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14|回复: 0

昊天经纬:《微分析14》20150904(五次中东战争和中东安全框架的确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4 18: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分析14》20150904

----------五次中东战争和中东安全框架的确立。


  标题一、近代,中东国家的建国史:
  标题二、二战结束后英国的全球战略调整:
  标题三、第一次中东战争:
  标题四、二战后国际博弈形势的总体概述:
  标题五、第二次中东战争:
  标题六、第三次中东战争:
  标题七、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东安全框架的建立:
  标题八、伊朗伊斯兰革命、什叶派之弧:
  标题九、第五次中东战争:;黎巴嫩真主党的建立

  标题一、近代,中东国家的建国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东大部分领土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土耳其人已经在这里经营了近500年的时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9月英法俄签署了合作协约组成协约国;10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国主导的同盟国,从而站在了英法的对立面。
  注释:土耳其加入德国主导的同盟国与“几百年来,奥斯曼帝国与俄国之间一直在争夺黑海、克里米亚的控制权”有关。
  在英法的支持下,位于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哈希姆家族(即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代)领导了阿拉伯大起义,最终将土耳其人赶出了中东。
  一战前,哈希姆家族与英国人达成协议:推翻土耳其的统治后,英国人承诺阿拉伯人建立独立的国家,由哈希姆家族的长子费萨尔一世统治大叙利亚地区(即包含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五个地区),次子阿卜杜拉通知“两河流域(今天的伊拉克)。
  协约国胜利在望之际,英国人变卦了,他们觉得巴勒斯坦的地缘位置太过重要,它是欧亚非大陆的交汇点,同时也是英国势力从埃及(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向中东方向渗透的桥头堡。
  事实上早在1915年英、法、俄三国就达成了瓜分土耳其领土的秘密协定。根据协定, 叙利亚(当时叙利亚和黎巴嫩尚未分家)给法国;伊拉克、巴勒斯坦、埃及给英国;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给俄国。
  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这是英国第一次将犹太势力引进中东,英国人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引进犹太势力来平衡阿拉伯世界的力量,从而在中东方向建立英国人主导的力量均衡,其二是切断中东阿拉伯与埃及之间的联系,从而稳固英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
  一战结束后,叙利亚(当时叙利亚和黎巴嫩尚未分家)成为法国的殖民地,大巴勒斯坦地区(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但由于战前英国人与阿拉伯人之间有协议。英国人从大巴勒斯坦地区割出来一片“外约旦”给了阿拉伯人。
  这片土地与先前英阿双方协议缩水太多,阿拉伯人就将“外约旦”调换给了“阿卜杜拉”,而将“两河流域的伊拉克”调换给了战功更加显赫,或者说势力更加大“费萨尔一世”。。我们看到今天“约旦国王”就是上述这个“阿卜杜拉的后代”。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法国)在为了拉拢大叙利亚地区对抗德国,英法承认叙利亚宣布独立。但叙利亚被刻意安排成了2个独立的国家:叙利亚和黎巴嫩。
  深受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影响,法国也在这两个国家分别扶持了少数派掌权,叙利亚的阿拉维派(巴沙尔所在的什叶派)和黎巴嫩的马龙派(信仰最原始的基督教),法国的想法是以后这两个少数派政权依靠法国才能稳定国内政局,自己依然可以在大叙利亚地区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上述内容就是今天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两个国家的来历。
  为了参加1943年的议会选举,叙利亚的哲学家阿弗拉克和比特鲁等人组建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后来这个党派传入伊拉克后更名为伊拉克复兴党,并于1963年取得政权,萨达姆成为这个党最后一任总书记。
  英法承认叙利亚独立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德军从埃及沿巴勒斯坦、叙利亚、高加索进入苏联,从而与正面进攻苏联的部队回合,从而在伏尔加河一线对苏军形成合围。
  (注释:上述内容是德军北非战场的核心战略目标之一)。
  在英国发布《贝尔福宣言》从而容许犹太人移民巴基斯坦后,全世界各地的在《旧约·圣经》的感召下不断的往巴勒斯坦地区移民,最终于1948年宣布独立,这也最终引发了前后“五次中东战争”。
  原先居住在这块地方上的巴勒斯坦人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哈马斯(主张彻底消灭以色列)和法塔赫(主张与以色列和谈)的两个大派别。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哈希姆家族的势力离开麦加分别约旦与伊拉克,1924年,沙特家族在英国人的帮助下趁机夺取了哈希姆家族的祖地——麦加和麦地那实在的地区,从而建立了今天的沙特阿拉伯。

