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52|回复: 0

牛小财:顺丰上市了,快递巨头们的爱恨情仇与隐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5 12: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昨天,顺丰控股登陆深交所,高开高走,报55.21元涨停,总市值超越万科和美的,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根据顺丰控股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股价计算,顺丰控股市值约为2000亿元,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身价也已超过1200亿元。

  在2016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中,王卫排名第四。据媒体统计,如果顺丰控股接下来再收获1个涨停,王卫即可超越小马哥,跻身前三。如果连续收获3个涨停,即可超越马爸爸,而5个涨停之后就能达成“小目标”成为中国首富。

  去年2月,便传出顺丰准备借壳上市,到昨日,“鼎泰新材”更名“顺丰控股”成功登陆深交所,继申通、圆通、韵达通过借壳相继在A股上市、中通纽交所敲钟后,又一家快递巨头成功上市。

  (二)

  关于“全国快递业本是一家人”的传闻,在2015年下半年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

  申通、圆通、天天、中通快递的实际掌控人之间或为兄妹,或为夫妻,或为同学关系,几乎是“一家人”。

  有人更进一步挖掘了快递业内大佬的人物关系图谱,并直指这几家公司的掌控人,乃至中国约2500家快递公司的老板或者创始人都来自浙江桐庐,占据中国快递市场份额的60%……

  不过,在中国快递市场,“桐庐帮”是最大的一股势力,申通,圆通等快递创办人都是桐庐人。

  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史,充斥着爱恨情仇。就是最狗血的电视剧编剧,也不敢这样写。

  2015年9月,申通快递宣布和天天快递进行重大战略重组。与一般的战略重组不同,这一次并没有进行资源整合,或者进行融合兼并。而是两家公司共享同一个管理团队。

  天天快递的创始人詹际盛,同时也是申通快递创始人。申通快递的共同创始人聂腾飞,让自己的小舅子陈德军接替了詹际盛后,詹际盛离开申通,创立天天快递。

  如果这一段经历被写成文字,一定不比《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逊色。

  聂腾飞车祸去世后,其妻陈小英的继任丈夫奚春阳成为申通快递的掌权者,并以个人的名义,收购天天快递60%的股权。

  合伙人分道扬镳,同林鸟劳燕分飞。这种姻亲与资本交织的复杂关系,成为了最终促成家族企业因子十分浓郁的申通和天天快递合体的关键。

  之后,奚春阳退居幕后,陈德军成为申通的现任董事长。

  (三)

  作为唯一的非浙江桐庐籍的快递巨头——顺丰速运的王卫,这个被媒体称为“马云最佩服的男人”的上海人,却没在这场爱恨情仇中打酱油。

  1971年,王卫出生于上海,7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高中毕业后,在香港叔叔的手下做工,往返于广东与香港两地。

  因为经常帮人在香港和广东之间带货的原因,王卫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1993年,王卫拿着父亲支援的10万港币,在广东顺德创立了顺丰。并迅速通过“低价”的优势,打开了市场。

  王卫曾说,自己是一个危机意识很重的人,每三四个月就要有创新。“为什么去拼一些创新的东西?最主要是因为,我意识到未来会有风险。不是说等到穷的时候,再去考虑变。”

  顺丰的直营业务做非常出色。这是因为王卫在接到一通投诉电话后,意识到了加盟商的弊端。但是,此时,加盟商的利益链条已经形成,势力范围已经稳固。

  王卫曾说:“顺丰提出差异化经营后,承包网点收回直营便遇到了很多麻烦。当时一个承包网点就是一个小王国,根治这些问题,压力非常大。”

  但是,王卫凭借自己强硬的手腕,和“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在2002年收权成功。顺丰至此全部改为直营店。

  2003年,非典爆发,航空业萧条。王卫趁此时机,签下快运包机协议。顺丰也借此扶摇直上。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航空帮助顺丰将“快”做到了极致。

  王卫也借此,杀出了“四通一达”的爱恨情仇包围圈,成为一方霸主。

  (四)

  顺丰的财务数据通过公告披露显示:其2013年至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3亿元人民币、389亿元、4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31亿元人民币、4.75亿元、10.94亿元。

  这道“深V”的净利润走势,源于王卫在2014年对创新业务的投入巨大,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

  顺丰如此大手笔的对新业务进行布局,也是因为快递行业到了拐点。

  一方面是电商业务空前的繁荣,给快递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阿里、苏宁杀入快递行业,进行资源整合,成为搅局者。

  而快递行业从1993年,发展至今,24年的时间,始终没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是快递业发展的拦路虎。

  快递行业直面终端的消费者,从最近网店,迈向消费者的这“最后一公里”,主要还是依靠人力来完成。

  但是,行业长期以来的是靠“血汗工厂”式的用工方式。在人口红利逐步丧失的现在,这种方式已经很难再招到工人了。

  圆通在春节后被爆出大量快递员出走,“弃暗投明”送外卖去了,导致部分地区的网点爆仓。

  虽然圆通对此进行了否认。但是,用工荒的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快递行业的正常运转了。

  这10年来,快递行业业务量迅猛增长。但是,与数量增长相反的,单件利润在不断下滑。

  快递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竞争激烈。各家纷纷打出低价战略抢占市场,导致快件价格一降再降。

  国内的平均快递单件价格已经从2004年的28块8,下降到去年的13块3。快递行业毛利率已经从2007年的30%,下滑到目前5%-10%。

  而这种下降,最直接的,是压榨了终端业务员的收益。快递员几乎365日无休,每日工作时间十小时以上,但是,收入没有显著提高。

  而外卖行业迅速崛起,同样是依赖人工送达,单件价格高,劳动强度相对较小,人员便迅速从快递行业流失。

  而如果提高单价,又会丧失企业竞争力,快递行业被迫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天天被苏宁收购,形成“电商+快递”的格局。阿里打造菜鸟驿站,形成物流中转枢纽,顺丰在尝试大数据和电商。

  部分企业,还再尝试机器人送件。目前,世界上多家大型电商企业都开始研究机器人配送快递。

  亚马逊研发无人机运送包裹,瑞士邮政去年就测试了机器人送快递,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也在2016年发布了首款配送机器人小G。

  早期的“姻亲”发展模式过去。未来,快递行业也将迎来一场大洗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1:54 , Processed in 0.0781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