放出积极信号,备受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国务委员杨洁篪昨天(7号)在钓鱼台国宾馆同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了四点原则共识

【新闻链接】据环球网11月13日报道,11月11日,安倍晋三前脚未离开北京,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迫不及待地在记者会上公开违背中日四点原则共识中涉及钓鱼岛内容,称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关于“不存在领土问题”的立场没有变化。日本外相的言论引发中方不满,中国驻日本使馆12日表示严重关切。然而,岸田13日再次就中日四点原则共识发表言论称,该共识“不具有约束力,不带国际承诺”。

【新闻链接】中新网11月14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正在缅甸访问的韩国总统朴槿惠13日上午在共同主持东盟与韩中日领导人(10+3)会议时提出,今年9月在首尔举行了韩中日高层会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韩中日外长会谈以及韩中日三国首脑会谈也能成功举行。

【新闻链接】11月14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4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或在下周解散国会,且可能定在12月14日或圣诞节前21日举行众议院选举。分析称,这次提前举行选举可让选民对安倍经济政策作出评判。但若执政党没有明确的政策动机,也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民意反弹,导致自民党席位减少。

【新闻链接】当地时间11月12日,东亚峰会欢迎晚宴期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主动同李克强总理进行简短交谈。

李克强强调,遵循中日之间四个政治文件精神是实现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希望双方能够相向而行,推动中日关系克服政治障碍,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安倍表示,日本愿意按照最近双方达成的有关四点原则共识,正视历史,基于共同利益发展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推进两国经贸等领域合作。

【时事点评】本时间窗口虽然最重要的看点是中美,但最有看点的看点却是中日之间。四点原则共识这一脆弱的协定似乎预示着中日关系的回暖,但习总在应**见安倍晋三时的冷脸却明确无疑的告诉我们,中日之间的事情,没有完,说回暖还为时尚早。而事实也告诉我们,安倍晋三刚上飞机,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否定了四点共识的约束性。

就四点共识本身来说,也就是为了APEC会议不至于太过尴尬的妥协产物,本身不具备突破性。可以说中日各做出一些姿态性的让步,日本承认钓鱼岛有争议,我们不对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做出强制性要求。结果就是双方的巡航钓鱼岛船只还在那一带巡航,安倍晋三还是会寻求时机参拜靖国神社。可以说,一切并没有改变,非要说有改变的话,那就是我们把口头的争议变成了实质性的争议,但这一成果并不是APEC所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之前争取的。而安倍晋三在中日没有太大的摩擦情况下,也不会轻易去参拜靖国神社。所以说,习总对所谓的四点原则共识也是极度的不满意。但作为东道主,这一把软刀子还是要挨,不然的话,无法向国际社会交代。可以说,在这方面,我们被善于算计的小日本又算计了一把,不过这种算计是在我们的预料范围之内的。中日之间此消彼长的趋势并没有因为这种小聪明而改变。

习总用他毫不热情的脸色告诉我们,我们和日本的博弈还将继续并会更加严重。他作为一国之首不能做出什么出格的表现,但通过他的脸色,我们这些国民应该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也算是领袖的智慧吧。

作为安倍晋三,在利用右翼势力完成了自己第二次东山再起的愿望之余,自己其实也被深深裹挟进右翼漩涡而不能自拔。我们都知道,安倍晋三第一次出任首相的时候,对于中日关系充满期望,也做出了一些有利于中日关系的事情,但很快就被弄下台。第二次复出的他,已经明白想要对自己好就不能正确的做那些利国利民的事情,而是要符合幕后势力的利益。这个幕后势力,既有国内的右翼顽固派,也有美国的巧实力玩家。而这些人才是日本首相能不能干下去的决定者。这么说也不是说选票不重要,但在日本,只要经济可以半死不活的支撑下去,在不得罪大佬的情况下,首相这个宝座还是可以坐的安稳一些的。这就是安倍晋三和小泉纯一郎可以长治久安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其他人做不到这一点?而且这些年日本更换首相比中国的走马灯还要快。究其原因,这些人没有做到安倍晋三的狠。安倍晋三在上任之初,就为日本经济打了一针鸡血,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让日本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是饮鸩止渴,但民意基础得到了稳定。和中国的激烈对抗又赢得了极右翼和美国玩家的赞许和支持。那么前几任首相就不知道打鸡血?他们当然也知道,但他们不敢冒险,因为这针鸡血打下去,日本能不能受得住谁也没有把握。安倍晋三之所以敢,是因为他豁出去了,上一任的失败让他已经明白,政治这玩意是要出卖某些东西才有收获的。比如良心、比如幻想。

