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81|回复: 0

悦秋堂时事点:英国与中国大秀恩爱那不为人知的一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19: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与中国大秀恩爱那不为人知的一面...

  习近平主席对英国的国事访问正高潮迭起。访问一直从10月19日持续到23日一个周5个工作日时长。这次访问英国以高重视高规格高标准等进行接待的,媒体从本月初就开始把这次国事访问炒的热火朝天,一次双边国事活动媒体竟如此炒作,的确说明外界对这次国事访问的热络程度。

  英国对这次国事访问比中国更加重视。什么红地毯最红、什么超规格鸣放103响礼炮、什么乘坐皇家金马车下榻白金汉宫、什么英国女王亲自安排菜谱、什么参观皇家藏品“庄园会晤”等等活动,用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来表述,英国以此次国事访问为契机,把与中国的关系秀的如此恩爱,一切迹象表明中英关系正在进入蜜月期。

  有看官要问了,为什么英国要与中国大秀恩爱,都让英国的大哥美国都醋意大发了,这到底是咋回事?

  英中关系的波折:这要先说说香港回归了。中国收回香港英国120%不愿意,但是英国没办法,99年的期限已经到了,白纸黑字写着呢,变卦都没法变。英国派往香港的总督彭定康大家也许还记得,回归前就百般阻挠,看真的挡不住了,就集中花钱,建了个好像什么启德机场啥的,把香港积攒的资金就全都花光了(没人审计鬼才知道花的是不是地方)。

  在今后的岁月里,英国都要找借口在香港的治理上挑刺,去年香港“占中”除美国外,英国的影子也在里面,这是后话,按下不表。话说到了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火炬传递到了法国,发生了暴力冲抢火炬行为,英国媒体开始歪曲报道,当时驻英国大使傅莹舌战群儒,传播中国善意,获得英国好感,英国开始反思对华政策。到了2012年5月份,卡梅伦又不顾中国反对,高调会晤达赖,向“藏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并且卡梅伦拒绝对此事道歉,从此以后,卡梅伦就被“禁止访华”,成为不受北京欢迎的人,后来就一直受到中国的外交冷落。虽然2013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第二次访华,半年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访。但会晤达赖的阴影对英国政府有点挥之不去的。

  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欧盟各国和美国加强了与中国的经贸往来。英国的大哥美国一边与中国口水一边与中国发展经贸,得益匪浅,仅前一段习近平访美一单一次就买了美国300架波音飞机,眼馋吧?欧盟的法国与中国建交最早,早从中国市场份额中分得了一杯羹。德国更是从中国市场大受其利,你看看中国的马路上跑的桑塔纳、奥迪、宝马、保时捷,中国的医院里的西门子等仪器,你就知道德国从中国赚了多少钱了。

  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是以利益衡量国家外交政策的。美国、欧盟、新兴国家体等都从中国获得了巨大利益,英国可谓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嘴里的涎水直流三尺。可英国坐中国冷板凳坐的真的不好受,外交冷遇更是难受。今年春节刚过,英国威廉王子抵达中国访问,并与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他还跟“中国最富的两个人”——阿里巴巴的马云和万达的王健林会晤,希望到英国投资,中英两国关系开始热络起来了。

  这次习主席访英是十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英国。英国怎么能不抓住机遇发展对华关系弥补过去的损失呢?这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英美关系的微妙:大家知道,英国给人的印象一直像美国的“小跟班”、“小马仔”一样,是美国的“铁杆粉丝”,当然,英国有可能想试图改变一下,也未可知。

  “冷战”时期,世界分为两个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前苏联为首的“华约”,两个阵营势力势均力敌,英国在“北约”阵营,由于历史的原因,英美关系当然最铁。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也在瞬间崩塌,原“华约”的小兄弟也纷纷加入“北约”好大树底下好乘凉,以求自保,谁知道美国经济也中道滑落。衰落也不怕,美国自从苏联解体,就缺失了力量制衡,接连发动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并且都跟着栽进去了,加上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到欧洲,至今都翻不过身来。英国看跟着美国大哥准赔不赚,打仗打到哪儿哪儿都拔不开腿,国内财政又不景气,这几年跟的就不太紧了,甚至国际事物有若即若离的意思。英国观察到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中国在上升,美国在下滑,世界大变革已经开始,英国要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与中国合作,也许英国经济还能赶上“第二春”或“梅开二度”,加上国内脱离欧盟的声音出现,日本经济也逐渐式微,英国只有与中国形成经济命运共同体,提升自己经济实力,才有可能今后在国际上出人头地。再说了美国国际地位下滑,英国当年帝国地位是被美国不择手段抢走的,英国人还有帝国梦,至少要成为世界上独立的一极,这也要求英国积极的发展对华关系。

