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59|回复: 5

张志坤:钓鱼岛冲突见证“战略伙伴”关系的虚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7 08: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日钓鱼岛之争刚刚上演一场新的冲突,虽然这轮冲突还没有结束,但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稍微动脑子想一想,都能从其中得到不少教益。以笔者的感受,钓鱼岛冲突充分说明,所谓的“中日战略伙伴关系”极其虚伪,现在拎出 “中日战略伙伴关系” 这个名词加以审视,看起来简直就像是垃圾,令人相当恶心。
  
  此次钓鱼岛冲突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新动向,这就是日本扬言要动用自卫队,不惜以武力解决问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已经把与中国进行一场新的战争,摆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与这场冲突同时颁发的新版白皮书也证明了这一点。这等于向世人昭示,过去的中日战争不过是久远历史上的战争,展望未来,新的历史上将有可能出现一场新的中日大战。
  
  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
  
  它启示我们,日本所谓和平国家走和平道路的表白根本就是骗人的幌子,至今最近野田佳彦所谓“深刻反省道歉”的表白也完全是口是心非!这个国家从来没真心热爱过和平,而是从骨子里黩武。过去的侵略战争虽然失败,但只是暂时中断了它的征服扩张的野心,现在,新的时机来临了,日本已经开始新的战略冒险,又开始准备对中国的战争了。也就是说,过去,它对中国居心叵测,现在,它对中国跃跃欲试,今后,它必将对中国张牙舞爪,露出越来越狰狞的面孔。不要说别的,仅仅就钓鱼岛而言,今后除了武力对决之外已经别无他途,所差不过时间而已,这大概是连傻瓜都看明白的事情了。所以,从战略上说,今后的日本将是一个越来越危险的策源地,中国与日本爆发冲突与战争的现实紧迫性,甚至已经超过美国而跃居首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邪恶的邻国,缘何我们却与之搞成了“战略伙伴”关系了呢?有这样的“战略伙伴”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
  
  笔者斗胆自揣,冒昧地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相当滑稽的战略笑话,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这是经济至上观念的产物。
  
  在经济至上观念的人看来,只要两国之间的经贸联系密切,两个国家之间的战略联系就密切,其它一切问题都处于从属的位置,不会也不可能影响“两国关系的大局”。
  
  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所以在经济至上者的头脑中,中日关系变得极其重要,严重的时候居然也用了“谁也离不开谁”的描述。本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乃是中国主流“专家”、“学者”对中美关系的经典概括,拿来用到中日关系上,足以说明中日关系在他们心中的分量!
  
  于是,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什么建立“东亚共同体”,什么东海要变成“和谐之海”、“友爱之海”,什么“中日韩自贸区”,还有什么“大爱”,等等,一系列花里胡哨的招牌纷纷登场亮相,炫目盈耳,一时间搞得云山雾罩。
  
  第二,这也与所谓的“大外交”密切相关。
  
  为了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也为了证明“韬光养晦”战略的绝对正确,主流的“专家”、“学者”们对当代中国外交进行了高度凝练的理论概括,称之为“大外交”,其区别于改革开放前的“小”外交,以示当今外交成就之大、境界之高,以示“韬光养晦”之神之奇。“大外交”标志性的业绩,就是当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结成了数不胜数的“战略伙伴”关系,有了遍布全世界的战略伙伴,所以权威人士才能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给自己头上扣上一顶“到处是朋友”的桂冠,有力地呼应和谐世界的崇高信念。要知道,“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句话,几十年前是有伟人宣告过的。当代中国的权威人士之所以再此宣告一番,恐怕不仅仅是拾人牙慧那么简单,这其中的涵义大概是说,你以前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是假的,是在吹牛,看看俺今天说的才是真的!要不然,几十年前的旧话翻出来还有什么意思呢!
  
  但令人遗憾的是,严酷的国际政治现实把这套把戏无情地粉碎了。现在,人们已经看清,不但所谓的中日“战略伙伴关系”是滑稽的笑话,中越战略伙伴关系其实也是笑话,中国和菲律宾战略伙伴关系还是笑话,后面还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除了合作别无选择”“风雨同舟、同舟共济”的大笑话……这一系列战略笑话,今天可以一笑置之,但在将来,却将成为遗讥后世的历史笑柄!
  