不过低沉已久的日本经济要是靠量化宽松和货币贬值就能够起死回生的话,那么日本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了。最终经济的复苏还是要靠实体经济的复苏来带动。这是不变的真理,日本也没有美国那样的国际美元来做后盾。而振兴实体经济,日本就离不开中国。这一点,日本很明白。日本之所以能够从失去的二十年缓一口气,也正是苦心培育了中国的生产与市场。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所以,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是行不通的。这不,第三支箭射到一半,开始掉落了。消费税的增加走到一半出现了暂停的呼声。而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要是因为单纯的政治对抗而摒弃的话,日本经济将万劫不复。

所以,在针对四点原则共识上,安倍晋三和外相岸田文雄有了微妙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基于出发原点的不同造成的。安倍晋三在稳定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后,当然想要在经济上取得实质性的发展,所以,他想摆脱极右翼的裹挟,但当他连两个不参加参拜靖国神社的女阁僚都保护不了的时候,这个内阁到底谁说了算已经是个很大的问题了。所以,安倍晋三才选择解散议会,重新大选。这既是对党外的博弈,也是对党内的抗争。只不过,他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右翼王国再想要摧毁是不太可能的了,极右翼这条狰狞的大蛇已经很难消灭。这既有日本人固有的岛国心态,也有着经济萎靡下不得不利用右翼煽动民众情绪的原因。

中国实际上并不是太在意日本国内的右翼化,右翼化固然会给我们造成麻烦,但同样也会给美国造成更大的麻烦,极右翼的反美心态比反华心态更严重。只是美国人自信有能力掌控这一切罢了,而我们没有这样的直接能力去操控。当下中国的国防建设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再右翼的日本也不可能重演八十多年前的那一幕。日本现在基本上就是囚徒一个。所区别的就是囚禁它的人是谁罢了。所以,我们并不一定要和日本彻底的清算。面向未来建立一个繁荣稳定的东北亚才是重点。同样作为美国小弟的韩国,已经作出了选择,对于中韩关系的期盼,韩国的一部分精英阶层有着更明智的看法,其中就包括韩国总统朴槿惠。虽然韩国国内的亲美势力极为庞大,可是经济利益的权衡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忍不住投向中国的怀抱。而我们之所以给予韩国极大的优惠,拉拢韩国固然是一方面,通过联韩而吸引日本才是最根本目的。只有中日韩能够真正的走到一块儿,才会有东北亚的繁盛,中国才会有走向世界之巅的根基。这一点,韩国明白,日本也明白。只要中美博弈略见分晓,只要中国能够接受他们卖身的价码,这一切都是可以在可预见的将来得以实现。

比较主流的看法是安倍晋三是想要在提高消费税之前进行大选,从而避免选票的流失。我觉得这有点小看了安倍晋三,也低估了日本国内的政治斗争。消费税无论提高与否,都不是日本经济能否重振的关键。关键的是怎样重启中国市场,或者说是如何与中国合作共赢,这一点,安倍晋三应该心知肚明。

本次APEC中韩自贸区的达成也就是中国让出去的一块香饽饽,谁眼馋谁可以来,不过这块香饽饽暂时对日本还没有绝对的吸引力。因为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是不会甘心寄人篱下的。它所争取还有要当亚洲第一。即便美国和中国达成太平洋宪章,他也不会认输。那么中日之间一场争夺亚洲第一的战争就在所难免,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常说中日难免一战的根本原因,我们并不是为了复仇,但对于日本,你不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就不会赢得他的尊重。这一点,韩国倒是不用考虑,他的身边都是强者,他已经习惯了。

【新闻链接】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8日在北京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 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并提出了加强互联互通、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一系列建议。

【新闻链接】国家主席习近平今早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时指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壮大有赖於大家共同支持,中方将捐款1,000万美元用於支持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和能力建设,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

【新闻链接】中国日报网11月14日电(远达)外媒对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在缅甸内比都召开的东盟峰会及东亚峰会予以高度关注。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将通过向东盟做出基础设施投资的承诺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并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新闻链接】中国铁建、中国南车11月9日晚间双双公告,确认墨西哥通信和交通部取消了此前由上述两家公司及4家墨西哥本土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的高铁项目,并决定重启投标程序。