  标题二、二战结束后英国的全球战略调整:

  二战中英国尽管是战胜国,但二战惨烈是厮杀过程使得英国的综合国力大大衰弱。二战中崛起的新型势力(美国和苏联)急需打破西欧几百年来一直主导世界格局的模式。
  英国人敏感的捕捉到了这些种信号,在国际格局即将风云突变的当下,英国开始主动调整其全球战略:鉴于英国的综合国家日渐式弱,而已经崛起的新型势力(美国和苏联)必将挑战英国在全球的地缘政治利益,从而确立新的世界格局。
  鉴于此,英国人首先对其“中东战略”和“南亚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1、中东战略调整:中东方向最具地缘价值的的苏伊士运河是英国继续发挥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筹码,为此,英国在巴勒斯坦地区有意识的引进犹太人。其设计初衷是:在中东培养犹太势力来与阿拉伯势力造成对立后,英国通过居中调节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矛盾来继续主导中东局势;同时,利用巴勒斯坦的地缘优势切断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与埃及的阿拉伯人联合。
  早在1942年2月,二战尚未结束时英国就将巴基斯坦问题提交给了联大,1945年联合国成立,1947年9月联合国就英国提交的巴基斯坦问题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研究解决方案,1947年11月联合国表决通过了委员会研究的《巴以分治决议》”。
  值得一提的时,英国对这个方案投了“弃权票”, 目的当然是为了同时不得罪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毕竟英国以后还想做“调停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矛盾的‘中间调解人’”,所以要公平。
  2、南亚战略调整:1947年6月4日英国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著名的《蒙巴顿方案》,即所谓的“印巴分治方案”:方案声明将在1947年8月15日通过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方式来实现印度的独立。
  英国人提出这个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在南亚制造一对矛盾体(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然后英国以中间调解人的角色出现在南亚,从而对保持英国在南亚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时,方案中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这成为后来印巴战争的导火索,也是英国为将来插手南亚事务埋下的伏笔: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相安无事,则英国在南亚事务上就丧失话语权了,相反如果印巴之间矛盾重重,则英国就可以以调停人的角色继续在南亚发挥影响力。

  标题三、第一次中东战争:

  一、巴以分治决议:
  1947年9月,联合国成立专门委员会对英国提交的巴勒斯坦问题制定出解决方案;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对方案进行表决,最终方案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通过《巴勒斯坦将来处理分治计划问题的<</span>第181号决议>》。
  方案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5月14日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阿拉伯国面积1.1万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犹太国面积1.4万平方公里,包括地中海沿岸以色列已经实际控制的地区(这一地带有特拉维夫、海法等城市)、加利利地区犹太人在沼泽中开垦出的部分土地、内盖夫沙漠;使耶路撒冷市成为联合国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下图为1947年《巴勒斯坦将来处理分治计划问题的<</span>第181号决议>》划分的版图:

  二、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背景:
  这个方案将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的国土“碎片化”,本身就为将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而
  美国和苏联成为推动这个方案在联合国通过的最大推手,其目的是为了将来深度介入中东局势。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1948年5月14日下午4点,在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本-古里安宣告以色列国成立。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通过广播收听了独立仪式后,无数人激动流泪、失声痛哭。
  本-古里安担任临时政府总理,并在随后的议会选举中成为正式总理兼国防部长。
  然后就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8月15日,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要将新生的犹太国扼杀在摇篮中。

  三、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过程:
  (一)、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各怀目的:埃及想要打通与中东阿拉伯半岛之间的地缘联系;约旦想要吞并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伊拉克的费萨尔王室参战是想让哈希姆家族得到的英国一战前许诺的土地;叙利亚想打通往埃及的地缘通道。
  (二)、阿拉伯军团发起第一次攻击
  1、埃及的军队兵分两路,5000人的主力部队沿着地中海沿岸直扑以色列的首都特拉维夫;另外一只部队越过加沙地带直扑耶路撒冷。
  北线沿海岸公路攻击特拉维夫的埃及军队遭到以色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外围的拼命抵抗,双方的战事一度陷入焦灼,但特拉维夫始终再没受到埃军攻击。
  2、叙利亚军队向加利利湖出击,攻击约旦河两岸的犹太居民点,并在加利利湖南端这一地区同以军激战。
  3、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向耶路撒冷派出了阿拉伯军团的精锐部队,他一心想夺取这个阿拉伯世界的圣城,所以战争一开始,外约旦的阿拉伯军团就直扑耶路撒冷。
  4、黎巴嫩军队攻占了马勒基亚边防哨所,与以色列反复争夺后。黎军攻占此地,并坚守到战争结束。
  阿拉伯进攻路线示意图:

