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白:今天出台11月最重要的数据——CPI,依旧通缩状态:
11月中国CPI依然处于“1时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1月CPI同比上涨1.5%,高于预期1.4%,前值为1.3%。11月PPI同比下降5.9%,连续第45个月下滑。预期下降6%,前值下降5.9%。分析认为,经济内通缩压力丝毫不减。宽松仍是今明两年必选。具体来看,11月食品价格上涨2.3%,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价格上涨2.1%。食品价格中,鲜菜价格上涨9.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6.2%,水产品价格上涨2.3%,蛋价下降13.6%,鲜果价格下降7.2%。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11月PPI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9%。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2%。
旁白:现在各方都预计中国央行降准,所以近期人民币汇率直线往下掉,央行也没太当回事,并没下场直接抽空头嘴巴,这怕是真要降准了。其实就算降准降息,对于直接刺激经济没卵用,因为这是经济结构转型。正确做法还是简政放权外加减税让利,这很难,但李中堂确实朝着这个方向使劲了:
财政部:2016年大幅减税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今日发布公告称,自2016年1月1日起,中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2016年将适度扩大日用消费品降税范围,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相对较高、进口需求弹性较大的箱包、服装、围巾、毯子、真空保温杯、太阳镜等商品的进口关税。公告显示,为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加强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口,增加有效供给,推进国内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6年关税调整将继续鼓励国内亟需的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高速电力机车的牵引变流器、电视摄像机取像模块、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控制器总成、无铬鞣剂、牛羊油脂等商品的进口关税。公告还显示,为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适应国内消费升级需求,2016年将适度扩大日用消费品降税范围,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相对较高、进口需求弹性较大的箱包、服装、围巾、毯子、真空保温杯、太阳镜等商品的进口关税。为充分发挥关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作用,根据国内生产满足需求情况,2016年将对自动络筒机等部分商品关税进行相应调整。同时,2016年还将取消磷酸、氨和氨水等商品的出口关税,适当降低生铁、钢坯等商品的出口关税。公告称,为扩大双边、多边经贸合作,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根据中国与其他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贸易或关税优惠协定,2016年将对中国与冰岛、瑞士、哥斯达黎加、秘鲁、新西兰自贸协定以及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等7个协定实施进一步降税。同时,根据中国2012年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框架下对部分环境产品降税的承诺,2016年将实施税率高于5%的27项环境产品税率降至5%,主要有污泥干燥机、垃圾焚烧炉、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机组等。
旁白:这是正路子,真正提振经济,这招比什么都强。老经济怎么办?现在只能合并企业了,现在央企上市公司重组公告不停的发,就是兼并重组动作,那么产能怎么办?就是朝着国际市场输出吧:
中国正在加速出口“过剩产能”
大宗商品价格自由落体式下坠之时,中国正在加速出口“过剩产能”,这股洪流对大宗商品市场形成了进一步冲击。昨日中国海关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尽管中国11月出口金额(美元)连续第五个月下滑,但钢铁、成品油、铝制品的出口却创下了新高。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冶炼厂和炼油厂产量过剩,国内无法消化,开始向海外市场输出。来自中国的出口伴随全球性的供给过剩,大宗商品价格已跌至十六年来最低水平。同时中国也遭遇了一系列贸易相关的指责,例如印度第三大钢铁厂商JSW Steel批评中国企业因补贴可以出口廉价钢铁有失公平,中方则表示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当前中国钢铁厂处理过剩产能的作法,是不计盈亏、低价销往国外。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钢铁出口大增22%至1亿吨,为历史上首次年度突破1亿吨,平均每吨售价570美元。中国钢铁的生产量占到全球一半,今年尽管中国减少了5000万吨的钢铁产能,但仅占国内总产能的4%。汇丰估计,明年中国需要再减少1.2亿~1.6亿吨的钢铁产能,产能利用率才能回到较为健康的80%左右。中国钢铁厂的亏损数据,远高于先前预期。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10月曾透露,今年1~8月中国钢铁业累计亏损人民币180亿元(相当于39亿美元)、远不如一年前的140亿元盈余。他预期中国将复制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地的整合模式、产量最终将缩减五分之一。“随着中国艰难对付基本金属、钢铁和油品的供应过剩,令全球大宗商品生产商处于不利境地。大宗商品过剩已成为中国真正的痛楚,为了缓解过剩,中国正在增加出口。”NH投资及证券公司大宗商品分析师Kang Yoo Jin表示。