【新闻链接】中方将参建“两洋铁路”项目  秘鲁总统乌马拉,秘方欢迎并将积极参与拉中合作。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中国巴西秘鲁三国有关部门设立“两洋铁路”联合工作组等合作文件的签署。智利总统巴切莱特,智方希望中方积极考虑参与建设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洋隧道”。

【时事点评】习总自履职以来,我们可以看得见他步履匆匆的走遍全球,这在历届的中国一号人物里是很罕见的。他的动作明确无误的告诉我们,中国的外交战略走向——那就是要把触角真正的伸向世界各地,一个强国、大国,体量和利益决定着这是必然要走的一步,也是中国最终成功的必由之路。只不过是我们这一代有幸赶上了。都说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我们恰恰身处于这一过程之中。

登山成功者回首山下,觉得一切艰难困苦都是值得的,但身处山腰的攀登者却有可能在经历困苦之后,选择放弃。过程是享受,也是煎熬。而无疑的是,我们现在也正承受着这样的煎熬与困苦。

墨西哥高铁的得而复失,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证明了中国实业想要走出去的困难。当人们都在为这件事扼腕叹息的时候,中国并没有停止走出去的步伐,甚至都没有时间停下来看一看。

我们很奇怪的看到,当APEC 领导人都去植树的时候,走在前列的是奥巴马习总和普京,这三位走在前面毫无违和感,但在习总和奥巴马之间还有一个女人,那就是智利总统巴切莱特。为什么给予她这样的待遇?资源当然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提供资源的不是她一家。我们注意到,此前巴切莱特热切的期盼中国参与修建两洋高铁,而这一项目目前也在筹划之中。在中南美洲,我们必须要打开一条高铁之路。只要有了一个样板,剩下的就不是大问题。但这个样板是如此的艰难,连墨西哥这个煮熟的鸭子都飞了,可以想见未来的博弈将更加艰难。所以,适当地付出是必须的。哪怕暂时没有回报。

在APEC开幕之前,还有着一个地区性会议,那就是“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基本上邀集了我们除了印度、朝鲜和参与APEC外所有的陆上邻国。而我们也看到,习总的环球之旅中似乎有意无意中的漏掉了这一块,是我们不重视?答案是否定的,东北亚和东南亚这些地区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所欠缺的只是时机而已。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这一次缅甸总统登胜和老挝的朱佩礼都对习总发出访问邀请。这种邀请我们都知道,大部分都是双方都具备了这种意向之后的结果,发出邀请,只不过是外交形式而已。也就是说,我们在打通了欧洲非洲和南美诸多地区之后,终于开始了四周边邻的整合。虽然这些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中国,但不稳定的因素也很多,习总的出访,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我们和这些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东南亚高铁的整体布局。

不过,只要我们出现在哪里,麻烦也就跟随到那里。从墨西哥高铁的夭折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整合进程会非常艰苦。作为我们发展的麻烦制造者美国和日本,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捣乱的脚步。日本更是喊出了“不赚一分钱,也要拿下南亚次大陆的高铁建设”这是摆明了要和我们对抗。所以,暂时不和日本恢复正常化,以促使他们经济进一步弱化,减小和我们的竞争力是我们当前的最优选择。至于美国,我们更希望他们的内耗更严重一些,无暇他顾。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景而已。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也需要更好的机会。

【新闻链接】中新社:俄乌天然气谈判达成一致,俄将恢复对乌克兰供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10月30日深夜在布鲁塞尔总部向外界宣布,俄乌两国就天然气问题的谈判达成一致,双方签署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协议”。

【新闻链接】中新网:乌东部选举民间武装首脑大幅领先,结果已无悬念。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本月2日在由其控制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举行领导人和议会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来自顿涅茨克的扎哈尔琴科和来自卢甘斯克的普罗特尼茨基优势明显,获胜几无悬念,他们分属的“顿涅茨克共和国党”和“卢甘斯克和平党”也大幅领先。对此,乌总统波罗申科再次重申,不承认选举结果。

【新闻链接】人民网:俄经济部长称俄愿同中国以任何形式合作建高铁。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阿列克谢·乌柳卡耶夫8日在北京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指出,中俄之间的互联互通很重要。比如,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开展贸易和投资的基础,通过对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加尔—阿穆尔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能够使其每年的货物运输能力增加5500万吨,这样能够把当地的煤炭、铜和黑色金属等矿物运往世界各地。这对亚太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里有货物集散体系。

