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12|回复: 0

徐斌:中国或将全球投资时钟拨回1998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5 08: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旁白:14日A股终于迎来反弹,让多头们长吁一口气了,否则这么跌下去,大家死之前连口断头饭都吃不上,这市场,实在也太残酷了。回顾一下情景,证监会在13日做的安抚市场工作,没准奏效了:

  证监会:高度关注大股东减持动作
  13日晚间,深沪交易所分别发布《高度关注大股东减持及大宗交易情况》通知。上交所表示,目前,针对大股东减持行为,上交所已采取专项措施,加大监管力度。一是对大股东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方式进行减持的行为予以密切关注,及时督促相关方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二是依据上交所相关交易规则,对大宗交易买入方的后续卖出行为,已采取重点监控措施,重点核查是否存在冲击市场影响正常交易秩序的情形。一旦发现,将及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深交所则表示,将继续对大股东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方式进行减持的行为予以密切关注,及时督促相关方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据统计,1月11日至12日,仅有5名持股5%以上的股东通过深市大宗交易系统进行了减持,减持股份的数量和金额均不大。1月11日至13日,仅有2名持股5%以上的股东通过沪市大宗交易系统进行了减持,减持股份的数量和金额均不大。上交所表示,通过大宗交易买入的3名投资者中,仅有1名少量卖出,对二级市场股价没有产生影响。面对减持新规,一批央企火速表态支持,并承诺不减持旗下A股股份。也有一批上市公司通过大宗交易通道减持。有媒体报道称,大宗交易成新规下股东减持首选,大宗交易可能成为减持“后门”。从股票行情来看,市场对于大股东减持的恐慌仍然存在。而上述数据表明,减持新规下,大宗交易并未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减持首选。小部分上市公司出于公司需要,减持股份。但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并未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

  旁白:这种情势下,谁敢减持?不但不能减持,而且关键时候要站在大领导这一边,向组织表忠心,就是这个时候,不然,平时领导都不知道你是谁啊:

  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纷纷表示自家不减持
  据中国证券网,创业板首批28家挂牌企业(C28)中多家上市公司及大股东日前表示,将以各种方式维护市场稳定。截至目前,探路者大股东承诺一年内不减持;特锐德、莱美药业等12家公司承诺未来6个月不减持公司股票。此外,宝通科技、千山药机、梅安森等非C28公司的大股东也已披露相关增持计划公告和一定期间内不减持公告。比亚迪等公司也齐发公告承诺未来6个月内不减持,以维护公司股价稳定。金融街在此前增持2%后,表示将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继续增持公司股份。截止今日午间,共有116家上市公司承诺不减持,252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增持公告。

  旁白:目前情势下表忠心的,是聪明人,因为你减持也减持不了多少,而且也卖不出高价来,拍胸脯不减持,还落个姿态。这边大股东表态不减持,那边,还得安抚市场注册制的事:

  证监会:注册制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13日当晚,证监会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表示3月1日是指全国人大授权决定两年施行期限的起算点,并不是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的起算点,改革实施的具体时间将在完成有关制度规则后另行提前公告。实际上,这并不是证监会对注册制推出时间的第一次表态,上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已做出过同样的解释。除了重申对注册制推出时间的释疑以外,证监会还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证监会称,当前除了做好注册制的各项准备工作外,将继续按照现行规定,做好新股发行审核工作,新股发行受理工作不会停止。注册制实施后,现有在审企业排队顺序不作改变,确保审核工作平稳有序过渡。“本周市场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善,主要的利空就是来自于市场对注册制推出供给增加以及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担忧。证监会就前一个问题再次表态,也是希望市场不要过分误读。”一家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

  旁白:监管部门如此表态,加上央行市场稍缓一下流动性,问题都不是太大,迫在眉睫的股灾,没准就这么过去了,也不一定:

  央行本周净投放量400亿
  据央行公告,央行今日进行1600亿7天逆回购,利率继续持平于2.25%,至此,本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400亿,延续了上周的净投放格局。央行今日逆回购操作量创下了2015年2月以来的新高。但从单周净投放量来看,本周净投放量较上周的1900亿已大幅缩量。近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但人民币贬值和资金外流,央行维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放,极大稳定了春节前资金面预期。

  旁白:单从资金规模看,似乎不大,但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7%的大背景下,这点钱应对市场流动性问题,足够了。其实非但中国债券收益率下行,这貌似是全球性问题:

  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都跌无可跌
  2016年全球股市动荡之际,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纷纷转向国债等安全资产。受资金涌入推动,日本10年期国债价格飙升,收益率跌至0.190%,刷新历史新低。截至今日13:16,日经225指数跌幅扩大至4.1%,自去年9月来首次跌破17000点;日本东证指数跌3.9%。日经225指数收盘跌2.7%,报17,240.95点,盘中一度跌破17000点,刷新去年9月来新低。彭博援引摩根大通驻东京利率策略主管Takafumi Yamawaki表示,“考虑到股价等外部因素的剧烈变动,未来肯定会有很多的投资者涌入国债市场。油价跌超预期,中国股市震荡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投资者的神经都绷紧了。”除日本债市外,全球投资者均转向国债等安全资产。各国国债价格受资金涌入推动而飙升,彭博全球发达国家债券指数收益率上周跌至0.957%,创8个月新低。彭博此前援引加拿大丰业银行驻新加坡的债券交易员Ali Jalai称,在股市企稳之前,还会有更多资金流入安全资产。

