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30|回复: 0

刘义杰:“评审权限下放” 是职称制度改革重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3 07: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21日,自治区人社厅发布消息,自治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人社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职称改革措施。其中,我区将逐步把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给普通高等院校,通过试点逐步将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给高等职业院校,等等。(本报12月22日09版)

  前不久,宁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调整职称外语考试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从2016年开始,14类专业技术人员免试职称外语。如今《关于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其亮点也颇多,比如调整了计算机免考范围;对一些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政策倾斜,提高了一线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分类分层设置评价标准,也让各行业职称的评定更加具体。

  但在笔者看来,宁夏这次职称改革实施意见,最具亮点的是将“评审权限下放”,不仅将高校的高级职称下放,而且还对具备评审资格条件的地级市和部分区属事业单位,逐步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对具备评审资格条件、具有行业专业优势的国有大型企业,逐步设立专业中级资格评审委员会。这一大胆尝试在全国还是比较领先,在全国只有浙江、湖南等地下放了部分行业的职称评审权。

  简单说来,如今的职称制度备受诟病,一是因为职称外语、计算机测试、任职年限、论文等,限制了人才的提拔,使职称评定陷入了唯学历、资历、论文,缺乏业绩等的考量,不利于科技转化和对年轻人才的激励,导致了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二是,技术人才的评定社会化程度不够高,用人单位缺乏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的自主权,这便导致了寻租空间的存在,以及职称与岗位贡献脱节,单位无法进行评价等问题。

  正如很多专家所言,职称改革的关键就是去行政化,赋予用人单位在职称评定中的人事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使人才能上能下。以高校的高级职称来说,在美国,高校的教授更多的是作为职务理解和对待,比如某人是耶鲁大学的教授,但当他离开耶鲁到了哈佛,未必就是教授了,他可能只能应聘上哈佛的副教授。而这种高校说着算的做法,有利于对人才产生正向的激励,促使教授们爱岗敬业。

  在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强调,“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于优化配置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师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而这次改革也被认为是深化职称改革,在用人制度上简政放权的排头兵。由此来说,“评审权限下放” 将是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各地方和部门在实行和推广时,胆子不妨再大些,权力下放更多些,要相信企事业单位的自我管理能力、约束能力,相信简政放权带来的会是巨大利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8:35 , Processed in 0.0937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