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66|回复: 3

占豪:他们是阳光的“天才”,为何却都选择了自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9 08: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才之“殇”

  孙腾霄,24岁,2015年12月17日,经过几轮笔试,这位已被国内知名银行录用并即将在第二天签约的北邮高材生选择了跳楼自杀。根据其身边人的介绍,他自小学到大学都是品学极其优秀的学生,而且阳光开朗。高中时每每考试都是全校第一,与第二名有着二三十分的分差。大学时,更是被同学称作“孙神”,学业方面硕果累累,北京市数学建模、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校级三好生、学业奖学金……诸多奖项都被他收入囊中,是标准的学霸级人物。

  根据计划,2016年3月他即可研究生顺利毕业。他的毕业论文已按时提交,和女友感情也很稳定,找工作也签约在即,一切渐尽人意。然而,他却选择了用跳楼自杀这种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一生。
  林嘉文,17岁,1998年5月出生,是西安中学高三的一名学生,被誉为“史学研究天才少年”。已出版两部著作,一部《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另一部《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盛赞其为“解放后如此年龄著书写宋史的第一人”,“解放以后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作者”。
  根据媒体的报道,林嘉文健谈而又阳光,处事颇为老练,有一种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历史老师和同学称呼他为“林老师”,他则唤两位刘姓历史老师——刘文芳和刘雅雯为“姐姐”。他学习不偏科,全面的发展为师生称赞。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还没有度过18岁生日的史学天才少年,却在2016年2月23日晚,因抑郁症在家中跳楼自杀。

  他们选择极端的原因

  最近几年,无论是从身边还是从媒体,占豪都经常听到或看到像这两位一样的性格开朗、阳光健康、品学兼优的年轻人,突然就令人意外地选择了自杀,让人扼腕痛惜。这几年,每每听到类似消息,就会陷入思考,他们如此优秀,却又为何选择这种最不应该选择之路呢?

  思考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一些了解,他们选择自杀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点:抑郁症!“学霸”孙腾霄如此,“天才”少年林嘉文也是如此。他们在性格方面往往都是开朗、阳光和健谈,他们的思维非常敏捷,学习能力极强,都是极其聪明之人。他们待人和善,不自私,很在意他人感受,不想伤害他人(心理阴暗的人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往往不是选择自杀,而是选择伤害他人)。然而,他们的内心又都是极其敏感之人,这种敏感往往在他们的阳光性格之下不为人知。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往往会优秀很多,自幼各方面往往都顺风顺水,是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

  那么,思维如此聪明,性格又这么好,学习又如此优异的人,却又为何会走向极端呢?个人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三方面因素往往是他们走向极端的根源:

  一、顺风顺水下突然的挫折。

  如此优秀的青少年之所以选择了自杀,不少情况都是因为之前长期极其顺风顺水,突然在工作或学习上遇到了挫折,心理上完全不能承受这种失败,然后心理陷入了抑郁,并且持续无法从失败或压力中走出,无法集中精神,最终无法忍受这种痛苦而选择自杀。

  孙腾霄基本上属于这种情况,他本该2015年3月毕业,但因在2014年到与学校项目合作的某著名通讯科技品牌公司内实习,但当时他所在的公司项目组正是近乎停滞阶段,多半年的实习,孙腾霄一行人基本处于无研究可做的状态。直至毕业论文即将开题时,孙腾霄等人都收获寥寥。依靠项目研究作毕业论文的他们向学校申请终止实习,经多次协商后提前返校。然而,最终因为论文问题他不得不延迟毕业一年,他也因此患上了重度抑郁症。经过治疗,虽然转为轻度,但最终还是没有度过心理那关,在最后即将度过去那一刻,他选择了令人扼腕的绝路。

  二、丧失了人生目标。

  有的人选择轻生,很重要的原因是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是在追求什么。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并不是问题,好死不如赖活着,毕竟很多人可能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但是,有些人却无法忍受这种心理的孤独和没有方向感的人生,他们为了想明白会苦苦地思索,当这种思索无法找到答案时,他们会陷入抑郁,到了一种极端,他们会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并最终选择绝路。当然,一旦想明白了,这些人往往又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明朝的王阳明先生,他就曾在少年时对着竹子进行“格物致知”的实践,最终大病一场差点要了小命。但那场大病也让其明白了,并开始了新的探索和追求。

  像天才少年林嘉文就是这种,根据媒体的报道,他在遗书里说:“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从媒体只言片语的遗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被困入了思想的牢笼,他太过聪明和敏锐,他甚至看到了自己未来可以得到的和永远得不到的,他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未来,丧失了对人生超越的欲望。

  三、陷入了感情漩涡。

  还有一种人,他们自幼聪明、敏锐,品学兼优,但在豆蔻年华陷入了爱情的漩涡。这样的人一般对自己都特别自信,这些自信源于他们在之前的人生经历中所取得的优秀成绩,他们的优秀程度往往让绝大多数同龄人汗颜。然而,这种自信在爱情面前被摧毁,他们用了自己之前从未用过的努力,却无法追求到自己所喜欢的人,他们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挫败感和失落感,最终难以自拔而选择了自杀。

  上述三种情况的总结,是个人观察和了解不少类似情况后的归纳。不一定完整,但却很具代表性。占豪做了总结之后,就一直在想,是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促使他们走上了绝路呢?经过思考后总结出了三个关键词:聪明、挫折和人生理想。

