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79|回复: 3

如松:释义——道德经(2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 14: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一章,是老子思想的精华,也是对儒家思想的讽刺。

  儒家思想自有它持续到今天的理由,最关键的是它适应了封建集权统治,对集权有益,所以,儒家和皇权唱起了二人转,就有了今天。

  我们每个人都是儒家思想教育长大的,儒家思想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也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要倡导仁义礼智信?

  这是最大的问题!当一个社会每个人都从行动上实现了仁义礼智信,那么还需要倡导吗?我看不需要。春秋战国以前不论,自汉元帝以后,儒家门阀势力已经形成,地方主官可以私自父子  兄弟相传,比如:三国时期,孙坚死了,自己将职位传给孙权。这种世袭相传的起步就源自西汉元帝时期,一直持续到东晋。当丞相  太守等职位可以家族内部自相传递的时候,自然需要宣教仁义礼智信,大家都讲究仁义礼智信,即便太守将职位传给三岁的娃娃也无须担心。因为有不仁  不义  不礼  不智  无信,所以才需要宣教。

  老子说得道的圣人要行“不言之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以身作则。呜呼,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孔圣人为什么要对老子“以师礼侍之”。

  孔子是圣人,儒家思想是历史的精华,但是汉武帝之后,却下出一窝盗国的老鼠,以王莽为主。

  所以,西汉以后的儒家弟子们,千方百计要将老子的思想歪曲成愚民思想,希望打倒之后,再踏上一只脚。这些弟子继承的是孔圣人的思想吗?挂羊头卖狗肉而已。

  ======================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少说话,顺其自然。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西汉以前,中国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分裂,虽然秦朝短暂的统一,但立即陷入了分裂,虽然刘邦建立了汉朝,到吕后时期,国家的分裂倾向并没有彻底消除。

  民族是怎么形成的?国家是怎么形成的?西汉以前,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在春秋战国时期,度量衡  文章的格式  生活习惯等等,各地都不相同。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以及吴楚文化都有显著的不同,燕太子丹在易水送别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典型的燕赵文化,如果你是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到了吴楚,毫无疑问别人会说你是外族人或外国人。

  一个北京人(属燕国)出差到了洛阳(属周王畿),到饭馆去吃饭,是吃不成的,因为你用燕明刀,而洛阳流通的是圜钱,你虽然揣着燕国的硬通货,一样需要饿肚子,甚至饭馆老板会怀疑你这家伙(因为你手中拿刀,有恐怖分子的嫌疑)。

  虽然秦始皇实行了车同轨  书同文  度同制等改革,但只是解决了楚国人可以看懂齐国亲戚的来信;秦国的车马到了魏国可以继续行驶;燕国的老兄到了洛阳不必饿肚子这些问题。各地之间的文化  风俗  宗教等等差别并没有解决,分裂的倾向依旧严重,项羽号称西楚霸王,一个楚字点出了主题。

  我们知道,我么称呼自己为汉人,这个汉字主要是因为汉文帝。

  在历史上,汉文帝最重大的功绩之一是以德化民,对外慎动刀兵,对内不断的减租减息,居然有一次十多年全免田赋的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皇家非常节俭,以黄老思想为中心,依法治国,皇帝带头遵守,形成百姓富裕的社会,“鸡鸣犬狗  风烟万里”。

  被司马迁誉为“千古第一明君”。

  从此,无论原来是吴楚还是燕赵或者是齐国的民众,消除了各地之间的鸿沟,团结在汉的旗帜下,就是我们今天的汉族,当你添履历表的时候,如果落下的是汉族两个字,需要牢记汉文帝的功绩,这就是汉文帝的“以德化民”。

  我们在史书上没看到多少汉文帝大讲特讲仁义礼智信,却看到很多汉文帝带头遵守法令的故事,看到临死的时候还嘱托子孙殡葬一切从简,生怕子孙违背他的一切从简的意思。

  仁义礼智信和所有的道德规范,都不是宣教出来的,如果都是口舌如黄之人不断宣教,社会就距离大乱不远。当一个社会没有宣教的时候,就是安定的社会,汉文帝实现了这一点。

  相反,秦国就像狂风暴雨,所以,短命;汉武帝穷兵黩武  骄奢淫逸,中后期天下大乱。社会有自身运转的法则,遵从这种法则,就能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 00:4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虽不明然觉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 23: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文》中一些字的原意可能需要重视,流传久了有变异。

文言版《説文解字》:道,所行道也。从辵,从。一達謂之道。      

白话版《说文解字》:道,人们所走的路。字形采用“辵、”会义。直达的大路叫作“道”。

文言版《説文解字》:德,升也。从彳,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德,境界因善行而升华。字形采用“彳”作边旁,作声旁。
   

文言版《説文解字》:仁,親也。从人,从二。,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      

白话版《说文解字》:仁,亲爱。字形采用“人、二”会义。,这是古文写法的“仁”,字形采用“千、心”会义。,这是“仁”的古文异体字,字形采用“尸”作边旁。

文言版《説文解字》:義,己之威儀也。从我羊。羛,《墨翟書》義从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内黃北二十里。     

白话版《说文解字》:义,我军威武的出征仪式。字形采用“我、羊”会义。羛,《墨翟书》上“義”字采用“弗”作边旁。魏郡有个地方叫“羛阳乡”,其“羛”字读作“锜”。该地现属鄴县,本来在内黃县北边二十里的地方。  

文言版《説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古文禮。         

白话版《说文解字》:礼,履行敬拜活动。用来敬神致福的仪式。字形采用“示、豊”会义,“豊”也是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礼”。

文言版《説文解字》:智,識詞也。从白,从亏,从知。   

白话版《说文解字》:智,器物上可辨识的标志性文字。字形采用“白、亏、知”会义。


文言版《説文解字》:信,誠也。从人,从言。會意。,古文从言省。訃,古文信。  

白话版《说文解字》: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义字。,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边旁。訃,这是古文写法的“信”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 23: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而壹 发表于 2014-6-3 23:49
《说文》中一些字的原意可能需要重视,流传久了有变异。

文言版《説文解字》:道,所行道也。从辵,从。 ...

列举一些,不代表准确,网上版本多、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15:50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