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声国际观察 第四十九期 2012 11 23
【开篇视点】转移亚太与中东困局——本周以来,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中东地区,随着加沙地区火箭弹的发射和以色列空袭导弹的落下,巴以两家以各自的方式开局,又在美埃两家的斡旋和国际社会的呼吁中停火,把中东政治动荡及冲突的剧本演向了一个小高潮。巴以双方之得失,观察员已经在与读者朋友们的讨论中有所涉及,本期不再重点评论。本期开篇当中,观察员将为大家分析下,随着中东局势的变化,带来的美国战略得失问题。
巴以冲突之后,我们把美国的表演总结如下:冲突开始之初,美国政府坚定的站在了以色列的一方,无原则的支持以色列人的反击,把落在以色列国土上的火箭弹当做落在自家的后花园中一样。而在冲突扩大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引发国际社会一致谴责和阿拉伯国家强烈反应后,又忙着进行调停,表现为希拉里紧急中断了东南亚之行,紧急赶赴中东斡旋,也着实让奥巴马连任后的首次亚洲之行打了折扣。事后,更是对调停中使力不小的埃及新总统穆尔西大发赞扬之词。从这些表现来看,美国新任政府在中东的动荡之际,却是正在实行亚太“再平衡”计划。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战略重点正在逐步的调整中,重返亚太战略正在成为其外交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事不遂人愿,正在其大力实为战略转移之际,本就脆弱不堪、动荡不安中东局势被几枚火箭弹轰然引爆,也让美国的亚太转移战略受到了内外部广泛的置疑。事实在自“阿拉伯之春”革命以来,中东的局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除几十年的巴以问题,还有动荡了一年半多的叙利亚问题、仍未完全解决的利比亚问题、谈了多年仍未有结果的伊朗核问题等。置眼前中东诸多的问题和利益于不顾,大选刚完就跑到亚太来完成所谓的战略转移,又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造成美国急于向亚太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观察员认为主要如下:
随着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实力发展对世界的作用被凸显。美国发现,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挑战和威胁到了美国的世界性霸权。在国内经济毒瘤难冶,对外霸权和影响力日益丧失之际,制约中国的发展,并强迫中国按美国的意愿和轨道发展,已经成为白宫的必然选择。在遏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随着强行遏制受到反制,当下的美国政府也在尝试把遏制向制定地区规则转化,从而使中国的发展制约于地区间的美国框架之中,这就需要美国在中国周边国家中,做大量的外交努力和说服工作,甚至是威胁,这是美国亚太战略转移的最基本原因。
美国的战略转移,涉及军事、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战略转移,是因为美国政府判定现在最大的内政就是恢复美国经济,而复苏经济的希望就在亚太地区,这也是美国重返亚太的一个根本动力。在美国经济困难重重的当下,亚太这个经济上欣欣向荣之地没有美国利益存在,这是万万不可允许的。而一旦美国利益被挤出亚太,那么美国的衰落将难以避免,美国的世界霸权特别是美元的霸权地位也就成为一纸空谈,更严重的是内部矛盾会接连爆发。又何况美国的最大债权国都在亚太,失去对亚太的掌控是美国利益无法承受之重,其战略转移也就成为必然。
长远利益考虑下的战略转移,也与其目前的经济困境相关。虽然报表上美国当下的经济态势还一切尚好,但金玉其处外、败絮其中的经济本质和不断渗水的美元,也不得不让美国政府把精力投放在亚太的主要债务国中,无处渲泄的美元洪流已然让美国经济如堰上悬壶,一但倒灌后果无法想象,更何况现在美国经济还要面临着新一轮危机的挑战。
虽然美国的亚太转移有诸多原因所致,也关联着美国的未来命运和长远利益,然而中国的发展势头也并不是美国人想遏制就可以随意而为的。对于中东这个地方近来所发生的一切来说,之所以让各界对美国亚太转移战略所置疑的原因,在于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正在受到冲击。事实上奥巴马上任以来,在中东问题上屡屡受挫,犹太国家和势力也正是本届美国大选中主张推翻他的力量。虽然此次冲突之后美以关系或可能得以暂时的缓解,但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一旦按大选所说实施,必然引发美国资本集团的不满,从态势走向看也必然影响中东局势。所谓的一纸和平,更是脆弱得就连冲突双方都不愿承认和重视。也许正如以防长巴拉克所说: “这不是协议,只是张没有签署的文件,不是说它一文不值,而是它只反映了我们与埃及的约定、哈马斯与埃及的约定以及三方能共同接受的限制条款”。另外一方同样不甘示弱,穆兄会最高领袖穆罕默德·巴迪亚22日在穆兄会发表声明,公开批评停火协议,呼吁为解放巴勒斯坦领土发动“圣战”。巴以双方是暂时停火了,但在我们看来,这只不过是开始而不是完结,因为双方的政治诉求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只是双方都认为得到了暂时利益需求后的收手休息而已。
所以美国的亚太战略转移,也必将很大程度的受制于中东眼前利益的损失和石油美元利益的纠结。当一只拳头变成两只手掌,想两手遮天又不现实的情况下,是顾及眼前的中东命门所在,还是立足长远,走好向亚太转移的战略方针,又成了考验美国政府的纠结命题。观察员最后要强调的是,就算是放弃了中东利益,也未必就走得好转移亚太战略,因为中国并不好制约,亚太利益也不好得到,当下努力说服仍难以推进的所谓TPP就是好的例证。想来这才是美国战略的真正头疼之外吧!
