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00|回复: 4

白云先生:美国,正一步步走向崩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8 22: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说,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更善于建造一个新世界。如今世界新秩序正在形成,中国蒸蒸日上,美国行将就木,新旧世界交替必然产生激烈碰撞!

  1、三元结构

  传统世界格局是美国主导的,从产业和经济角度可以这样划分:全球化产业链分工是一个三元结构,分别由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构成。

  典型的消费国,比如美国,南欧的欧猪各国。典型的生产国,是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典型的资源国,则是俄罗斯,中东石油国,巴西,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等国。

  美国作为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最顶端,不仅负责向全球提供输出需求,还输出流动性和制度与技术方面的标准和协议,负责全球化的全局统筹与组织。美国输出的制度,由三部分构成,政治的维度上是联合国,经济和金融维度上面是全球货币体系。贸易维度上,是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WTO。这就是全球化生产与协作的顶层设计。

  在这个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经济的版图是用美元画出来的。美元流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繁荣,美元抽离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萧条。这是全球流动性的区域分布规律。同时,美元的全球流动,还有一个周期性潮汐规律。

  美联储开动印钞机进行货币扩张,全球经济开始涨潮,风险资产价格节节攀升。美联储进行货币收缩,全球经济变会哀鸿遍野,风险资产价格频频崩溃,避险资产价格,转瞬暴涨。风险资产能跌多少,避险资产就能涨多少。

  在这一涨一落的美元潮汐中,美国通过通胀税,作弊一样的赖掉了旧有债务。赖掉债务之后,再通过美元回流机制,重新借入低息廉价的美元。借入廉价的美元之后,再对外进行货币扩张,继续向其他国家收取通胀税。这个过程,俗称剪羊毛。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剪羊毛行为,有明剪,这就是正常的铸币税。还有作弊的偷偷的剪,这就是美元潮汐。

  3、美国对三元的攻击

  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美国向生产国输出美元资本,主要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生产国拿到资本和项目,开始去资源国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产品生产完成之后,卖给美国等消费国。美国向生产国支付美元作为货款结算。生产国拿到了美国支付的美元,这些贸易盈余,因为规模巨大,在国际市场上,怎么管理和投资,都是个问题。生产国用积累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的核心优质资产,那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买低息的美国国债。

  美国拿到生产国通过购买低息美国国债流过来的美元,再输入生产国,进行再投资和控制优质资产,获得高额的投资收益和利润。这又是利用不对称的规则,消费国对生产国进行的第三重剪羊毛。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之间的美元环流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在这个分工体系中,一个资源国的价值,取决于它的资源有多少,表现在账面上,就是外储盈余和本币汇率。一个生产国,它的价值,取决于它的产能。中国为什么长期以来都存在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因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的增长,加速度越来越快。中国产能的扩张,超过了美国货币的扩张,这样就会一直长期存在外部升值压力。消费国的价值呢,取决于它的印钞机,它什么也不用干,光印钱买买买,躺着吃喝就行了。

  资源国,是这个体系中,最缺乏话语权的。它们国家挖出来的资源,却用美元来计价,而且,结算也用美元。自己本国的资源,不仅无法利用这些资源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好日子,甚至,资源卖多少钱,完全受美国的控制和主宰,让你哭你就得哭,让你笑你就得笑。为什么中东石油国,对美国普遍存在刻骨的仇恨,这就是根子。石油国不想卖身卖笑,就会尝试着试图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尝试的代价,就是萨达姆和卡扎菲的身死国灭,无数生灵涂炭。

  美国要攻击资源国,直接在自己掌握定价权的资本市场上大肆攻击大宗商品的价格就行了。而要攻击一个生产国,则要复杂的多。

  4、生产国的更新

  生产国,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体系中,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代。第一代是德日,

  随着德日的如日中天,生产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和盈余,而美国则被逆差和赤字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下,第一次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

  美国是怎么应对的呢,一边和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另一边和以德国为首的欧共体,签署了《卢浮宫协议》,《卢浮宫协议》也就是让日本失去了二十年的广场协议欧洲版。为什么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失去了二十年,而德国在短暂的不适之后则能再次奋起了呢,因为德国找到了内部平衡自己收支盈余的一群躺着花钱的欧猪。日本脱亚入欧太高冷,在亚洲的邻居里面,连个躺着花钱的合伙人都找不到。

