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15|回复: 0

察哈尔评论:中美BIT谈判中的美式怪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30 12: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奥会”的诸多共识中,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是重要一项。两国元首同意,两国同意强力推进谈判,加快工作节奏,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

  这项谈判是两国间的重大“经济事项”,高水平的投资协定将反映双方对于非歧视、公平、透明度的共同承诺,有效促进和确保市场准入和运营,并体现双方开放和自由的投资体制。两国已经列出了了各自的负面清单,并在“习奥会”之前对各自负面清单出价进行了改进。这体现了双方在谈判进展上的积极态度,两国元首承诺加快谈判工作节奏,自然是好消息。

  BIT谈判从2008年启动,7年进行了21轮谈判。这场堪称马拉松长跑的投资协定谈判,若能提高效率,尽早结束谈判,也将成为奥巴马两个任期内的最大经济成果。但困扰这项谈判的因素颇多,除了技术层面的讨价还价,亦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更掺杂了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复杂博弈。这项谈判坎坷前行,是可预料的--伴随着2016年美国大选的临近,两党参选人纷纷批评中国吸引选票,也给这场谈判增添了变数。

  BIT谈判效率,并不完全掌握在白宫手里,美国政治体制的多元复杂性,决定了白宫事项主导权的不确定性。即使是美国主导、亚太盟友(准盟友)参加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进程也是一波三折,即使奥巴马总统获得了贸易促进授权,TPP最终达成协议也面临变数。

  “习奥会”能够达成加快谈判节奏的共识,已经相当不易。可预料的是,即使奥巴马任期之内,BIT谈判依然是谈判进行时,后任者也会接力推进。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预计,如果BIT能在奥巴马任期内签署,未来5年,美资有望在中国新开辟一个2000亿美元的“美国投资市场”,若再加上该市场带来的关联交易,则有望使投资规模达到4000亿美元。BIT带来的投资效益,对任何一位后任美国总统都是极大的诱惑,哪怕他们现在对中国只有口水和职责。

  另据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9月21日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的演讲,深化两国经贸合作能同时造福于中美两国人民,自奥巴马总统上台执政以来,美国向中国出口增长了近一倍,中国现在是美国商品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同一时期,中国每年对美国的投资从10亿美元飙升至100多亿美元。

  目前中美投资现状是不均衡的,美国对华直接投资(FDI)存量高达700多亿美元(2013年数据),中国对华直接投资只有200亿美元(2013年数据),前者是后者的3倍多。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30年,是美国和全球资本对中国的挹注和投资;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充裕的中国则开始向全球输出。但是在美国,中国资本却遭遇了来自美国政府和资本的抵制,从联想、华为、三一等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相关产业屡屡受阻的情势看,BIT谈判不啻于中国的“二次入市”。而这场“入市”谈判的艰难程度,要比第一次“入市”艰难得多。

  美国要价太高,它不仅要本国资本的投资利益维系在中国前一个改革周期的水平,而且要中国开放更多美国资本进入的领域,譬如汽车制造、银行、化学和能源等行业--即渗透进攸关中国战略安全的产业范畴。更重要的是,美国还要求中国对待美国投资实现高标准的公平和透明,并要求中国实现市场和法治的高水平。但是,当中国在市场和法治层面实现调结构的改革,朝着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向努力时,美国又担忧中国外商、外资政策有变,损害其在华投资的利益。

  简言之,美国对华的投资诉求,呈现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矛盾怪圈。而这,正是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在美方列出的负面清单中,涵盖了关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国家安全三项。但这三项内容,美国刻意进行了模糊,没有进行清晰定义,并且设置了前提--中方在美投资、经营的任何阶段,美国行政当局都有权中止项目,产生的成本由投资人负责。

  美方的“高要求”使中方在美的投资利益得不到保障,要价高到无可转圜的“无理”地步。

  就BIT谈判言,甲方乙方都可以通过要价来实现己方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但妥协才能实现双赢。在两国均已提交负面清单且有所完善的前提下,加快谈判节奏的BIT就要充分展现两国的的诚意和善意,从长远利益出发,不纠缠细节,更不能为政治因素所滋扰。而这,恰恰是美方亟需调整的方向。

  7年前长途跋涉,中美BIT谈判目前到了最关键的负面清单谈判时期。各自的利益关切如何平衡和调整,需要双发在随后的谈判中展现智慧和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20:13 , Processed in 0.5001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