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43|回复: 1

如松:释义——道德经(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3 20: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一章前面写过一次了,因为不满意,自己删除了。

  也会有很多人说,你解释的道德经,既不符合史学名家的观点,也不符合现今文史学生流行的观点。其实没所谓观点,过往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未来的理解也未必不能更深入的符合老子的含义。

  我的理解是我的所得,你的理解是你的所得,就像一位朋友说的对:道德经就是一座宝库,进来的人,得到多少都看自己的修为。

  前一次解读本章,最大的不满意之处是感觉偏离了道德经通篇文章的主线,具体细节,随它去吧。

  ===============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解读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会穷竭,越动,它的风就越大。谈论太多,只会加速失败,不如保持内心的宁静。

  ——天地给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无所谓仁与不仁,对万物一视平等(刍狗:古代祭祀用的草扎的狗),其实这是最大的仁,任由万物按自然法则运作而不加干预。圣人也不会有所偏爱,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加干预。其实这反应的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天道自然。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时期都是如此,文景时期是如此,奉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思想,本质是解放自然和百姓的思维禁锢,发挥社会的创造力,结果成就一段难得的盛世;我又想到了唐诗宋词元曲,这是中国文化灿烂的顶峰之一,这样的时期,基本属于没有任何一种思想一家独大的时期,唐朝元朝是基于皇家的起源,不属于中原任何一个文化派别,宋朝基本脱离了儒家一家独大的禁锢,结果社会自然发挥,成就了中国文化的灿烂。

  明朝万历时期,很多史书都在骂万历昏庸,是有目的的,万历虽然不老老实实上班,却不是不管事,三大征不是每个帝皇都能完成的,大家都记得戚继光,扫平了东南的倭寇,可万历东征朝鲜,将日本人赶进了大海,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对东瀛的胜仗(而且是大规模正规战争),军事上是值得一书的,再者,万历时期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虽然我不敢说熟读诗书,但依旧认为万历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的时期!远超过明朝前后时期和后来的清朝时期。万历时期的文化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历史上很多著名小说戏曲都出自这一时代(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查查,很多很丰富,甚至深刻的影响到今天)。经济军事文化在万历时期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可万历时期,很多时候六部官员都是残缺的,地方官员数量更是残缺,谈不上对社会管理的强化,本质上是一种松散的管理,松散的管理带来社会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繁荣,恰恰极大的发挥了社会自然的创造力,老子在天之灵一定在微笑。

  毛伟人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先生深刻的理解了老子文化的精髓。

  相反,历史上大书特书的所谓儒家含义的大一统(统治强化文化大一统)时期,又有多少经济文化和军事的成就,有的只是王侯将相丰功伟绩之下社会的累累白骨,孤儿寡母!以汉武帝和康乾时期最为典型。

  为何如此呢?

  天地也好,圣人也好,如果对一部分人仁,对应的就是对另外一部分人不仁,社会就会形成两个阶层,接受了仁的阶层得到了更多的利益,就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就要压迫打压甚至掠夺另外一个阶层,这个社会就会矛盾激化,经济文化军事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这是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的真正精髓所在。

  儒家的门阀制度恰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在不断制造和强化社会两个阶层的形成与发展,虽然儒家思想极其灿烂,论语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顶峰,但儒家的糟粕特别是后世儒家的作为,是中国两千多年祸乱之源(因为门阀将社会自然的划分为两个阶层),已经彻底偏离了儒家原始朴素的含义,也为孔子所不耻,因为孔先生也在不断争取寒门子弟受教育的权力,这也是争取平等的一部分(虽然孔先生的文化中亦有很多糟粕)。

  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7:42 , Processed in 0.0781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