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57|回复: 1

云石:铁打的香港 流水的港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8 20: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伴随着几个香港准议员的狂妄辱国,以及随之而来的全国人大释法,“港独”这帮看上去似跳梁小丑,但又屡打不绝的家伙,再度进入大陆网民的视野。

  其实说再度,这个实在有点夸张了,因着这两年,关于“港独”的消息,就从来没有真正消停过。从“占中三子”,再到招显聪、黄之锋,再到杜汶泽、何韵诗,及至近日引发释法的梁颂恒和游蕙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批所谓的港独代表跳将出来,用一些极端的口号和行为,来挑动香港社会乃至大陆网民的敏感神经。

  虽然,只要稍有理智的人都会明白,所谓的“港独”,无论从哪方面看,不具备任何实现的可能。但明知是鸡蛋碰石头,港独分子却依然层出不穷,且行径越来越离谱,言辞越来越嚣张,这背后的原因,不得不让人深思。

  在云石君看来,港独的冒头,其实是香港政治经济结构性困境的一种发酵反应。而这种反应背后,实际上是香港全方位回归中国过程中所必然会遭遇的一种阶段性阵痛。

  香港回归的二十年,正是中国高速崛起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大陆通过改革开放,从一个贫弱的地缘大国一举成长为名符其实的全球第二大国,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化国家。

  大陆的这种变化,给香港社会造成了全方位冲击。

  首当其冲的,是心理方面的失衡。回归前,鉴于大陆长期闭关自守,香港借助自己特殊的地缘区位以及连接中外的政治优势,一举成为中外交流的绝对枢纽,并从中攫取了大量红利,铸就了香港20世纪下半页的辉煌。而这种成功,也使香港人获得了巨大的优越感,尽管就文明的规模而言,香港与大陆相比始终只是个小不点,但在文明发展质量上,香港则实现了对大陆的全方位领先——这让香港人获得了巨大的对陆优越感。

  但是,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陆经济逐渐迎头赶上,尤其是与香港毗邻的珠三角,作为大陆经济两大龙头地带之一,更是日新月异,与香港的差距越来越小。短短二三十年,香港直接从一个普通货车司机都可以包养北妹的辉煌,直接跌落到眼睁睁瞅着大陆人赴港爆买,还得努力学普通话为其热情服务以谋生存的落寞,这种巨大的落差,不可避免的会让普通香港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失衡。

  而比心理失衡更严重的,是香港经济的结构性恶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激化。回归二十年,尽管香港经济的总势头依然向好,但是,在这块增量蛋糕的分配上,却出现了巨大的失衡。

  随着改革的深入,大陆成长为世界工厂,其规模效应所附带的虹吸作用,使得香港普通制造业彻底没落,大量工厂倒闭内迁;同时,大陆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使得香港作为中外交流枢纽的功能大不如前,港口贸易等相关行业也随之萎缩。底层工人失去了赖以谋生的劳动岗位,甚至许多中产阶级,也因为从事行业的萎缩,而丧失了原先的工作,或者不得不降低薪酬。

  当然,香港依然有其优势。有前期积累的资本家,可以趁势北上,通过投资等方式,尽享大陆发展红利;而香港本身可以背靠大陆,在金融等领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由于这些好处的取得,需要足够的资金、或者相应的知识储备做支撑,所以其受益者仅仅局限在精英阶层;而广大普通民众,由于地位、学识、资本储备、视野等各方面的制约,并不能享受太多好处。相反,他们还要忍受房价飙升,水客哄抢、社会资源被大陆人挤占等各种现实以及心理层面的冲击。

  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普通港人对现有社会秩序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虽然这种变化,不过是大陆与香港经济发展的正常表现,与政治并无太大关系;但由于时间点上,正好与回归大致契合,而在此之前,香港又出现过普惠型高速增长,所以难免会让人与回归这个政治变化高度挂钩。这些现实层面的结构性困境,再加上外部势力的推波助澜,港独的出现,也就有了其生存的土壤。

  不过话又说回来。某一地区之兴衰起伏,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不光是香港,就是大陆内部各地区之间,此消彼长也十分常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珠三角,从改革开放前的落后地区,一举成长为中国经济的前沿;而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先进地区的东北、武汉等地,则在这三十年内相对没落甚至边缘化。