  (三)、第一次停火协议:
  战争初期,阿拉伯军队势如破竹,而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
  刚刚建国的以色列国家各职能机构并没有完全正常运行,军队根本无法抵挡蓄谋已久的阿拉伯诸国军队的进攻,眼看即将就要遭受灭顶之灾的以色列向紧急向联合国求援。
  就在开战后的第三天,5月18日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美国和苏联都不愿意看到中东战争就这样结束,从而失去迅速插手中东事务的机会,于是在各方的压力下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以色列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的停火时间来武装自己:动员全民参战,从而使得以色列军队人数迅速由开战时的3万多人增长到近8万人。同时以色列美国、法国、英国、捷克采购了大量武器装备。
  反观阿拉伯联军这边,停火期间仅仅进行了驻军地域内的调整。
  (四)、以色列军队的攻击
  1948年7月9日,四周的停火时间结束后,阿拉伯联军本以为能够迅速将以色列彻底赶出中东。
  但得到大量武器装备、人员补充的以色列军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以色列速向阿拉伯诸军发动了进攻,并一口气夺取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傻眼了。
  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命令双方停火。
  (五)、以色列军队的第二次进攻至战争结束
  10月15日,阿以第二次停火时间结束后,以色列再次迅速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攻。以军先后发动约夫战役、希拉姆战役、霍雷夫战役,从而将阿拉伯军队彻底赶出了巴勒斯坦。
  1949年3月,第一次中东战争基本结束。

  三、战争影响: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占领了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的大片土地,比联合国《巴勒斯坦将来处理分治计划问题的<</span>第181号决议>》划分的土地多出近6700多平方公里。
  大量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之间的矛盾。
  从此,中东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乱。

  标题四、二战后国际博弈总体形势概述:

  一、美国和苏联博弈主战场的转移:
  1947年美国开始实施“欧洲复兴计划”,即所谓的马歇尔计划。美国实施该计划的目的是企图通过这一计划实现从经济金融层面主导西欧(正如苏联控制东欧一样),从而让经济复兴后的西欧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事实上美国能取得冷战的胜利确实与西欧复兴后共同对付苏联分不开。
  马歇尔计划的另一个功能是:美国对西欧援助造成的造成东欧卫星国国家对苏联的“离心力”,从而增加苏联整合东欧的难度。
  1949年3月,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美国、苏联、英国怀着不同的目的成功的将犹太人安插到中东阿拉伯世界的心脏地带,从而为将来插手中东事务埋下了伏笔。
  1947年开始,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来逐步实现从经济金融层面主导欧洲的计划;1949年开始,美国通过在西欧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来逐步实现从政治军事层面来主导欧洲的计划,同时通过政治军事层面来给苏联施加压力。
  北约的成立直接促使苏联引爆了“朝鲜战争”,美国和苏联将博弈的重心转移到东亚的朝鲜战场,从而暂时无暇顾及中东方向。
  朝鲜战争过程中美国通过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成功的构建了“西太平洋安全框架”,从而让东北亚局势暂时达到“力量均衡”,这种均衡让美国和苏联在东北亚没有了“继续发挥”的空间(再发挥就会是“双输”的局面),美国和苏联在东北亚方向上的博弈暂时告一段落。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的博弈又再次转移到中东方向。
  朝鲜战争期间,1952年苏联支持埃及纳塞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埃及法鲁克君主王朝后,新建立埃及共和国完全倒向苏联。
  1955年2月,美国幕后操纵在中东方向成立《巴格达条约》,这个军事同盟条约签约国有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其目的是构建一条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地缘锁链,这是一条美国构建的阻断苏联往中东方向渗透影响力的锁链。
  1955年,苏联成功的构建华沙条约组织,从而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展开集团博弈。
  华约集团和北约集团正式展开博弈前先利用第二种中东战争将英法的势力赶出中东,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最根本的原因。
  下面我们分开详细说明上述内容。