  旁白:这背后的涵义,是全球经济保不齐今年要来一次大危机啊,所以急吼吼的找防空洞避险。欧美国家可没有“恶意唱空”这一说,人家“恶意做空”都是合法的,所以唱空做空的,大家从不当回事,但索罗斯和罗杰斯,两个投资大师一起唱空,这事,很罕见啊:

  罗杰斯和索罗斯同时唱空全球市场
  亿万富豪乔治·索罗斯1月7日于斯里兰卡举行的一个经济论坛上表示,全球市场正面临着一场危机,投资者需要非常谨慎。“中国面临重大调整问题,”索罗斯说。“我会说这无异于一场危机。我看到金融市场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让我想起了2008年危机时的情形。”在2016年1月7号,短短14天之后,一直看多做多中国的罗杰斯,在接受价值线(ID:value-line)专访时话峰陡转,称2015年8月之后就停止买入股票,包括中国股票。新年以来中国股票跌了很多,罗杰斯认为未来应该还会继续下跌。罗杰斯说预计未来几年内,世界一些国家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也是他认为中国股票指数还会再创新低的原因。罗杰斯称自己一向对中国的发展很看好,并且曾经认为,如果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所受的影响应该不大,甚至可以躲过危机。“但是我现在修正了这一观点,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债务问题。中国以前是没有债务的,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中国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一次罗杰斯表示目前全球已处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端,没有很好的办法化解。“现在的情况比去年还要糟糕。我认为目前已经算金融危机开始的早期阶段了。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的动荡在后面。我也非常担心,因为我判断这次危机可能比过去几次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更长。其实金融危机是有规律的发生,一般每隔7-8年就会爆发一次,而且一旦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也大都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所以大家要做好准备了。”。

  旁白:现在大家都做好准备了,看看国债收益率跌到这个份上,就是要出事的前兆,但大家谁也不清楚要出啥事,更不清楚具体某个时段要出事,现在都人心惶惶。这甚至包括美联储高官:

  美联储高官: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让人紧张
  中国股市暴跌、油价疲软以及其他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有关全球增长已大幅放缓的忧虑,”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周三(1月13日)表示。罗森格伦今年在美联储决策委员会有投票权。他还说,第二次升息将面临严峻考验,美联储正在寻找确凿证据,证明美国经济增长将“达到或高于潜在水平”,通胀率也在向着美联储2%的目标回升。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也表达了类似的忧虑。像罗森格伦一样,埃文斯也是立场最温和的美联储官员之一。“这种情况会让你感到紧张,”他谈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美国等经济体造成的拖累时表示。埃文斯表示,他还担心通胀预期不像一年前那样稳定,并称美联储可能要到今年年中才会对通胀前景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

  旁白:所以美联储现在加息,搞不好后面就是一连串的减息动作,毕竟全球经济一体化啦,大家都是一条绳子的蚂蚱。尽管如此,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在自由贸易问题上,依然很含糊,你看看下面就知道了:

  欧盟:下半年才考虑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
  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1月13日在此间表示,欧盟将于今年下半年决定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蒂默曼斯当天参加了欧盟委员会就此话题的磋商讨论。蒂默曼斯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已经非常清楚地指出,该议题事关重大,对国际贸易和欧洲经济都有重要影响,必须全方位认真审视。蒂默曼斯透露,基于以上原因,欧盟将就该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晚些时候做出应对。他还表示,相关问题将在今年下半年重新摆上桌面讨论。资料显示,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曾签署4项附加条款,其中包括《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定》,期限为15年。这意味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国需在2016年12月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过,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欧盟在放弃针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性做法上仍犹豫不决。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必须得到欧洲议会和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同意。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欧洲各国围绕这一问题存在分歧。

  旁白:这实际上就是拖延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持续很久,而且美日加拿大等国都持有同样态度。这不是好兆头,尤其是在全球经济陷入深坑的时候,如果在自由贸易上再出现重大挫折,后面会演变成什么局面,估计谁都不敢说。问题出现之后,回避而非直接面对,是天下间所有官僚共有的做法,譬如中国发改委面对油价下跌,现在干脆搞个熔断机制:

  发改委给燃油设置了地板价
  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创十二年新低,2016年首轮成品油价格也如期下调。根据发改委的通知,今日零时将分别下调汽柴油零售限价140元/吨和135元/吨。在下调油价的同时,发改委还进一步完善了成品油定价机制。设置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对此,发改委表示,国际主要石油企业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更高。将每桶40美元设定为调控下限是合适的。同时,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格局将继续贯穿2016年,有不少机构预测国际油价会跌至20美元/桶甚至更低的价格。分析师认为,短期内,欧美原油期货反弹到每桶40美元以上难度较大。国内成品油市场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不调整状态,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再次处于“形同虚设”状态。国内成品油价格要完全放开,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仍有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地方。

  每日综述:股灾、通缩与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跌无可跌,这些现象对于宏观经济而言,都是不祥之兆,背后涵义,就是市面上没什么赚钱机会,而破产关门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如果持续时间到一个临界点就是大萧条。就中国经济而言,这几年来的企业破产清算事件,要说也不少了。只是国有“僵尸企业”倒闭关门较为罕见罢了。现在最高层明确表态要搞破产清算,那么中国经济投资时钟就拨回到1998年了。而问题是,现在中国经济块头太大,经济周期时钟要拨回1998年,欧美日经济周期估计也得跟着受影响。这等于是全球投资时钟都给拨回到1998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5 07:51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