  水木然认为这就是日本这个国家的悲剧,俗话说远亲不如紧邻,它跟自己的邻居没有一个关系要好的人,因此向抱团取暖都找不到人。

  美国用广场协议攻击作为生产国的日本得手,日本之所以连挣扎都没像样的挣扎一下,是因为它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只是美国的附属国。附属国,是没有资格和宗主国讨价还价的。

  不得不说,日本人就是各种奇技淫巧的匠人命,在战略上,它们一贯的鼠目寸光。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就是战略构想缺席的代价。

  德日被去势之后,由于忌惮德日继续的积累盈余和资本,会主导区域一体化,在美国的全球帝国版图中形成割据势力,于是美国在1990年代启动了第二代生产国。第二代生产国,就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南亚各国。东南亚这些小国来充当生产国,美国就不用再担心它们将来发达了,会形成割据势力。

  但是由这些小国来充当生产国,有个比较大的缺陷是,它们对于全球流动性的环流表现的过于敏感,美元的潮汐,一涨一落,它们就纷纷的感冒了。并且由于各个小国之间,缺乏一体化的意识,在美元流动性退潮之时,它们为了将流动性更多的留在自己国家,选择了不顾死活的互相踩踏。与其说是索罗斯们一手制造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如说更多的伤亡是来自这些生产国之间互相的恶性踩踏。毫无章法方寸大乱的竞争性贬值,导致踩踏所造成的伤亡,远大于来自敌军的直接攻击。说他们缺乏组织和战略,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吧,也不厚道,因为它们只有一个很本能的目的:活下来。至于其他人活不活,哪里还能管的了那么多。

  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东南亚的诸多生产国,一蹶不振。并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升级,这些体量太小的生产国,已经在产能上和效率上,无法在满足全球化大生产。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顶住了索罗斯们的进攻,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对于外资来说,是一个低风险高投资收益的官方承诺,为中国赢得了不少的口碑和信任。这次危机过后,中国成为了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分工体系中的第三代生产国。

  5、中国的顽强

  中国作为生产国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相比东南亚这些第二代的生产国,中国的全要素的优势,一下子就把这些竞争对手甩的没影了。让中国成为生产国,难道美国不担心德日曾经的那一幕会重演吗?说不担心那是假的。美国估计做梦都会担心,把中国变成生产国,早晚有一天,随着中国的产能、技术和资本完成了积累,就一定会形成美国全球帝国版图中的割据势力。

  生产国夹在消费国和资源国中间,尤其是中国产能这么巨大的生产国,基本上处于夹心饼的境地,买什么资源,什么就贵,卖什么产品,什么就便宜。为什么?因为世界经济迎来了为期20多年的超级景气周期。在产业链的下游,表现为大宗商品的长期大牛市,从下游传递到产成品的上游,又表现为动辄产能过剩,卖什么什么便宜。中国的全要素优势,在这十几年里,像核弹一样的爆发了,它是第一代生产国和第二代生产国加在一起都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中国把全球产能推到了一个空前的新高度。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经济引擎,都是由于作为生产国的中国的大爆发,而形成的现象和热词。

  中美之间,都是这次史无前例的全球化大跃进的受益者。美国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商品,也得到了中国回流过去的廉价的美元债务。拿着中国的钱,买中国的商品,躺着吃躺着喝,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生活。

  而中国呢,则由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泥腿子,在这次全球化的大跃进进程中,完成了产能,技术和资本的积累。无形的积累,则是劳动者素质的大幅提高。至此,在中美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下,借着全球化大分工的美元环流,中国基本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升级。

  为什么中国不祥日本那样轻易被拿下呢?因为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水木然又想起毛泽东他老人家在天安门城楼上喊的那句话了:中国人们从此站起来了!