  二、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1951 年结束。
  计划实施期间,美国通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向西欧总共提供了130亿美元的各种援助。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从经济金融层面来控制西欧,从而让经济复兴后的西欧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
  欧洲大国(法德轴心)清楚的知道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战略企图,欧洲大国此时也意识到欧洲近百年内斗已经使欧洲离开了世界博弈的中心,为了避免彻底沦落为美国的马仔,欧洲大国(法德轴心)开始摒弃前嫌、精诚合作:1951年马歇尔计划结束后,欧洲(法德轴心) 于1951年4月开始组建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从而开启了“统一欧洲”的进程,经过60年的艰难发展,欧洲煤钢共同体最终演变为今天的欧盟、欧元区,从而成为与美国分庭抗礼的政治符号。
  而今时今日,“美国资本利益以实质性转移欧洲的方式完成‘欧美合体’”的“可能性”(注意用词)已经让欧洲再次看到了世界博弈中心重回欧洲的希望。
  美国在欧洲开展马歇尔计划后,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看到该计划会严重威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整合和控制。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与东欧六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这就是苏联版的“马歇尔计划”。

  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949年4月4日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该组织后来成为美国主导全球局势的“三大安全框架”之一。
  美国成立该组织的目的:
  (1)、利用苏联对欧洲大陆的军事威胁,美国整合欧洲方向上的军事力量,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从而与苏联在东欧一线形成军事对峙,以达成压制苏联的目的。
  (2)、美国控制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的防务体系,从而在军事层面控制欧洲大陆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
  美国在西欧成功的实施马歇尔计划,让苏联在控制东欧卫星国方向压力倍增,为了防止东欧的卫星国反水,苏联在战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行将完成之前推出对东欧的经济扶持计划,此时苏联还没有从二战造成的破坏中恢复过来,该计划增加了苏联的负担。
  针对苏联1949年1月推出的“经济互助委员会——苏版马歇尔计划”,美国于4月正式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而从政治军事层面对苏联对东欧的整合和控制施加压力。
  此时,苏联的综合势力(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军事体系的完整性、地缘结构的完整性、产业链的布局未完成、第一枚原子弹刚刚试爆)尚不具备组建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分庭抗礼的对抗集团,如果苏联不采取非常措施,极有可能会被北约集团在东欧方向上拖垮(先让东欧卫星国反水、再威胁苏联本土)。
  苏联为了弥补与北约集团之间的力量失衡,在东北亚方向策划了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参与朝鲜战争后美国的大部分军事能力被压制在朝鲜半岛长达三年之久,此举大大缓解了北约集团在东欧方向给苏联施加的压力,从而让苏联争取到了完成“战后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就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苏联组建了与“北约集团”分庭抗礼的“华约集团”。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席基于“将中国本身作为筹码来调节美苏两级博弈始终保持力量均衡——两级博弈中,联合弱方对抗强者”考虑,从而加入了苏联阵营。
  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0年,该条约最终于1980年被中苏两国废止(当时正是中国完成外交转向的时候)。
  1950年6月,苏联策划的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并与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展开作战。
  朝鲜战争历时三年,但是从1951年7月至战争结束(1953年7月27日),志愿军和联合国军打打停停,5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停战谈判中度过的。
  谈判如此艰难的根本原因是“苏联的全球战略需要中国在东北亚拖住‘美军——北约’的主力,从而给苏联缓解北约在东欧方向施加的压力、苏联经济的恢复(实施五年计划)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注释:二战中苏联的亚洲部分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反而借战争的机会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二战后苏联从轴心国得到大量技术、人才、战争赔款、工业原材料等。苏联需要通过五年计划将这些战争红利转换为了生产力,从而1946年到1955年苏联完成了两个5年计划,恢复了二战造成的破坏,建立了仅次于美国的工业体系、军工体系,这也为后来的“华约集团”的建立奠定了强大的工业基础。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成了中美结束朝鲜战争的契机,同年7月27日,中(朝)美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四、“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的建立
  朝鲜战争进行到如火如荼的阶段, 美国为了拉拢和控制日本,于1951年9月8日日在旧金山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条约规定美国有权在日本国内及其周围驻扎陆海空军;根据日本政府的请求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发生的暴动和骚乱。
  朝鲜战争过程中,日本成为了美国率领的联合国军的后勤供应基地,庞大的物资需求直接激活二战后陷入一片废墟的日本经济,为70、80年代日本创造的经济奇迹打下了工业基础。客观上,日本再一次借助中国崛起。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
  1953年8月8日在美国和韩国在汉城草签《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11月17日生效,无限期有效。
  条约内容主要包括:缔约任何一方认为一方的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外来的武装进攻的威胁时,应进行共同磋商,并将单独或联合地以自助和互助的办法,保持并发展适当方法以制止武装进攻;双方认为在太平洋地区对缔约任何一方目前或以后各自行政控制下的领土的进攻,都将危及它自己的和平与安全,它们将按照其宪法程序采取行动以对付共同危险;韩国给予美国在其领土以内及其周围部署陆空海军部队的权利。
  1951年美日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54年生效的《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共同构成了美国主导全球局势的“三大安全框架”之一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
  至此,东亚的力量格局基本达到了一种“力量均势”。2015年的今天,这个力量均势因为中国综合势力的突飞猛进而面临被彻底打破的情况。