  同样是相对衰落,香港就激起了这么大的社会波澜,而在大陆的同类型城市的地区,却并没有引发这么大的思潮碰撞。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又涉及到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殊性。

  一国两制架构下,香港虽然主权属于中国,但在具有本地区内政方面,具有极高的自主性,即便是中央政府,也不能轻易出手干涉。

  同时,香港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特征,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权力构成模式,与大陆有着极大不同:

  在大陆,政治权力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其他一切权力——包括资本权力、宗教权力等等,都必须接受政治权力的管制。

  对政治权力来说,尽管其也有逐利诉求,但其最大的利益根基,并不是直接的金银财富,而是江山!所以出于江山稳固的考虑,政府只要自身肌体尚未彻底腐朽,都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为底层提供至少能让其能过的下去的福利保障。(当然,即便政府彻底腐败,也依然会有意愿提供,不过这种情况下,一来政府未必有足够的财力,二来,即便中枢拿出这笔钱,也会由于政府肌体的腐朽,导致钱在传导到基层的过程中被官僚贪污——这一点可以参考崇祯皇帝的悲剧)

  当然,这种福利兜底,在经济上多半是不划算,甚至亏本的。比如建造廉租房、公屋,提供福利救济等等,这大多是赔本的买卖。但对政府来说,这又十分必要——否则一旦下层社会不满情绪爆发,将引发社会动荡乃至内乱,进而威胁江山稳固这个政治权力的最大利益根基。

  大陆就是这种政治主导模式。而且这种政治主导模式下,政府也有足够的能力,筹集到最多的资源。

  但香港不同。香港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在这个城市的权力架构中占据了相对优势份额;而反观政治,由于采用西式分权制衡制度,香港政治权力被拆解,难以对资本形成有效制约,甚至在很多方面还要受资本掣肘。

  既然是资本权力占主角,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资本以攫取物质财富为最大目标,至于解决社会问题,那应该是政治权力的职责,并不属于资本权力的考虑范畴。

  而且从逻辑上来讲,资本也有无视底层愤怒的底气——毕竟资本是无国界的。如果在香港攫取过度,导致其出现衰退动荡,那大不了提前将资本转移到别的地区就得了——只要有钱,到哪儿都是爷,到哪儿都可以重建资本帝国。

  资本的嗜血本性,决定了它们必然尽可能多的攫取社会财富;而资本可以转移的特性,又决定了它们不必太过顾忌此举所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

  当然,资本的逐利诉求,以及资本无国界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可以肆无忌惮,但是政治的江山稳固诉求,以及政治有国界的特征,决定了香港政府必须尽一切努力保障底层,以防激化社会矛盾,摧毁现有体制——不然香港真的搞乱,资本家可以去别的地方另起炉灶,政客们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模式下,香港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其对社会资源的掌控和调配能力也远不能和政治第一位的大陆相比。

  这种情况下,香港政府不仅在自身权力能量上,甚至在调配资源的能力方面,都严重不足,并且受到资本权力的高度掣肘(比如一直限制建设用地出让)。这也就导致了,香港政府纾缓底层民生困境的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失。

  资本为了逐利,一味炒高房价,一味实业外迁,政府又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有效遏制。当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合适工作,买不起房,甚至栖身笼屋时,香港下层对现有社会秩序以及政府的不满就可想而知,而港独这种打破现有秩序,重新洗牌的政治诉求,自然也就能够在部分社会下层中找到市场!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房价高的地方不止香港一个,在内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同样高的远远超一般民众购买能力,但这并没有引发当地社会矛盾的极端激化,更没有因此闹出什么大的极端政治事件。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大陆与香港的物理生存空间不同。对大陆来说,虽然北上广深的确房价高的离谱,但除此之外,它还有广大的二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城——这些地方房价并非不可承受。而且,北上广深之人口,绝大部分本就是外来者,对他们来说,即便在当地购房无望,还可以退回老家工作生活——所以他们是有退路的。

  当然,外地人有退路,本地人就没什么退路了。不过在一线城市人口急剧扩张的大背景下,本地土著本就只占少数,而且其中大部分还因为享受了一线城市的发展红利(一出生就接受更好的教育,凭着本地人优势可以取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直接拆迁致富),所以早就在事实上摆脱了底层状态,所以当地政府真正要赔本去保障兜底的,只是极少一部分——这大大降低了当地政治权力的维稳难度。