  我认识对这句话有深刻领会的人不多,水木然认为如果不是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向独立自主,中国现在跟日本没什么区别,看似可以发展很快,其实就是殖民度经济。很容易遇到瓶颈!而中国要想走向富强,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再其次,中国和日本相比,首先中国的体量和规模更大,在政治,经济,军事,金融等方面,都可以和美国讨价还价。更何况,中国没有开放资本账户,这就是一个金融防火墙。这个金融防火墙,相当于一座金融长城。

  所以,中美金融战的基本格局,就不可能是一方压倒性的速胜和大胜,只可能是斗智斗勇的持久战,鏖战。有了金融长城,很多时候都能够掌握战术主动权。

  后来,美国一直死死的卡住入世这一关。在入世前后,美国不停的对中国进行各种底线测试和底牌测试,让中国纳投名状,表忠心。96年台海危机就不说了,银河号,炸大使馆,南海撞机事件三大辱,都是这种测试的具体表现。中国忍辱负重没有辜负美国的战略预期和判断,终于在2000年初拿到了正式入场券,成功入世。

  从2001年中国入世到现在,已经15年过去了。这盘棋也终于下完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国不仅没有输,还赢的很漂亮,非但没有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并且无论在产能技术和资本各方面,都完成了积累。

  直到全球化一分为二,美国主导的两大海洋版,和中国主导的欧亚大陆版。美国主导的海洋版,规则是亚太区的TTP,和跨大西洋区的TTIP。中国主导的陆版,规则和标准则是一路一带。这两个版本,将展开竞争,这一局,再过15年,谁会赢呢?

  可以肯定的说:如果爆发大的长期全球性经济危机,资源国将会是第一波被冻死的。第二波,将会是作为第一代生产国的,已经老朽的日本和欧洲。第三波,则是美国。

  6、最后的抗战

  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出现了系统性缺陷。中国长期用廉价的商品以来向美国出口通缩,任凭美联储怎么捣鼓货币手段,通胀率就是起不来。而美国又是一个金融业生产总值占比超过70%的经济体,资产价格的下跌,必然会诱发全市场风险,继而引发经济危机。

  美国发现了这个问题,是怎么来应对的。它有两个三个方案可以选。首选是阉割中国,其次是寻找中国的替代者,第三,则是试图通过能源革命、再工业化,在美国本土实现消费,生产和资源的小三元结构内循环。

  阉割中国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迫使中国向当年日本那样的屈服和妥协。接受新的不平等贸易规则。第二是,把中国从当前的贸易体系中踢出局。所谓的重返亚太,就是为了干这两件事。通过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等,给中国制造压力、阻力和纷扰。迫使中国和它谈判,进行利益再置换。针对美国的这一系列做法,中国选择了,置若罔闻,以不变应万变。这种无聊无效的骚扰性质的敲边鼓真管用,那还要军队干什么。这都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噪音策略。

  第二,美国要找中国的替代者。它能找到吗,如果韩国体量再大5-10倍,那么倒是挺合适的一个生产国替代者。可惜啊,还是太小了。韩国的产能,严重的满足不了当前世界的全球化分工。那墨西哥呢,这不符合美国的地缘利益。没谁会傻到给一个人畜无害的块头还那么大的邻国,装一嘴的尖牙利爪。把墨西哥变成生产国,那一定是美国的地缘恶梦。

  选印度呢?好像比墨西哥更合适。历史上,苏联也曾经想把印度变成生产国,美国在选择中国之前,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印度。为什么同样占有要素优势的印度,两次都和工业化的历史机遇擦身而过,没有升级成生产国呢?因为印度存在三大劣势,一个是文化劣势,一个是社会组织能力的劣势,第三是制度劣势。再好的要素资源,和这三大劣势相比,都能被抵消的化为乌有。

  美国也和越南打的火热过,一度卿卿我我的。不过工业化越南,弄的差不多了,中国再和越南打一仗,稀里哇啦的全砸烂,岂不是前功尽弃白忙一场。东南亚那些乌合之众,真的不适合做世界工厂,为全球提供商品生产。历史给过它们机遇,但是它们好像并不知道怎么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中国的替代者,这条路似乎也走不通了。

  不得已,美国开始尝试走第三条路。在本土建立小三元结构的内循环。用自己的资源,自己生产,自己消费。这条路,都不用去尝试,就能知道是条死路。为什么呢,因为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大环境下,以美国的要素成本来搞生产,可以讲那是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的。奥巴马曾经说的那些好听的话,比如能源革命,比如再工业化,也只是说说罢了。根本就不具有执行层面的可操作性。

  避免在经济失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的三条路,美国都行不通。美国不是没有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冲动,当年的那种海盗精神,牛仔精神,勇闯世界的精神,似乎有那么几秒钟,从他们的心里划过,眸子里绽放出片刻的雄心和光芒,不过瞬间又暗淡下去熄灭了。美国人,和所有因为过度文明而丧失野性的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变了,不再是曾经的金发猛兽了。对于游牧民族的后代来说,失去兽性,就意味着失去一切。一群无望的,精致的,文明的小兽,它们正在眼睁睁的等待着,就要丧失他们曾经打拼下来的世界,却又毫无办法,这真是令人忧伤的一幕。

