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65|回复: 0

祁连狼:孤儿杨六斤为何成政府的“香饽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4 22: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隆林德峨镇14岁男孩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4年前爷爷奶奶相续去世,他独自生活,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常吃野菜充饥。他的故事被报道后,同时,他还收到几十万捐款。

  深圳康桥书院两位义工,把杨六斤接到深圳,学校准备资助他读书。6月20日,镇政府干部等一行来到深圳,要求将杨六斤带回广西,表示其现在已经是公众人物,需要他回去处理事情,包括捐款。记者问杨六斤想不想回去,他摇摇头说“我不想”。

  人一旦出名,就会身不由己,成为“公众人物”之后的杨六斤,也遇到了如此烦恼。当地政府不想本地出现的“励志典型”远走他乡,墙内开花墙外香,执意将杨六斤从深圳带回广西,又是计划给他盖新房子,又是急于帮他处置捐款,要给这位自强不息的孤儿“锦上添花”。殊不知,杨六斤当初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在受到爱心援助之后的“锦上添花”。试问,之前杨六斤独自生活、靠野菜充饥的时候,当地政府的救助机制去哪儿了?

  还是那个男孩杨六斤,还是那个孤儿,因成为“公众人物”,一下子成了当地政府的“香饽饽”。事实上,他目前的情况就已经很好了,在深圳康桥书院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当地政府可以不必操心,省下精力,去照顾其他困难的孩子或大人。但当地政府未必愿意操那份闲心,就像当初对杨六斤——这个孤儿吃野菜充饥,自制工具抓鱼改善生活,却未曾听说有政府部门给予照顾。

  当地政府违背杨六斤的意愿,等于是对其的二次伤害。事实上,政府的公共救助也好,民间的爱心援助也罢,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受扶助对象,不仅能够衣食无忧,而且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身心不被任何利益“绑架”。具体到杨六斤身上,其在深圳学习和生活,显然更有利于其进步和成长。特别是,其本人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快乐,这是至关重要的。

  几十万的社会爱心捐款,确实需要处理。但杨六斤不回去并不影响对善款的处理,比如可以请律师,或在现在的事实“监护人”康桥书院的见证下,依照杨六斤的意愿以及相关制度,制定出合理合法的处理方案,相关结果向社会公开。我认为,鉴于当地政府在对待孤儿问题上不正常的一冷一热,公信度不高,那么让孤儿回乡和他们处理捐款问题,很难让人放心。

  “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本是对世态炎凉的夸张描述;一些地方政府常常把自己“夸张”成这样的“远亲”,不思雪中送炭,而最擅锦上添花,如此行为与思维惯性,受损的是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03:49 , Processed in 0.1878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