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29|回复: 2

张敬伟:李克强的软身段和中国的软实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4 09: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中国“一把手”国家主席习近平展示APEC峰会首秀后,中国“二把手”李克强总理也首次参加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中国亚细安(10+1)、中日韩亚细安(10+3)以及东亚峰会。“10+1”和“10+3”两大峰会是中日韩和亚细安的机制性会议,是名副其实的“东亚峰会”,而更为宽泛的东亚峰会由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缺席,李克强总理自然还是会议的主角。

  抛开峰会浮华的场面因素,东亚系列领导人峰会,尤其是“10+1”和“10+3”峰会,实质意义远大于APEC峰会。对中国而言,这是展示其软实力的良好契机。

  中国的硬实力在东亚得到前所未有的确认。美国的重返亚洲再平衡战略,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战略伙伴),亚细安国家对中国的疑惧,乃至菲、越和日本在南中国海和东海的领土争端等等,都说明东亚区域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中国感到焦虑,以为美国召集周边邻国对付自己,中国开始从韬光养晦变成了实力展示。尤其是在海洋利益的诉求上,中国从低调保守转向积极进取。而这,形成了更为紧张区域地缘博弈以及见招拆招。区域形势紧张起来,对中国对东北亚对东南亚对美国都绝非好消息,区域间零和博弈的风险让所有国家都明白,东亚要和平非对抗。

  APEC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区域各国发出了“和平”的最强音,尤其对于亚细安国家,称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发展方向,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李克强总理首次参加东亚系列峰会,着眼于中国同亚细安再开创另一个“黄金十年”,因而传递过去的是中国具体细化的睦邻友邻和善邻声音,展示中国的软实力,以冰释双方分歧,凝聚双边共识。

  关于中国和亚细安的关系,李克强充满感性地形容为,如果说中国和亚细安互为经和纬,那么互信就是梭,经纬紧密交织才能织出未来壮丽的锦绣。

  对于中国--亚细安未来的战略合作架构,李克强提出了“2+7”合作框架。“2”指的是两个政治共识,概括起来就是:深化战略互信,扩大互利共赢。“7”指的是7个领域的合作,重点包括,一是签署中国—亚细安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二是启动中国—亚细安自贸区升级版进程。其他涵盖金融合作,人员交流等诸方面。李克强总理带给亚细安十国最大的承诺是安全上以条约机制来维护,经贸合作以自贸区深化来提升。

  从双边关系中经贸合作到经贸安全并重,是中国在战略力量提升后主动做出的战略调整,以缓解亚细安对中国强大后的心理不安。对此,李克强总理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回顾国际关系的历史,有不少强国争霸的故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周边国家的担心,中国毕竟从各个角度

  看,在亚洲都是一个大国。”李克强强调,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之路。

  具体到南中国海---这是亚细安尤其是和中国存有岛屿争端的国家最为关切的,李克强的讲话也让相关国家安心。

  一是李克强以美日等国常用的修辞多次强调南中国海的航海安全,这说明中国和相关利益各方在南中国海航海安全问题上并无分歧;二是李克强强调南中国海应是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加之中国和亚细安有机制性的条约、宣言乃至原则,未来南中国海也许不会风平浪静,但也不会战火喧嚣;三是关于TPP(跨太平洋战略伙伴),中方并不排斥,而是希望区域贸易自由化更为多元。中方亦期冀和亚细安深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并积极推动中日韩三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区域各种形式的“自贸”,应该相互补充,互相促进。

  美国之于亚细安,是以传统的战略联系释放对中国的互疑,这让区域陷入困扰不安之中,容易导致区域内的擦枪走火;中国之于亚细安,则竭力以软实力缓释亚细安对华的不安,期望双边增加互信,以实现区域共赢。

  东亚系列峰会,李克强以软身段释放了中国的软实力。这种外交关系的宣示,符合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刚柔兼济。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有着众多邻国的大国,中国对亚细安的外交用心,也应适用于其他邻国。如此,才能打造和平的周边环境,以利于中国更深层次的国内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4 11: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中国和亚细安的关系,李克强充满感性地形容为,如果说中国和亚细安互为经和纬,那么互信就是梭,经纬紧密交织才能织出未来壮丽的锦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6:09 , Processed in 0.0937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