  五、中东方向上博弈:
  1952年7月23日,朝鲜战争期间,纳塞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埃及法鲁克君主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国,这次军事政变最大的幕后推手就是苏联,而新建立的埃及共和国也倒向苏联。
  纳赛尔致力于联合阿拉伯世界走向统一联邦,从而摆脱西方对阿拉伯的控制,纳赛尔计划先把埃及建成一个富强的国家,为此埃及采用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并启动包括阿斯旺大坝在内的很多基础建设;再消灭以色列,从而收回巴勒斯坦的领土;最后建立统一的大阿拉伯联邦。
  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统一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就是纳塞尔统一阿拉伯的范本(埃叙于1961年解散合并)。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建立极大的鼓舞了阿拉伯世界联合的决心,1958年7月在苏联的支持下,伊拉克卡赛姆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从而推翻伊拉克亲美的费萨尔王朝,新建立的伊拉克共和国立刻与纳赛尔领导的埃及建立友好关系,并且对纳赛尔的路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外交政策也倒向苏联。
  1955年2月24日,美国主导的《巴格达条约》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签订,这是一个由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参加的军事合作同盟,目的是封锁苏联向中东地区的渗透影响力,同时防止以苏联扶持的埃及总统纳赛尔为旗帜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蔓延。
  巴格达条约组织形成了一条“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的防止苏联往中东方向渗透的锁链。
  伊拉克的费萨尔王朝一直奉行亲西方的政策,但1958年7月31日伊拉克“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从而推翻亲美的费萨尔王朝后,新成立的伊拉克共和国宣告退出美国主导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并与苏联和埃及建立友好关系。
  伊拉克推出巴格达条约后,1959年8月巴格达条约组织更名为“中央条约组织”,直至1979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朗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后宣布解散。

  六、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朝鲜战争结束后,1955年5月14日苏联主导的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而正式拉开了美苏争霸的序幕。美国和苏联此时将主战场从东亚转移到中东,此时英国和法国依然主导着中东局势,美国和苏联在中东博弈的前提是先要把英法的势力从中东赶出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背景。

  标题五、第二次中东战争:

  一、苏伊士运河的历史
  1869年苏伊士运河在法国人的主导下修筑通航,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贯通埃及东部的狭长等待,连接地中海与红海。
  苏伊士运行开通前,亚洲直达欧洲的船只只能通过绕行南非好望角后穿越大西洋北上进入欧洲。苏伊士运行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运输距离,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苏伊士运行并在运河区建立了英国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英国和埃及(法鲁克王朝)于1936年签署《英埃条约》,埃及承认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二)、二战后掀起的民族独立浪潮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迅速崛起,而欧洲诸国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为进一步从老牌帝国手里争夺势力范围,美国和苏联采取煽动、支持英法殖民的民族独立运动,从而为苏联和美国将影响力深度介入这些殖民地打开空间,这就是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出现高潮的根本原因,埃及独立就发生在这种背景下。
  1952年7月23日,纳塞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埃及法鲁克君主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国,刚刚成立的埃及军政府要求英国从埃及撤军,并与1954年10月与英国签定撤军协议(协议并没有要求英国放弃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后。7月26日,纳塞尔领导埃及政府突然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埃及,理由是埃及需要用运河的盈利来筹集建造阿斯旺大坝的费用。
  苏伊士运河是中东地区最有价值的地缘板块,英国绝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放弃。
  英法首先想到用外交层面来解决问题:就在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后一个月,英法召集22个亲信国家在伦敦举行关于“苏伊士运河国际管制”会议,企图通过国际舆论的压力迫使埃及放弃对苏伊士运行的控制权,但这次会议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美国和苏联在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苏伊士运河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外交层面努力失败后,英法决定诉诸于武力。
  鉴于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拒绝以色列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和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从而对色列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对此以色列一直怀恨在心。
  法国邀请以色列加入对埃及的军事行动(此时,法国与以色列私正在展开核方面的合作,核武器成为第三次中东战争的诱因,后面将会详细阐述这部分内容)。
  1956年10月,英法以三国制定了作战计划:以色列在西奈半岛发动佯攻以吸引埃及主力部队运动到西奈半岛,英法从位于红海和地中海周边的军事基地(塞浦路斯、亚丁、航空母舰)出动飞机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地中海一侧登陆,向苏伊士运河区域进攻,切断还在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主力的退路,并与以色列完成对埃及军队主力完成围歼。
  英法许诺战后有埃及的西奈半岛归以色列,苏伊士运河区域归英法。