【新闻链接】中新网:英首相称,俄在乌行动无法接受,或引致欧美更多制裁。据媒体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地时间14日表示,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行动让人无法接受,或将引致美国和欧盟对其加大制裁。

【新闻链接】 中新网:乌克兰乱局将成G20核心议题,西方或对俄加强制裁。据媒体援引路透社报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于15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而分析认为,这次会议将成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西方领导人在乌克兰东部问题上的又一次正面交锋。

【新闻链接】 中新社:普京:俄罗斯正为油价“灾难性下跌”做准备。据彭博,普京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G20峰会前,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考虑各种情况,包括所谓‘灾难性下跌’的情形。不过我们得承认,这种可能性很小。”

【时事点评】近期的俄罗斯依然处于乌克兰棋局之中且越陷越深,俄罗斯有限的军事及经济等战略资料正在被西方国家持续消耗。而11月份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连续多日爆发激烈冲突,令9月签订的停火协议岌岌可危。

有媒体报道,11月 9日的炮击声是10月初以来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地点似乎是位于政府军和民间武装争夺的区域。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东部冲突有可能再次加剧,同时乌克兰政府就强烈谴责俄罗斯违反停火协议,并指出俄罗斯调派32辆坦克和其他重型武器,越境进入乌克兰,支援乌东部民间武装。而顿涅茨克则指责政府军对民间武装展开大规模攻击,是向民间武装“全面宣战”。而更值得警惕的是,此次民间武装进行的选举进一步恶化了乌东部局势,这一地区未来前景愈发堪忧。

在观察员看来,俄罗斯此次试图通过操作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民主选举,从而再次想重演吞并克里米亚的想法,将极有可能再次引起西方国家强烈的抗议与精心策划的新一轮引诱、消耗的战略手段。

英国首相卡梅就强硬地表示,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行动让人无法接受,或将引致美国和欧盟对其加大制裁。卡梅伦就强调:希望俄罗斯方面能够明白,并意识到他们应该允许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有权利自由作出选择。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自由和责任采取正面积极的方式,那么我们可能会取消那些制裁。如果俄罗斯继续一意孤行,让事态恶化,那么自然会加大制裁。

与此同时,在即将召开的G20首脑会议上,讨论乌克兰东部问题将可能再次成为核心的议题,同时西方国家将会再次强调并强化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而美国政府就再次表示,如果俄罗斯的“军事升级”将会进一步的经济制裁。观察员有理由相信,欧洲国家肯定也会强化并共同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施压,寻求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方案。

我们可以看出,普京政府对于西方国家持续消耗俄罗斯的意图是清楚明白的,并通过政治特别军事层面,以及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相应地展开战略反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政治特别是军事层面的战略反击:近期俄罗斯军机频繁飞越欧洲空域,并近距离接近在欧洲空域飞行的民航飞机。在观察员看来,此举动不仅“非常令人不安”,并可能会导致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升级。同时更是俄罗斯在向欧洲国家表现极其强硬的背后,就是在不断的战略警告欧洲国家,不要试图冲撞俄罗斯的战略底线,不然的话军事上实力有限的欧洲将很难避免俄罗斯军事力量的沉重打击。随着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俄军机和欧洲的这种“亲密接触”正变成一场“越来越危险的游戏”,同时必将极大地冲击并考验俄欧双方的战略神经与战斗意志。

俄罗斯军机不仅频繁飞越欧洲空域,而且俄罗斯军方准备近期派出远程轰炸机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等地进行例行巡航。美国媒体认为,来自俄罗斯的轰炸机将最远抵达墨西哥湾执行任务,这是在俄与西方国家关系冰冻时期,俄方做出的“挑衅行为”。

在观察员看来,俄罗斯空军近期的举动是耐人寻味的,其分别朝着美欧双方的领空强硬宣示其军事的存在与威胁,应该有着自身的战略考虑。其首先释放的就是俄在东乌事件上是志在必得的战略目的,其次就是在向西方国家发出严重的警告,美欧势力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是有可能演化成一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军事冲突的,而西方势力有没有在战略上准备好,这可是个重大的战略代价与问题。

同时俄罗斯更是对法国政府下最后通牒:限期法国在两周内交付“西北风级”直升机航母,否则,俄方将会向法国提出“重大索赔”。这更是在向欧洲国家再次发出强烈地警告,并试图通过军事层面的战略反击,从而分化并弱化美欧之间的战略协作,最终达到减轻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粘合度。

