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89|回复: 0

李开盛:朝核问题,制裁之后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9 07: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在联合国讨论的对朝制裁方案被广泛认为是过去20多年来最强综合性制裁方案,从限制为朝鲜提供外汇来源的矿产品出口,到对其进出货物进行义务检查,再对近30个个人、机构进行制裁,等等。力度确实前所未有,相信朝鲜会深刻地感受到“疼痛”。

  但就解决朝核问题而言,制裁即使有效,也只是一个开始。朝核问题之所以产生,源于两个相互联系的根源:一是被孤立于冷战结构之下的朝鲜感到不安全,停战多年之后仍未与美国等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二是朝鲜政权对这种不安全形势的病态反应,即它不是选择发展经济壮大综合国力来确保自己安全,而是选择了发展核武器这一极端的方式。

  制裁主要是针对第二个根源的,即希望通过高强度的制裁使朝鲜改弦更张,不再通过极端的方式维护其安全。但是,考虑到朝鲜政权的特殊性,即使面对高强度的制裁,它继续选择这种病态式的反应的概率很大。因为它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要实现改革开放,而一旦搞改革开放,其世袭政权的合法性与延续性都会遇到极大的挑战。当然,高强度的制裁也可能损害到其政权安全,但其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潜在的,而且朝鲜政权有可能通过集中资源、强化控制的方式将其损害将到降小。

  所以,寄希望于在不改变冷战结构的同时去促使朝鲜改变以核武器寻求安全的病态逻辑,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只要不可能推翻这一政权,要促使朝鲜弃核就必须在加强制裁的同时,通过某种合适的途径与方式,消除半岛残存的冷战结构,建立起半岛和平机制。

  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在推出制裁措施的同时,向朝鲜敞开谈判的大门。如果仅仅制裁,而不推动谈判,甚至堵上谈判的大门,对半岛局势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目前朝鲜就向一个充足了气的气球,制裁就如同向它施压,与此同时如果不能提供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那么结果就只能是“气球”爆炸(朝鲜崩溃)或爆发(进行新的挑衅行动)。

  特别是在当下,联合国制裁决议出台后,朝鲜的不满反应几乎是肯定的。关键是,这种反应是一种程序式的表面反应,还是一种绝望之后的狗急跳墙?真正负责任的国家都不愿看到后者,尽管在那种情景下可能会看到朝鲜政权的崩溃,但要以严重的冲突甚至战争、人道主义危机以及不可预测的地缘政治后果为代价。

  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国际社会特别是美韩等关键国家,在制裁通过的同时释放出有的人信息,给朝鲜留一条出路。而且,同样关键的是,这个出路的大门上,不必也不应设置过高的门槛,不能对朝鲜说你必须先弃核才能谈判。在各方互信依然脆弱的情况下,人为设置门槛只会把朝鲜挡在大门之外,迫使其采取更加极端的措施。无核化当然是目标,谈判所设定的目标同时包括无核化与和平机制,这是一开始就可以而且应该言明的。关键的是,在通向无核化的过程中,应该以制裁为推力,以和平机制为引力,在其中设置门槛有害无利。

  制裁之后将是朝核问题如何演变的关键时期,希望美国和朝鲜都能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无核化与和平机制并进的谈判方式。危机同时也是机遇,如果相关各方能够抓住这一危中之机,朝核问题是有可能向积极方面转化的。

  但笔者特别希望,这种新谈判应该是一种体现战略决断力的大交易,最好不要变成耗时良久的谈判。因为如谈判时间过长,难免不产生一些影响各方脆弱互信的因素,从而导致的中断。另外,冗长的谈判也容易使人产生对问题的麻木感,逐渐失去解决问题的意志,直至到另一次朝鲜核试或导弹发射出现。以上种种,正是以前的六方会谈之所以失败的原因。而国际社会如果真的要重启谈判,当然不是为了重蹈六方会谈的覆辙。

  一直为生存而挣扎的朝鲜,在利用朝核问题强化军事存在与推动朝鲜无核化之间徘徊的美国,以及被半岛形势长期困扰的中国,当然还有受核武器直接威胁的韩国,都应该体现出这种战略决断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20:3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