  其实,战略问题相当复杂,不可轻易就把什么东西拔高到这个层面。但和当今中国什么都泛滥成灾一样,战略关系现如今也在国际政治领域泛滥得不成摸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略关系必须历史地加以考察,必须站在政治、文化、民族的高度综合各种因素妥善处理,动辄就人为拔高上升,这其实是一种浅薄,更严重地说是一种战略上的堕落,这样做的结果,必然要导致如经济学所言的那种“泡沫”,我们可以称之为“战略泡沫”。(有关这个问题,笔者在2009年的《经济合作能否化敌为友》一文中已经做了阐述,附加在此文之后,供大家批判)。
  
  现在,中国的战略环境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已经有人呼吁应该实行战略转型。笔者以为,这不大容易,因为这涉及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问题。但窃以为,转型不易,可确实已经到了要去除泡沫,用经济学术语说就是实现“软着陆“的时候了,否则一直拔高虚胖,总有摔下来那一天,那可是要摔得不轻噢。
  
  从这个意义上说,钓鱼岛冲突日趋激化这件事,固然是一件坏事,但坏事也有好的一面,因为它见证了“战略伙伴关系”的虚伪,而这将给人以教训与启迪,可以让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重新确定应有的方略。
  
  附:经济合作能否化敌为友
  
  作者zhang88,2009年8月
  
  今天的中国留给世人的最大印象,是古老文明的中国现在越来越像一个经济动物。不仅在国内发展建设问题上用物质利益追求代替一切,而且在国际关系领域也概莫如此,各种各样的所谓战略合作,核心都是经济关系,今天在欧洲采购一把,明天去美国协议一批,于是乎,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深了,发展的良好势头来了。刹时间,“阳光普照大地” 一片灿烂,宾主皆大欢喜,仿佛世界从此就将平安喜乐,浑然忘却了还有敌人和危险的存在,忘了敌人还要找麻烦添烦恼了。每搞一次大的经贸协议,就像吸足了一次烟土一样,飘飘欲仙,舒服无限,待到烟劲一过,诸般苦痛又纷至沓来,无奈之下,只好在再来一轮。如此循环往复,这些年来也不知有多少回了。世人每每以贸易联系权衡国家与国家的状态,以经济关系考量国际战略关系,我们不妨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讨论一下,经济联系究竟能发挥多大的战略作用,对国际关系和国家战略能发生多大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是不是改善了中国的战略环境
  
  国家的战略环境可以简单概括为安全的空间与发展的空间。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要看看是否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威胁,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是要考察受到各种制约的性质和特点。当然,战略环境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以上两个方面比较直观,也大致上反映出了战略环境的总体面貌。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如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缅甸、印度、阿富汗、蒙古、韩国、日本等,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已用不着列举事实与数据。但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是不是使我国的安全局面得到了改善了呢?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并没有。阿富汗问题日益严峻;印度上下正热炒中国的入侵,还在增兵边界,一付同中国要大打出手的样子;蒙古的排华西化倾向明显;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更加顽固与咄咄逼人;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有重投美国怀抱的苗头;至于韩国、日本等,这些国家本来就是美国的鹰犬,任中国怎么喂也只会听主子的号令。现在日本又出了一个鸠山当政,一付“设宴和我交朋友”的样子,值得相信吗?缅甸问题也在增加变数,未来不可预知,一条石油管线又处在了动荡之中;俄罗斯、朝鲜、巴基斯坦等与中国战略联系密切,但并不是经济联系的结果,是因为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为基础。周边是这样,远方如何呢?与中国经济联系最密切的是美国,但遏制中国,阴谋限制中国发展,其意图及做法最明显的也是美国。是否因为中美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给美国提供那么大的经济支援,美国就放松或者放弃了对中国的遏制或敌视呢?回答是没有。非但没有,在分化瓦解中国的一系列阴谋和行动中,美国都是策源地。正是在美国的暗中鼓动和支持下,中国才疆独猖獗,藏独肆虐;正是美国,极力地制造并贩卖了中国威胁论;也正是美国,抓紧在中国周边构筑战略包围圈,拉拢和鼓动印度等投机者与中国叫板,给中国制造麻烦添堵。欧洲、澳大利亚等正在步美国的后尘,骨子里敌视中国的本质正在暴露,已经不需要多说。中国和非洲国家的正常往来倍受挑剔指谪,就在前一个时期,世界银行还以债务相威胁,压刚果修改了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协议。可以说,从冷战结束至今,一方面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一方面是国家战略安全环境急剧恶化,军事安全威胁从原来只有台海方向,现已发展到了有朝鲜半岛方向、台湾方向、南中国海和马六甲方向、西南方向、西北方向以至于正北方向。在分裂中国的图谋与举动上,目前除了台独吠声稍敛外,藏独疆独却凶焰暴炽;另一方面,对外经济合作也是荆棘丛生,购买资源遭掣肘,海外兼并受限制,在“安全”与“威胁”的借口下被有预谋有计划地打压。可以说,就国家的战略安全而言,目前几乎可以说是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安全态势非但没有改善,而且是每况愈下。
  