  聪明,使得他们在成长中所取得的成绩远远优于同龄人,使得他们在同龄人面前拥有超乎寻常的自信,甚至可以说是自负。然而,与不如他们聪明的同龄人相比,他们普遍缺少一样东西——挫折!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所以他们体现出来的是健康、阳光、健谈、品学兼优等等一系列优秀品质,这一切都是在顺风顺水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在这样的成长历程中,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甚至会有些吹毛求疵,无比追求完美。一旦他们遇到了挫折,很难像普通人那样及时调整自己,于是就会陷入心理困境。或者,他们因为发展得太顺利,对人生失去了挑战的兴趣,最后选择了离开。之所以失去挑战兴趣,根本原因在于理想的高度不足以承载起过于聪敏的智慧。

  这些情况都表明,这些孩子的思想里缺少一些适合他们的人生观基因。譬如,他们不懂人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失败和成功中切换前行的,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再譬如,他们不懂得,人生其实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挑战······那么,这种人生观的缺失是怎么来的呢?在占豪看来,这种缺失来源于我们青少年教育中近些年对“术”的过于看重和对“道”的过于看轻;对知识的过于看重和对人生理想追求的过于看轻。说白了,就是太过于实用主义而少了一些理想主义情怀。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占豪的看法是,应该从我国古代的精英教育模式中去找答案。为什么要用中国古代的精英教育模式去进行这种超群孩子的教育呢?原因在于,这样的孩子太过聪慧,必须给他们树立足够远大的人生目标,必须让他们更早地被正确的人生观指引,必须让他们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人生伟大目标的挑战之上,否则,这种过于聪敏的孩子,最终很容易在刚成年时或未成年时就出现折翅。

  那么,我国古代如何进行精英教育呢?

  考虑到人的脑力在成年之前以记忆力见长,成年之后以分析能力见长,所以我们古代进行精英教育时,往往是在成年之前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要求孩子背诵古代经典,以背诵为主、讲解为辅。待成年之后,这些古代经典的价值观一方面已经融入骨髓,另一方面会逐渐在生活中理解运用。当然,当时采取这种模式,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担心老师的水平不够,解释偏了还不如不解释。正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现,死记硬背后到成年,自然会因为人生阅历而开悟。

  我们以最典型的儒家为例,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就是要求背诵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则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四书五经是干什么的?《论语》和《孟子》是圣人之道,是孔孟两圣人教人做圣人的。什么是圣人,就是要以承担天下为己任,要以为天下苍生服务为己任,这种目标是多么的宏伟啊!《大学》和《中庸》则是探讨人生哲学的书,《大学》是大人之学,也是圣人之学。孔孟之道是孔孟的圣人教诲,而《大学》则是如何做圣人的学问。至于《中庸》,则是学习圣人思维方式之道。

  五经中的《诗经》,是教给精英们情怀的,《尚书》是让人看古圣君王是如何入世的,《礼记》则是阐释古代礼法、思想和伦理的,《周易》则是教授如何将天道、地道和人道进行融合入世的思想和哲学,《春秋》则是让精英了解古代历史的。

  这些经典,实际上是教育精英们“自己是谁”、“自己要干什么”和“怎么干”。所以,真正受到儒家正统思想熏陶并得精髓的人,必然遵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古训,必然是强大的乐观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若非为大义绝无可能自杀。这一点,看看我国汉代之后的精英即可知。

  基于此,个人给我们教育领域改革的建议是,我们应好好地研究一下我们古代的精英教育,那是真的精英教育模式,比我们现代在模式上有很多优势,我们现代的教育是工厂式的普及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很多特殊的天才孩子,我们需要采取这种精英教育模式去进行教育,否则就是耽误了他们。如何在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之间做平衡,是我们教育领域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占豪给家长们的建议是,一定从小就让孩子经受挫折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允许其适当偏离轨道,要允许其适当感受挫败,不要用家长的经验去规范孩子,要在其跑偏后再去矫正,这样有利于塑造更完整的性格。事实上,挫折是人生成长中本该有的经历,在安全的情况下,家长不该以成年人的视角去避免这些挫折。而且,对一些特别聪明的孩子,他们本来就比同龄人更容易适应环境,在此基础上一定要给其树立足够远大的人生目标,绝不能让其一眼看到人生的尽头。

  人生是一场伟大体验,需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去引导,而能引导这三观的思想只有人生大道——天道、地道和人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9 19: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担心房价、担心食品安全、外围侵扰等等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国家现在重中之重就是教育问题,这也是最该担心的对外来最重大问题。看看我们的周围,主流就是娱乐、电玩、手机游戏,这些已经占据了孩子们最多的时间,而且,历史上红色革命的记录与宣传根本就已经很少见了。还有曾经的上山下乡,不管意义何在,当时时代对个人的刻骨铭心的淬炼,以后再也没有可能锻炼我们的民族。国家的未来真的无法让人可以放下心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9 11: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太聪明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大大超越了同龄人,他们身上过早的罩上了太多的光环。
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科技知识、历史知识,他们倘佯在知识的海洋游刃有余,他们初涉社会却感到无比艰难。
他们因为掌握大量的知识,因此看问题的深度大大超越同龄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进入上升渠道的背景,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坦途,看到的只是荆刺,他们感到未来的路上光环将会褪尽,他们不甘寂寞,他们不甘平凡,他们承受不了。
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科技知识,却没有牢固的掌握辩证历史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思想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9 23: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占豪也别太高大上了!
孩子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自我为中心”的,都不知道报“父母”养育之恩,何以谈其他呢?
他们的行为最为伤害的其实是他们的亲人,特别是父母,他们又何曾认真的思考过?
这些也是“独生子”的副作用!
至于说这样的孩子聪明,我是一点看不出来的,聪明到“自杀”的程度?
很同情他们的父母!
但是还是希望其他的孩子在挫折中健康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4 09:13 , Processed in 0.1093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