值得关注的是,俄方的这一“最后通牒”遭到执政党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贡巴代里斯的迅速反击:他表示,普京不仅仅想对基辅发出最后通牒,现在居然针对上了法国,这是行不通的。他强调法国是一个独立国家,什么时候交货法国自己决定,如果乌克兰出现了和平进程,再谈交货也不晚。他认为现在的问题出在俄罗斯,而不怪法国。

西方国家敏锐地捕捉到俄以上的战略测试。年迈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本周在外交学会纪念柏林墙倒塌25周年的研讨会上说,今天西方与俄罗斯愈演愈烈的冲突与冷战时期的冲突并不相同。在被记者要求对比普京与斯大林时,他坚定地认为,“普京不是斯大林”。

而在观察员看来,现年91岁的基辛格博士似乎更是在向方方面面暗示:普京也许并不相信俄罗斯的政体与西方的政体本质上是水火不容的,但他对西方的行为感到愤愤不平,他以彼得大帝能够理解的方式作出回应,同时他的方式是粗暴的。国际社会不可能接受一个国家(俄罗斯)可以瓜分另一个国家(乌克兰)部分领土的观点,我们认为,吞并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违背国际秩序。从以上的观点表明,基辛格似乎就是在向国际社会暗示,普京总统就象强硬的彼得大帝那样粗暴地吞并乌克兰的部分国土,他其实就是个斯大林式的强硬总统,所以正义且维护世界和平的西方国家就应该也必须对俄经济制裁。

我们看到,西方国家在持续接收到俄罗斯的强硬军事反击之后,迅速在战略上作出微调,并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试图抚平俄罗斯进一步升级的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而这两根胡萝卜似乎也让俄罗斯意犹未尽:

首先,乌克兰方面将采取“过桥贷款”的方式,从世界银行或者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获取金融支持,同时,乌克兰还将从已有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划中获得相关贷款“抒困”,从而让俄乌天然气谈判达成一致,俄罗斯将恢复对乌克兰供气。

在俄乌天然气之争中扮演重要的“调停人”角色的欧洲国家,事实上在财务安排上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也就是欧洲国家用国家信用的方式,通过“过桥贷款”手段对乌克兰进入国家信用的金融融资,从而能让俄罗斯满意地拿到重要的硬通货----美元,从而能让俄罗斯拿到近期正不断流出的金融血脉,并支撑其继续反抗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的底气与实力。

其次,乌克兰东部的民主选举也在按俄罗斯的剧本顺利实现,消息显示,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来自顿涅茨克的扎哈尔琴科和来自卢甘斯克的普罗特尼茨基优势明显,获胜几无悬念,他们分属的“顿涅茨克共和国党”和“卢甘斯克和平党”也大幅领先。而这种近乎于公开化地逐步吞并乌克兰领土的行为,当然受到乌总统波罗申科的强烈抗议,并表示绝对不承认选举结果。

观察员注意到的是,俄罗斯似乎想再次重演一下吞并克里米亚的剧本,而这其中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独立选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亲俄的来自顿涅茨克的候选人扎哈尔琴科有望在其选区拿下81.37%的选票,将意味着单方面宣布建立“人民共和国”的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2日同时选举总统与国会议员的行动也不远了。而这将肯定会加剧乌克兰的分歧、导致危机深化,同时将会引发西方国家的一致谴责与经济制裁。

经济特别金融层面的战略反击:由于欧美联合制裁和油价暴跌,俄罗斯经济深陷泥潭,市场普遍认为俄罗斯三季度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俄罗斯央行也预计,明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可能降为零。同时今年以来,卢布累计下跌了28%,这加剧了俄罗斯的通胀压力,促使资本外流,使俄罗斯公司更难偿还外币债务。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的经济对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非常敏感。该国有一半的财政支出依靠能源出口来维持,目前的油价下跌让俄罗斯财政“压力山大”。但普京总统并不以为然,且信心十足地表示:对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这种情况很容易应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我们在处理黄金和外汇储备时非常谨慎。普京表示,俄罗斯有着“足够多”的储备,足以满足对社会的承诺,维持财政预算和经济稳定。

