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0|回复: 1

张平:央视怒斥IPO提速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7 07: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央视财经发表题目是《中国平均每天3家公司IPO,如此疯狂能撑多久?》的文章,里面提到截至2016年12月31日,A股IPO、再融资合计超1.3万亿元,同比大增59%,IPO家数和融资额创近五年新高;到了2017年,新股申购更是达到日均3家。与此同时,在2016年新股高速发行的背景下,每位股民平均亏损2.4万元。

  无独有偶,新华社旗下媒体也曾呼吁新股发行要考虑市场和投资者的接受度。一方面是“圈钱”,另一方面“震荡”;一方面是一级市场的疯狂造富,另一方面是二级市场的巨额亏损。面对股市长期被抽血,以及投资者出现的亏损,各方产生愤怒的质疑声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新年伊始,广大投资者已开始离场,上周资金净流出388亿。其中资金流入方面,上周银证转账变动净额减少187亿,融资余额减少63亿。资金流出方面,IPO融资规模39亿,产业资本净减持15亿,交易费用38亿。前一周资金净流出664亿。那么,央视财经和广大投资者究竟对A股市场有何诟病呢?

  第一,不顾行情好坏,融资规模扩张太大,根本不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一直以来,IPO堰塞湖始终是A股市场的顽疾,证监会大幅提速IPO,也正是为求能化解该项杂症。实际上,在化解堰塞湖的问题上,证监会并非没有措施,自去年以来,二级市场的再融资已愈发趋严,以及打新无需存留资金,这些措施都是为IPO腾出空间,最大限度降低抽血效应。

  但尽管如此,A股IPO的去年募资规模还是排名全球第三。从IPO募资额来看,纽交所和纳斯达克IPO募资246亿元,排在第一;香港港交所245亿美元排在第二;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三,募资160亿美元。难怪,央视财经罕见发文提醒监管者,新股发行需要兼顾直接融资与市场的承受度。

  第二,在股市大规模扩容之际,中小投资者却亏损惨重。2016年中,A股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496亿元,创下五年新高;但从同期指数表现来看,上证指数跌幅超12%,创业板跌幅近28%。根据相关机构测算,2016年在高速发行的背景下,每位股民平均亏损2.4万元。

  更要命的是,这种新股扩容速度并没有放缓,未来还会增加,有市场机构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2800亿元,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均增长六成至八成。2017年IPO融资量将达到3000亿元水平。

  第三,上市公司股东批量造富情况严重,只要解禁期限一过,便进行清仓式减持,让股民们寒心。从2016年来看,A股共有1145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过减持行动,涉及股票数量共计197.4亿股,参考市值共计3030.43亿元。而以减持套现金额统计,1145家上市公司中减持数量超过10亿元的有68家,减持套现过亿元上市公司涉及527家。

  此外,还有多家公司的股东出现了“清仓式”的减持。据不完全统计,吉艾科技、宏磊股份、海立美达等多家上市公司,都遭到了控股股东或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将所持股份全部清空。毫无疑问,大股东的高位套现致富,最终却将风险转嫁给中小投资者。

  试想,如果中小投资者们看到:一边是自己在二级市场上的股票因失血严重,而长期跌跌不休;另一边是新股扩容大规模提速,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造富不断出现,呈现出一个失去赚钱效应的股市,那这样的股市谁还愿去投资?所以,要想让股市重新焕发生命力,股民们能够分享到上市公司业绩发展的硕果,监管部门必需做出一些改革。

  首先,股市天生具有直接融资功能,这个功能是不可能改变的。但监管层也应该根据股市的承受度、成交量的多寡来决定新股上市的数量和节奏。而进入了2017年后,IPO数量几乎达到日均3只,与之形成反差的是A股行情的惨淡,人均亏损面的快速上升,当然会被外界所诟病。当务之急是要降低新股发行节奏,给中小投资者一个较为稳定的市场预期。

  再者,稳步推进注册制的改革。去年以来,注册制改革中断至今,现在看来又应该重新启动。因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暴富神话、新股IPO估值偏高,上市后又被恶炒,都是审核制人为造成股票稀缺的恶果。

  而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之后,只要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都能IPO,新股资源就不再那么稀缺,以真实的估值来衡量股价,投资者的风险将大幅减少,而大股东的造富现象将得到根本遏制。

  最后,在提速IPO的同时,监管层必须也要果断让垃圾企业退市,只有通过优胜劣汰,才能将A股的整体规模始终控制在一个市场接受的范围之内。在美国股市中,退市可谓是家常便饭,这也是为新加入的企业腾出巨大的空间。真正实现了“优者上,劣者下“良性的投资氛围。

  从国外资本市场的一组数据来看,1995年至2005年十年间,美国三大股市共有9273家公司退市。这一数字十分惊人。其中,纽约证交所(NYSE)十年总计退市1906家,NASDAQ十年退市6257家,美国交易所(AMEX)十年退市1010家,三大股市合计平均每年退市1000家左右。只有不断推陈出新,让股市有限的资源服务于优良企业,那么这个股市才有希望。

  然而,回到A股中,市场几乎呈现一种只进不出的状态,在A股的26年历史中,退市的企业屈指可数,一些垃圾企业总能通过并购重组重获新生,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一些类银行或券商等大市值企业IPO后会给市场带来抽血效应。现如今,IPO的提速,更是进一步加剧抽血的效应。

  央视财经罕见的发声,痛批新股IPO给市场带来的失血情况,并且指出上市公司大股东集体造富和广大投资者普遍亏损的不公。现在对于监管层来说,既要在短期内根据市场的承受能力,减少新股发行频率,又要适时的推进注册制、退市机制,这样被投资者诟病的股市抽血和造富神话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而只有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充分尊重,市场更加公平公正,A股的未来前景才更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08: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现在都开始为了收视广告而随波逐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6 21:25 , Processed in 0.2813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