下面让我们来关注下美国的“财政悬崖”问题。
【新闻链接】中新网11月22日电 综合报道,当美国国会议员感恩节之后返回华盛顿时,距离年底就只有5周时间,美国必须在这段时间内解决至关重要的预算、税收以及政府开支等被称为“财政悬崖”的问题。国会领袖和总统奥巴马对此都感到十分紧迫,后者在出访亚太期间仍然因这一问题深感困扰。 奥巴马17日至20日期间对亚太多国展开连任以来的首次访问,为在第二任期内继续贯彻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铺路。与此同时,美国国内财政问题悬而未决,奥巴马仍为美国能否避免“财政悬崖”感到担忧。在参观泰国皇家寺院卧佛寺期间,奥巴马对带他游览的佛教僧侣说,美国正在解决预算问题,这一问题需要很多的祈祷。 “财政悬崖”的概念意指美国的几项挽救经济的措施均在2013年1月1日到期。如果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不能在今年底前达成共识,美国将出现增加税收和削减开支并发局面,全年将增加税收5320亿美元,削减政府开支1360亿美元,里外合计高达6680亿美元,支出曲线将如同悬崖般掉头向下,严重影响“复苏拉锯”中的美国经济。 美国普通民众对这些问题也非常关注。伊利诺伊州的戴维斯说, “我对财政悬崖感到担忧,我认为国会议员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做好他们的工作。” 弗吉尼亚州的凯佛表示, “我希望所有相关人士能一起想出一些新办法。我的孩子们还很小,我希望他们有好的前途,希望赤字能够减少。” 奥巴马和国会中的民主党议员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主张,作为达成削减赤字协议条件的一部分,应该提高那些收入最高的美国人的税率。但是国会中的共和党人反对提高对任何人的征税,并且呼吁对老年人医疗保健计划以及社会保障计划做出重大改革和削减,而这些都是民主党人士不愿意看到的。 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都不希望看到明年1月1日开始的自动削减开支计划的实施,也不希望布什时期的所有减税计划都过期作废,因此议员们应该有动力在12月假期到来之前达成协议。
【时事解读】美国“财政悬崖”我们在上期的龙之声国际观察中已经做了解读,之所以在这期还继续进行挖掘,不仅是因为这个问题对美国来说重要,而且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这个问题对世界来说也非常重要。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以前,美国的“财政悬崖”将是世界局势动荡的一个巨大的幕后推动力量。
表面上看,这是美国的问题,可是由于美元是世界的硬通货,在美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么这个美国问题,就非常可能溢出美国的范围,在全世界施加广泛的影响。讲美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是指美国既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减税增收,也没有动力去减税增收。即便通过所谓的减税增收的法子,也不过是讨价还加的工具而已。美国想完成的还是在玩弄世界之后,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吵的不可开交”、“闹的水火不容”的时候达成妥协,然后提高美国的债务限额,继续的印钱,掠夺世界。
