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94|回复: 1

余丰慧:葡萄牙第二大银行倾覆的警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3 09: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瑞士信贷团(Credit Suisse Group AG)帮助销售了数十亿美元的某些证券,而这些证券最终促成了葡萄牙第二大银行(Banco Espirito Santo SA)的倾覆(8月18日 新浪财经)。

  葡萄牙第二大银行被有毒金融产品“毒死”。“死”的全过程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众多银行危机极为相似。都是购买被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指责为莫名其妙的产品。雷曼兄弟的倒逼,花旗等银行的困境都与直接购买或者向客户介绍诱使客户购买有关。最终雷曼兄弟被“毒死”,其他金融机构在美国政府财政资金伸手救助下才脱离苦海。

  然而,金融危机仅仅过去六年,对全球经济阴影尚在,世界特别是发达体国家却“伤疤未愈就忘了痛”。美国酿造金融危机的手段重新出炉,正在用酿造新危机的做法应对旧危机。

  欧洲紧随美国之后,在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仍然不轻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又开始“胡作非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惜牺牲客户利益和本国乃至欧洲整个地区的经济金融稳定。开始与投行相互勾结,沆瀣一气,销售有毒产品。

  葡萄牙第二大银行倾覆事件就是典型案例。其后果是,不但导致葡萄牙国内金融恐慌、经济动荡,而且正在影响整个欧洲的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导致葡萄牙股市急剧下挫,还削弱了市场对欧洲银行业的信心,乃至影响拖累到整个欧洲经济复苏步伐。

  葡萄牙第二大银行倾覆事件中几个特点非常明显。共同勾结将有毒金融产品销售给客户,给客户带来风险。这些有毒产品面向客户销售的危害性非常之大。客户一旦遭受损失,必将最终找政府,将经济问题变为政治问题,政府不得不管,哪个国家都不会袖手旁观。葡萄牙监管当局要求葡萄牙第二大银行兑付客户资金就是例证。

  这些有毒产品一般都是金融机构内部的关联交易,既是绕圈子再大,最终还是为本金融企业融资。葡萄牙第二大银行就是典型例子。抱着“私心”发售产品,肯定风险隐患重重。

  这类有毒产品一般不能深究,其发行者和最终兑付人都模糊不清,稍加追究就会露馅。比如,葡萄牙第二大银行的这四款产品发行公司注册地竟然都是世界著名避税港。投资工具中有三个位于泽西(Jersey),泽西是法国北部海岸附近的一个小岛,是避税天堂。第四个投资工具EG Premium位于英属维尔京群岛,这里同样是一个避税天堂。这就不能不让投资者怀疑。

  最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背后都有国际投行的助纣为虐。瑞信虽然否定了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但最终难辞其咎。瑞信为以上三个投资工具担任经办人和交易商的角色,瑞信不仅仅要承销证券,还要处理一些相关的行政和财务事务。金融机构发售的金融产品包括有毒产品,没有国际投行的推介,投资者很难相信并购买。国际投行利用透支其公信力的做法,为了赚取中间费,不惜诱骗投资者购买的做法屡屡发生,着实让投资者大跌眼镜。

  葡萄牙第二大银行倾覆事件警示各个国家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市场体国家,一定要谨慎发展金融理财投机产品,特别是层层包装的莫名其妙产品。多包装一层风险就加大一层。新兴市场体国家金融的发达程度,投资者的辨别和承受能力,都没有达到市场充斥复杂金融产品的阶段。当然,简单、一目了然,能够让投资者容易识别浅易风险和预期回报的理财产品应该鼓励。

  第二点警示是,一定要规范国际投行的行为,不能迷信于国际投行的公信力和三寸不烂之舌的推介。国际投行是追求利润的,产品推介的越多,卖的越多,其中介费就越高。在中介收入与客户风险二者权衡时,国际投行往往会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客户投资者不要迷信国际投行打的包票,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国际投行的监管,规范其行为,不能因其国际名声大就法外开恩、网开一面、疏于监管。

  第三点警示是,对于金融机构自己开发和售卖的金融产品一定要加强监管,绝不能放任自流。否则,风险隐患迟早要暴露。比如,中国银行售卖自己的理财产品,在资金监管上存在漏洞很大。自己售卖的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自己监管,很难防止资金池现象。不妨规定,银行自己售卖的自己开发的理财产品资金,自己不能托管。必须由另一家银行托管。这才能从根本上监督理财产品资金与投资对象一一对应,杜绝资金池现象。

  总之,葡萄牙第二大银行倾覆对各个国家金融业都有警示作用。特别是对中国等新兴市场体国家警示作用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6:3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啥子金融产品哦,那些纯属赌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6:02 , Processed in 0.1406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