  英国的这一细微变化已被美国察觉到了。2014年9月英国率先成为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发行以人民币计价国债的国家,伦敦成为领先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还有就是什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孔子学院等等也不甘人后;再比如去年,英国是欧洲最早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国家,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随后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也相继宣布加入。美国责怪英国,做出这一决定前几乎没有同美国进行协商,美国表示:对这一趋势表示“警惕”。这次习近平主席访英,美国《华盛顿邮报》批评伦敦是向中国“低声下气、不加批判的乞讨者”,采取了向中国“完全磕头”的政策,一幅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画面栩栩如生。

  英国没有理会美国的看法,也没有顾及欧盟其他国家,英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有媒体认为:英国之所以不顾美国的反对而积极的与中国发展合作关系,绝不仅仅是出于经济贸易方面的原因,也不仅仅是要与德法等国竞争,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虑。有可能英国是在为退欧作准备。即使不退欧,也将更多的独立于欧盟之外。

  英与欧盟关系的尴尬:大家知道,英国是欧盟国家,但不是欧元区国家,欧元区国家的现实危机就是欧元危机。希腊债务危机、意大利、西班牙债务危机阴影时隐时现。英国是欧盟国家,当然承担着给欧盟缴纳会费的义务,会费仅次于德法列第三位,英国向欧盟缴纳会费并未得到与付出相称的好处。自从英国公投未加入欧元区,英国目前需要拿出20亿欧元补缴欧盟的预算,英国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吗?所以英国就有退出欧盟的动议。如果仍停留在欧盟,德国的实力和竟况要明显的好一些,而德法两国的关系更亲密一些,大有联手与英国争夺欧主领导权之意。美国无暇顾及欧洲事务,更帮不上英国的忙,英国会担心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和影响力不保。面对经济危机,欧盟各国各怀心事,不但不能做为整体发挥作用,还有可能被拖累。难民潮恐怕就有可能把欧洲人累垮。既然不能成欧洲的领导者,就没有必要被拖累。英国积极发展对华关系,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为了退欧做准备。

  欧洲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即有可能做为一个整体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做为整体的一员被拖垮。目前来看,欧洲一体化只能是梦想,欧洲的分裂是早晚的事。既然早晚要分裂,就不如早脱离,免得受累。美国恐怕也不想欧洲真正的实现一体化,英国独立在外,对美国有利。也就是说英国闹独立美国并不会全力反对。也正是因为以上原因,英国才独立于欧元区之外。中国崛起之势不可挡。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还将与日俱增,只有独立于欧洲之外,英国才能更有效的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好的获利。

  但是,欧盟毕竟是一个整体,完全脱离欧洲英国肯定显得孤立。如果能打造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足以抵消脱欧所带来的损失。而优先发展对华关系,从合作中获取巨大利益。中国可以成为英国退欧的后路与保障,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友好国家总不会吃亏。

  中国与英国发展关系也有战略考量:这次中国国家主席访英用媒体的话说是点对点访问。这种访问在过去是很少见的,过去国事访问都是集中的或一线或一片的。习主席这种国事访问原来只有俄罗斯、美国、韩国三国,这次又有了英国。与俄罗斯有制衡美国的意思,与韩国有对美日韩三国盟国有制衡的作用,与美国有善意结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意味。看官,与英国就能起到瓦解美国盟国的作用,虽然现在并不能看到,关键是看如何战略博弈。要知道,英国是个举足轻重的国家,不仅仅是英国国家本身,英联邦也是问题的重点。虽然英联邦是松散的结构,但是英国仍是英联邦各国外交政策的参照体,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6个国家的元首仍是英国女王。有看官说了,有没有作用,这次美国巡航中国南海澳大利亚原来相随美国,但英国对中国政策的改变,澳大利亚与美国巡航中国南海目前并未表态。这就是世界格局的微妙变化。

  英国这次发展与中国的关系,重视程度可谓前无古人了。英国王室(女王、亲王、威廉王子、查尔斯王子、爱德华王子)、政府(首相)、议会(上议院、下议院)、党派(工党、保守党)全员进行了接待,说最高规格一点也不为过,这说明,英国往这个方向发展已获得朝野上下各方面的共识,不是某个人脑子一热随便干了一件事儿,这对中国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2015-10-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7 12:08 , Processed in 0.1719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