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以来,一直都是推行什么巧实力。今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在美国经济的疲软、军事科技止步不前的情况下,奥巴马能玩的还是巧实力。对于美国的文化来说,巧实力并不是他们擅长的战略,之所以还用这种方法去欺骗世界,那是因为“强”实力缺乏的缘故。不得不推行“巧实力”的美国政府,就不可能像以前的历届美国总统一样,以大炮做为后盾,在恐吓世界或武力打击一些小弱国家的过程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这样说,并不代表好战的习惯空手套白狼的美国因为实力下降的缘故变得温文尔雅起来,在巧实力的幌子下,隐藏的还是一颗掠夺的心。在实力下降的情况下,在美国推行“巧实力”的背后,是美国金融的攻击。美国凭借美元的霸权,会以“巧实力”的为名,用动听的许诺来迷惑有关国家,然后施以杀招。
美国的杀招就是在温水煮青蛙式可控的世界经济下滑中,一方面用美元来稀释债务,继续量化宽松,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国家特别是小国不得不用美元的现实,来颠覆其他国家的经济,巩固美元的统治。这看似相反的两种目的,正是美国目前正在干的事情,美国要把军事霸权、美元霸权和巧实力巧妙的糅合到一起,再造美国的辉煌。基于此的原因,在美国搞乱世界的过程中,任何有可能会成为资本避风港的国家或地区都会成为美国必然打击的目标,任何可能替代美元成为世界资本最终流向的货币都会成为美国必须击溃的货币,无论是欧元还是人民币。
不放出美元不行,因为不印钱就救不了美国;可是要是世界安定平稳,哪个国家会心甘情愿的要美元呢?所以在美国用巧实力作为国策来“对付”其他国家的时候,伴随的必然是世界性的混乱,这是美国战略的需要。因为美国还有相应的实力,在美国的预估中,美国认为这种混乱的规模与程度是可控的。
所以龙之声观察员认为,这要美国还会采用这种巧实力来欺骗诱导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只要美国的金融没有走出泥潭,那么世界局势的稳定,就是一个可想却不可及的奢望。
据媒体报道,美国一联邦法院本周三做出裁决,要求阿根廷立即向拒绝参与债务重组的对冲基金支付13亿美元资金。阿根廷再一次站在了债务违约的边缘。十年前,阿根廷对1000亿美元的债务违约。该国政府通过债务互换对93%的违约债券进行了重组,1美元面值赔偿投资者30美分。但有一些被称为“秃鹫投资者”的对冲基金债权人拒绝参与债务重组,他们与阿根廷政府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法律斗争,要求全额赔偿。
法院还裁决,如果阿根廷不向这些对冲基金支付资金,将禁止阿根廷向其他参与了债务互换的投资者付款。对阿根廷总统Cristina Fernandez来说,这是沉重的一击。如果她不改变立场向对冲基金付款,可能会再度引发阿根廷债务违约,这一次规模超过200亿美元。阿根廷总统和经济部长本周早些时候强调,他们不会向原告付一分钱,他们会向美国最高法院上诉。但美联社报道说,法官并没有给Fernandez回旋的余地。
阿根廷的这次债务问题,事情的本身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值得警惕的是,诸如此类的问题,诸如此类的国家,包括巴西印度之类第三世界的经济体,在美国继续推行搞乱世界、释放美元,释放美元、搞乱世界……循环往复不断升级的行动中,这样的问题会变着花样的出现,这样的国家会越来越多。
而目前已经越来越升温的美国“财政悬崖”是个伪命题。如果美国两党在明年1月1日前无法就赤字削减达成妥协,国会将启动自动减赤和增税机制,削减1.2万亿美元支出,美国将会出现财政赤字如悬崖般直线下降。这是一个打着避免世界经济进一步下滑的旗号,进行的又一次有计划的掠夺。
那么怎样避免美国的财政悬崖呢?就四个字:开源节流。就是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这对美国政府和两党来说都是痛苦的。而且这种痛苦并不是可以再痛苦的过程中能够壮大自己,只能是在痛苦的过程中削弱两党的实力。所以,如果能成功搞乱世界,配合美国来演一场“因为不让世界经济进一步下滑,美国不断不提高债务上限”的苦情戏,那么,美国为什么要让两党在对掐的过程中都痛苦不堪呢?