  当然,这依然会让人不满——尤其是那些被迫退出一线城市的人。但是,对他们来说,这种不满只是基于梦想的破灭,而非生存的无以为继——回老家后,买房并不是大问题,至于工作,以中国的经济环境而言,回老家找份理想工作虽不容易,但找份能过得下去的工作,其实也并不是很难。所以这种程度的不满,其实危险性是有限的,不至于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太过。

  但香港人就不一样了。香港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个孤岛,地域的狭隘,决定了香港中下层并无物理空间上的退路;香港比大陆一线城市更高的生活成本,又决定了这些缺乏知识和技能储备的人群,很难靠自己的能力在这个城市体面立足;而香港的资本主义属性和弱势政府,又决定了他们无法享受到大陆一线城市弱势本地居民那样的福利兜底;再加上香港实业萎缩的大环境,这种种不利,导致香港社会中下层越来越觉得走投无路。当这种绝望感蔓延到一定程度,港独这种幻想,即便明显不切实际,但在穷途末路感觉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也成为他们摆脱困境的一种精神寄托。

  说完了港独形成的社会土壤,接下来免不了还得谈谈,这种困境如何化解。

  老实说,短期内,港独的社会土壤不会消失。毕竟香港的孤岛格局没有改变,香港实体经济空心化和相对衰弱的趋势也无法扭转;至于资本权力过度泛滥对社会的危害,一时半会儿也很难彻底根治(真把他们一下轰跑,香港也立马就完了)。所以尽管大家很讨厌这帮港独的衰仔,但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时不时会听到他们聒噪!

  不过大家也不必对此过于忧心。因为从长远看,只要大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解。

  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化解它的孤岛格局,让它融入大陆经济圈即可。香港的中下层困境,说白了就在于香港实体经济和中低端产业的萎缩。不过香港虽然相对萎缩不假,但是大陆并未萎缩,反而在持续增长。而香港的所谓中低端人才,也只是针对其自身而言的,如果与大陆同段位人才相比,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技能劣势。所以,如果香港孤岛效应消除,陆港融合加剧,香港中低端人才能像内地的人口流动一样,转至大陆谋生,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不过,短期内,这还做不到。之所以如此,除了政治、文化的隔阂外,最重要的是,大陆经济,尤其是收入水平,依然与香港有相当大的差距。

  普通人在决定是否外出谋生时,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就是本地收入水平。对香港中低端人才而言,香港才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参照标的物。现在的香港大众收入虽然呈相对颓靡之势,但从绝对角度来说,依然比大陆高出一大截。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政治、文化隔阂解除,他们也不可能愿意到大陆屈就(连北京的地下室都能吸引无数外地人死撑着,要香港本地人背井离乡又谈何容易?)。

  但反过来,当大陆(其实珠三角就可以了)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同岗位薪酬待遇达到与香港大致相当,甚至反超的段位时,那么到大陆谋生,就会显出吸引力;此时再辅之以一定的政策引导(比如一定额度内免交个税等等),香港中低端劳动力自然会背包北上,谋取更多的薪酬,他们的人生前景展望也会由暗淡无光变为充满希望。当这种U型反转形成,港独的生存土壤就会消解,陆港融合也就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港独的问题,不过是一种发展中的问题,是当前陆港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导致的阶段性的问题。对此类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

  在战术上,当然要高度重视,不能由港独任意蔓延。如果任由对香港社会秩序肆意冲击,只会导致香港经济环境更差,进而使人陷入经济困境,而这部分陷入绝望的人,又会被港独所蛊惑,成为民粹暴力的拥趸——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对港独,该出手时就得出手——虽然眼下还不能够将其彻底清除,但至少可以将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至于对社会秩序造成过大冲击。

  而在战术重视的同时,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其实港独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跳梁小丑而已,无需太过紧张。只要控制得当,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经济(尤其是珠三角的广州、深圳)文明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一切都将随着时间巨轮的前进,自然而然的消解。

  毕竟时间,是站在大陆一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00: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有道理,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14:1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