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54|回复: 0

如松:财神爷的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7 07: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周末,就把今日写的一段文字贴出来,休息、娱乐。

  商之道——角色转换

  每个人都有几个角色,比如:一个人在单位是工程师,在家里是父母的儿子,到自己的小家里,就成为太太的先生,然后又是孩子的父亲。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很多年轻人去美国读书然后在美国工作,和平时期他们是设计师、工程师,可是战争来临的时候,这些人就身上就具有了军火的要素,因为他们的工作过程就是支持美国经济的过程,甚至他们的工作直接支持了美国的军火制造,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军工制造能力,就让他们身上具备了军火的要素。当初这些年轻人从本国出国的时候,身份是学生,一路绿灯,可是,如果出国时申报的是支持美国的国防军工事业,想出国?门也没有,这是在人身上发生的角色转换。

  商品也有角色。比如你出口一吨钢材,海关申报的时候填报的是民用,一路绿灯,国家还要给你减免税收,支持你出口。可是,任何钢材都可以用于军火制造,那好,你在出口申报的时候写上军火,估计海关会如临大敌,安全部门、军事部门都会来审查,如果没有相应的手续,只能先到局子里面住着。这就是商品的角色转换。

  这种角色转换无处不在。

  书归正传,范蠡先生曾经贩马,南方缺马,而且军队离不开战马,在北方收购马匹也很容易,属于暴利行业。今天,如果范蠡先生想从东北或内蒙贩马到山东(或江浙地区),很容易,联系车皮,三四天就到了,老老实实交运费就可以了。可是,在那个时代,范蠡居住的陶地属于宋国,北边还有齐国、晋国、中山国、燕国等好多国家哪,那是典型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就要通关,当时的马匹可属于典型的“军火”,想过关很难,即便范蠡将每匹马的头上都贴上“民用”的纸条,估计也没用,回到家,剩几根马尾就不错了。基于春秋战国时期邻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贩卖“军火”的人很可能吃牢饭。要运到急需战马的吴越之地,简直是做梦。

  再加上路上还有强人,就更难了。

  可是,在古代,马匹不仅仅是“军火”,还是脚力,这属于民用的范畴,这就需要角色转换。

  范蠡通过市场了解到北方有一个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巨商姜子盾。姜子盾因常贩运麻布,早已用金银买通了沿途强人以及关卡。于是,范蠡把主意打在了姜子盾的身上。这天,范蠡写了一张榜文,张贴在城门口。其意是:范蠡新组建了一马队,开业酬宾,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不出所料,姜子盾主动找到范蠡,求运麻布,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范蠡满口答应。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

  姜子盾先生在吴越销售麻布的时候,可能会看见旁边有个卖马的,或许就是范蠡。姜先生会恍然大悟,但绝不会生气,谁给他免费运输啊,甚至下次贩运的时候,还会主动邀请范蠡先生同行。

  这个例子生动地体现范蠡的道家思想,共生共存共同发展。在现代,有了一个新词汇——共赢。

  同时,范蠡先生完美地实现了角色转换,在每匹马的脑门上贴上“民用”的纸条是没用的,但是,每匹马的身上驮着麻布是有用的,这就是民间作为脚力的马匹!

  只能说,财神爷的身上时刻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2:07 , Processed in 0.1094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