提高债务上限,对美国来说早已经玩的轻车熟路了。根据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自1960年以来,美国国会已经78次提高债务上限,平均每八个月提高一次,其中49次是在共和党总统任期内,29次是在民主党总统任期内。自奥巴马2009年1月20日就任总统以来,国会已经三次提高债务上限,提高总额为2.979万亿美元。前任总统布什在两届任期内共七次提高债务上限。去年5月16日美国的债务已超14.29万亿美元的上限要求,经过两党的“斗争”妥协,最后达成提高美债上限2.1万亿。
美国还会继续在世界面前演出一幕幕的悲情戏,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再度提高债务上限,其巨额公共债务的不可持续性将怎么解决。毕竟,巨额公共债务本质上是美国政府未来财政收入的贴现,及美国私人部门未来税负增加的引线。简单的说,就是美国继续利用美元的霸权来印钱,来消费世界。也可以说,所谓的财政悬崖,也就是美国迫切要进行不受限制的量化宽松,进行QEn的一幕大戏。
为了提高债务上限,必须要给世界各国一个充足的借口,如今实力已经不足的美国,一定会把戏演足来给世界看。另外也一定要为将来更多美元的出笼找到买家,是联手欧元一起来个量化宽松,还是在进一步打击欧元的基础上自己单干,目前还不能判定。但能判定的是到年底之前,世界的局势是不稳定的,因为美国要开始折腾了。
【新闻链接】国际在线报道: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12年1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相关内容如下: (节选) 问:据报道,21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在美《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称,《旧金山和约》是战后国际秩序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却不承认《和约》,因此不是日本否认战后国际格局,而是中国不接受战后国际秩序。“日本为什么没有将钓鱼岛问题提交国际法院仲裁”这个问题应由正在挑战现状的中国来回答。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日本外相有关言论是极其错误和不负责任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钓鱼岛主权拥有充分历史和法理依据。中方已在不同场合多次、全面、详细阐述了中方严正立场。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同盟国与日本之间结束战争状态、构建亚太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是中日之间解决战后领土归属问题的法律基础。而日方依据所谓的“旧金山和约”主张对钓鱼岛主权,在法理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中国被排除在旧金山和会之外,不是《旧金山和约》的缔约国,因此,《旧金山和约》对中国没有约束力,根本不是中日双方解决战后领土归属问题的法律基础。 当前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采取挑衅行动,本质上是日本企图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效力,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关于日方所谓的“挑战现状”,我想强调两点,第一,要谈现状,首先要搞清楚钓鱼岛的原状。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原本就属于中国。正是日方在甲午战争和美国“归还”冲绳之后,窃取和霸占了中国领土。第二,如果日方所谓的“现状”就是日方对钓鱼岛的非法占据和所谓“实际管控”,我要强调,中方对此从来不予承认、不予接受。中方一直强调日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所谓“存在”和“管控”是非法、无效的,中方绝不会接受。 必须强调指出,造成目前态势的根源在于日本没有彻底反省和清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我们要求日方必须放弃幻想,正视现实,深刻反省,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为妥善解决当前事态和问题做出切实努力。 问:中日关系现状是否影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你对谈判前景有何期待?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中日关系当前面临着困难的局面,这完全是由于日方的错误行径一手造成的,日方应该承担所有的责任,并拿出实际行动,为妥善处理当前事态,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常的发展轨道作出切实努力。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日韩三国均为全球重要经济体,2011年三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5。三国间建立自贸区反映了三国经贸合作的实际需求,对于加强三国经贸联系和促进东亚地区经济融合都具有深远意义。 问:日本自民党昨天公布竞选纲领,提出增加军事支出,在钓鱼岛问题上对华持强硬立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任何外来压力都丝毫不能动摇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关于日本自民党竞选纲领提到的涉军事内容,我想强调,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动向对亚洲战争受害国人民始终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问题。我们希望日本反省历史,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新闻链接】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民主党党代表野田佳彦22日批评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有关强化对钓鱼岛有效控制的言论,称要与其划清界限。 野田21日下午在民主党总部出席了全国干事长及选举负责人会议。针对安倍晋三有关要强化对钓鱼岛有效控制的发言,野田表示:“发言气势汹汹,强势话语横行于世是危险的。必须与其划清界线。” 据报道,安倍晋三21日发布自民党竞选纲领,声称要加强对钓鱼岛的有效控制,在钓鱼岛常驻公务人员,同时还提出要修改“和平宪法”,赋予日本集体自卫权,大幅扩充军事预算,提升自卫队为“国防军”。
