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60|回复: 2

昊天经纬:《时事分析52》2016年4月23日星期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5 08: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1:2016年4月23日张高丽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
  当地时间4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并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张高丽在签署仪式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推进落实〈巴黎协定〉共建人类美好家园》的讲话。
  新闻2:2016年4月23日碳排放交易《巴黎协定》本周五签署
  《巴黎协定》将于4月22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签署仪式,目前,已有超过130个国家确认参与。此次签署仪式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分析认为,随着《巴黎协定》的签署以及我国力争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给碳排放行业带来机遇。
  碳排放交易的概念已出现了近20年。199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通过谈判,在日本东京通过了《京都议定书》,首次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允许进行交易。据能源行业相关人士介绍,碳排放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限定一个值,比如100,然后在这个数字内,分配给每个国家,国家再继续往下分配。如A国获得15指标,B国获得10指标。如果当年A国只排放了10个指标,那么A国就可以出售这多出来的5个指标。对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多排就需要花钱买,少排就可以把指标拿来出售。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和筹备与碳排放交易相关的法规政策,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将建成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届时碳交易“无价无市”的现状或将被破解。
  据悉,2017年碳交易市场开始运行后,排放量交易量预计将达到30~40亿。仅考虑现货交易,交易规模或将达到12亿元~80亿元。如包括期货,则交易规模将达到600亿元~4000亿元。行业巨大的发展前景,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昊天经纬点评:

  这个巴黎协定的本质是:以TPP/TTIP为代表的欧美主导的新的、取代先于WTO机制的“新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基础性文件。

  一、新的国际贸易体系的构建标准是建立在以“碳排放交易、绿色发展”等概念的基础上的:

  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将更加强调绿色发展、建立碳排放约束机制。其本质在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经济体限制‘后发经济体企图通过现行国际贸易体系’来完成‘产业螺旋升级’”,并最终完成工业后迈入发达经济体的行列,下面我们详细展开来说明:

  1、从500年前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开始,“国际贸易”一直是一个经济体完成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科技含量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不断的撬开世界其他封闭经济体大门,以便让大英帝国找到商品源源不断的输出市场端。这方面中国那段黑暗的历史我们还记忆犹新。

  贸易是维系大英帝国全球霸权的基石,也是英镑作为全球货币的基础。

  2、中国在毛主席时代就基本上完成了工业体系的建设,但真正激活中国工业体系的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机制后”,中国的商品、服务如水银泻地般迅速进入全球各个角落。

  中国的工业体系的自我更新、自我造血、自我升级就是从“中国加入WTO后”飞速旋转起来的。

  直至今日,中国商品的科技含量正在不断的突破西方高端产品的封锁线,并不断的侵蚀着欧美高端产业日薄西山的利润空间:不管是高铁、超级计算机、通信设备、核电、军事装备、航天装备、还是航空制造业。

  3、中国的案例是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即在现行国际贸易体系(即WTO机制下)下,中国的完成产业升级的案例将不断的被复制(事实上、中国之前的韩国和日本已经利用国际贸易体系完成了工业化):印度、俄罗斯(2012年刚刚加入WTO)、印尼、越南等经济体正在跃跃欲试,都企图仿效中国的样式来完成“工业体系的建设、升级”,并最终完成工业化。

  4、上述内容就是欧美推动“新的国际贸易体系(以TPP/TTIP为核心)”的核心动能,或者说新的国际贸易体系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限制后发经济体“企图通过国际贸易市场”来完成产业升级,并最终完成工业化,大幅增加这些后发经济体切图通过国际贸易市场来完成工业化的成本是这个“新的国际贸易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下面我们详细的阐述这个逻辑:

  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是这个经济体必须从“低端产业链”开始做起,然后向中端产业链,高端产业链依次迈进。并最终完成工业化。

  任何“不构建低端产业链这个基础而直接进入中高端产业链的经济体”根本无法完成工业化,原因就在于:产业升级的本质是“不断的提高对的中低端产业的整合、组装能力,以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其终极目的”,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大飞机制造属于高端产业链的典型商品,但生产大飞机的所有零件并不都属于高端产业。

  一架大飞机是由500多万个零件组成,中国境内几乎能生产所有的这些零部件,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就掌握了大飞机制造这个“高端产业”,原因就在于中国仅仅能生产零件但无法将这500万个零部件组装成遨游天际的大型客机(我们暂时不考虑尚未试飞是C919的情况)。

  大型客机本身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但大飞机身上的绝大部分零部件制造属于中端产业、甚至是低端产业。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能明白如下内容:高端产业链更多的侧重于对“中低端产业链的‘整合、组装’”,所以高端产业链更加侧重于“服务模式、管理模式、软件、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等内容。

  将500多万个零部件组装成为一个新的产品,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拼凑,其中涉及到的仓储管理、人员调配、质量控制、市场培养、未来市场研究等内容就是“高端产业的本来面目”。

  高端产业链的本质是“不是要生产什么东西,而是怎么样将已经生产出来的东西”更加高效的利用。金融服务业就属于这个范畴——金融服务业的本质就是“利用货币的力量来提高‘社会化大生产’的效率”:这就是高端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试想一下,一个没有中低端制造业经验的经济体妄图直接进入“高端制造业”无疑是痴人说梦,因为那些管理经验、标准制定可不是凭空而来的:你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掏得到的内容非常有限,真正核心的技术、管理经验是受保护的、不会轻易外传的。产业标准的制定更是“政治力量”的体现——这不是市场的力量能够解决的,比如,国际大飞机市场的“适航证”就是西方全球霸权的体现,其他经济体很难突破西方设定的这层产业保护的外壳。

  5、上述所有内容就是“新的国际贸易体系”的新内涵:通过“设置‘碳排放限制、交易’、绿色发展”等机制安排,大大加重后发经济体发展中、低端制造业的成本、门槛:

  一个经济体妄图大规模介入中低端产业链的核心在于必须“消耗大量的能源”,这必将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巴黎协定》中涉及的碳排放和绿色发展就是基于这方面的体制机制安排。

  最终达到限制其他妄图通过国际贸易市场来完成产业升级和工业的经济体的目的。

  二、中国签署《巴黎协定》背后的逻辑:

  1、中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现在尚待突破的“最高端的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市场占领;货币本位制这个全球产业链最顶端”,限制碳排放对这些工作影响不大。

  2、在限制“其他妄图通过国际贸易市场来完成产业升级和工业的经济体”方面,中国和西方之间有“共同利益”——谁都不愿意看到其他经济体完成工业化后来挑战自己。

  3、如果国际局势进入两极化,则中国一级打造的“新的国际贸易体系”也将以“碳排放、碳交易,绿色发展”为其精神内涵。

  这说明了一个核心的内容:不同于上世纪北约和华约之间两极博弈的模式,新的两极博弈将更加侧重于“避免‘零和博弈’——从而然其他力量获得战略缝隙”层面将有更加广泛的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5 18: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碳排放,是占据道义的制高点,进行规则制定的好手段。如何分配和计量才是核心。目前分配、计量办法和程序都没搞定呢。且有一个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5 2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夷长技,无可厚非,能有自创,更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3:08 , Processed in 0.1407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