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iyanan 于 2014-7-28 08:58 编辑
1、沪港通初定10月13日登场 首批试点券商或已圈定 “现在,距离10月13日沪港通正式登场,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所以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培训的机会。”7月24日、25日,上证所组织各家券商在广州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沪港通讲师培训,在此次培训过程中,一位讲师对券商的一句提醒,却不经意间“宣布”了沪港通正式登场的时间。
2、万亿人民币屯港备战沪港通 随着沪港通的日益临近,大量的海外人民币资金也开始“屯兵备战”。来自香港金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已经达到了9558亿元,其中活期及储蓄存款为1584亿元,定期存款则为7973亿元。而在2013年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额则为8605亿元,也就是说,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就增加了953亿元。 沪港通是不是10.13号登场,咱们还是等官方消息。上周曾经谈过沪港通,之所以再说一遍,沪港通的意义非常重要,在我个人曾经描述的大国经济博弈模型中。我国股市在15年实行注册制,并主动刺破美股泡沫,来引导资金流入我国A股,那么那会我国A股基本已经全面对外资开放。而在全面开放前,必然有一波小行情来防止低价筹码外卖,并且需要积累开放市场资本经验,沪港通就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和操作。有兴趣可以看我“财经周报7.2-7.8”“财经周报7.15-7.21”两篇周报。
3、银监会将重点监控房地产领域风险 7月25日,银监会召开2014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议,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严格控制信用风险扩散,重点监控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产能严重过剩等领域风险,不过要优先支持居民家庭首套住房需求。
4、上半年商品房签约量减四成 北京地产调控重点生变 链家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为85726套,比年初时增长了近3万套。该机构分析师张旭认为,目前开发商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当前消化率低而预期也难有明显增加,预计开发商或将调整策略,加大去库存力度。 房地产领域交易量持续走低,不过地产股市反倒是走出一波行情,有点否极泰来的意思。对于首套房的政策支持力度会持续不断的加大,房地产这块也就首套房的支持是良性的。保持原有观点,刚需购房首套没必要等,9月份可以看看。
5、高层调研透露政策方向:结构性货币财政政策延续 近期各部门陆续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将为下半年宏观调控给出方向。从上半年高层调研折射出的调控路径看,短期内经济下行风险缓解,下半年一方面将保持一定的微刺激力度,从金融财税领域给予三农、小微、高新企业、棚户区改造等定向支持;另一方面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推进简政放权,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下半年将延续上半年的调控路径,将政策落到实处是关键。
6、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双升 银监会“三严”坚守风险底线 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双升”压力仍存。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24亿元。按照2013年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计算,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6945亿元。 货币短期不可能全面宽松,但是局部不宽松是可能的。不良率上升必然导致放贷的严格把控,放贷严格必然会导致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够,这块属于一个矛盾度的把握。不良率可控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