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7|回复: 0

邓元杰:经济不好房价就一定崩溃?你知道民国时期的房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9 11: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看空中国经济的人很多,我也算一个。但是我和很多人不同的是:我不认为经济不好,楼市就一定崩溃。相反,经济越不好,一二线楼市就越兴旺!不信?今天让你看看民国时期的情况。
  先说8月下旬的楼市。上海的四块地不敢推了,显然是怕产生新地王。但是越不推,以后就越会产生地王。道理太简单了,没供应啊。老邓估计上海的策略是在等北京:等你丫推了新地王,我再推。北京也聪明,也不推了,大家都憋着。深圳一看你们两个装孙子不是?你们都是直辖市,但深圳不是怎么办?硬不过京沪啊,干脆8月份推出15块地,供应量接近上半年拍地的总和。苏州也一口气推出27块地,9月下旬正式拍卖。所以现在的热门城市采用的是两种策略:或者不推,或者推一大堆,都是为了应付中央的政策。

  厦门也在8月26日集中推出了6块地,都是厦门岛外的(厦门岛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就这么大了,但在大陆上还有几个区),一天轰出5地王!灌口地块楼面价3.2万元/平,地价已完爆岛内!厦门最好的就是厦门岛,这他妈岛外都3.2万了,以后岛内要多少?5万是起码的,10万也可以预期啊。我要是在厦门岛有房子立马捂着不卖,每平米先涨到6万再说。好地段,学区房?没有15万你看我出手吗?

  珠海,这个和香港隔着珠江口相望的城市,8月26日拍出了楼面价29120元/平米的珠海新地王,格力地产拿到了。牛吧?实际上,珠海8月26日的四块地都是地王,只是另外三块的楼面价“只有”28000多元,被最后一个压下去了。上个月珠海的地王楼面价是19050元/平米,一个月涨50%。这速度怎么样?所以业内人士认为,珠海房价正在进入“6万时代”。

  6万的预期!难道现在只有一个珠海才有?看看厦门、南京甚至郑州,是不是都要预期6万了?搁在一年前,假如有人说京沪深的均价会达到6万,你会不会笑死?现在很多二线城市的预期都这样了,京沪深以后会怎样?

  下图是一个珠海茶友(微信号:老邓de财经茶馆,Laodeng_caff)拍摄的图片,就是这两天的事儿。是在珠海某房地产公司拍的,大家正在热烈地买房。请注意她下面写了什么:“和尚都抢房了,快去购房,机会不等人的……”
  好好的寺庙不住,和尚来抢房干什么?哈哈哈哈!

  有人说这是最后的盛宴。但老邓认为还差得远。这才到哪儿啊?

  房价正在坐火箭,大家没发现吗?

  要想让这个火箭别发射,你说怎么办?

  还死硬着看空房价?你不买房,买地产股行吗?抗通胀的股票真没有一只你看上眼的?哎,让我说什么好呢?

  现在回头继续说房价。你们说,珠海和厦门的地王都是在耶伦说美联储可能要加息之后产生的,难道不奇怪吗?按说联储要加息,我国的货币要紧缩了吧,但地王怎么这么汹涌?难道那些房地产商都不怕?

  道理其实很简单,国家一直在放水,而且放水的态度不变。这一点我早说过250回了。

  今天给大家说个不一样的,那就是让大家看看民国时期的房价。民国,我们都知道,老蒋做经济基本上一塌糊涂,尤其是后期,通胀极为严重。最后他为什么输给了老毛?从经济角度看,是因为经济崩溃了,无法支持几百万国军了。在经济崩溃、战争频繁的情况下,房价如何呢?

  我们看看民国时期的房价(实际上,本文是以前一篇文章的改写,但由于新人很多,可能很多人没看过,或者看过又忘了。没关系,再简单看一遍)。

  先看北京,房价相当便宜。区位最好的瓦房,基本上相当于工薪阶层每家平均月收入的两倍多。即使是四合院,价格也不算贵,大文豪鲁迅在北京买过两回房,第一次是1919年,鲁迅和弟弟周作人合伙买下西直门内的一座四合院,不算契税和装修款,花了3500块大洋。第二次是在1924年,鲁迅和周作人闹分家,他在阜成门内买下另一座四合院,不算契税和改造费,花了800块大洋。

  这个价格是高是低呢?当时鲁迅任教育部公务员,并兼任北大国文系和高等师范等校讲师,月收入一共是200~300大洋左右。因此,四个月的工资可以买北京一套四合院,确实便宜。当然,鲁迅当时属于高收入群体,但当时一个普通工人月收入在30圆(大洋)以上是很常见的,所以鲁迅的收入也不算特别高。

  到了 1930年,北京(北平)的小洋楼最贵,每间均价400圆;普通楼房次之,每间均价176圆;四合院瓦房再次之,每间均价130圆;普通平房每间均价80圆。房租方面,四合院的房租每月仅20圆(大洋)左右;一间20平米的单身宿舍,月租金在4~5圆。也很便宜。