也正是在预感到单凭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是很难抵抗住西方持续增长的制裁力度,普京政府表示,俄罗斯正在考虑各种可能的不利情况,包括所谓的石油‘灾难性下跌’的情形。更重要的是,俄再次向东方伸出了经济合作的橄榄枝:

第一,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阿列克谢·乌柳卡耶夫表示,中俄之间的互联互通很重要。比如,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开展贸易和投资的基础,通过对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加尔—阿穆尔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能够使其每年的货物运输能力增加5500万吨,这样能够把当地的煤炭、铜和黑色金属等矿物运往世界各地。现在俄罗斯铁路公司正在同对此感兴趣的中国公司一起工作,愿意让中国伙伴以任何形式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包括在融资、设计、制造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

第二,俄罗斯政府主动邀请中国石油集团购买万科尔油田10%的股份,而万科尔油田是位于俄东西伯利亚北部的巨型油田,是俄油旗下最大的油田之一,其原油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输油的主要来源之一。从而让中国石油获得了此前从不敢奢望的突破——此前普京从不允许私人资本持有俄境内油田股份,更不要说中石油了,但这次普京同意了。

更为重要的是,另据俄经济发展部部长乌柳卡耶夫在APEC期间表示,俄气、俄油和卢克石油公司,正在考虑将香港交易所作为其公司证券以亚洲货币(人民币、港币、新加坡元)计价上市的平台。

第三,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期再次重申,他希望加强俄中关系,避免在双边贸易中使用美元。普京表示,石油巨头Rosneft正与一家中国大企业合作使用人民币作为石油支付的主要手段。同时,俄罗斯企业正在加速转向直接用人民币和卢布来交易和结算他们与亚洲的进出口商品。据中国外汇交易系统网站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和卢布的直接交易额从9月的3.07亿美元激增到了10月的12亿美元,这一数据在今年7月时还仅为5200万美元。观察员有理由相信,人民币有望在2015年底成为世界上交易最活跃的第三大货币,中俄更强的贸易联系只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新闻链接】中新网:伊朗称若同西方达成核协议,将把大部分铀运往俄。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报道,参与伊朗核谈判的官员和外交官透露,伊朗现阶段同意,一旦同西方就核武问题达成较大范围的协议,就会把大部分储存的铀运到俄罗斯。由于伊朗与西方列强的核谈判陷入僵局多时,这项进展被视为可能为核谈判带来突破。

【新闻链接】国际在线:伊朗称核谈只考虑民族利益,批外国媒体破坏气氛。据伊朗通讯社4日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芙哈姆当天在回应《纽约时报》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报道时说,伊朗在出席核谈判时只考虑民族的利益,任何外国媒体抱有特殊政治意图的推测或传闻都不会得到证实。

【新闻链接】中新社:美、英、土三国表态援助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伊斯兰国”在伊拉克攻城掠地之际,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盟”也加大对伊拉克政府的援助力度,或为被媒体曝光的明年春季“大反攻”铺路。

【新闻链接】中新网:美军空袭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 炸死多名武装分子。据法新社报道,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6日称,美国领导的国际联军夜间空袭了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第二次将空袭目标对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以外的武装组织。  

【新闻链接】中新网:俄将为伊朗新建核反应堆,伊核谈判“拉警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俄罗斯已同意在伊朗新建数座核反应堆。就在伊朗核问题谈判接近最后期限时,俄罗斯这一决定这令美国和欧洲感到吃惊。

【时事点评】中东地区即将进入异常关键的摊牌阶段,特别是11月24日将是新一轮伊朗核问题谈判的最终期限,从而有望打破博弈双方当前的僵局,并为达成最终协议铺平道路。而最终的谈判结局到底是有利于西方国家多些呢,还是会向国际社会的方向移动,这将极大的影响双方的战略主动性,在展开伊朗部分的解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中东其他重要国家的战略处境。

据媒体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首领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在美军的轰炸中受伤,另有多名该极端组织高级头目死亡。巴格达迪是“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现任首领,该组织目前控制着伊拉克北部及西部和叙利亚东北部大片领土,美国国务院自2011年10月起就悬赏1000万美元缉拿巴格达迪。

也正是在此“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盟”也加大对伊拉克政府的援助力度,或为被媒体曝光的明年春季“大反攻”铺路。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为满足伊拉克战事需要,他将游说国会批准新的授权,准许美军继续打击“伊斯兰国”,这将是近期白宫与国会合作的三大目标之一。据美军消息人士透露,现在美伊拟定的作战方案是今年年底加紧训练伊拉克陆军,明年春天发起大规模反攻,收复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失地,将“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赶回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直至2015年年底之前收复摩苏尔。