  7、全球秩序的重建

  15年前,一个完全不够资格作为美国对手的国家,因为给美国打工,完成了积累。现在已经可以版扳手腕了。按照自然周期,再过一个15年,也就是中国的三个五年计划,中国只要保持目前的增长和发展速度,那时候国力就会超出美国很多。

  一波形势的起落,一个帝国的兴衰,过了由盛转衰的那个顶点,接下来就会转入衰退和坍缩周期。美国现在就正处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这个顶点的两侧,衰退周期,和兴盛周期,并不对称。因为世界变化的越来越快了。历史的行进从来都是做加速度运动,而非匀速直线运动。

  美国现在正处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全球化出现了难以修复的结构性缺陷和失衡,市场风险将不可避免的会爆发,进而诱发美国信用风险的核爆。这将一步步的把美国推入大崩溃的深渊。

  美国的衰退与坍缩周期,不是一个自然周期。而会呈现出周期加速的特征。谁在给它加速呢,历史在给它加速,它的竞争对手在给他加速。新力量,新秩序的兴起,会加速旧力量和旧秩序的衰亡。

  世界在加速变化,历史在加速运动,美国的衰退,可能比很多人料想的周期更短,甚至会出现剧烈的崩塌式衰退。虽然美国试图在本土建立小三元结构的内循环不成立,不代表中国整合欧亚大陆,重建三元循环的战略构想不可行。未来的15年,中国不仅对外整合欧亚大陆,重塑全球化,重建三元结构的大循环。对内,中国的国民经济,将从沿海的一线三级,向内陆推进,让经济出现纵深发展。

  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口规模的差距。技术落后,可以学习,可以追。没有资源,可以全球购买。但是,美国能短期内再生出来10亿人口吗?中国建立经济内循环之所以可行,因为中国的人口,可以沿海发达地区的3亿人来消费,来负责为生产做服务做第四第五产业,做技术做品牌做创意。中部的六亿人口负责生产,西部等各地资源丰富地区的人口负责资源供给。世界上,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有条件和资格,做内循环。横向的看,日本,加美国,加欧洲,全部加起来,还没有中国的人口多呢。

  在接下来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美两国的关系,将会比较微妙。全面决裂,那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爆发全面战争了。因为全面决裂,美国只会衰落的更快。虽然不决裂,但又心照不宣的存在着竞争关系,难免平时磕磕碰碰的经常互相恶心对方。

  而且,两国之间,该做的生意,还要接着做。美苏那种直接翻脸对着干的,叫做冷战,而中美未来的关系,则可能是一种“花式冷战”。在这种花式冷战中,靠什么赢得最后的竞争呢,可能心机会很重要,阴谋比阳谋更重要。

  未来全球的需求和供给的重建,中国对内对外,会双管齐下。需求从哪里来?把尚未全面城市化的几亿人口,全部城市化,这就是一个超级大的需求了。把亚欧非世界岛,用高铁连成一体,通过一路一带方略,推进并完成亚欧非一体化,这又将爆发出来多大的需求和机会?是一个大到想都不敢想的大需求。关键在于把构想落地和具体经略。

  大概的路径有可能是这样的:中国将替代美国的消费国地位,输出人民币、技术和产能,以铸币税和技术,来置换这些国家的资源,把这些资源利用到中国的深度城市化事业上来。同时,人民币就会在境外沉淀下来,中国再发行海外人民币债券,把这些沉淀的离岸人民币回收过来,成立一个超级基金,用来为中国将来的深度城市化,提供资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02:0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元结构、三代生产国、新消费国及其路径,简洁明快的勾勒。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13: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知道,中国如果替代了美国,最后我们的结局会是美国的翻版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14: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将替代美国的消费国地位,输出人民币、技术和产能,以铸币税和技术,来置换这些国家的资源,把这些资源利用到中国的深度城市化事业上来。同时,人民币就会在境外沉淀下来,中国再发行海外人民币债券,把这些沉淀的离岸人民币回收过来,成立一个超级基金,用来为中国将来的深度城市化,提供资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5 08:37 , Processed in 0.1093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