  第二个问题,能否通过经贸联系和经济合作化敌为友
  
  这也是做不到的空想!第一,无论什么样的经济关系也代替不了政治与民族的利益关系。比如说,无论德国或者日本与美国的经济联系多么密切,英美的经济联系变得细弱,德美或日美关系也都代替不了英美关系。美国的战略家们很清楚,英裔或英语国家是他们的近亲,法国等是他们的远亲,德日是他们利用和限制的对象,中俄是他们遏制较量的对手。这一基本的战略态势,不会因为经济的因素而改变。这里还要多说一句,不要以为当年国民党的中国是美国的盟国,美国曾大力扶持,就有可能历史重演。今天,即或共产党把政权拱手让给国民党,国民党来个重新执掌全中国,只要国民党不卖国,也想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国也照样要遏制颠覆。第二,经济关系具有暂时性和可替代性,是一个变化的因素。经济关系是利益,但在各类矛盾与冲突趋于激烈的时候,经济利益又是一个可以让位、割舍乃至放弃的东西。人类经历了两次大战,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更多,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都非常紧密,但并不能左右国家关系走向破裂。这是历史的经验。第三,所谓的经济关系远不是今天一些“专家”、“学者”们所鼓噪的“共赢”,所谓“共赢”其实很鲜见,倒是你输我赢为常态。如果到此也还罢了,更要命的是在经济关系范畴内还会演绎出资源争夺与货币战争。现在,很有一些人企盼着人民币有朝一日能成为全球货币。这是在挑战谁?挖谁的命根?怕是须放着美国不死!窃以为,没有一场中美之间的生死争夺,想实现人民币全球化,简直如同白日做梦!资源争夺现在已经开始,不要天真地以为澳大利亚几个矿的问题是个案。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只是一个开头,激烈的不见血的战争还在后面呢。所以,那种以为靠经济手段就能走出亚洲,冲向世界,打出一片战略天地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经贸往来与经济合作,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就国家安全而言,非但不能化敌为友,很可能还要催生帝国主义西方集团的紧迫感,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壮大绝不会无动于衷,他们对中国把手伸进所谓的拉美后院、非洲后院早就妒火中烧,早晚会暴起伤人。
  
  第三个问题,国家发展需要什么样战略
  
  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应该贯彻和执行综合保障战略。当然,如果是为了花掉那些擦屁股都不好使的纸票子,不妨抓紧赶快。如果当作战略举措,则未免太拙。执行综合保障战略,就是要在成熟的全球战略的指导下,认清敌友,确定利益关切的空间和领域,判定远近轻重,做好利益的综合、手段的综合与途径方式的综合。利益的综合就是要统筹考虑政治利益、安全利益、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这其中,我们不能对全球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无动于衷。有一段时间,中国很怕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粘上我们,与之交往显得很不自然,很让这些国家有热脸贴上冷屁股的感觉,内心孱弱何至于斯!难道躲开他们一点自己就能撇清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了?难兄难弟本应加强团结互助合作,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再比如文化利益,看看现在北京的一些时髦小区,什么加州水郡,欧陆风情,温哥华森林、挪威小镇等等,这种西方文化的侵袭居然能大行其道,博得青睐,真是荒唐得可以;手段的综合,就是要综合运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种手段。特别是军事手段,该出手时就出手,兵不上阵不知强弱,将不临敌不知用兵,这是多少次阅兵也代替不了的;途径方式的综合包括各种外交行动,也包括可明说与不可明说的行动。国际政治是黑暗的政治,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无穷如天地,不绝如江河。以我今天的国力,如果毛老人家在,那可真是要置小小寰球于掌股之上了。反观如今,倒是尽受一些不明不白的窝囊气,想让人民不呼唤毛泽东而可得乎?
  
  怎样保障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功过是非,自有后来评说。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捍卫国家与民族的核心利益上,现如今却有松动的危险。这当然不是指西藏、新疆和台湾,哪个人也不敢有丝毫动摇。这里指的是朝鲜、巴基斯坦、缅甸等我国传统的安全利益核心地区。在百般威逼千般利诱万般哄骗之下,老一辈留下的这些战略高地现在却越来越有丢掉的危险。若果真出现如此结局,那将是对国家民族的犯罪。袁世凯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家伙,但他在朝鲜壬辰之乱后提出利用大院君亲华,先变朝鲜为中国的一个省的建议仍然为平生添了光彩,为后人所首肯。难道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连袁世凯也不如了吗?
  
  说到这里,笔者的结论与倾向就已经很明显了,不需要再多费笔墨。最后只想强调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到了今天,建国六十周年在即,全国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国际战略领域是不是也到了该破除经济迷信的时候了。在波诡云谲的国际战略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内容、手段、途径、方法不能单一化、绝对化,免得到头来弄得个黔驴技穷、不知所措,就像小说里的程咬金,对手只能是使单杆的,遇到双棒的就只有傻眼的份,即滑稽可笑,又可叹可悲。要十八般武器得样样耍得来用得起。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居世界东方之斗衡,难道我们还缺少应有的战略智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15:4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读,谢
来自:大参考 Android客户端: Android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16: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8 21: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最好放到内参去,让决策者阅一阅。转了让大家分享,若国民多一些具大局观念之人,国有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9 09: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交近攻,大国战略史书上交代得很清楚了,至于为啥是现在的局面,能说是某某无知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9 11: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日战略伙伴关系是犹太势力喊得最响的口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2:58 , Processed in 0.1247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