旁白:这还让不让大宗商品生产国活了?但没办法,中国现在只能这么干!包括搞“一带一路”,其实就是输出。非但是产能输出,这输出狠到什么程度?能逼得国际投行们关了基础金属市场交易:
摩根斯坦利关闭全球基本金属市场交易业务
来自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的消息人士周二告诉路透,该行将关闭全球基本金属交易业务,这是在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部门裁员多达25%的计划的一部分。该行还可能裁掉贵金属和能源市场领域的一些就业岗位,但计划保留在这些领域的做市业务,因该业务更可能实现所需的利润率和回报。摩根士丹利发言人拒绝置评。“过去几天,我们已经着手在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部门裁员,整个公司内基础设施和支持领域也会相应缩减,”路透看到的内部备忘录显示。“这会导致业务达到适合当前市场的精确和可信的规模,同时维持我们向各种产品领域和地域的客户服务的能力。”消息人士称,虽然摩根士丹利将停止基本金属做市业务,但仍会向银行和企业客户提供该领域的定制服务。消息人士并称,摩根士丹利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准经纪清算会员,没有计划对此作出改变。摩根士丹利周二稍早称,第四季将计入与裁员相关的遣散费支出1.5亿美元。一位知情人士称,这些费用将用于支付在全球裁员1,200人,包括在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部门裁员470人的支出。
旁白:惨啊,惨到这个地步!何也?中国需求没有了,而中国输出却多到发疯,这生意简直没法做。所以关门算了。中国产能输出的背后还是资本输出,其实就是抽贷欧美市场:
中国和沙特帮助美联储搞紧缩
中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的外汇存底骤降,恐怕已经造成市场流动性大幅缩减,据估计规模已超过美联储的QE2规模,也超过了QE3规模的一半。据中国央行周一(1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外汇储备下降872.23亿美元,接近8月下降940亿美元的记录,创下自2013年2月底以来的新低水位。另外全球外汇储备第二多的沙特阿拉伯,为击垮美国页岩油业者等市场竞争者,正不惜持续地耗费该国外汇储备以支持其低油价战略。据资产管理公司Marketfield 估算,统计至今年九月底的前12个月,沙特已耗尽88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约占其外汇存底储备12.1%。而深受低油价之苦的俄罗斯外汇储备的降幅也高达16%。Marketfield分析师Michael Shaoul对此表示,我们很难去估算中国骤减的外汇储备当中有多少金额是用来刺激中国国内经济,也很难知道中国家庭资本外流的比例占据了多少。“但计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高外汇储备国家的外储降幅来看,这一规模我们估计已经超过了美联储的QE2规模。”Michael Shaoul 补充道。Michael Shaoul 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据我们所追踪的一项指数资料显示,该指数的金额在截至今年十一月底的前12个月里骤降了5670亿美元,总金额进一步滑落至5.098万亿美元,而与该指数2014年七月份时的高点5.911万亿美元相比,一年多以来的时间就暴减了8130亿美元。”“这一数字比整个QE2的规模还要大,也超过了QE3规模的一半。”Michael Shaoul在报告中写道。简单来说,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在帮助美联储实行紧缩政策。
旁白:中国不买美国国债了,就是等同抽贷美国。非但抽贷美国,就是欧洲金融资产,估计沙特和中国都不大买了。沙特是因为油价暴跌要过苦日子,而中国则是砸钱到亚非拉搞基建,另外还得对付国内一帮二世祖的外汇套利平仓盘。事实上,中国决策层现在头疼着呢,刺激需求去库存多种招数都得来,哪有闲钱去买美国国债?你看看下面:
中国计划汽车下乡
12月9日据彭博报道,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称,中国计划启动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将1.6升以下乘用车、微型客货、皮卡等轻型货车纳入产品范围。中国还计划加大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旁白:还有更邪乎的,给农民津贴让他们买二三线城市的房子……。这都是给逼急了啊。这么多库存,如果真的崩了,后面简直不堪设想。就算指望创新经济,那也是摸索中前进,一旦出事,也很麻烦,到时还得中央财政出面收拾:
P2P年底出现跑路潮
临近年尾,P2P问题平台及“跑路”平台数量再次激增。第三方机构银率网的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国新增问题P2P平台82家,环比10月大幅增加60.8%。其中,选择“跑路”的平台数就达64家,环比10月激增433%。此外,11月新成立就出现问题的9家P2P平台,更是全部选择“跑路”。今年6月,P2P问题平台出现爆发式增长,经媒体报道后,监管层频频出手,P2P问题平台数已连续4个月下降,不过到了11月,问题平台数出现大幅反弹的趋势。网贷之家P2P分析师表示,临近年底,自融、拆标、资金池的平台由于资金面有所紧张,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平台出现问题。 从银率网统计的问题平台运营时间看,运营时间小于6个月的问题平台中,93.5%选择“跑路”,可见投资新成立不久的平台,风险要远大于投资运营时间较长的平台。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问题平台占全部平台的比例高达34.5%,也就是说每三个平台中就有一个出现了问题。不过这仍不妨碍投资者的热情。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11月P2P网贷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出现较大幅度的飙升。其中投资人数达到了300.62万人,环比10月增长了21.54%。11月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也已增至4005.43亿元,环比10月增加13.94%,是去年同期的4.47倍。网贷综合收益率持续下降,再创今年历史新低。11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2.25%,环比10月下降了13个基点(1个基点=0.01%)。