值得关注的是,受美军在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有利局面的影响下,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授权国防部长哈格尔再向伊拉克增派1500名军事人员,为伊拉克安全部队和库尔德武装对抗“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提供“协助”,但不参加战斗任务。在观察员看来,这将是美军再次重返伊拉克战场的最新信号,同时更意味着伊拉克现政府将受到美国政府更强有力的控制与影响,而这将肯定对亲伊拉克什叶派的伊朗政府对其的战略影响力。

也正是在预感到伊拉克现政府将受到西方国家更大压制的可能性,伊朗副总统埃沙格•贾汉吉里日前在德黑兰发表讲话时,向伊拉克前总理马利基承诺,称“面对恐怖主义,我们必须用尽一切方法,伊朗已经准备好竭尽全力帮助伊拉克”。

报道称,为了反击ISIS自今年6月9日开始的大规模攻势,伊朗已向伊拉克库尔德人提供了大量武器,并向巴格达派出军事顾问,但伊朗依然否认其已经展开地面部队的部署。然而,上月初,伊朗电视台发布了一张本国军官在伊拉克战场上同库尔德武装人员并肩作战的罕见照片。观察员有理由相信,为了防止伊拉克现政府进一步滑向西方,伊朗将肯定尽其所能的加强与伊拉克的战略合作,而到底效果如何,观察员只能持谨慎的观点。

相比较伊拉克政府相对超然的战略处境,中东另外重要国家----叙利亚的处境却处于困境之中,在上期的龙观察中,观察员曾经指出:

在观察员看来,西方国家极有可能采取任何反人类的手段,确保其彻底将巴沙尔政府赶下台。而俄罗斯政府的态度极其的微妙,在其核心盟友叙利亚事实上已经处于水深火热的巨大压力之下,俄罗斯对其的战略支持与军事保护却显得更加的形单影只、患得患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叙利亚政府已经处于越发被动的局面。叙利亚激进反对派和“基地”组织联手,于9日从亲政府军手中夺得了该国南部的关键城镇——纳瓦镇。观察员注意到的是,纳瓦镇位于叙利亚德拉省,邻近首都大马士革和库奈特拉,既与约旦接壤,又与以色列占有的戈兰高地相邻,是叙利亚南部地区最关键的城镇之一。

与此同时,极端组织为了扭转战局,极有可能在西方国家的默认之下使用化学武器攻击科巴尼,而这将极大的逆转双方的战略相持地位。据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表示, “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使用化学武器攻击库尔德民兵守卫的科巴尼城,在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最近一次对叙利亚艾因阿拉伯城使用了化学武器,其使用化学燃烧物质充填的炮弹轰击了该城导致居民伤亡。

更危险的信号是,西方国家不仅对此反人类的暴行不做任何报道,反而加大对叙利亚巴沙尔政府的强力压制:据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以及外交家透露,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国家安全顾问团队重新审视美国对叙利亚以及“伊斯兰国”(IS)的政策,当局意识到如果叙利亚“无法实现政权平稳过渡”,现有打击极端组织的政策似乎无法奏效。

在观察员看来,美国政府似乎在向国际社会暗示,叙利亚现在的政府,只能让极端组织越打击越强大,同时将促使叙利亚反政府组织与极端组织的迅速结盟并继续攻城略地。这更是在暗示:只有巴沙尔政府下台了,或者叙利亚改变原来的战略立场,美军才有可能真正打败“伊斯兰国”,美国才能将叙利亚政策与打击极端组织的计划结合起来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值得关注的是,美军再次肆意在主权国家的领空横冲直撞且如入无人之境,这更预示着叙利亚政府现在正承受着巨大的战略压力与战争威胁。据法新社报道,美国领导的国际联军夜间空袭了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第二次将空袭目标对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以外的武装组织。  

也正是在以上如此复杂且诡异的局势变幻之际,围绕着伊朗核问题谈判展开极度激烈与复杂的博弈,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代表西方利益的国际原子能机构7日发布报告说,伊朗仍然没有提供有关重要信息,从而使国际原子能机构澄清对伊朗可能秘密发展核武器的怀疑。这份散发给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的非公开报告说,伊朗还没有提供任何解释,以便国际原子能机构能够澄清伊朗尚未落实的两项重要实际措施,即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有关伊朗可能开展高爆试验的信息,以及提供伊朗有关中子输运研究的信息。在观察员看来,西方国家在谈判之前就表现出极其强硬且绝不妥协的战略立场,这似乎意味着双方的博弈将异常的坚苦与困难。