  北京为什么便宜?因为当时北京不是首都啊,而且经常被抢劫。1860年英法联军来过,1900年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来过,1912年袁世凯的部下曹锟来过,然后张作霖来过,冯玉祥来过,张勋来过,段祺瑞来过,日本人来过,傅作义来过……就拿袁世凯指示曹锟“兵变”那次来说,被抢商户有四千多家,并蔓延于保定、天津一带。老百姓敢住在北京吗?总之,自清末以来,北京遭遇过多次战乱,民国时期又不是首都,对老百姓没什么吸引力,清朝留下来的房子又多,房价当然上不去。只是在1937年之后,由于日本侨民和华北农民的涌入,出现了短暂的房荒。

  再看上海,那就不一样了。无论抗战前还是抗战后,上海、南京、重庆、武汉和广州等大城市,居住成本都远高于北京。拿上海来说,房价和房租都至少是北平的十倍。民国时期上海房荒严重,不仅有一手房东,还有二房东、三房东……转租时趁机向后来的房客收取金条,当时上海的房客,房租成本经常占工资的40%以上。

  上海房价最贵的地方在哪儿?租界。主要是法国租界,因为它比英国租界大得多。租界是丧权辱国的产物,但是租界内的城市规划和治安都相当好,因此房价最贵。例如,1933年法国租借的价格达到每亩33877两(圆)。这是什么概念?以一亩地666平方米来算,相当于一平米51圆。这个价格至少是北京四合院的二三十倍。住在租界别墅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中国顶级达官贵人,房价绝对昂贵,动辄几百万银元。因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富人愿意为安全付出百倍乃至千倍的价格,何况租界还享有治外法权,也就是说如果犯了罪,中国警察也不敢轻易闯进租界抓人。像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北洋军阀孙传芳、颜料巨商郑润生、英美烟草公司的大买办郑伯昭、国民党政要宋子文、清末变法领袖康有为,在租界都有房子,而且往往不止一栋。

  所以那时,全国房价最高的就是租界。1933年,在上海定居的鲁迅撰写专栏文章《中国人的生命圈》,说“最安全的地方到底也还是上海的租界上”。但是以鲁迅当时一个月已经600圆的收入,不仅根本买不起租界房,甚至租都租不起,只能在租界外租房,可见租界里居住成本之高。1934年,北平的“天价房”几乎都位于西交民巷,因为这是使馆区,连房租都比全城平均水平高出七八倍不止。

  在民国时期,租界房价高也有炒作的因素。有钱人把钱投到房地产上,囤房囤地,搞得房价更是飞涨。从经济学上分析,他们把房价搞得连鲁迅都住不起,那么能和他们做邻居的,只能是同等级别的达官贵人或超级明星了。这样,租界整体上也会提高安全性,恐怕也是他们淘汰别人的一种方式。

  大城市尤其是租界房价昂贵,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无穷烦恼。上海的中产阶级家庭,因洋商和地主异常强大,无力购地造屋,同时上海周边地区难以开发,很多民众住的房子异常低劣,因此盗匪流民增多。马路上尽是盗匪、娼妓、警察、侦探。作家予且(1902-1990)写道:“租界没有力量使中国政府在上海附近造成新都市,租界却有力量造成上海格外的繁荣。所谓繁荣,就是(一)洋商的势力极端的膨胀。(二)人口非常的增多。(三)地皮非常的贵。”

  广州房价也比北京高得多。这是因为:广州不仅在清朝时就很繁华,而且是国民党的发家之地。1931年,广州西关华林寺门前的小洋楼,每平方米售价是30圆,虽然远远比不上上海,但还是北京的好几倍。南京、武汉乃至重庆,都差不多。

  当然,一旦租界被收回,房价就天差地别了。1930年代,蒋介石大力收回内地的租界,效果就是这样。汉口租界、九江租界、天津租界陆续被收回,楼市一落千丈。

  从民国时期的房价,老邓的总结是:

  1、在中国仍然有大量穷困农村,在全国战乱和饥荒不止的情况下,中国一线大城市的房价仍然坚挺,并节节走高。(只有北平情况特殊)

  2、房子贵不贵,看商业发达程度,看房子供需,更看“法制”和“安全”程度。如果治理得好,在大城市中,哪怕周围不远就是贫民区,房价也可以上天。

  当然,民国时期大城市繁荣,但全国广大地区却日益凋敝,长期下去确实相当不妙:繁荣的一线城市逐渐成了被贫困区包围的“孤岛”。但是,抗战结束后民国高通货膨胀的现实,使得一线城市的房产成为了规避货币贬值的最佳途径。

  例如,想在1948年前后的上海市区租一所洋房,光付给前任房客或二房东的“转手费”就需要22根金条。民国金条分两种,一种是5市两金条,俗称“大黄鱼”,重158克左右;另一种是重31克的“小黄鱼”。我没查到这22根金条是“大黄鱼”还是“小黄鱼”,但哪怕都是“小黄鱼”,按照当前价格,22根就是682克,折合人民币也要18万元左右。而且这只是租金,不是房价。所以,老邓的总结还要补充一点:

  3、民国后期严重的贫富不均和通货膨胀,根本不影响“好房子”的价格,“好房子”是最抗通胀的。

  还记得我给大家说的胡适吗?民国第一大(或者说最知名的)学者,挣了很多钱。但随着货币上万倍地贬值,他那么多钱买不起南京一套房!最后只能到美国做个清贫的图书管理员了。

  当然我们也知道,1949年,国民党收缩到台湾了……不过大家千万别多想,我对我国政府的掌控能力和可持续性,是充满信心的!

  我写的有没有道理?你再想想?

  来,先喝杯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21:0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