旁白:新兴行业差不多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麻烦,否则也不会叫新兴产业了。金融监管部门只要防止事态急剧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即可。事实上,别说P2P平台有麻烦,债券市场一样也有麻烦:
基金业协会提示债券市场风险
中证登两周前刚刚出手降杠杆,基金业协会近日又在内部通告会上向基金专户负责人提示债券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消息《中基协内部通报预警风险 债市泡沫引关注资管承压》(原文)中称,基金业协会在内部通报会上向多家基金专户及子公司负责人提示,目前投向债券的专户产品存在兑付风险、杠杆过高、集中度较高、估值过高等四类风险,具体包括:37只资管产品持有少量违约私募债券,存在兑付风险;另有14家公司的37只产品杠杆倍数、质押率偏高,可能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新增公司债券投资集中于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公司债信用利差收窄至历史低位,评级制度不规范,可能引发估值高风险。
旁白:债券市场麻烦,也就是杠杠过高,一旦出现偶发事件,容易引发踩踏事件而已,银行业坏账率才是大事,现在领导能做的,也就是证券化处理了:.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年底启动
据中证报今日消息,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开始,目前四大行已获得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额度。这意味着被叫停近十年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即将来袭。据银监会上月披露数据,中国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59%,日趋接近银行业风险2%警戒线。二季度末仅为1.5%。同时,上月披露的16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也显示,不良贷款余额为9080亿元,比2014年末增长了近三成,不良贷款率全线反弹。面临着国内企业利润下降、违约增加、股市动荡使信贷融资形势恶化,银行业削减不良贷款压力巨大。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清收、重组、核销和转让四种途径来处置不良资产。自主清收、损失核销、重组盘活等手段效果有限,批量转让又受限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容量有限等因素,不利于快速压降不良及拓宽投资者范围,在这种背景下,资产证券化成为盘活不良资产、改善银行流动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事实上,早在2006年至2008年间,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发行过两单、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建设银行分别发行过一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随后因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被叫停。
旁白:这个角度看,中国央行近期降准降息的概率暴增,尤其是在CPI持续为2%以下,PPI持续负增长通道中,更是如此。这个时候,你观察一下一些保险机构动作,就很有意思了:
险资二级市场买买买
万科、同仁堂、金风科技、浦发银行……昨日(12月8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变动公告——它们均被险资举牌。而举牌方,正是去年以来在A股市场四处出击的两大主角:安邦保险和富德生命人寿。除此之外,中国人寿以130亿元投资邮储银行,获得后者5%的股份。在被举牌的公司中,万科格外引人注意,因为在上周,万科A股价历史性地连续两日涨停,买入方则是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正当市场认为前海人寿可能与华润争夺大股东时,安邦又插上了一脚。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今年A股的大牛市行情,险资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它们大手笔的买入方式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例如今年初险资对民生银行的拉升,直接促使了整个银行板块的上扬。据证券时报统计,今年6月下旬至今,包括阳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国华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百年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举牌超20家公司。
每日综述:无论风险资产收益率还是无风险基准收益率,现在都往下走,保险资金要想吃点高息,只能在二级市场买进有稳定现金流的蓝筹股。现在赌人民币贬值的,其实没必要了,因为国际市场美元头寸吃紧的根源,就在于沙特和中国,而且中国又是资本和产能输出大国。这个时候赌人民币贬值,逻辑不对。关键是中国官家应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手法一直有条不紊: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抑制和输出过剩产能,降息降准、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防范局面金融危机演变成全局性金融危机,而且各项措施落地还不打折。这个角度看,中国房地产行业就算崩了,也应该不会导致经济硬着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