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开始证监会开启了新一轮的配资清理,除了之前严查的以恒生HOMS系统、上海铭创、同花顺为代表的具有分仓交易功能的信息技术系统之外,近期伞形信托也开始被券商叫停。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清理整顿工作原则上要求在9月30日前完成,个别存量较大的公司不得晚于10月底前完成。玉名认为这一方面意味着短期市场将持续面对来自场外配资的抛售压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些品种需要自救,如顾地科技,前几天跌至8.05一线,已经到了股权质押的强制平仓位置,而最近几个交易日该股表现非常强势,连续反弹,来到了11.5元上方,自救的行为非常明显。所以,抛售和自救的平衡让行情变得微妙起来,而此时政策利好也连续不断出现,如最新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一年以上持股取消红利税等。
两轮反弹中主力资金风格改变
经历了6月大跌后,市场有过两波反弹。第一波反弹是在7月9日,大盘绝地反击,迎来久违的暴涨行情。7月9日至24日大盘从3373点反弹至4184点,最大涨幅达到24%,部分个股甚至翻番。尤其是证金公司进入多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而后这类股票闻风大涨,最典型梅雁吉祥,几乎连续10个涨停,从4元涨到最高10.8元。在这期间,有123家公司股价翻番,其中特力A涨幅超过3倍,光力科技、洛阳玻璃涨幅超过两倍。玉名认为从板块走势可以看出主力超跌反弹意图,在这期间国防军工、建筑材料、纺织服装为反弹大赢家,银行垫底,板块整体下跌一成,是唯一下跌的行业板块。而在6月中旬的大跌中,银行成为护盘主力军,受伤程度最小,而国防军工和建筑材料则是跌幅最大的两个板块。
第二波反弹是在8月27日在金融股暴力拉升下,沪指重返3000大关。8月27日至今大盘从2906点反弹至3256点,最大涨幅达到12%。由于 8月18日到26日的大跌,指数从4006点跌至2850点,跌速和跌幅都创造了记录了,也让市场再度感觉到了含义。而从见底2850后,反弹的8个交易日,大盘上涨了10.79%、创业板指涨9.61%。玉名认为这波反弹指数虽然快,但个股分化严重,仅两只个股涨幅超过六成,分别为锦江投资和龙头股份。涨幅超过三成的有47只个股。表现最好的板块当属非银金融、银行、交通运输,国防板块表现最弱。和上一次证金概念爆炒不一样,本轮反弹主题概念“全面开花”,表现较好的是迪士尼和央企重组等,国家队几乎没有太多动作,所以无论是指数还是个股热度都大不如前。
国家队资金退出,政策护盘跟上
不得不说,8月中旬的反弹与证金退出有太多的巧合,而且随后国家队动作寥寥。但与此同时政策利好频出,目前的股市无疑是历史上利好政策最多的时间段。第一是养老金或准入市。如此大的利好是股市开设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因为此举意味着全国人们的养命钱将进入股市。第二是投资者呼吁了许多年的取消红利税愿望部分实现。国家税务部门近日公布了投资股票超过一年的红利税全免,表明税务部门作出了巨大的让步。第三是中金所频频限制做空,券商暂停融券。第四是《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加速国企改革。这些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上述这样的重量级利好,无论哪一个,倘如发生在股市一路向上途中,肯定会引发股市加速暴涨。玉名芮乃伟8月的下跌可能有主动性成分,是市场主体意识到高杠杆双刃剑的特点后主动做出的一些调整,但无论被动还是主动下跌,流动性风险基本进入到释放的尾声了。在这个前提下,个股分化的风险还未完全消除,因为流动性的风险没有完全出清,这个是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而伴随着破净股再度多起来,这说明价值股的机会再度出现。
价值股的三类机会重新出现
四季度积极财政政策的确定性很强,循着财政政策“稳增长”的角度,也能找到一些可持续的主题性品种。目前市场上很多机构的仓位极低,未来一个季度,存量资金的加仓会是构成新一轮买盘的重要因素,增量资金的因素反而较小。涨时重题材,跌时重实质,此时有三类股可关注,第一类:应该选择中长期持有的白马价值股,如传统的消费、医药等板块以及有业绩支撑的成长股也值得重点关注。第二类:从受益红利税角度来看,破净的银行股无疑是中期价值最稳定的。从重组角度来看,低价钢铁股的安全边际最高,如酒钢集团的重组改革再度引发板块活跃,而且随着国家铁路投资的扩大(今年铁路投资的目标是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对钢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第三类是超跌类。股民也不要忘记超跌股,创业板很多股票已经腰斩,甚至跌幅达到70%以上,指数从4000多点跌到1779点,那么前期龙头如全通教育、安硕信息等依然还是超跌反弹的局部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