  三、战斗经过:
  1、以色列的攻击
  按照英法以制定的作战计划,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202伞兵旅的3000余主力向埃及西奈半岛的米特拉山口突进,从而正式拉开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序幕。
  此后,以色列先后总共派遣了北中南三路大军向苏伊士运河推进,造成以色列将大规模进攻埃及的假象。
  面对以色列的进犯,埃及总统纳塞尔调遣大批埃及军队主力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奈半岛准备大规模反击以色列的进攻。
  埃及正落入“英法以设计的的圈套”中。

  2、英法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
  正当大批埃及军队主力开赴西奈半岛并与以军大规模交战之际,1956年10月30日下午6点,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和以色列发出“最后通牒”,通牒要求“.两国政府立即停止敌对行动;两国军队相互后撤,埃及军撤至苏伊士运河西岸,以色列军撤至运河以东;埃以两国政府同意英法联军为隔离两国军队和保障一切国家船舶在运河航行而暂时占领福阿德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城”(注释:这些都是控制苏伊士运河两端和中间的重要港口)。
  以色列按照早已和英法商量好的接受最后通牒要求。纳赛尔则在当天深夜加以拒绝。遭埃及拒绝后,英法空军于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的机场、军事设施、港口、重要城镇(开罗、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等)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对已经前出到西奈半岛与以军作战的的埃及主力进行了空袭。
  直至此时,埃及领导层终于识破了英法以三国的战略计划。
  在英法空袭开始后,埃及总统纳塞尔马上命令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巡回回撤到苏伊士运河区驻防,防止英法占领运河区,并使西奈部队受到两面夹击的危险。11月2日凌晨埃军主力已撤出西奈半岛并进驻苏伊士运河区。
  11月5日,埃及军队撤防后,以军战略亚喀巴湾西岸重镇沙姆沙伊赫,从而得到打破了埃及对亚喀巴湾的封锁。以色列达到了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

  3、埃军军队与英法之间的保卫运河战
  从11月1日起,英法空军对苏伊士运河入海口的塞得港进行连续轰炸。11月5日拂晓,英法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伞兵,并迅速占领了机场。
  11月6日,2.2万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开始登陆。6日深夜,英法登陆部队沿苏伊士运河南下,企图一举占领运河区,但遭到埃军抵抗。
  就在英法联军即将南下控制苏伊士运河区域之际,苏联和美国对英法发出了战争警告。

  三、美国和苏联对英法施压:
  苏联警告以色列的在埃及的军事行动“将使以色列是否能继续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发生问题”,此举致使以色列马上向联合国有关方面表示接受一切停火建议而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同时,苏联威胁英国和法国“如果拥有各种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的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那么英法两国会处于何种境地呢?”。这里“现代化毁灭性武器”显然是指核武器。
  面对苏联的核威胁,英法急忙向北约集团寻求安全保证。美国从北约内部的团结和自身在阿拉伯世界里的影响(如果美国袒护英法,则将有更多的阿拉伯国家倒向苏联)的双重因素考虑下,要求英国在12小时内停火,同时美国保证当苏联进攻欧洲时,北约将提供安全保护。
  在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和埃及的在埃及军民的强烈反抗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布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第二次中东以英法彻底推出埃及而结束。
  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联合国军”暂时管理。

  四、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深远影响: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得英法两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被迅速瓦解,接下来中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博弈的主战场。此后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英法在中东的影响力将被彻底瓦解。
  对埃及总统纳塞尔来说,虽然埃及在军事战略上失败了,但在政治和经济层面却获得不少:埃及顺利的得到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此举每年将给埃及带来大量的收入。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旗帜,而纳塞尔也以阿拉伯盟主自居,这为纳赛尔实现“统一阿拉伯”的梦想奠定了基础。

  下面是第二次中东战争中重要的城市,港口、亚喀巴湾、苏伊士运河的位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3 03:2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