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47|回复: 0

陈永昌:我国第四波干部下海潮可能出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9 09: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本届政府强力反腐和“八项规定”下,据悉有的地方官员深感官不聊生,有的开始选择辞去官职,下海”到市场创办企业。据报道,广东、浙江等地,相继曝出区级领导、公安干部辞职下海。目前广东就有原广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处长陈伟才,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南沙常务副区长孙雷,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管委会主任覃朗等6人辞职下海,到企业任高管。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干部辞官也陆续发生。如在安徽某市,不到半年时间,先后有四名基层“一把手”请求离职。这种情况下,有舆论期待,我国是否会出现第四波“下海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出现了三波“下海潮”,分别在198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初和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92年那一波,至今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基本是在那时投奔商场的,以至于有个专门的词——“92派”——来形容那次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海。当然当时有特殊原因,主要是邓小平南巡打开了市场经济大门,国家政策鼓励干部下海。那是个全民经商的时代,致富的欲望使人们积极投身市场的怀抱。而惯于清贫、死守机关的干部包括知识分子,在错过第一波下海潮后,面对原先社会边缘人物因经商而初步富裕起来的刺激,也纷纷选择投身商海。

  那么,比照历史,目前一些地方官员的辞职下海有可能形成第四波干部“下海潮”。有相当一部分官员认为,随着减政放权,官场权力的含金量下降,用权的风险增大,一部分人选择移民国外,一部分人选择下海办企业。

  干部辞官下海,是利空还是利好?专家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中国官场人满为患,公务员多达1700万人,接近全球公务员的40%以上。由于政府机关工资高、福利好、包养老,每年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度升温。这种官本位的就业导向是落后的标志。今后的改革导向要由半封建社会和计划经济的官本位转向市场经济的学本位和商本位。鼓励更多的人才去创业,用自己创业带动别人就业,做大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才是最大的成功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18:0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