【时事解读】我们注意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这几句话“当前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采取挑衅行动,本质上是日本企图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效力,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必须强调指出,造成目前态势的根源在于日本没有彻底反省和清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我们要求日方必须放弃幻想,正视现实,深刻反省,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为妥善解决当前事态和问题做出切实努力。”掷地有声的语言,再一次给了日本一个狠狠的嘴巴。
从野田前后的变化,我们清晰的看到了钓鱼岛事件的演变过程,当初在联大记者会上坚称日本拥有钓鱼岛,决不妥协野田如今开始批判安倍晋三的钓鱼岛言论“危险”,称要划清界限,这就是是日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最真实的表现。其实,野田完全“不必要”和安倍“划清界限”,因为安倍的“强硬”完全是竞选的强硬,真的当上了首相,安倍就会忘记自己被打鸡血说过的话了。
我们连续很多期都在讨论日本的问题,不是我们对日本问题偏爱,也不是日本问题对中国而言占据的位置最重要。而是从经济角度来看,日本正在面临一场二战以来所没有经历过的风险。而经济的风险必然会折射到政治的层面,日本最终向什么方向走,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
惠誉22号宣布将陷入经营困境的索尼与松下两家公司的信用评级全部下调至投机级评级区域,也就是业内所说的“垃圾级”。此前,两家公司的信用评级全部处于投资级评级区域的最低一等“BBB-”,而此次索尼公司被下调了三个等级至“BB-”,松下则被下调两个等级至“BB”。这是两家公司首次被国际大型信用评级机构将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日本媒体指出,在信用评级被纳入“垃圾级”后,市场投资者会对其公司债券和股票的买入持谨慎态度,这将令其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此前,惠誉、穆迪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已经将夏普的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
日本的经济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别企业的问题,在世界经济的减速和中日关系恶化的打击下,2012年10月日本出口额与进口额相减得出的国际贸易收支,出现了549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18亿元)的赤字,连续4个月出现赤字,同时创下197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10月份单月最大赤字额。
日本对中国贸易赤字406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9亿元),对欧洲贸易赤字676亿日元,创下历史最大赤字额。其中,对华出口额减少11.6%,尤其是汽车出口减少82%,出现大幅度下滑。日本对欧洲出口额也减少20.1%,汽车出口减少43.6%。出口比去年同期减少6.5%至51,500亿日元,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汽车和钢铁的出口下滑。进口为56,990亿日元,时隔1个月出现同比减少,减幅为1.6%。原油和有色金属的进口下降。
关于日本经济的问题,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19日公布了有关生活价值观和消费状况的万人问卷调查结果,有40.1%的人认为今明两年日本经济将趋于恶化,创下历次调查以来的新高。
日本还有一个高悬的利剑,那就是已经达到GDP总额219%的日本国债,比引发欧债危机的希腊、意大利等国还吓人。更为可怕的是,美国已经开始协助欧洲各国削减巨额债务,而日本的债务却无人关心,还在以每年数十兆日元的速度增长。面对如此高额的国债,日本政府束手无策。如果通过印钱来解决问题,是促其速死,不印钱,则无以为继。唯一可行的是将日元贬值,日元贬值后,日本企业能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使经济走好,增强投资者对日本国债的信心,日本国债的风险也会变得小一些。
可让日本哭笑不得的是,日元不仅没有贬值,而且还在升值。因为美国的“量化宽松”大量的印钱,使得市场上的美元越来越多,不要说日元,几乎所有的币种都在升值。作为美国殖民地的日本,必须要为美国的战略服务,日本想让日元贬值来提振经济也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目前日本能够维持如此高的债务而没有立即出现问题,靠的日本的高储蓄率。可是日本的老龄化比较严重,劳动力缺乏。劳动力不足和老龄化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导致日本储蓄率的持续下降,随着经济的恶化,储蓄率必将还会进一步下降。如果储蓄率持续下降,加上的问题集中到一起,日本爆发债务问题将不可避免。
日本要深刻的反省自身的问题,正视的现实,期望像以前那样靠着美国吃中国,吃着中国还恶心中国,已经绝对不可能了。日本的出路只能在亚洲,只能在中国。日本必须拿出勇气来认真的来配合中国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日本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将来因世界经济下行而拖累日本跌入深渊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