其次,伊朗副外长阿拉格希提前透露消息表示,即将开始的新一轮伊朗核问题谈判有望打破当前僵局,为达成最终协议铺路。他同时表示,各方最终达成协议“不是难事”,因为伊方对于谈判是认真严肃的,其他各方也抱着类似的态度,协议的签署就在眼前。

有意思的是,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芙哈姆随后表示,伊朗在出席核谈判时只考虑民族的利益,任何外国媒体抱有特殊政治意图的推测或传闻都不会得到证实。阿芙哈姆表示,不赞成外国媒体在新一轮核谈判开始前破坏政治气氛的做法,她说参加核谈判的伊朗代表不会理会这些噪音,在出席谈判时只会考虑民族的利益和伊朗人民的权利。

在观察员看来,以上来自伊朗政府的最新表态更意味着伊朗政府(更代表着背后的国际社会),在新一轮的战略大博弈中是绝对不可能在重大原则立场博弈的,如果想要达到博弈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西方国家必须做出重大的战略让步(当然也有可能强硬对抗)。

第三,随着伊朗政府作出部分的妥协:只要同西方就核武问题达成较大范围的协议,就会把大部分储存的铀运到俄罗斯。而正是在此非原则性妥协之下,现阶段在中东基本于有利战略地位的西方国家,也就有可能与伊朗的核谈判陷入僵局之际,为双方僵局的局面带来新的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此项协议更可以让俄罗斯在财政和政治上获得不小的好处,一方面替伊朗进行铀浓缩可获得丰厚的收入,俄国总统普京也会因为这么做,而成为影响中东前途的伊朗核谈判问题的主角,而这是普京一直都想扮演的角色。

有意思的是,美国也对此态度表示赞赏,并认为伊朗暂时同意与西方达成广泛的核协议,将把该国大量铀运往俄罗斯进行处理的事件,将是伊朗核问题谈判迄今重大突破。并表示,如果伊朗与俄罗斯达成的协议成功运作,将成为达成协议的基础。

第四,在伊朗与西方国家即将在核谈判中达成全面协议之际,俄罗斯政府更为以上可能的妥协再次注入全新的战略变量,据报道,俄罗斯与伊朗11月11日在莫斯科签署协议,俄方将帮助伊朗布什尔核电站新建两座核反应堆,此前,俄罗斯已在伊朗港口城市布什尔建造了一个发电量达1000兆瓦的核电厂。

俄罗斯原子集团公司发表声明表示:伊朗核电设施项目的全部建造,包括设备与核燃料供应,都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察下确保安全,并完全满足核不扩散体制的要求,就跟布什尔第一座核电站的建造一样。

在观察员看来,这一合作前景将在一些西方外交官当中“拉响了警报”,因为任何允许伊朗继续本土铀浓缩项目的协议,都可能危及整个“P5+1” 会谈。而下周,伊朗谈判代表将与“P5+1”——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的代表在维也纳启动最后一轮国际谈判。各方希望通过谈判使伊朗同意永久限制该国国内的铀浓缩活动,作为交换,国际社会将停止对伊制裁。

观察员欣喜地看到,在伊朗核谈判最为关键的时刻,俄罗斯终于发出久违的强硬态度,这是自乌克兰棋局之后,很久没有在中东表现出强硬立场的俄罗斯最新的立场:如果西方国家在乌克兰棋局中依然采取强硬不妥协的立场的话,如果欧美势力依然不依不绕地加大对俄经济制裁的话,俄罗斯将是有可能在中东强硬反击的,甚至于包括伊朗核爆等最具威慑力的所有手段都将是选项。

而德国外长弗兰克-沃尔特•施泰因迈尔在柏林就曾经再次发出警告:如今伊朗核谈判已经到了“不成功便失败的关键时刻”,如果到最后期限11月24日还达不成协议,就可能再等至少两年才能实质性重启。那也将意味着西方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博弈更多的将是通过强硬的战略大冲撞作为唯一的选项,同时将肯定会对博弈双方产生极其巨大的战略损失,到底何去何从,西方国家又到了应该反复计算的时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16:17 , Processed in 0.2187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